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导论、第一章_第1页
资本论选读导论、第一章_第2页
资本论选读导论、第一章_第3页
资本论选读导论、第一章_第4页
资本论选读导论、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论》选读经济危机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实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导言

为什么要重读《资本论》?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马克思,1867年《资本论》第1版序言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

人们憧憬的繁荣时期将不再来临;每当我们似乎看到繁荣时期行将到来的种种预兆,这些预兆又消失了。而每一个冬天的来临都重新提出这一重大问题:“怎样对待失业者?”;虽然失业人数年复一年地增加,却没有人解答这个问题;失业者再也忍受不下去,而要起来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刻,几乎指日可待了。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时刻,应当倾听这样一个人的声音……——恩格斯,1886年《资本论》英文版序言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

美国次待危机不可遏制地蔓延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向世界再次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2009年撰文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

关于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信用体系而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信用的伸缩只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各阶段更替的征兆,所以“政治经济学的肤浅性也表现在,它把信用的膨胀和收缩,把工业周期各个时期更替的这种单纯的征状,看作是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

必须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演化与当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变化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地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根源,以及其具体诱因和新的表现形式。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

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呈现出多少光怪陆离的表象,只要剥除形形色色的外衣,经济危机的本质规律就依然逃不脱处《资本论》的剧本。无论资本主义如何“与时俱进”,只要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只要雇佣劳动制度仍然存在,剩余价值理论就会一直独放异彩。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长远来看,只有美国的就业情况切实得到改善,才能说明其国内的再生产在逐步恢复。更何况,“日本投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重新打造出新的引擎将颇费时日。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

实际上,《资本论》中对此有着深刻的分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相互抵消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执行计算货币或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要“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的那一时刻暴露得特别明显”。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

可以说,只要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机制没有恢复正常,市场参与者就会要求将观念中的货币转变成现实的货币,这个庞大的货币数目绝非美联储注入的流动性所能满足。难怪增加货币投放的扩张性政策只是暂时“输血”而无法迅速“止血”,指标不治本。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几个为什么?在《资本论》中找答案

为什么人类会遭受经济危机的反复侵扰?为什么号称最民主、市场制度最完备的美国成为这场风暴的发源地?为什么这场首先炸响在金融领域的危机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危机?为什么次贷危机引爆后立即由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变成了流动性不足?为什么美国想发行多少美元就发多少?结果美元汇率不降反升?为什么盛行一时的新自由主义体制终被抛弃?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逆风飞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善其身?为什么中国必须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不能延续以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1825年英国次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1857年次爆发从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上溯到最早的雏形——1619年普鲁士铸币危机、1637年荷兰郁金香投机泡沫,距今也不到四百年的时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历史上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危机。但是没有那一次危机不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宿体发作的。万变不离其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危机必然与它如影随形。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

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托·约·邓宁,《工联和罢工》1860年伦敦版第35页、第36页,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第871页脚注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一切经济危机产生的机制——”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反过来说:只要我们还处在一个资本追逐利润的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就一直不会远离;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越高明、范围越广阔,经济危机也会爆发得越猛烈、散播的越遥远。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

2007年,房利美公司接管了这笔抵押贷款,随即申请了止赎权,也就是要收回无力还贷者的房屋。2008年10月1日,当警方来到她家送达驱逐令时,老人不堪面对现实而向自己开了枪。因屋主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截至2008年9月,已有超过100万所美国住宅遭银行没收。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

大批低收入者蜂涌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到2006年末,美国有近500万个家庭云集于此。仅仅在2004年至2006年之间,美国家庭部门就以他们的房产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8400亿美元。不难看出,美国的个人消费增长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基础,普通百姓不但倾其所有,而且还要透支未来的收入以支撑今天的消费。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这意味着,劳动者消耗掉的脑力、体力必须重新得到补偿,他们的收入必须能满足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支出需要。至于到底消费多少生活资料才算维持住了劳动力的再生产,这里面还得“包括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要素”。《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199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

