预定时间标准教材-课件_第1页
预定时间标准教材-课件_第2页
预定时间标准教材-课件_第3页
预定时间标准教材-课件_第4页
预定时间标准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定时间标准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于兆勤副教授yuzhaoq@163.net预定时间标准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1预定时间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常用方法WF——193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创立了工作因素体系(WorkFactorSystem)MTM——194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公开了他们研制的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TimeMeasurement)

模特排时法(MOD)——1966年澳大利亚的海特博士创立的模特排时法(ModolarArrangementofpredetermindTimeStandard)

2/60预定时间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2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在作业测定中,不需要对操作者的速度、努力程度等进行评价,就能预先客观地确定作业的标准时间。可以详细记述操作方法,并得到各项基本动作时间值,从而对操作进行合理的改进。可以不使用秒表,在工作前就决定标准时间。并制定操作规程。当作业方法变更时,必须修订作业的标准时间,但所依据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变。用PTS法平整流水线是最佳的方法3/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在作业测定中,不需要对操作者的速度、努力3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为方法评价提供依据

当选定了完成工作的方法之后,各操作单元的时间消耗值也就产生,因此根据PTS法就可直接对方法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建议使用的设备、工具、夹具的评议提供依据。因为所有的设备、工具、夹具,都必须由人的动作来操纵,用PTS法评价既方便又省时。PTS法还可作为产品设计的辅助资料。

4/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为方法评价提供依据4/604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建立时间标准将预定动作时间综合数据直接用于操作时间标准的制定。由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受作业性质的影响(任何产品,任何作业),只要动作单元相同,时间值就相等。因此可以将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标准数据与公式加以编辑,成为一综合数据表,就可以更迅速制定其时间标准。用以验证秒表测时所建立的时间标准的准确性,避免因时间研究人员评比不当所造成的失误。预定时间标准法对动作已预先决定其基本标准时间(此基本标准时间已包含正常速度或正确评比的意义).因此所预定的时间值,既客观、又易掌握。5/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建立时间标准5/605模特法及其应用模特法的原理

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种

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条件相同时)所需的时间值基本相等

使用身体不同部位做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

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少的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时间单位,即lMOD=0.129s

6/60模特法及其应用模特法的原理6/606模特法及其应用一个人(或不同的人)以最快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与这个人(或不同人)以正常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是不相等的。但是,这两种速度所需时间值之比,是一常数(或基本接近常数)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手的移动(无障碍时):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正常速度所需时间=K=0.57手的移动(障碍物高度为l0~30cm):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正常速度所需时间=K=0.59上身弯曲的往复动作,K=0.51;坐立往复动作,K=0.577/60模特法及其应用一个人(或不同的人)以最快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7模特法及其应用身体某一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某一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1;身体其它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2,身体其它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2;身体另外其它部位最快动作时间值为t3,身体另外其它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3;身体第n部位的最快动作时间值为tn,身体第n部位正常动作的时间值为Tn。则8/60模特法及其应用身体某一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某一部8模特法的特点易懂、易学、易记

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模特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8个

