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车标LOGO发展史目录车标故事系列一:大众汽车标志的平民路 1车标故事系列之二:斯柯达车标演变史 13车标故事系列之三:奥迪四环车标演变史 23车标故事系列之四:宝马车标演变史 34车标故事系列之五:奔驰车标演变史 46车标故事系列之六:丰田车标演变史 53车标故事系列一:大众汽车标志的平民路“车标”是每个汽车品牌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更迭往往代表着汽车品牌文化的发展及背后承载使命的变迁,而汽车之家从此篇起为您奉上的“车标故事”系列文章,则将带您领略每个汽车品牌标志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变迁故事。而今天,车标故事的主角便是大众汽车,大家再熟悉不过的“VW”:●1934-1938年:大众汽车标志诞生诞生背景:德国KdF汽车城建立
一战过后的德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此时一位在维也纳求学不成的流浪汉成为了德国的最高元首,他就是人间恶魔阿道夫.希特勒。当时,希特勒主张制造一辆经久耐用、能够提供两个成人和三个儿童的乘坐空间、最高时速达到100km/h、百公里不高于7升的油耗、售价要控制在1000德国马克下的人民汽车。于是,他便用政府招标的形式要求工程师们设计这款国民车,精通艺术的希特勒甚至还为这辆人民汽车绘制了草图。
1934年,费迪南德·保时捷竞标成功,开始设计与制造国民车。1938年,国民车的最终样式确定,希特勒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大兴土木,建设KdF汽车城来生产这款国民车,并且注册了GesellschaftzurVorbereitungdesDeutschenVolkswagensmbH汽车公司,同时这款国民车也有了正式的名字—KdF-Wagen。Kdf取自KraftdurchFreunde(快乐就是力量),是当时德国劳工阵线下属的度假组织的名称。大众车标诞生
当时有了品牌、有了汽车、唯独缺少适合这个品牌的标志,于是在一次KdF汽车标志竞赛中来自保时捷公司的工程师弗朗兹•克萨韦尔•莱姆斯设计的VW标志获得成功,成为了大众汽车之后几十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它还得到了100马克的奖励。
这枚由莱姆斯设计的大众汽车标志的颜色为黑色,设计元素上主要以人民大众“Volks”和汽车“wagen”两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组成,并把这两个字母上下排列后,放入圆环内。这个标志看起来非常平凡,但只有平凡才能最好的表现出国民车平凡的定位,不是吗?
不过这个标志的诞生,还引发了一桩商标侵权的官司。来自瑞典的艺术家NikolaiBorg声称他才是VW商标的真正设计者。因为在1939年他曾受到德国官员的委托,以纳粹标志为基础为KdF汽车厂设计了九款商标,但他设计的商标在寄给德国政府之后并没有的到回复。直到1943年,当他看到以KdF-wagen为基础设计的军车上使用了VW商标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设计商标被占用。之后,这桩案件以NikolaiBorg败诉而告终。●1939-1945年:战争年代的大众车标
1939年,由于纳粹的缘故,KdF的VW商标的外围被添加具有纳粹元素的风扇元素,VW商标圆环的外围也被变为齿轮状,标志着德国重工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但这款商标无论怎么看,都像极了德国纳粹的标志,也许是KdF不情愿才把标志变成这样以迎合当时疯狂的德国纳粹,而KdF汽车城的旗标则彻底的变成了纳粹标。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英军占领了沃尔夫斯堡和KdF汽车城,并把GesellschaftzurVorbereitungdesDeutschenVolkswagensmbH汽车公司命名为英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英国人修改了KdF的商标,去掉了神似纳粹的风扇元素,而颜色依然沿用之前的黑色。之后,英国人想让大众公司变为菲亚特或福特等汽车制造商的附属品牌,达到他们想让德国工业及制造业彻底毁灭的目的。但这些汽车厂商以KdF-wagen外形糟糕、质量极差为理由拒绝收购,随后,它被归还给德国的萨克森政府,并命名为大众汽车。●1949-1999年:新大众汽车公司成立后的大众车标
1949年,归属于萨克森政府的大众汽车重新开工,生产欠下众多订单的KdF-wagen。此时的大众商标便被进一步修改,以彻底摆脱纳粹形象,符合新大众汽车的公司形象。首先圆环外的齿轮状元素被删除,恢复到当初的设计样式,而商标颜色则由黑色变为象征着和平与未来的蓝色,看起来也更加醒目。