“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的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11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但是,事实上老百姓举债却不完全是为了超前消费或任意挥霍。美国不少家庭的透支消费是教育、医疗等费用飞涨而收入增长幅度跟不上造成的。从1982年至2007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只增加了147%,而同期大学学费上涨439%。美国在贫困家庭的孩子中仅有11%的人获得了大学学位,与之相比,在收入居前20%的家庭的孩子中,这个数字则为5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一些贷款机构提出了“零首付”“零文件”。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每月负担较低、灵活还款额度,数年后进入还款高峰。2006年末,美国次贷余额为1.6万亿美元,涉及近500万个家庭。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这正是美国政府所乐于见到的景象,美联储大幅降息、增加货币投放、放松监管,再助一臂之力。无论如何,“透支消费”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使美国进入一个所谓的“稳定增长时期”,以至于“经济周期消逝论”在美国风靡一时。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

所以说,工人阶级的个人生活消费,只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它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给工人添加各种生活资料,是为了维持劳动力的继续运转,这跟给蒸汽机添煤加水,给机轮上油没什么区别。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

《资本论》还告诉我们,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不仅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还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虽然具体的雇主可能经常更换,工人似乎很独立很自由,但最终还是要从中选择其一,否则就没办法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想想看,假如工人仅靠喝西北风就能过活,岂不是花多大价钱也雇不到他们了!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666-667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

18世纪的贝·曼德维尔指出,“应当使工人免于挨饿,但不应当使他们拥有任何可供储蓄的东西。……对一切富裕民族有利的是:绝大部分穷人永远不要无事可做,但要经常花光他们所收入的一切……靠每天劳动为生的人,只有贫困才能激励他们去工作,缓和这种贫困是明智的,但加以治疗则未免愚蠢。能使工人勤勉的唯一手段是适度的工资。”—《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710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

但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迫切地需要同步扩张的购买力来消化。可是,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得到改善。“近20年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及低技能、低教育水平劳工工资下降的现实,已经逆转了传统的潮流。伴随对市场的重新强调而来的,是更多的无家可归者、更多的贫困儿童以及许多城市中心地带的贫困化”。——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1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次贷危机是消费“需求过度”而引起?

谈到这里,一些相关的疑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消费信贷的膨胀是广大美国人民疯狂追求高消费的结果吗?没有那么简单,各类金融机构及整个资本家阶级才是最起劲并且强有力的推动者,政府也在积极地推波助澜。人们是先把收入花光了才想到去借钱,要不是能很痛快地借到钱,他们又怎么能、怎么敢继续消费呢!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美国凭借着发展信贷消费,在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消费的增长,从而延缓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可惜这只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

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最穷的50%的人口达到1.5亿,但如果比较一下这两部分人口各自的总收入,居然不相上下。包括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和新奥尔良等在内的大城市中,贫富差距之悬殊堪比非洲城市,纽约市1%最富有的人的收入占纽约市总人口收入的37%。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穷人入不敷出,怎样来还贷款呢?

两个重要的指望:(假设、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是指望房价继续上涨,房产不断升值。另一个指望是利率继续下降,这样通过借新债还旧债也能够暂时把窟窿堵上。

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

次级贷款的出现,并没有促进有效需求的真实增长,并没有改变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况,因而也就不可能阻止危机的最终到来。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窄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273、548、27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字,2007年,美国贫困率为12.5%,贫困人口3730万人,比2006年的3650万人多出80万人,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8岁儿童大到18%,高于2006年的17.4%。——据《华盛顿邮报》和哈佛大学等机构2008年联合作出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人难以负担医疗保险,50%的人难以支付食品和住房费用。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

毫无疑问,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危机,虽然首先引爆于金融体系,但实体经济领域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才是其最深刻的根源。这一点与以往的经济危机并无二致。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

在这里产业资本经过了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每种形态都在执行与其相适应的特殊职能。先是购买-货币转化为商品资本,然后生产-以生产资本的形式进入生产阶段,最后出售-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接着进入下一次循环,周而复始,延绵不绝。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这种资本循环才能正常进行。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2):60,6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美国的现实情况,三种资本过剩并存:

其一,供生活消费的产品过剩。典型的表现在住宅商品的大量闲置。据美国人口统计部门一份《关于房产行业整体状况》的报告所示,美国2008年有1400万套房屋空置,比起1985年的740万套,差不多翻了一倍。这些房屋足够安置4000万以上的人居住。伴随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漫延,世界性的生产过剩也暴露得更加明显。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