采用模特法不需测时,亦不要进行评比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值的大小用模特法的时间值计算动作时间的精度(对1min以上的作业)并不低于其它PTS法9/60模特法的特点易懂、易学、易记9/609模特法的动作分析(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M)①手指动作M1_相当于手指移动了2.5cm的距离②手的动作M2_相当于动作距离为5cm左右③小臂的动作M3_相当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④大臂动作M4_相当于移动距离30cm⑤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_相当于移动距离为45cm.10/60模特法的动作分析(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0/60102)终结动作①抓取动作(G)触摸动作G0简单地抓Gl复杂的抓取动作G3②放置动作(P)简单的放置P0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动作P2需要有注意力的复杂的放置的动作P511/602)终结动作①抓取动作(G)11/6011基本动作注意点11种基本动作中,M1、M2、M3、M4、M5、G0、G1、P0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而G3、P2、P5是需要注意力的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总是成对出现的伸手取笔,其时间值记为M3G1=4MOD伸手去拿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的动作,则表示为:M3G1=4MOD反射动作—不是每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的反复出现的重复动作M1→1MOD/2,M2→1MODM3→2MOD,M4→3MOD12/60基本动作注意点11种基本动作中,M1、M2、M3、M4、M12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桌上放着橡皮和削尖的铅笔,两手同时伸出(M3),用左手抓橡皮(G1)、右手抓笔(G1),然后放到自己面前。在高于头的地方吊着旋具。两手同时伸出(M3、M5),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旋具(G1),拿到身前,螺钉槽与旋具尖对好。桌子上放着零件箱,A箱装螺钉,B箱装垫圈。两手同时伸出(M3),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垫圈(G3),然后同时拿到身前安装。13/60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113同时动作的条件当两只手的终结动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当一只手的终结动作是需要注意力的,而另一只手的终结动作是不需注意力的时候两手可以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动作叫做时限动作,用时限动作的时间值来表示情况同时动作一支手的终结动作另一支手的终结动作1可能G0或P0或G1G0或P0或G12可能G0或P0或G1P2或G3或P53不可能P2或G3或P5P2或G3或P514/60同时动作的条件当两只手的终结动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情况14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左手M3G3,右手M4G3,左手先做M3G3+M2G3=11MOD左手动作右手动作标记符号MOD抓零件AM3G3抓零件BM4G3M3G3M2G311右手先动左手动作右手动作标记符号MOD抓零件AM3G3抓零件BM4G3M4G3M2G31215/60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左手M3G3,右手M4G3,左手15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例子左手先做16/60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例子左手先做16/6016身体及其它动作脚踏动作F3将脚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颈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这个动作必须是脚跟不离踏板,否则就不是F3。F3是单程的,连续压放脚踏板的时间值,要使用计时器计算有效时间17/60身体及其它动作脚踏动作F317/6017身体及其它动作步行动作W5运动膝关节,使身体移动或回转身体的动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横侧,凡属用脚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动的动作均属此动作,每进行一次为5MOD。手移动动作一律分析为M218/60身体及其它动作步行动作W518/6018身体及其它动作身体弯曲动作B17从站立的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17MOD。B17中的手移动动作同W5一样,一律分析为M2。如果在B17中遇到搬运重量的动作,则必须加上重量因素19/60身体及其它动作身体弯曲动作B1719/6019身体及其它动作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30MOD。这个动作包括了站起来向后推椅子及坐下时拉椅子的动作20/60身体及其它动作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20/6020身体及其它动作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l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虑;有效重量为2—6kg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1MOD;

有效重量为6~10kg的,重量因素为Ll×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kg,时间值增加1MOD重量因素在搬运过程中只在放置动作时附加一次,而不是在抓取、移动、放置过程中都考虑,且不受搬运距离长短的影响21/60身体及其它动作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l21/6021身体及其它动作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为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焦距两种动作中,每做其中一个动作,都用E2表示,时间值为2MOD。例如看仪表盘上的读数。伴随手的移动的眼睛动作不予考虑22/60身体及其它动作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22/6022身体及其它动作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或将其回转,或改变方向而进行的动作。必须独立进行时,才给时间值,每动作一次2MOD23/60身体及其它动作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23/6023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定看压力表的表盘面:眼睛从看说明书移向看仪表指针,判断指针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动作应分析为E2E2D324/60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24/6024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用手去拿上道工序已装配好的无线电装置并放在身前,然后再双手各拿一支万用电表的表笔,校正表笔对正放于接触无线电装置两支脚的位置,测量其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抓取一只二极管,拿到自己身前,看极性、改变方向,然后插入仪器指定位置,眼睛移向仪器表头指针,判定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25/60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如抓取一只二极管,拿到25身体及其它动作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为4MODA4是一独立动作,当加压在2kg以上且其它动作停止时,才给予A4时间值26/60身体及其它动作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26/6026身体及其它动作旋转动作C4

为使目的物作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即以手腕或肘关节为轴心,旋转一周的动作。用C4表示,时间值为4MOD旋转1/2周以上的为旋转动作,不到1/2的应作为移动动作。带有2kg以上负荷的旋转动作,由于其负荷大小不同,时间值也不同,应按有效时间计算27/60身体及其它动作旋转动作C427/6027动作分析时使用的其它符号1)延时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什么动作也不做,即停止状态。BD不给予时间值。2)保持H