很快,时间来到了上世界80年代,大众已完成了对奥迪的前身——汽车联盟的收购,变为大众集团。虽然由于当时甲壳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极具分量,其之后生产的大众车并不怎么被认可。但随着高尔夫、帕萨特这些经典的“大众”车型的逐步出现,大众汽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大众品牌,为了更好的体现后甲壳虫时代“新”大众汽车,大众集团决定再次修改车标。
这次的修改主要是把VW商标变为白色,VW商标下添加了蓝色的底色,在一些宣传海报和广告中大众标志下方还添加了Volkswagen字样。●2000年-至今:现在的大众车标
进入到新世纪,保时捷的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制定了提升大众汽车品牌定位的战略,希望大众汽车可以与传统豪华汽车厂商竞争。
随着大众汽车定位的转变和汽车标志设计潮流的变化,大众汽车的标志被进一步修改,在白色的VW标志下添加了明显的阴影,在蓝色圆底的左上方添加了球面反光的效果使商标的整体效果变得富有立体感,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众汽车标志已经非常相似了。
2007年,大众汽车停止了提升品牌定位的策略,重新回到了“大众”汽车的定位上,大众也采用了新口号“DasAuto.”(中文直译为汽车)进行品牌宣传,因此,大众再次重新设计了标志。
大众的新标志采用了当今流行的立体车标设计法设计,VW字样的透视感明显,同时VW字样下的阴影也更加柔和自然,在蓝色圆底的外围,又增加了一圈金属装饰环,标志整体更接近车内方向盘中的标志。现在的大众车标在广告和宣传册中大众车标下方的Volkswagen字样,也就被DasAuto.所取代。●狼堡标志与大众汽车
沃尔夫斯堡为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被称为狼堡。起先沃尔夫斯堡是为了解决大众汽车员工住宿问题,才从之前的荒芜之地发展为现在的汽车名城,所以大众汽车与这座城市有着许多不解情缘。而在大众汽车的历史中,有许多纪念版车型都装有具有特殊意义的“狼堡”标志。
其实“狼堡”标就是沃尔夫斯堡的市徽,由护城河、城堡和狼组成。这些“狼堡”标只悬挂在非常重要的大众纪念版的车型上,例如1951-1959年间二战后复产后的甲壳虫、2003年在墨西哥量产的甲壳虫最后终极限量版等极具纪念意义的车型。想进一步了解沃尔夫斯堡的网友可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总结:
大众汽车的徽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动荡、公司的发展,设计的风向潮流有了多次变化。但是,辗转七十余载的历程中,其蕴含的“平民大众车”的寓意则未曾改变,传承至今。而回首大众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其是否还记得VW徽标中蕴含的这层深意,是否能够为中国消费者践行“平民车”的初衷,则留有大家评说。(车标故事系列之二:斯柯达车标演变史说到斯柯达可能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品牌已经经过了百年的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四个延续百年的汽车品牌之一。Skoda公司的前身是L&K公司,如今已是大众旗下的子公司,在这100多年中,斯柯达都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它的车标又经过了怎样的改变?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斯柯达车标的故事。●L&K(斯柯达的前身)自行车和摩托车标识:1895-1905年
时间回到1895年,机械师瓦克拉夫·劳林(VaclavLaurin)和商人瓦克拉夫·克莱门特(VaclavKlement)开始开始合资经营一家自行车工厂,并且命名为L&K(名字的首字母)公司,工厂主要以制造和修理自行车为主,并以Slavia做商标。这也是斯柯达前身的第一个商标,捷克语Slavia是“奴隶”的意思,由于当时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他们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
标识中有一个自行车轮,这是因为L&K公司那个时候是生产自行车的,而柠檬叶则是代表斯拉夫民族,车标上部嵌的是公司创始人劳林和柯莱门特(Laurin&Klement)的名字。
1899年,L&K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成为世界上生产机动车较早的工厂之一。捷克有限的地域决定了经营者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出口问题。1900年,克莱门特先生只身前往英国推销他的摩托车。不会说英语的他以三分钟教会英国人骑摩托的纪录打动了当时的奔驰经销商,同意预订150辆摩托车,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件事情也在斯柯达历史写下一段佳话。●L&K(斯柯达的前身)汽车标识:1905-1926年
