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常见句式_第1页
古代汉语中常见句式_第2页
古代汉语中常见句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无和介词“以”“没有用来……”“无法”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②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之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么”。表反问,译为“怎么会或怎么能”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战》何以战?《曹刿论战》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所何所……者何为的(人、物、事)干什么用”。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无从、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何如、如何、奈何、若何,译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赤壁之战》?《阿房宫赋》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如……何,译为“对……怎么办”?《愚公移ft》l1.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西门豹治邺》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ft不亦……乎,译为“不是……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以此为政,不亦惑乎?《察今》l5.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l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l7……乎,表示(诘问)或(揣度,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①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岳阳楼记》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无乃……乎,译为“恐怕……吧”?《殽之战》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20.………………“说的就是……啊!”“概说的就是……吧”。例如: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之谓乎”《左传•《诗经》上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给予你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广列传》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译为“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如:“唯”和助词“是”“唯”是”标志宾语前置。可译为“只……”。例如:唯命是听《促织》: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何以……“何”“以”和动词“为”“何以”即“的倒置。“何以……为“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岳飞列传》……“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调宾语,把“何”提前。“何有”之间嵌入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诘。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墨子•非攻》)……“对于……”。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9.非……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其……其,表示选择。可泽作“是……还是……"?()其然乎?其不然乎?《祭十二郎文》且……且,由两个连词“且组成。表示并列关系,有时候前一个“且”略。可译作“一面……一面、“又……又……”、“边……边等。例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ft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苏轼《石钟ft记》)32.亦……亦……,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也……也……”。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尚……况……或犹……况“尚且……何况……”困兽犹斗,况相国乎?《左传*宣公十二年》……抑亦或非徒……而又…………亦……为“不但……而且……。例如:*公孙丑上》非徒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汉书*贾谊传》……而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何况……”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计算》“非……则……”或“……不……则”,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教战守策》宁……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宁愿……还是……”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楚辞*卜居》3(如)……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然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这样,但是”。例如: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君主)用之故也。《论贵粟疏》[(我还是]《<指南录>后序》何……哉,译为“为什么要……呢”,表反问。例如:直……耳,译为“只是……罢了”。例如:42.或……或……,译为“有的人……有的人……”,例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与其……宁其……,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