表示用手拿着或抓着物体一直不动的状态。有时为了防止零件倒下,而用固定的工具也为H。H也不给予时间值。3)有效时间UT

指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它所有的加工时间。有效时间要用计时仪表分别确定其时间值。28/60动作分析时使用的其它符号1)延时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28MOD法分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29/60MOD法分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29/6029电子枪装配30/60电子枪装配30/6030MOD法实例在车床上松开三爪卡盘将零件取下。再夹紧一个毛坯,确定这一作业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31/60MOD法实例在车床上松开三爪卡盘将零件取下。再夹紧一个毛坯31MOD法实例操作方法左手伸出取下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卡盘的调整孔,双手松开卡盘。右手取放零件后,再拿起毛坯放入卡盘,同时左手旋转T型扳手,稍微拧紧毛坯,右手随即取一金属块(或T型扳手),敲打毛坯以校正毛坯的夹持,然后双手用劲旋转T型扳手夹紧毛坯,左手将“T”型扳手从调整孔中取出放间原处32/60MOD法实例操作方法左手伸出取下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卡32MOD法实例动作分析第一个动作组合:左手伸出去拿起T型扳手,并移向三爪卡盘的调整孔中,右手同时伸向三爪卡盘并拨转卡盘以调整孔的位骨,以使T型扳手插入。第二个动作组合:双手用力放松卡盘,左手握持T型扳手,右手同时取出零件,放入零件箱中。第三个动作组合:右手拿起毛坯并放入三爪卡盘,左手旋转T型扳手以稍微拧紧毛坯,右手取拿T型扳手敲打毛坯,以校正毛坯的夹持,同时左手旋转卡盘,以使右手敲打需要矫正的部位。第四个动作组合:右手将T型扳手插入调整孔,双手用力旋转T型扳手。这样的动作一般要换插2—3个调整孔,以夹紧毛坯。然后将T型扳手放在主轴箱盖上,双手继续下一操作内容33/60MOD法实例动作分析33/6033MOD法实例第一个动作组合:①左手:伸手取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卡盘调整孔

M4G1M4P5②右手:移向卡盘,拨动卡盘

M4G0M3P0MOD值:5+9=14(MOD)34/60MOD法实例第一个动作组合:34/6034MOD法实例第二个动作组合:①左手:扶持扳手

右手:移向并握取扳手M3G1②双手用力放松扳手M4POA4③左手:扶持扳手右手:伸向零件M4G1④左手:旋松卡盘,扶持扳手M2P0右手:扶持零件⑤左手:扶持扳手右手:取出零件,转身放入零件箱M3P0W5M2P2(12MOD)MOD值:4+8+5+2+12=31(MOD)35/60MOD法实例第二个动作组合:35/6035MOD法实例第三个动作组合:①左手:扶持扳手,当毛坯插入时,旋转扳手,夹紧毛坯M2P0(2MOD)右手:移向并取出毛坯,转身插入卡盘M4G1W5M2P2(14MOD)②左手:取起扳手,交给右手M3P0右手:接起扳手M2G1(3MOD)③左手:移向卡盘,拨动卡盘两次M3POM2G0×2(10MOD)MOD值:2+14+3+10=29(MOD)36/60MOD法实例第三个动作组合:36/6036MOD法实例第四个动作组合:①左手:移向并握持扳手,插入调整孔M3G1M2P5(11MOD)右手:移动扳手,让左手握取,同时插入调整孔M3POM2P5(10MOD)②双手用力夹紧毛坯M3POA4(7MOD)③双手取出扳手移入下一个调整孔,再用力夹紧M3P5M2P0A4(14MOD)④左手取出板手放到主轴箱盖上M3G0M4P0(7MOD)MOD值:11+7+14+7=39(MOD)