1905年的时候公司开始向汽车转型,当时制造的第一辆汽车Voiturette(意为:小型汽车)在1906年的布拉格车展中正式亮相,并迅速风行整个世界,自那以后L&K公司便确立了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并在世界上立足,车标也随之演换。
全新的LOGO中间是创始人的姓名中的两个英文首字大写,外围环绕着月桂树叶,在古老的欧洲,月桂树叶非常有名,因为它象征着胜利,这个车标无疑隐喻并期望着L&K车厂有一个成功的未来。这个新车标给人感觉非常豪华尊贵,还带着明显的欧洲文化特征。
时间到了1914年,正当L&K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捷克的命运改变了,L&K公司的命运也改变了。汽车生产受到阻碍,公司实力也被削弱。战后,虽然L&K公司也曾制造农业和航天机械来维持生计,不过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而到了1924年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的一场大火几乎导致了公司的倒闭,这逼迫了瓦克拉夫·克莱门特不得不去寻求新的方案。
为了恢复往日的生产,瓦克拉夫·克莱门特找到了当时捷克最大的工业集团,从事农业机械、飞机发动机及卡车生产的斯柯达·皮尔森(SkodaPilsen)集团,这个集团的创始人叫埃米尔·斯柯达(EmilSkoda),当时瓦克拉夫·克莱门特带到皮尔森(1919年成立的斯柯达生产工厂)未来产品的策划书--生产定位于大众市场的车型,这让斯柯达公司的董事会非常有兴趣,于是从此L&K汽车公司便与斯柯达公司进行了合并,并开始生产以斯柯达为品牌的汽车。这是斯柯达汽车的开端,也是L&K的结束,Laurin和Klement虽然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他们的英明决策却令工厂在战后再度崛起。
关于斯柯达皮尔森工厂的背景:斯柯达公司在皮尔森的汽车厂于1919年成立,公司最初生产的是大型拖车、电-油机动车、装甲车、固定发动机、飞机发动机及Dewoitine飞机,换言之,不管是组装还是生产的都是军用品。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皮尔森工厂开始生产豪华轿车,由于斯柯达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公司便打算购买别的品牌生产,当时生产的是一个在当时的汽车领域中最成熟的品牌:法国的HispanoSuiza。正是由于品牌和车型的缺乏最终导致了斯柯达公司与L&K公司的联姻成功。
1924年,斯柯达获得许可生产豪华车型HispanoSuiza,这款极尽奢华车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它的底盘价格甚至比当时的劳斯莱斯还贵,它的使用者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等声名显赫的人物。代替HispanoSuiza的高档产品是斯柯达860,也是斯柯达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斯柯达第一款汽车标识:1923-1994年
而在1926年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之前,斯柯达也创建了自己的商标(1921-1923年),那就是现在展翅之箭的最初形态。
最初的斯柯达商标图案中的翅膀有五片相似的羽毛,此外圆环中飞箭下方的空白处写着“SKODA”,关于这个车标来源的传言,据说是埃米尔·斯柯达在美洲旅行的时候有一个忠诚的印第安随从陪伴着他,而且这个随从的侧面肖像还挂在埃米尔的书房里,而斯柯达车标的灵感就来着这个印第安头像。
由于当时的商标有5片羽毛,要把这5片羽毛做到产品上去,或是印刷出来都是困难的,而且空白处的“SKODA”的字体看起来也不是很舒服,因此后来还针对这个车标进行了修改,五片羽毛变成了三片,字母也舍去不用,而这两个商标在1923年的12月15日,都被送往皮尔森商标专利局进行了注册,但是最终使用的是三片羽毛的车标。●L&K-Skoda汽车标识:1926-1933年
同时在,1926年两家公司正式合并时,还诞生了一个基于原L&K商标设计的标识。原先以月桂叶作装饰的圆环改成了椭圆形,L&K公司创立者的首字母缩写则被蓝底上凸出的Skoda艺术字所取代。而这个标识一直被使用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
进入30年代中期,经过合并后的斯柯达蓬勃发展,销量急剧上升,也正是这时Superb(如今叫昊锐)系列开始出现,第一辆是1934年开始生产的是640,该车体形依然庞大,但由于成本的降低所以价格不像860那样昂贵,在销售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1939年3月,捷克被德国占领,斯柯达注定要走一条坎坷之路,蒸蒸日上的发展再次被战争截断。1939至1945这一时期,斯柯达集团不得不转向军工生产。到二战结束前的最后一天,工厂也已经消耗殆尽了。1946年,已经被国有化的斯柯达重获新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斯柯达开始为百姓造车,目标是要造人民能买得起的车。
