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ZJ0201015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能力类课程。3.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必修4.课程目的以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历史为基本线索,通过择要介绍重要批评家、批评流派和论著,了解我国文学批评各历史阶段的大概状况,以及我国文学批评根本的民族特点,在掌握一定的古文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水平,并且具备思考当今在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民族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初步能力。5.学时与学分学时为32,学分为2.06.建议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计划学时:2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的内容与研究现状。(2)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点、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式等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1)课程内容、研究现状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式。(2)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点。基本内容:(1)研究对象(2)基本内容与研究现状(3)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式(4)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思考题:(1)结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2)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现状,谈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意义。第二章

先秦文论计划学时:7基本要求:(1)了解掌握儒、道文学观的核心精神及其文艺思想的结合、互补及其影响。(2)掌握“诗言志”这一理论命题的实质。教学重点及难点:(1)孔子、荀子和庄子的文学思想。(2)“诗言志”的内涵与辨析。基本内容:(1)先秦文学批评概述(2)《尚书·尧典》(节录)(3)《论语》(选录)(4)《庄子》(选录)(5)《荀子》(选录)思考题:(1)先秦“文”的观念与初期文学观念。(2)“诗言志”的提出及其意义。(3)简述孔子、庄子、荀子等各自学术主张中的文学思想。第三章

两汉文论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汉儒对先秦诗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汉代文学批评的特征。(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诗大序》、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并用现代意识给予说明和阐释。(3)掌握并理解《诗大序》、司马迁的基本文学观点。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诗之六义、变风变雅、主文而谲谏、发愤著书。(2)梳理“诗可以怨”的历史发展。基本内容:(1)汉代文学批评概述(2)《毛诗序》(3)《史记·太史公自序》思考题:(1)理解并掌握《毛诗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著名论断及概念术语。(2)《毛诗序》的情志统一说的文学观。(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及意义。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计划学时:10基本要求:(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的概况与特征。(2)掌握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钟嵘《诗品序》的基本内容、主要理论贡献,并用现代意识予以说明和阐释。(3)掌握并运用文论名家批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钟嵘《诗品序》的文学思想。(2)四大家文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基本内容:(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概述(2)《典论·论文》(3)《文赋》(4)《文心雕龙》(选录)(5)《诗品序》思考题:(1)《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主张及其时代意义。(2)《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3)“诗缘情而绮靡”的内涵及意义。(4)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5)刘勰是如何论述“心”、“物”、“辞”三者的关系的。(6)简评钟嵘的“诗有三义”说和“风力”说。第五章

隋唐五代文论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唐代文学批评概况。(2)掌握陈子昂的诗论、韩愈的古文理论。能够用现代白话文和现代意识翻译阐释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3)联系文学史实际,认识唐代文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陈子昂的诗论、韩愈古文运动理论(2)联系文学史实际,认识唐代文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基本内容:(1)隋唐五代文学批评概述(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3)《答李翊书》思考题:(1)陈子昂“兴寄论”与“风骨论”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2)简评韩愈《答李翊书》对学习古文的途径与方法的论述。第六章

宋金元文论计划学时:3基本要求:(1)了解宋代文学批评概况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高度成熟且向近代文化转型时期的宋代文论的特点、基本派别和斗争情况。(2)掌握李清照、严羽等人的诗论思想。能够用现代白话文和现代意识翻译阐释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3)能运用现代理论对李清照、严羽等人的诗学思想进行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禅论诗的特点以及“别是一家”、“别材别趣”等理论命题。(2)严羽诗学的产生的现实基础与影响。基本内容:(1)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2)《论词》(3)《沧浪诗话》思考题:(1)简评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论。(2)严羽论“别材别趣”、“兴趣”、“妙悟”、“以禅喻诗”、“以盛唐为法”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第七章

明清文论计划学时:2基本要求:(1)了解明清文学批评概况,掌握与小说戏曲高度繁荣、封建正统诗文走向没落的明代文学现实相适应的明代文学批评的特点,封建文化没落、社会新兴力量滋长造成的清代文学批评丰富多彩的特点,对传统文化总结批判以及新思潮叠起给近代文学批评带来的新鲜境界。能够翻译简评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2)掌握李贽、汤显祖、王骥德、刘大櫆等人文论观点。(3)能联系文学史对他们的文论观点进行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李贽、汤显祖、王骥德、刘大櫆等人文论观点。(2)李贽、汤显祖、王骥德、刘大櫆等人文论特点与影响基本内容:(1)明清文学批评概述(2)《童心说》(3)《答吕姜山》(4)《曲律》(5)《论文偶记》思考题:(1)李贽童心说的内涵及意义。(2)以一家或以上小说或戏曲评点为例,谈谈你对明清小说或戏曲理论的认识。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3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课程学时分配表课程内容学时总计第一章

绪论232第二章

先秦文论7第三章

两汉文论4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10第五章

隋唐五代文论4第六章

宋金元文化3第七章

明清文论2四、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查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分别为:课堂表现占10%、课外作业占20%。(2)期末考核成绩占70%,考核形式:开卷。五、

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推荐教材:《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