37/60MOD法实例第四个动作组合:37/6037MOD法实例MOD值总计:14+31+29+39=113(MOD)4)计算标准时间:按下表取宽放率为22%,则标准时间=113×(1+22%)=137.86(MOD)×0.129=17.78(s)38/60MOD法实例MOD值总计:14+31+29+39=11338MOD法实例某厂在国外引进了一套录音机电机总装流水线,现介绍该厂如何用模特法来平整流水生产线。工艺程序图39/60MOD法实例某厂在国外引进了一套录音机电机总装流水线,现介绍39MOD法实例电机零部件共有11个40/60MOD法实例电机零部件共有11个40/6040MOD法实例第1工位转子与电刷组件组装:把电刷组件、转子、定子依次组装成电机本体。双手操作范围约45cm。(1)打开电刷压簧(2)电刷组件压簧打开后,右手拿转子,对准插入电刷组件上。(3)转子插入后,目测电刷压簧是否对准环刷中心。(4)装配定子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要用食指顶住定子轴承部位,推压轴的尾端进行组装。41/60MOD法实例第1工位转子与电刷组件组装:把电刷组件、转子、定41MOD法实例第2工位本体铆接:将电机本体在铆接机上进行铆合,使定子外壳与电刷组件成为一体,并兼测试电机性能。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取电机本体放在铆接机的夹具上,并使夹具上的定位销与定子外壳的定位孔对合,然后右手触动开关启动铆接机。(2)根据电机转动声音,观察电流表指针和示波器波形,判断铆接是否符合要求。再用拇指按住电机轴加负载,观察波形进行判断。(3)用右手凭手感检验电机轴向间隙。42/60MOD法实例第2工位本体铆接:将电机本体在铆接机上进行铆合42MOD法实例第3工位稳速电路板焊接:将铆合好的电机本体焊上稳速电路板。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将铆接好的电机本体放置在稳速电路板装配夹具上,右手取绝缘纸放在电机本体上,然后左手再取稳速电路板放置其上。右手拿接线柱弯曲夹具将电刷组件上的接线柱向外弯曲要注意检查自动焊接机的焊锡质量,如出现牛角焊、堆焊和少焊的现象,应修正。接线柱弯曲夹具平时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夹持住,以减少取放动作。43/60MOD法实例第3工位稳速电路板焊接:将铆合好的电机本体焊43MOD法实例第四工位锡焊R1固定电阻: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取电机放置在焊锡夹具上,右手拿R固定电阻。始终持住电烙铁。为减少锡焊丝的取放和缠绕动作,将锡焊丝固定在左手食指上,操作时用拇指不断向前推进。R1固定电阻形体较小,为了改善握取动作,可在其下垫上一块海绵衬垫。44/60MOD法实例第四工位锡焊R1固定电阻:双手活动范围约35c44MOD法实例第5工位调整转速及性能测试:调整电机转速,通过仪器测试电机在最大或最小负荷时的性能变化。双手活动范围约为45cm。左手取电机放在测试夹具中,右手则拿起测速盘套在电机轴上。调速前判断电机波形是否正常。进行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转速时的转速检查。调整电机转速后,用左手控制两个微动开关来变换频率,并通过电流检测器和直流电压表测试电机性能。调速起子、测速盘及砝码始终拿在手中,以减少取放动作。45/60MOD法实例第5工位调整转速及性能测试:调整电机转速,通过45MOD法实例第6工位外壳组装:电机本体装上防震垫圈和外壳。双手活动范围约45cm。左手拿着电机,右手拿着垫圈装入电机内,再用右手取箱内外壳并装配。防震垫圈夹在电机本体与外壳之间,要注意将其凸台朝上。移动过程中要以电机轴朝上拿取。稳速电路板的凸部要与外壳的凹部对合。为了使下一工位的作业方便,应将电机轴插入小型传送带上的槽内。46/60MOD法实例第6工位外壳组装:电机本体装上防震垫圈和外壳46MOD法实例第7工位侧板组装贴标牌:将垫片、侧板装配到电机上,并自动贴上标牌。双手动作范围约45cm。作业要点说明右手从小型传送带上取电机放置在机动装置的夹具上,然后再用右手取垫片组装到电机上(要注意垫片的光面朝上),同时左手取侧板放置在机动装置中的另一夹具上(也要注意其正反面)。电机和侧板上的定位孔都要与夹具上的定位销对合放入,最后双手揿动开关47/60MOD法实例第7工位侧板组装贴标牌:将垫片、侧板装配到电47MOD法实例总测:对以前各工位中组装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并反馈到各工序。双手活动范围约45cm。左手取电机,右手将测试棒上的两电极与电机触点接触。测试棒始终握在右手中。空载检查。先看示波器、后看电流表,然后用食指给电机轴加压,感觉其振动情况,并检查示波器和轴向振摆仪。最后用右手检查轴向间隙。外观检查。如发现轴向间隙异常,即用轴向间隙检查仪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合格。将合格品整齐插放在包装盒内的穴孔内,点数,勿漏插48/60MOD法实例总测:对以前各工位中组装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48MOD法实例流水生产线的均衡情况。整条流水线通过MOD法分析,共设8个工位,定员9人,平均节拍时间为4.95s。49/60MOD法实例流水生产线的均衡情况。整条流水线通过MOD法分析49MOD法实例平整意见:将第1工位的转子周转箱放在右手侧旁,让过小型传送带即可。转子取放动作由原来的M4动作改为M3动作,减少了2MOD。即为原来的40MOD减为38MOD。第4工位的锡焊工具可改成手动锡焊枪。可减少第2动作单元中左手的M1P2动作,减少了3MOD,即由原来的40MOD减为37MOD。50/60MOD法实例平整意见:50/6050MOD法实例第5工位的传送带上有两排电机,靠近操作者这边的电机为未测电机,另—边为已测好的电机。只要将操作者与近处一排电机的距离缩短5cm以上,就可将第1动作单元的M4动作改为M3,使原来的78M0D改为76M0D。通过以上改进,使此条流水线平均节拍时间减为4.83s,提高工效5%。51/60MOD法实例第5工位的传送带上有两排电机,靠近操作者这边的电51生产线平衡法生产线平衡的目的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52/60生产线平衡法生产线平衡的目的52/6052生产线平衡步骤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工程名:本工程的名称或代号标准时间:作业指导书上所要求的作业时间实测时间:作业者完成操作的实际时间节拍:根据生产计划量所得出的一个工程所需的时间不平衡率:生产线各工程工作分割的不均衡度。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53/60生产线平衡步骤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53/6053生产线平衡步骤作成统计表进行测定和统计,将结果填入表内计算不平衡率填入表内54/60生产线平衡步骤作成统计表54/6054生产线平衡步骤绘出图表-生产流动平衡表55/60生产线平衡步骤绘出图表-生产流动平衡表55/6055分析要点有无超出节拍的工程?有几个?初步掌握超出的理由。低于节拍的工程最大差距是多少?什么原因?标准时间与实测时间有较大差距的工程多吗?什么原因?56/60分析要点有无超出节拍的工程?有几个?初步掌握超出的理由。5656改善不平衡的检讨与改善作业分割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提高机械效率提高作业者的技能调换作业者增加作业者57/60改善不平衡的检讨与改善57/6057作业方法的改善取消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微小的动作重排作业工序或动作简化复杂的动作对生产计划的节拍时间检讨改善58/60作业方法的改善取消不必要的动作58/6058六、改善的注意事项增补人员并不是可取的办法也可对材料、零部件、设计方法进行检讨,看是否有缩短工时的可能生产线补进新手时应特别注意