事实也是如此,1946年推出的Popular(在捷克称为Tudor)、1954年推出的明锐(Octavia)及后继弗雷西亚(Felicia)都是经济实用车型的典范。这一时期,斯柯达造车极其简陋,但价格便宜且十分耐用。弗雷西亚(Felicia)就是典型的代表。国内曾进口了许多此款车型,而且有些成为领导人用车。
在之后的40多年间,斯柯达虽然发展缓慢,但新车和新技术仍层出不穷。凭借雄厚的技术功底,价格便宜且质量过硬的斯柯达汽车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青睐。1982年,斯柯达着手开发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由意大利博通(Bertone)参与车身造型,这就是Favorit。1987年,Favorit的诞生使企业再获成功。
到了1991年,大众开始收购斯柯达,当时大众收购的主要是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而皮尔森工厂则成为斯柯达的分包商之一。当时老的斯柯达商标仍属于皮尔森工厂,而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仅拥有斯柯达商标的使用权。●大众-斯柯达第一款汽车标识:1994-2011年
1993年,斯柯达汽车公司(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想要在某种程度上与斯柯达公司(皮尔森)的产品进行区分,于是决定修改商标,创造自己的商标,当然这也引起了皮尔森公司的不满,在经过了一场官司及一笔相当数目的赔偿之后,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诞生了自己的商标,当时进行改动的是用绿色替代蓝色,并增加了黑色的圆环和SKODA、AUTO字样。而挂在车上的车标则略有不同,用两根别具风格的月桂树枝取代了圆圈底部的“AUTO”,全新车标在1994年的Felicia上首次采用。
在1993年,全新标识诞生以后,斯柯达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被喻为“插上翅膀的飞翔之箭”,其中3支羽毛象征着Skoda的翅膀,意味着Skoda将不断把技术创新的产品带到全世界,飞翔的箭则象征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Skoda所代表的先进的汽车生产工艺。同时,这支飞翔之箭也表达出Skoda永不停留的创新精神和实现最高目标的强烈愿望。朱黑的外环围绕,象征着Skoda由百余年汽车历史浓缩的浓厚的汽车文化底蕴。而绿色的底色寓意无限活力与生命力。●大众-斯柯达最新车标:2011年-至今
到了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斯柯达推出了全新的标识,新的斯柯达商标的颜色由原来的“自然”绿色改为“茂盛”的斯柯达绿。中间的箭形商标比老车型也更加突出,四周采用了新的镀铬装饰,同时车标上的SKODA字母也被取消,这个标识从2012年开始将应用在斯柯达所有的车型上。总结:
斯柯达汽车车标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斯柯达的历史,也是捷克民族的历史,它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遭遇过国家体制一次次的变革,经历了太多的风尘和历练,能在一次次动荡的变革中生存下来并且还能继续延续百年辉煌是岁月给予我们的奇迹。(车标故事系列之三:奥迪四环车标演变史说到奥迪的车标,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那就是“四个圈”,奥迪使用这“四个圈”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四个圈”的来历、含义,以及在这“四个圈”标志之前,奥迪的车标又是怎样的,相信大家都还略显陌生,没事,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迪车标的发展故事。●霍希标识:1901-1965年
说到奥迪品牌,就不能不提奥古斯特·霍希(AugustHorch),他不仅是奥迪之父,在此次之前他还创建过霍希品牌。而这两个品牌不仅是后来奥迪的前身汽车联盟的两个重要的成员,同时还是系出同门的强劲对手。
1899年11月4日,年仅31岁的奥古斯特·霍希辞去了奔驰公司车辆制造车间经理的职务,来到科隆,创立了自己的企业--霍希公司(AugustHorch&Cie)。1901年第一台霍希汽车诞生。
在1899年,霍希汽车品牌成立之时,霍希汽车的LOGO也随之诞生,霍希的标识是一个以“H”和“Horch”组合而成的形似皇冠的标识。霍希品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代表了当时德国汽车工业和技术的顶尖水平,同时也是优雅、豪华和至尊的代名词。●