随后,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大量投资向房地产和钢铁、汽车等制造业集中。随着次贷泡沫的退去,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逐渐浮出水面。2009年6月,美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商纽柯公司在纽约举行的“钢铁业生存战略大会”上表示,钢铁行业的产能过程将长时间持续;纽柯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仍处在45年来的最低水平,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丰裕中的贫困”,原本是凯恩斯发明的一个用语……。他相信丰裕可以通过刺激总需求而实现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之内,这纯粹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什么政治问题)但是,马克思早已在《资本论》中作出了著名的论断,宣判了资本主义体系内部是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资本追逐利润的路线图,同时也是一副经济危机演进的路线图。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说华尔街贪婪,这并不假;但贪婪并不是华尔街的“专利”,也不见的是华尔街的“耻辱”。无休止地追求利润原本是一切资本的天性。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

这里的商品有两层意思:首先,工人是自身劳动力商品的出卖者。其次,老板们之所以要购买劳动力和机器设配、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即不是为了养活工人,也不是爱好收藏机械,更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大堆东西来直接供自己一家老小享用,而是因为这样可以生产出商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为卖而买“。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

本身就蕴含着生产与消费相脱离的可能性,蕴涵着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运动,因而埋下了过剩危机的隐患。

资本主义生产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为了追求价值增值不得不生产使用价值,所以它的生产不可能是按消费的要求来决定的,而是尽可能地扩大生产,尽可能地去占领市场。这样一来,自然会出现超过有效需求的商品过剩。为卖而买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你可能是一个模范公民,也许还是禁止虐待动物协会的会员,甚至还享有德高望重的名声,但是在你我碰面时你所代表的那个东西的里面是没有心脏跳动的”。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271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

想当年,美国总统布什也曾接二连三地对这些欺诈行为提出过严厉谴责,可又有什么用处呢?如今这一次,轮到华尔街站到风口浪尖上,备受政府和舆论的口诛笔伐,谁知道下一次又会轮到哪里?戏剧还远没落幕。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

“如果利润率下降,那么一方面,资本就紧张起来,个别资本家就用更好的方法把他的单个商品的个别价值压低到它的社会平均价值以下,因而在市场价格一定是赚得额外利润;另一方面,就出现了欺诈,而普遍助长这种欺诈的是狂热地追求新的生产方法、新的投资、新的冒险,以便保证取得某种不以一般平均水平为转移并且高于一般平均水平的额外利润“。——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288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5页!“出国淘金”:即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将大量的制造业生产向中国等国家转移。这不仅压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率,也壮大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后备军队伍,从而有利于压低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这些原高工资国家工人的谈判能力。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6页!

“赌场捞金”

从生产领域转入资本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投机领域。美国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早已超过制造业,2001-2006年始终保持在2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7页!

货币金融体系,本来是为了适应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壮大的,但美国把它建成了世界赌场的中央大厅。

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8页!

华尔街和他们后台老板的贪婪得到了巨额的回报,赚了个钵满盆平;而众多投资者则最终梦断此处,哀鸿遍野。膨胀起来的金融资本泡沫总有一天会崩塌,但是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货币却不会销毁消失,那么,危机来临后到处是亏损赔钱的呻吟声,那些钱究竟去了哪里?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9页!

“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值,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的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值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278、279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0页!

在一片恐慌与悲愤地气氛中,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人想从《资本论》中寻找答案,看看中国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讲了些什么,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新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2008年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1页!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因而是必然到来并周期发作的。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如何孕育、产生、发展、激化、爆发,客观上就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本质根源、具体原因、表现形式、作用影响、发展趋势等,这一系列洞见贯穿于整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2页!另一方面,信用对危机又会起到加速和强化作用,,以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499-500)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3页!

马克思在分析1857年英国经济危机时曾明确地说过,危机“不会因为有一家像英格兰银行这样的银行,用它的纸券,给一切投机者以他们所缺少的资本,并把全部已经跌价的商品按原来的名义价值购买进来,就可以医治好”。(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555)美国政府的“输血”能否带来“造血”功能的恢复呢?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4页!