59/60六、改善的注意事项增补人员并不是可取的办法59/6059课堂讨论题一操作者装配垫圈及螺栓,其装配工作台布置如图。请以MOD法分析其时间值,设宽放率为15%。试问其操作标准时间是多少?AD=BD=CD=25cm,DE=10cm(橡皮垫圈的孔径略小于螺栓直径)。

动作次序:

(1)双手各向A零件箱取一个橡皮垫圈放入模座内。

(2)双手各向B零件箱取1个平钢垫圈放入模座内。

(3)双手各向C零件箱取1个螺栓插入模座内(穿入平钢垫圈及橡皮垫圈孔内)o

(4)双手各取组成件,移至滑槽口E内,放手坠送到桌后成品零件箱内。60/60课堂讨论题一操作者装配垫圈及螺栓,其装配工作台布置如图。请以60预定时间标准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于兆勤副教授yuzhaoq@163.net预定时间标准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61预定时间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常用方法WF——193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创立了工作因素体系(WorkFactorSystem)MTM——194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公开了他们研制的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TimeMeasurement)

模特排时法(MOD)——1966年澳大利亚的海特博士创立的模特排时法(ModolarArrangementofpredetermindTimeStandard)

62/60预定时间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62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在作业测定中,不需要对操作者的速度、努力程度等进行评价,就能预先客观地确定作业的标准时间。可以详细记述操作方法,并得到各项基本动作时间值,从而对操作进行合理的改进。可以不使用秒表,在工作前就决定标准时间。并制定操作规程。当作业方法变更时,必须修订作业的标准时间,但所依据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变。用PTS法平整流水线是最佳的方法63/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在作业测定中,不需要对操作者的速度、努力63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为方法评价提供依据

当选定了完成工作的方法之后,各操作单元的时间消耗值也就产生,因此根据PTS法就可直接对方法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建议使用的设备、工具、夹具的评议提供依据。因为所有的设备、工具、夹具,都必须由人的动作来操纵,用PTS法评价既方便又省时。PTS法还可作为产品设计的辅助资料。

64/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为方法评价提供依据4/6064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建立时间标准将预定动作时间综合数据直接用于操作时间标准的制定。由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受作业性质的影响(任何产品,任何作业),只要动作单元相同,时间值就相等。因此可以将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标准数据与公式加以编辑,成为一综合数据表,就可以更迅速制定其时间标准。用以验证秒表测时所建立的时间标准的准确性,避免因时间研究人员评比不当所造成的失误。预定时间标准法对动作已预先决定其基本标准时间(此基本标准时间已包含正常速度或正确评比的意义).因此所预定的时间值,既客观、又易掌握。65/60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建立时间标准5/6065模特法及其应用模特法的原理

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种

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条件相同时)所需的时间值基本相等

使用身体不同部位做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

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少的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时间单位,即lMOD=0.129s