第一款奥迪车标:1909-1932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霍希把很多早在奔驰公司工作时就开始萌动的创新性想法付诸实施,不过到了1909年6月,在与董事会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生性不羁的霍希一怒之下离开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随后在1909年7月16日创立了奥迪公司。所以上面说的霍希公司和奥迪公司都是奥古斯丁·霍希亲手缔造的,是同宗兄弟,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关系-如果没有商标法的限制,世界上可能会有两个霍希,而没有奥迪。
关于奥迪名称的来历,其实在奥迪公司诞生之时,使用的是霍希的名字(AugustHorchAutomobiliwerkeGmbH),这引起了霍希公司的起诉,结果奥古斯丁·霍希输掉了官司,霍希被禁止使用自己的名称来注册新公司。
为了注册新的公司,霍希不得不为新公司起一个全新的名称,而原来“Horch”为德文“倾听”的意思,而“倾听”的拉丁文则念作“Audi”(奥迪),这个名称是霍希的儿子在写他的拉丁文作业时,听到父亲与同事之间争论关于新公司名称的事,随口给霍希的建议,而霍希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如获珍宝,于是就这样一个传奇的奥迪品牌诞生了。
奥迪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其同宗兄弟霍希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同样都遵循霍希的造车理念-只生产动力强劲、高质量的汽车。而奥迪公司成立了之后,奥迪汽车的标志也随之诞生,当时奥迪的LOGO是由一个倒三角、半个圆球和数字“1”组合而成。而1910年,第一台奥迪汽车诞生。
在随后的20多年中,霍希和奥迪公司都相互不断的发展推出了不少经典车型,包括了霍希8型303“普尔曼”豪华车、奥迪8缸R型“元帅”豪华车、奥迪8缸SS型“茨维考”普尔曼豪华车等,1930年,德国登记注册动力超过75马力的新车排名为:霍希170辆、奔驰75辆、奥迪20辆、迈巴赫12台,到了1932年,在德国新注册的8缸4.2L以上顶级豪华车中,霍希独占44%的份额。直到1932年6月29日,世界经济大萧条造成的豪华车市场急剧萎缩,此外国外汽车厂家引发的价格战使德国各汽车公司蒙受很大损失。德国汽车工业发现很难依靠自身解决这些财务问题,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于是,德国萨克森州银行为几家公司提供了贷款,不过为了保持其在汽车行业的利益,它以四家公司为基础(除了奥迪和霍希,还有DKW小奇迹和漫游者Wanderer),建立了汽车联盟,其总资产为1450万德国马克。●DKW车标:1919-1965年
DKW公司是由乔尔根·斯卡夫特·拉斯姆森于1919年创建,DKW是蒸汽驱动汽车德文名称(DampfKraftWagen)的缩写。公司设立之初主要以生产摩托车为主,当时DKW公司在摩托车行业算的上是绝对的老大。而在1927年,它还推出了分别配有6缸和8缸发动机的新型汽车。●漫游者车标:1896-1965年
漫游者这一名称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最早工厂制造自行车。1902年漫游者开始生产摩托车,1904年第一次试生产汽车。1913年,漫游者开始批量生产一款名为“WandererPuppchen”的小型汽车,而且深受喜欢。●汽车联盟标识:1932-1965年
在汽车联盟成立之后,其内部的四个品牌有各自的目标市场:霍希继续专注于3升8缸以上的顶级豪华车;奥迪主打2.0-3.3升直列6缸豪华车;漫游者侧重1.6-2.6升的中型汽车;DKW包揽了1.0L排量以下的小型“国民车”和摩托车,并在二战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
从1933年到1939年间汽车联盟成立之后便迅速发展:其销售额从6千5百万德国马克稳步上升至2亿7千6百万德国马克;员工从8000人增长至23000多人;摩托车的年产量从12000辆增长至59000辆;汽车年产量从17000辆增长至67000辆。
正当汽车联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的时候,二战的爆发终止了汽车联盟的发展,最后一辆民用汽车是在1940年制造的。从那以后,汽车联盟被迫按政府指示进行生产,其生产的车辆只用于军事。
二战结束之后,地处德国东部的汽车联盟被苏联红军没收,麾下四大品牌连同公司一道被当局“注销”。此后,1949年汽车联盟的一些骨干冒险逃亡到西德,在慕尼黑附近的英格尔斯塔特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新汽车联盟(AUTOUNIONAG),而此前的四环LOGO被继续沿用。●奥迪新四环车标:1965-至今
1965年,新汽车联盟在几经周折后被大众汽车公司收购,实际上当时新汽车联盟成了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个工厂,生产大众甲壳虫汽车,并且自己并没有独立研发的权利。随后在1968年,汽车联盟的工程师们背着大众的狼堡总部,从无到有独立开发出了战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型,这款车后来经过讨论后使用了奥迪的名称,而车标使用了全新的四个圈,这就是第一代奥迪100。同时,DKW、漫游者、霍希品牌被永久的封存。