事实上危机远未结束。我们必须清楚这是一场以金融危机为先兆的经济危机。作为金融危机,遭受重创的金融机构时刻也没有忘记,它们只有继续“绕过生产过程来赚钱”,取道虚拟经济的跃升而东山再起;作为经济危机,只要实体经济还没有恢复元气,萧条的阴影就不会被驱散。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5页!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措施,对频临破产的金融体系进行“救助”,为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出路。但是,这些政策都显示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例如,2008年10月之前,美联储为增加市场流动性进行了密集降息和频繁注资,可是持续的流动性恐慌和经济低迷却挥之不去。对此,有人以西方经济学中的“流动性陷阱”概念加以现象上的描述。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6页!此时,“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转变成坚硬的货币”,出现“货币荒”。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161-162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7页!

同样,我们也可以据此预测,一旦支付的机制逐渐恢复正常,则根据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的规律,反危机时期注入的流动性将摇身一变,由润泽甘露化为泛滥洪水,制造出庞大的通货膨胀。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8页!篇难逃危机宿运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9页!章追逐利润就是追逐危机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48页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0页!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奥巴马这个体系中有无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明确无误的赢家另有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和美国的财政部。解决这个世界贫困和危机的办法很简单:消灭剥削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1页!节美国老太太的真实结局,岂是消费文化之过

2008年10月3日,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媒体的一则新闻:美国老太举枪自杀。这位俄亥俄州的老妇安迪·鲍尔克已是90高龄。1970年与丈夫买下自己的房子后,38年来一直在此居住。2004年她以房屋作抵押,从全国住宅贷款公司获得了一笔45620美元的抵押贷款,期限30年,利率为6.375%;与此同时,她又承担了一笔11380美元的信用贷款。接下来几年,她失去了偿还能力,陷入被人追债的生活。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2页!次贷危机是透支消费模式惹的祸吗?

储蓄率从1984年的10.08%滑落到1995年的4.6%,之后一路下降;家庭债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了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0%,到2000年就已经上升到98%。2000年起,美联储连续降息,更是使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膨胀到了惊人的地步,美国私人储蓄率自2005年起已经下降为负数,2007年低至-1.7%。而与此同时,家庭负债却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0%,甚至达到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的130%。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3页!

按照《资本论》的分析方法,“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199

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4页!

如果说这种全民透支消费的热潮集中体现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体现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这只能归功于资本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如此。这正是典型的《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5页!在到处都充斥着商品、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的社会,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反而要靠他所掌握的商品来决定,人和物的关系是颠倒的,因此,人被物支配、人的需要被感官化、人的存在被“原子化”是理所当然的。从哲学意义或是价值观上看,认为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危机,有其一定的道理。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6页!为什么美国要鼓励透支消费呢?

为什么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能够获得贷款?

消费信贷到底是谁的救命稻草呢?

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无疑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部分。克林顿的提高“住房自有率”布什的建设“所有权社会”,美国共和党党纲提出的“扩大住房所有权”,等等。政府除了一些房地产税收优惠措施之外,政府并没有拿出过什么具体方案。但却强化了人们的美好期许,并转化为金融机构的大好商机。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7页!

次贷确实是一项重大发明,即保住房价不下跌,又让穷人能买得起房子。这可不是什么慈善福利事业,而是一桩财源滚滚的好生意——富人的房产投资能够不断升值,参与运作的各类金融机构大获其利,房地产公司及相关产业眉开眼笑,其他行业也跟着沾光,因为许多人将房屋再次抵押后,可获得贷款用于消费支出。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8页!

从根本上讲,发展次贷、促进消费,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资本论》中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资本家必须不断地把工人当作雇佣工人来生产,工人的这种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工人如何能够再生产出来呢?也就是说,如何维持自己和繁衍后代呢?这只能靠消费。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9页!