66/60模特法及其应用模特法的原理6/6066模特法及其应用一个人(或不同的人)以最快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与这个人(或不同人)以正常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是不相等的。但是,这两种速度所需时间值之比,是一常数(或基本接近常数)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手的移动(无障碍时):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正常速度所需时间=K=0.57手的移动(障碍物高度为l0~30cm):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正常速度所需时间=K=0.59上身弯曲的往复动作,K=0.51;坐立往复动作,K=0.5767/60模特法及其应用一个人(或不同的人)以最快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67模特法及其应用身体某一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某一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1;身体其它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2,身体其它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2;身体另外其它部位最快动作时间值为t3,身体另外其它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3;身体第n部位的最快动作时间值为tn,身体第n部位正常动作的时间值为Tn。则68/60模特法及其应用身体某一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某一部68模特法的特点易懂、易学、易记

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模特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8个

采用模特法不需测时,亦不要进行评比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值的大小用模特法的时间值计算动作时间的精度(对1min以上的作业)并不低于其它PTS法69/60模特法的特点易懂、易学、易记9/6069模特法的动作分析(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M)①手指动作M1_相当于手指移动了2.5cm的距离②手的动作M2_相当于动作距离为5cm左右③小臂的动作M3_相当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④大臂动作M4_相当于移动距离30cm⑤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_相当于移动距离为45cm.70/60模特法的动作分析(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0/60702)终结动作①抓取动作(G)触摸动作G0简单地抓Gl复杂的抓取动作G3②放置动作(P)简单的放置P0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动作P2需要有注意力的复杂的放置的动作P571/602)终结动作①抓取动作(G)11/6071基本动作注意点11种基本动作中,M1、M2、M3、M4、M5、G0、G1、P0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而G3、P2、P5是需要注意力的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总是成对出现的伸手取笔,其时间值记为M3G1=4MOD伸手去拿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的动作,则表示为:M3G1=4MOD反射动作—不是每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的反复出现的重复动作M1→1MOD/2,M2→1MODM3→2MOD,M4→3MOD72/60基本动作注意点11种基本动作中,M1、M2、M3、M4、M72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桌上放着橡皮和削尖的铅笔,两手同时伸出(M3),用左手抓橡皮(G1)、右手抓笔(G1),然后放到自己面前。在高于头的地方吊着旋具。两手同时伸出(M3、M5),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旋具(G1),拿到身前,螺钉槽与旋具尖对好。桌子上放着零件箱,A箱装螺钉,B箱装垫圈。两手同时伸出(M3),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垫圈(G3),然后同时拿到身前安装。73/60同时动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173同时动作的条件当两只手的终结动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当一只手的终结动作是需要注意力的,而另一只手的终结动作是不需注意力的时候两手可以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动作叫做时限动作,用时限动作的时间值来表示情况同时动作一支手的终结动作另一支手的终结动作1可能G0或P0或G1G0或P0或G12可能G0或P0或G1P2或G3或P53不可能P2或G3或P5P2或G3或P574/60同时动作的条件当两只手的终结动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时候。情况74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左手M3G3,右手M4G3,左手先做M3G3+M2G3=11MOD左手动作右手动作标记符号MOD抓零件AM3G3抓零件BM4G3M3G3M2G311右手先动左手动作右手动作标记符号MOD抓零件AM3G3抓零件BM4G3M4G3M2G31275/60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左手M3G3,右手M4G3,左手75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例子左手先做76/60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例子左手先做16/6076身体及其它动作脚踏动作F3将脚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颈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这个动作必须是脚跟不离踏板,否则就不是F3。F3是单程的,连续压放脚踏板的时间值,要使用计时器计算有效时间77/60身体及其它动作脚踏动作F317/6077身体及其它动作步行动作W5运动膝关节,使身体移动或回转身体的动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横侧,凡属用脚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动的动作均属此动作,每进行一次为5MOD。手移动动作一律分析为M278/60身体及其它动作步行动作W518/6078身体及其它动作身体弯曲动作B17从站立的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17MOD。B17中的手移动动作同W5一样,一律分析为M2。如果在B17中遇到搬运重量的动作,则必须加上重量因素79/60身体及其它动作身体弯曲动作B1719/6079身体及其它动作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30MOD。这个动作包括了站起来向后推椅子及坐下时拉椅子的动作80/60身体及其它动作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20/6080身体及其它动作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l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虑;有效重量为2—6kg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1MOD;

