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1页
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2页
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3页
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4页
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1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礼作乐等级分明东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土地私有,竞相占地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2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韩魏区域性的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韩魏区域性的统一,3各国变法——大一统的前奏春秋时期开始的改革初潮,到战国时蔚然成风。由于战争的加剧,各国改革遂以富国强兵为主旋律。早先的改革大都出于一时考量和一时一事的应对,至商鞅变法,才有全面改革和通盘规划,达到改革的高潮。各国的改革,虽然各有侧重,却大致同步的体现政治体制的全盘转型,并预示着历史逐渐由分立走向统一。——王家范《大学中国史》各国变法——大一统的前奏春秋时期开始的改革初潮,到战国时蔚然4名家史论

秦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向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晚,民风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名家史论5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4年伐楚,次年灭楚。前222年灭燕、赵。前221年灭齐。前230年灭韩。6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七雄兼并西周:天下共主前221春秋:纷争动荡秦朝:战国:七雄兼并西周:天下共主前2217……皇帝太尉史内粟治尉廷三老……郡守县令游徼啬夫丞相御史大夫封邦建国体制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太尉史内粟治尉廷三老……郡守县令游徼啬夫丞相御史大夫8前221—前206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大一统战国:七雄兼并前11—前8世纪前770—前221年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封邦建国体制中央集权体制前221—前206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大一统9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10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礼作乐等级分明东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土地私有,竞相占地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111、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李斯2、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3、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毛泽东

1、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12大一统前221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七雄兼并“皇帝”称号,自称“朕”中央机构:三公诸卿地方政府:郡县制度制度创新制度巩固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建驰道、直道修筑长城,开边移民统一思想,焚书坑儒战争统一改革废旧……新秩序的重构(中央集权)大一统前221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13秦的暴政

表现:

滥用民力

刑法严酷横征暴敛

秦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表现:14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15阿房宫遗址阿房宫复原图“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宫遗址阿房宫复原图“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16骊山陵骊山陵17徭役兵役秦青壮年男子300——400万人筑长城、戍边岭90万人蒙恬率军30万人修始皇陵70万人徭役兵役秦青壮年男子300——400万人18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19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20

“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

——李斯“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21沙丘之变与指鹿为马李斯赵高联合扶苏胡亥沙丘之变与指鹿为马李斯赵高联合扶苏胡亥22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领23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大泽乡陈函谷关咸阳公元前209年刘邦项羽起兵巨鹿之战,破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大泽乡陈函谷关咸阳公元前209年刘邦项羽起24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5(张良)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张良)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东26(赵高李斯)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始皇既没,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赵高李斯)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27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致使天下民怨沸腾。秦朝的统一为六国人士归属及认同感低。秦始皇死后,二世及赵高忙于内部斗争,诛杀功臣宗室,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致使天下民怨28

居马上取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陆贾居马上取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29楚汉战争

项羽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

项羽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30史学家钱穆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例如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其中“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指的是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

A.从战争走向和平

B.从封建走向帝国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民主走向专制巩固训练史学家钱穆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311(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4、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5、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A、打击封建,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直接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1(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32■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33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礼作乐等级分明东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土地私有,竞相占地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34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韩魏区域性的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韩魏区域性的统一,35各国变法——大一统的前奏春秋时期开始的改革初潮,到战国时蔚然成风。由于战争的加剧,各国改革遂以富国强兵为主旋律。早先的改革大都出于一时考量和一时一事的应对,至商鞅变法,才有全面改革和通盘规划,达到改革的高潮。各国的改革,虽然各有侧重,却大致同步的体现政治体制的全盘转型,并预示着历史逐渐由分立走向统一。——王家范《大学中国史》各国变法——大一统的前奏春秋时期开始的改革初潮,到战国时蔚然36名家史论

秦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向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晚,民风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名家史论37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4年伐楚,次年灭楚。前222年灭燕、赵。前221年灭齐。前230年灭韩。38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七雄兼并西周:天下共主前221春秋:纷争动荡秦朝:战国:七雄兼并西周:天下共主前22139……皇帝太尉史内粟治尉廷三老……郡守县令游徼啬夫丞相御史大夫封邦建国体制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太尉史内粟治尉廷三老……郡守县令游徼啬夫丞相御史大夫40前221—前206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大一统战国:七雄兼并前11—前8世纪前770—前221年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封邦建国体制中央集权体制前221—前206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大一统41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42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礼作乐等级分明东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土地私有,竞相占地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西周政治经济(土地制度)思想文化封邦建国土地国有、井田制度制431、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李斯2、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3、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毛泽东

1、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44大一统前221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七雄兼并“皇帝”称号,自称“朕”中央机构:三公诸卿地方政府:郡县制度制度创新制度巩固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建驰道、直道修筑长城,开边移民统一思想,焚书坑儒战争统一改革废旧……新秩序的重构(中央集权)大一统前221年西周:天下共主春秋:纷争动荡秦朝:统一战国:45秦的暴政

表现:

滥用民力

刑法严酷横征暴敛

秦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表现:46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47阿房宫遗址阿房宫复原图“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宫遗址阿房宫复原图“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48骊山陵骊山陵49徭役兵役秦青壮年男子300——400万人筑长城、戍边岭90万人蒙恬率军30万人修始皇陵70万人徭役兵役秦青壮年男子300——400万人50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51第0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52

“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

——李斯“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53沙丘之变与指鹿为马李斯赵高联合扶苏胡亥沙丘之变与指鹿为马李斯赵高联合扶苏胡亥54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领55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大泽乡陈函谷关咸阳公元前209年刘邦项羽起兵巨鹿之战,破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大泽乡陈函谷关咸阳公元前209年刘邦项羽起5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57(张良)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张良)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东58(赵高李斯)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始皇既没,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赵高李斯)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59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致使天下民怨沸腾。秦朝的统一为六国人士归属及认同感低。秦始皇死后,二世及赵高忙于内部斗争,诛杀功臣宗室,加速了秦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