正因为如此,工人的个人消费对他自己来说是非生产的,因为这种消费仅仅是再生产出贫困的个人;而对资本家和国家来说则是生产的,因为它生产了创造别人财富的力量。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659-661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0页!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实际上,工人在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之前就已经属于资本了”。消费,就是资本家拴牢雇佣工人的一条“看不见的线”。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1页!如果不发展次级房贷及其他消费,就无法让美国工人花光他们所收入的一切,也无法维持美国工人的住房消费和生活消费,资本主义再生产就难以维系。透支消费模式把美国工人牢牢地拴在资本的绳索上,使他们不得不提前将终身的劳动力出让给资本家阶级,而为了偿还贷款又不得不一面努力地为雇主工作避免失业,一面把今后的收入中可观的一部分预留给银行债主。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2页!在工人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消费需求,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很快就会到来。扩大政府支出,虽不失为一个方法,但力度和范围都很难以扩大。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终于出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就是消费信贷。在消费者一时入不敷出之际,“寅吃卯粮”,以消费者提前支取远期收入来补贴生产者的即期利益,双方各得其所,多创造出来的需求也提振了经济,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透支消费的产生及盛行,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应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归根到底,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3页!透支消费的背后,是美国社会贫富严重分化的这个事实。正是大量低收入者的存在,构成了次贷的承担主体;正是他们偿还能力的丧失,导致了次贷泡沫的最终破灭。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4页!丰裕中的贫困,过剩中的饥寒“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论是次贷市场的产生,还是次贷泡沫的破灭,都是由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造成的。……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5页!在放贷者那里,低收入人群都被划到低信用级别之列,利率较低的优惠贷款是轮不到这些人的,只有通常高出优惠级贷款利率2%——3%并执行浮动利率的次级贷款才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产品。

可见,没有大批的低收入者,也就谈不上发明“次贷”这个东西,更不会有次贷市场的迅速膨胀。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6页!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连续生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触发了房价下跌,美国房地产市场陷入“寒冬”,贷款人开始无力支付高额月供,按揭违约事件大量增加。美国梦破灭。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7页!

“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能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273、548、27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8页!收入两极分化,酿出了生产过剩危机的苦果,正是当今美国的真实写照。次贷泡沫破灭后,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9页!——职工养老金大大缩水,享受不到医疗保障的人越来越多。2008年10月美国国会高级预算分析估计,美国的退休帐户在过去15个月里缩水了20000亿美元,超过一般的人认为他们需要延长工作年龄。——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露宿街头或住在收容所的长期无家可归者达123822人。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160万人经历过无家可归和寻找收容所。在华盛顿地区平均每天有超过6000人无家可归。其中,有47%的人长期无家可归。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0页!生产相对过剩的一些表现:先简单回忆一下《资本论》中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形式的分析。G—W…P…W´—

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1页!如果循环中断会出现的情况:

“如果资本在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储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2):63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2页!

其二,生产资料以及生产能力过剩。相当数量的过剩发生在生产资料领域而不仅仅是生活资料领域,导致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美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就已露出端倪,据美联储理事会估计,2001年2月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约78.1%,创9年来新低;半导体产业的产能利用率降至约约80%,且持续下滑;计算机业的产能利用率也达到3年来最低水平。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3页!

其三,资本过剩,并转战到纯投资领域。美国2000年工业资本的闲置率是29%,2001年就上升到36%,2002年后期已达37%,事实上2000年后美国的资本闲置率很少低于30%,2008年9月的数据为34%。由于资本在生产领域不能获利,转而进入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投机领域,吹起了大量资产泡沫,炮制出了黑夜来临前的最后一场狂欢盛宴。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4页!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具有对抗性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1):743-744“决不应忘记,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或积累,也是这种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3):272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5页!利润!利润!一路追逐到华尔街2008年8月,当时正在参选的奥巴马在一次选战辩论中声情并茂地讲到,“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他豪不掩饰地抨击华尔街“贪婪、不负责任”。正式当选美国总统后,奥巴马一方面拿出大笔纳税人的钱为金融机构注资“输血”,为华尔街老板们过去的贪婪买单,另一方面又不止一次地以“贪婪”来痛斥华尔街高管在经济衰退时仍收取丰厚分红的行为。曾几何时金光闪闪的“华尔街”招牌俨然成为“贪婪”的代名词,人人喊打。资本论》选读导论、章共9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6页!《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了两个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