有效重量为6~10kg的,重量因素为Ll×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kg,时间值增加1MOD重量因素在搬运过程中只在放置动作时附加一次,而不是在抓取、移动、放置过程中都考虑,且不受搬运距离长短的影响81/60身体及其它动作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l21/6081身体及其它动作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为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焦距两种动作中,每做其中一个动作,都用E2表示,时间值为2MOD。例如看仪表盘上的读数。伴随手的移动的眼睛动作不予考虑82/60身体及其它动作目视动作(E2)(独立动作)22/6082身体及其它动作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或将其回转,或改变方向而进行的动作。必须独立进行时,才给时间值,每动作一次2MOD83/60身体及其它动作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23/6083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定看压力表的表盘面:眼睛从看说明书移向看仪表指针,判断指针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动作应分析为E2E2D384/60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24/6084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用手去拿上道工序已装配好的无线电装置并放在身前,然后再双手各拿一支万用电表的表笔,校正表笔对正放于接触无线电装置两支脚的位置,测量其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抓取一只二极管,拿到自己身前,看极性、改变方向,然后插入仪器指定位置,眼睛移向仪器表头指针,判定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85/60身体及其它动作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如抓取一只二极管,拿到85身体及其它动作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为4MODA4是一独立动作,当加压在2kg以上且其它动作停止时,才给予A4时间值86/60身体及其它动作施加压力A4(独立动作)26/6086身体及其它动作旋转动作C4

为使目的物作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即以手腕或肘关节为轴心,旋转一周的动作。用C4表示,时间值为4MOD旋转1/2周以上的为旋转动作,不到1/2的应作为移动动作。带有2kg以上负荷的旋转动作,由于其负荷大小不同,时间值也不同,应按有效时间计算87/60身体及其它动作旋转动作C427/6087动作分析时使用的其它符号1)延时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什么动作也不做,即停止状态。BD不给予时间值。2)保持H

表示用手拿着或抓着物体一直不动的状态。有时为了防止零件倒下,而用固定的工具也为H。H也不给予时间值。3)有效时间UT

指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它所有的加工时间。有效时间要用计时仪表分别确定其时间值。88/60动作分析时使用的其它符号1)延时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88MOD法分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89/60MOD法分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29/6089电子枪装配90/60电子枪装配30/6090MOD法实例在车床上松开三爪卡盘将零件取下。再夹紧一个毛坯,确定这一作业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91/60MOD法实例在车床上松开三爪卡盘将零件取下。再夹紧一个毛坯91MOD法实例操作方法左手伸出取下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卡盘的调整孔,双手松开卡盘。右手取放零件后,再拿起毛坯放入卡盘,同时左手旋转T型扳手,稍微拧紧毛坯,右手随即取一金属块(或T型扳手),敲打毛坯以校正毛坯的夹持,然后双手用劲旋转T型扳手夹紧毛坯,左手将“T”型扳手从调整孔中取出放间原处92/60MOD法实例操作方法左手伸出取下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卡92MOD法实例动作分析第一个动作组合:左手伸出去拿起T型扳手,并移向三爪卡盘的调整孔中,右手同时伸向三爪卡盘并拨转卡盘以调整孔的位骨,以使T型扳手插入。第二个动作组合:双手用力放松卡盘,左手握持T型扳手,右手同时取出零件,放入零件箱中。第三个动作组合:右手拿起毛坯并放入三爪卡盘,左手旋转T型扳手以稍微拧紧毛坯,右手取拿T型扳手敲打毛坯,以校正毛坯的夹持,同时左手旋转卡盘,以使右手敲打需要矫正的部位。第四个动作组合:右手将T型扳手插入调整孔,双手用力旋转T型扳手。这样的动作一般要换插2—3个调整孔,以夹紧毛坯。然后将T型扳手放在主轴箱盖上,双手继续下一操作内容93/60MOD法实例动作分析33/6093MOD法实例第一个动作组合:①左手:伸手取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卡盘调整孔

M4G1M4P5②右手:移向卡盘,拨动卡盘

M4G0M3P0MOD值:5+9=14(MOD)94/60MOD法实例第一个动作组合:34/6094MOD法实例第二个动作组合:①左手:扶持扳手

右手:移向并握取扳手M3G1②双手用力放松扳手M4POA4③左手:扶持扳手右手:伸向零件M4G1④左手:旋松卡盘,扶持扳手M2P0右手:扶持零件⑤左手:扶持扳手右手:取出零件,转身放入零件箱M3P0W5M2P2(12MOD)MOD值:4+8+5+2+12=31(MOD)95/60MOD法实例第二个动作组合:35/6095MOD法实例第三个动作组合:①左手:扶持扳手,当毛坯插入时,旋转扳手,夹紧毛坯M2P0(2MOD)右手:移向并取出毛坯,转身插入卡盘M4G1W5M2P2(14MOD)②左手:取起扳手,交给右手M3P0右手:接起扳手M2G1(3MOD)③左手:移向卡盘,拨动卡盘两次M3POM2G0×2(10MOD)MOD值:2+14+3+10=29(MOD)96/60MOD法实例第三个动作组合:36/6096MOD法实例第四个动作组合:①左手:移向并握持扳手,插入调整孔M3G1M2P5(11MOD)右手:移动扳手,让左手握取,同时插入调整孔M3POM2P5(10MOD)②双手用力夹紧毛坯M3POA4(7MOD)③双手取出扳手移入下一个调整孔,再用力夹紧M3P5M2P0A4(14MOD)④左手取出板手放到主轴箱盖上M3G0M4P0(7MOD)MOD值:11+7+14+7=39(MOD)