1969年,由于经济萧条的原因,新汽车联盟还与当时德国的一家汽车公司NSU进行了合并,并且命名为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总部设在内卡苏姆。到了1975年NSU公司停产,从那以后,所有在内卡苏姆生产的汽车都是奥迪品牌。●奥迪新品牌标识:2009年-至今
虽然奥迪汽车的四个圈标识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奥迪百年庆典上,奥迪还将品牌标识进行了更改。更换了“Audi”的字体,同时靠左处理。但是车标一直没有改变。总结:
这么多年来,奥迪的车标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改变,一直传承着当年四个品牌精诚协作勇往直前的理念,而如今,做为一个成功的高级车制造商,奥迪也仍在沿用着“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口号,以一种自信、进取的步伐走向未来。(车标故事系列之四:宝马车标演变史看着路上往来的车子时,就算你不是个汽车爱好者,一定也能轻易的认出其中的宝马汽车,宝马车好辨认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那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宝马家族式面孔"双肾形进气格栅",更是因为每辆宝马车上经典的“蓝天白云”标志。有意思的是,宝马公司的这枚易认、易记的圆形标志在过去的90多年里,只经过了4次非常小幅度的修改,今天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宝马标志对比起它当初刚被设计出来时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到底这枚经典的标志当初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在之后的90多年里都经过了哪些修改呢?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枚经典标志背后的历史故事吧。●1917年:宝马标志诞生
宝马公司的前身是当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拉普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RappMotorenwerkeaircraftenginemanufacturingfirm),这家成立于1913年的引擎厂主要生产供飞机使用的V12引擎。到了1917年2月时,一位来自戴姆勒发动机厂的天才工程师马克思•费利兹(MaxFriz)加入了拉普飞机发动机公司,并成功的研发出一台性能出色的直列六缸飞机发动机。由于费利兹设计的这款发动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拉普飞机发动机厂这个算不上有名的公司很快就被重组了,同时,公司合伙人们决定将公司名称更改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BayerischeMotorenWerkeAG),而这个简称BMW的新公司名称,就是现今国人熟知的“宝马”了。
公司的名称虽然改了,但是之前拉普公司的名称和标识仍然出现在公司的信笺抬头,因此,为了反映全新名称,公司决定重新设计一个标志。由于宝马公司是由拉普公司重组而来,所以新标志设计时故意采用了类似拉普公司标志的样式与其字母排放方式,最终这枚新的标志继续沿用了拉普标志的内外双圆形设计,外圈一样为黑色,并且把“RAPP”替换成“BMW”,内圈图案改为由4片蓝、白色调的扇形填满整个圆形,图案中的蓝、白色调是取自蓝白相间的巴伐利亚旗帜,以此来象征新公司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图中的宝马标志只能看作是宝马公司在那一个历史时期的标志“模板”,虽然宝马公司的印刷品上采用的标志与其一致,但是在摩托车、汽车上找到的宝马标志都与之有差别,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印有“蓝天白云”的小圆里加上与内外双圆边框、字母同色的“十”字金线,大家可以用这个特征来分辨标志的用处。宝马标志的首次“上路”
在新的宝马标志被设计出来后的4年里,这枚标志一直都只出现在宝马公司内部的印刷文件中,直到5年后的1923年,随着型号为R32的第一款宝马摩托车推出才一并出现在该摩托车的车身上,这也是人们第一次能在马路看到这枚全新的宝马标志。第一款贴上宝马标志的汽车
到了1929年,宝马公司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汽车,型号为Dixi3/15PS。尽管这是第一款带有宝马标志的汽车,但实际上这款车只不过是英国奥斯汀汽车公司授权给宝马公司生产的,并非是由宝马公司自己开发设计的。现在看来,Dixi3/15PS只不过是一款“贴牌”的宝马车。
