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幽王宠爱褒姒,欲废宜臼(后来的周平王)立褒姒子为太子。平王宜臼乃申侯甥,申侯为其甥争王位,故联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周平王因镐京受战乱残破(《史记》言平王畏犬戎东迁?),因此东迁洛阳,由此进入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兵不能见烽火同至,且烽火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也。《史记》所撰亦非史实,“烽火戏诸侯”、”纸上谈兵”等事,皆有所错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是否真实?
关于此段历史,司马迁《史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思考:由此,如何看待《史记》的史料价值?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社会大变革时期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思考:为什么会变革(内在机理是什么)?变革的表现?变革的结果?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春秋——霸政时期春秋由来:1.西周末期,中国已有明确可载的编年史记载——《春秋》。
2.《春秋》为孔子所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后人以“春秋”命名此段时期。春秋年历约300年,亦称“霸政时期”。Ⅰ.霸前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礼崩乐坏Ⅱ.霸政时期:由分到合的过渡时期,霸主代替周王室内合诸侯,外御蛮夷(霸者标义,大别有四:①尊王;②攘夷;③禁抑篡弑;④禁抑兼并)Ⅲ.霸政衰微时期:大权旁落与卿大夫,卿大夫篡政(春秋战国划分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思考:阅读第九页引言,为什么会出现”霸政“?何为”霸主“?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春秋——霸政时期思考:对比西周与春秋形势图,有哪些变化?由此可知?(1)王畿变小(2)诸侯国数量增多、范围扩大、独立性增强,且强弱分化明显学习聚焦:①王室衰微,对诸侯国控制力减弱;(3)四夷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例如秦国和楚国)②诸侯国独立性增强,扩张势力;③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
(二)战国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韩赵魏楚燕齐秦思考: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的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可知?变化:三家分晋;诸侯国数量变少;诸侯国间增加防御工事——长城。结论:诸侯兼并战争更加激烈;逐渐走向统一;民族关系进一步交融(二)战国——兼并时期(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历史:略而不详,多有缺失。因秦廷焚书,全部烧毁。司马迁撰《史记》,已苦无凭。兼并时期前期:过渡时期——霸政时期向兼并时期过渡,特征为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霸业中止,开始转向兼并。
后期:兼并战争时期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原蛮夷狄戎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一、社会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经过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斗争交融,今陕甘豫晋冀一带的戎狄族已无迹可寻。在南方,楚国灭越灭鲁,势力发展到云南滇池一带;秦国兼并了巴蜀,又夺取了楚的巴黔中郡。中原的诸夏和东南沿海的越族、西南方的西南夷的交融也加速了。民族斗争和交融的结果,大大促进了华夏族群的发展,并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创造了条件。
随着长期以来华夏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即将当时人所知道的“天下”按地理区域分为九大部分。“九州”中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涵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在这里各地区是平等、平行的,与过去以中原为核心、内近外疏的内外服概念有明显的区别,表明时人已有“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战国时期华夏文明的扩展、蔓延的结果,使统一不仅具备了客观必然性,也具备了客观可能性。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①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一)经济发展(根本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私私私私私私私公材料: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根本因素)思考:公田渐荒,诸侯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各国该如何解决?齐国:“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的好坏征收数量不等的田税。鲁国:实习“初税亩”,“履田而税”,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秦国:商鞅变法正式从法律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调整小农经济模式②封建土地私有制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2.手工业与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风铜方案座”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根本因素)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变法运动(上层建筑开始变革)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变法运动(上层建筑开始变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开阡陌分异令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什伍连坐制焚烧诗书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郡县制与分封制不同在于,郡县长官非世袭,全部由君主任免。【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第11页,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商鞅变法有哪些影响?积极影响:1.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激化社会矛盾。2.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3.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二、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变法运动(上层建筑开始变革)历史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一)孔子和老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岁丧父,17岁丧母,从小虚心好学。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
30岁开始私人讲学。
50多岁又从政,担任司寇。
55岁仕途失意。晚年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碰壁。
68岁返鲁,晚年潜心办学和整理文献。享年73岁。后被尊为“至圣”。”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关系①核心:仁(爱人、宽容待人)②德:以德治民(民本思想)③礼:“克己复礼”④教:首创私学,“有教无类”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思考:结合初中所学,你还记得哪些孔子的思想?(一)孔子和老子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1)老子思想主张:①万物的本原是“道”。②顺应自然,清静无为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④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一)孔子和老子派别代表道家庄子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李斯补充资料: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代表是齐国的邹衍。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二)百家争鸣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2)孟子“亚圣”思想主张:①“仁政”②“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③“性本善”(3)荀子思想主张:“荀子”
①“仁义”和“王道”②“君舟民水”(民本思想)③伦理观:“性本恶”(隆礼重法)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思想主张: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理论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思想主张: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相传原为宋人,后长居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与公输班同时代。出身贫寒,精通木工,官至宋大夫。: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反对战争:唯才是用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④“节俭”三、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思想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韩非子·孤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领域项目合作协议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
- 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考试试题集
- 现代管理学基础理论学习题集
- 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题
- 2025年工程成本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天然植物纤维及人造纤维编织工艺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犯罪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 跨部门协作的成功要素计划
- 多元化工作方法的探索计划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中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
- 学习康复科常见物理治疗法课件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测试与评估标准
- MOOC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新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 2024年快递员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
- 2023年广东省东莞日报社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范本)
- 林威老师形形色色的人习作课 点评
- 03K132 风管支吊架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