97/60MOD法实例第四个动作组合:37/6097MOD法实例MOD值总计:14+31+29+39=113(MOD)4)计算标准时间:按下表取宽放率为22%,则标准时间=113×(1+22%)=137.86(MOD)×0.129=17.78(s)98/60MOD法实例MOD值总计:14+31+29+39=11398MOD法实例某厂在国外引进了一套录音机电机总装流水线,现介绍该厂如何用模特法来平整流水生产线。工艺程序图99/60MOD法实例某厂在国外引进了一套录音机电机总装流水线,现介绍99MOD法实例电机零部件共有11个100/60MOD法实例电机零部件共有11个40/60100MOD法实例第1工位转子与电刷组件组装:把电刷组件、转子、定子依次组装成电机本体。双手操作范围约45cm。(1)打开电刷压簧(2)电刷组件压簧打开后,右手拿转子,对准插入电刷组件上。(3)转子插入后,目测电刷压簧是否对准环刷中心。(4)装配定子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要用食指顶住定子轴承部位,推压轴的尾端进行组装。101/60MOD法实例第1工位转子与电刷组件组装:把电刷组件、转子、定101MOD法实例第2工位本体铆接:将电机本体在铆接机上进行铆合,使定子外壳与电刷组件成为一体,并兼测试电机性能。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取电机本体放在铆接机的夹具上,并使夹具上的定位销与定子外壳的定位孔对合,然后右手触动开关启动铆接机。(2)根据电机转动声音,观察电流表指针和示波器波形,判断铆接是否符合要求。再用拇指按住电机轴加负载,观察波形进行判断。(3)用右手凭手感检验电机轴向间隙。102/60MOD法实例第2工位本体铆接:将电机本体在铆接机上进行铆合102MOD法实例第3工位稳速电路板焊接:将铆合好的电机本体焊上稳速电路板。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将铆接好的电机本体放置在稳速电路板装配夹具上,右手取绝缘纸放在电机本体上,然后左手再取稳速电路板放置其上。右手拿接线柱弯曲夹具将电刷组件上的接线柱向外弯曲要注意检查自动焊接机的焊锡质量,如出现牛角焊、堆焊和少焊的现象,应修正。接线柱弯曲夹具平时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夹持住,以减少取放动作。103/60MOD法实例第3工位稳速电路板焊接:将铆合好的电机本体焊103MOD法实例第四工位锡焊R1固定电阻:双手活动范围约35cm。左手取电机放置在焊锡夹具上,右手拿R固定电阻。始终持住电烙铁。为减少锡焊丝的取放和缠绕动作,将锡焊丝固定在左手食指上,操作时用拇指不断向前推进。R1固定电阻形体较小,为了改善握取动作,可在其下垫上一块海绵衬垫。104/60MOD法实例第四工位锡焊R1固定电阻:双手活动范围约35c104MOD法实例第5工位调整转速及性能测试:调整电机转速,通过仪器测试电机在最大或最小负荷时的性能变化。双手活动范围约为45cm。左手取电机放在测试夹具中,右手则拿起测速盘套在电机轴上。调速前判断电机波形是否正常。进行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转速时的转速检查。调整电机转速后,用左手控制两个微动开关来变换频率,并通过电流检测器和直流电压表测试电机性能。调速起子、测速盘及砝码始终拿在手中,以减少取放动作。105/60MOD法实例第5工位调整转速及性能测试:调整电机转速,通过105MOD法实例第6工位外壳组装:电机本体装上防震垫圈和外壳。双手活动范围约45cm。左手拿着电机,右手拿着垫圈装入电机内,再用右手取箱内外壳并装配。防震垫圈夹在电机本体与外壳之间,要注意将其凸台朝上。移动过程中要以电机轴朝上拿取。稳速电路板的凸部要与外壳的凹部对合。为了使下一工位的作业方便,应将电机轴插入小型传送带上的槽内。106/60MOD法实例第6工位外壳组装:电机本体装上防震垫圈和外壳106MOD法实例第7工位侧板组装贴标牌:将垫片、侧板装配到电机上,并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