在同年出版的一本宝马杂志封面上,宝马标志中的蓝白图案被用来代表不停旋转的螺旋桨,仿佛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宝马公司过去在飞机发动机技术方面取得过的伟大成就。●1933年:更加沉稳、高贵的宝马标志
随着1932年奥斯汀公司汽车生产授权的到期,宝马公司决定从此自行研发设计汽车,而第一款成品便是在一年之后宝马推出的303车型。这款新车首次在车头造型上用上了宝马的招牌双肾形进气格栅设计,从那时候起,宝马车前脸的双肾形进气格栅就成了宝马车上除了logo之外的第二个“标志”。不仅如此,303车型也是宝马公司旗下第一次搭载了宝马“招牌”的直列6缸发动机的车款。自从303车型推出之后,宝马公司开始使用三位数字的编号来对车型进行区分,以上这些特征全部都可以在现在的宝马车上找到。最重要的是,它是宝马公司官方承认的第一款宝马汽车!也是第一辆名正言顺的贴上宝马标志的宝马车。
比较起在1933年发布的那款重量级宝马303车型,宝马公司在同年修改了其标志的这件事情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次标志的小幅修改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相关记载的资料也非常少。宝马公司之所以在此时决定修改其标志,原因只不过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已。修改后的这枚宝马标志比较起1917年版的宝马标志变化虽然很小,但加粗后的双圆金色边框与字体,确实使其看起来确实更加沉稳、高贵。当年宝马公司在一开始决定自行研发设计汽车时,就看中了当时的中高端汽车市场,这样看来,更加沉稳、高贵的标志设计样式确实更加符合这一新的形象。●1953(或1954年):年轻化的宝马标志
宝马公司在1953年(或1954年)又一次对其标志进行了修改(宝马公司官方资料中,具有上述两种不同的标志修改时间记录)。新的宝马标志改用了白色的双圆边框、白色的“BMW”字母以及将中间的图案也变成浅蓝色,看起来更加年轻化。(注:关于1953年宝马公司修改其标志的原因,目前尚无法查找到官方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希望知道原因的网友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完善这部分的内容。)
据相关资料记载,宝马公司在这枚新标志启用前,对之前的旧版本标志在样式上没有做非常严格的规范,虽然“蓝天白云”的内圆图案从未改变过,但是在“BMW”字体颜色和样式、双圆边框粗细还有颜色都没有做出统一。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在宝马公司的标志“模板”上再做细节调整,使得那时候的宝马标志种类非常繁杂。不过经过了50年代的这次改标后,宝马公司在其标志的设计上完全弃用了金色的双圆边框与字母的金色配色,而是规定统一采用白色的双圆边框与字母配色作为宝马公司印刷品上的标志配色,在摩托车和汽车上的宝马标志则是采用银色双圆加上白色“BMW”字母的配色方案。赋予宝马标志新含义的宝马车
既然讲到了50年代的宝马标志,自然就不得不提到Isetta这款宝马微型小车,因为在这款车上的宝马标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那就是优异的经济性。由于50年代初的宝马公司推出的豪华车售价都极为高昂,大大超过了那时候大多数德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二战结束后,经济仍处在复苏阶段),所以市场上的豪华宝马车销售情况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宝马公司从意大利一家汽车公司处购买了Isetta这款车的生产许可(包括了一切的设计图纸等等),在经过一些修改之后开始生产并于1955年推向市场,打算借由此车让宝马公司打入低端市场并通过高销量来缓解宝马当时的巨大经济压力。
Isetta果然没有让宝马公司失望,新车一上市,就因其俏皮可爱的车身造型受到了市场的追捧,相当低廉的售价加上非常好的燃油经济性这两大卖点更是让这辆没有宝马血统的宝马车累积销量超过16万辆,它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宝马公司当时的巨大经济压力,也打破了那时候大家一看到宝马标志就只会联想到豪华车的这一局面。●1979年:更有科技感的宝马标志
70年代的宝马公司,在宝马历史上最杰出的CEO艾伯哈德•冯•金海姆的带领下,从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成为一个能与奔驰平起平坐的高档汽车品牌,不同的是,宝马走的并不是一味追求豪华的路线。宝马1975年的推出的第一代宝马3系列(E21)双门轿跑车就奠定了之后宝马公司强调车辆优异操控性能的造车理念,宝马3系推出后受到市场欢迎,销售成绩非常漂亮,后来成为了宝马公司旗下销量最大的车系。
