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现场教学是教学的()。A.A.主要组织形式B.基本组织形式C.特殊组织形式D.辅助组织形式
2.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A.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
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
4.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A.书面材料分析法B.问卷法C.调查访问法D.观察法
5.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7.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8.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技能
9.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A.A.赞可夫B.布鲁纳C.凯洛夫D.杜威
10.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
11.小明在很多人观看时,表演节目表现极好,这种现象属于()。A.群体心理B.社会促进作用C.社会促退作用D.群体规范
1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A.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14.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5.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A.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6.在教育实践中应当“五育”并举,这反映了()。
A.“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B.“五育”的地位存在不均衡性C.“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D.“五育”可以相互取代
17.“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夸美纽斯
18.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
A.次要作用B.协调作用C.重要作用D.主导作用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为()。()。
A.统计分析B.社会规范C.主观感受D.人际关系协调
20.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是()
A.农业文明B.社会制度C.工业文明D.市场经济
二、填空题(20题)21.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2.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3.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5.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6.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7.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8.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29.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0.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1.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2.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3.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4.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5.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6.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7.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4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41.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42.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43.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修养?
44.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4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5题)46.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47.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48.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49.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50.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五、辨析题(5题)51.心理健康即心理没有疾病。
5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5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5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55.课外校外就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处。
参考答案
1.D
2.D
3.D该题考查的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的时间,是在1985年。
4.A
5.B如何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答案:(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
6.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7.DD
[解析]这四个阶段理论是由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中提出的。
8.C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叫做能力。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9.A
10.D操作技能与动作技能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
11.B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12.C
13.C该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理解“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生产方式、人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三点,再看四个选项,A、D两项没有,可以不考虑,而B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不变的,C项“社会生产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就引起了教育目的的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
14.D
15.B
16.A
17.C
18.D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关,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19.D综合国内外研究,健康心理应具备下列六个现实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20.B解析:社会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与促进作用。
21.识记保持
22.制度文化
23.生活化生活化
24.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25.认识
26.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7.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8.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29.稳定,统一
30.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3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2.壬寅学制
33.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4.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5.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6.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37.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8.概念,判断,推理
39.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4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41.(1)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属于智力。
(2)影响因素:
①遗传与营养。
②早期经验。
③教育与教学。
④社会实践。
⑤主观能动性。
42.(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5)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6)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3.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道德修养:(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人民教师应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反映,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3)集体协作的精神。任何教师都不应各行其事,而必须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论进行什么工作,都要考虑纵横联系,照顾到左右前后。(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师应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敦品”“励学”,在思想上二、学习工作、生活作风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44.(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45.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6.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品质的培养:
(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此题不难,一般按照题目要求分层回答即可。
47.(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的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注意:要联系教学中的实际进行阐述。4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
49.(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
(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
(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
(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
50.一般说来,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有以下特点:(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5)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吵架协议书红包范本
- 品牌生产合同协议
- 品类达人合同协议
- 快递员带货合同协议
- 商业房产证合同协议
- 员工劳动协议书范本
- 商场改衣坊合同协议
- 民宿投资入股合同协议
- 商场员工聘用合同协议
- 2025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工程合同
- 学校项目工程监理规划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安徽生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00吨年萘磺酸甲醛缩合物、3000吨年铸造用固化剂、2000吨年二苄胺、200吨年氯丙酰谷氨酰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申请简表
- 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 幼儿园三会一课制度3篇
- DB33∕T 2196-2019 水利工程标识牌设置规范
- UPS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76张)课件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 几种常见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标准
- 内政字[2004]436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