除了豪华与运动方面,宝马公司还非常积极的开发新技术并将它们第一时间运用到自家的产品中。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在1978年就率先用上了DME(DigitalMotorElectronics,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微电脑,同现在我们所说的ECU一个道理,只不过当时的DME功能比较简单),使得发动机运行比以往更加高效。从那时侯起,宝马标志也被赋予了“终极驾乘机器”以及代表先进科技的含义,而宝马公司也在1979年再次修改了其标志。
宝马历史上的第三次标志修改,改动幅度依旧非常小,包括了将老标志中的淡蓝色扇形部分重新改回天蓝色以及把略显过时的字体替换掉。修改后的新标志更加动感,而且在保持了上一版标志年轻化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多了些许科技感,同时也比标志修改前更加能够传达出那个时代产品所强调的运动与高科技的特点。●2007年:现代化的宝马标志
宝马公司的最后一次标志修改发生在2007年,这次修改幅度同样不大,那就是在旧版标志的基础上加入了立体的效果,使得修改之后的标志,不仅保留了之前老标志的所有特点,而且更加醒目、动感,更加现代化。宝马公司在强调了多年的“动力与操控”性能后,选择在这时更换其标志,目的就是让新的图标更加符合现代宝马汽车的特点。车标故事系列之五:奔驰车标演变史相信有不少像我一样的80后,小时候认识的第一个汽车品牌是奔驰,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奔驰是一个人的名字,只知道哪个同学家里要是有辆“大奔”的话,上下学家长开到校门口一停,都会被行注目礼!而大奔车头那个立着的“人”字模样奔驰标志,则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网络上关于奔驰历史的文章其实不计其数,但其中对于这枚在很多人心中有着神圣地位的奔驰标志却大都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既然如此,就让我来为大家补补课,一起来回顾奔驰标志的历史吧。
今天大家所知道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是早年由奔驰公司(Benz&Cie.)与戴姆勒公司(DMG)合并而来,因此想要了解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三叉星”标志的由来的话,必须先分别来讲讲Benz&Cie.还有DMG这两家公司。
三叉星标志之前的Benz&Cie.公司
出生火车工人家庭的卡尔•奔驰从小就对机械非常感兴趣,1883年39岁的他成立了奔驰公司,该公司一开始主要生产工业用机械,后期也开始生产发动机。到了1885年,奔驰把他脑中“让火车从铁轨上解脱出来”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基于马车的汽油动力三轮汽车,并且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专利权,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份汽车的专利证书,而这一天也是公认的汽车的生日。
7年后,卡尔•奔驰早年成立的奔驰公司提交了“ORIGINALBENZ+齿轮”的新商标申请,标签上的英文直译为“原版奔驰”,可以看出卡尔•奔驰这位汽车之父通过这个标志所展示的一种自豪感,而这枚标志也是所有资料中记载的最早的奔驰标志。
随后的几年,公司在许多赛车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也因此公司在1909年修改了他们的标志,新标志将旧标志中的文字内容精简到只剩下“BENZ”四个字母,而老标志中突出机械感的齿轮状外圈也被月桂花环代替。在很多赛车运动中,月桂花环是给获胜车手的奖励,将月桂用到新商标里无疑与当时公司在赛车运动中的优异表现有直接关系。三叉星标志诞生之前的DMG汽车公司
在奔驰与戴姆勒这两家公司合并前,他们各自独立经营并且互为竞争对手。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于1890年11月28日,由戈特利布•戴姆勒与威廉•迈巴赫联手创立。戈特利布•戴姆勒与威廉•迈巴赫这对工业界的黄金组合,最大的成就便是1883年获得的高转速四冲程内燃机的专利,而与卡尔•奔驰不同的是,他们更加致力于将内燃机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摩托车、四轮汽车(不同于奔驰发明的三轮汽车)、船跟飞艇,使得内燃机的应用完全覆盖了海陆空这三个领域。戴姆勒公司首个受到法律保护的商标始于1899年,公司提出使用公司名称“Diamler-Motoren-Gesellschaft”的缩写“DMG”作为新商标并获得批复,从那时起“DMG”商标被正式启用。
而在同一时期,戴姆勒公司的最大客户埃米尔•杰利内克(一位奥匈帝国商人)在向公司提出产品需求时,给出了这样一个要求:用他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Mercedes,来自西班牙语,有幸福的含义)来命名新车!结果公司采纳了他的要求,并于1902年6月23日申请将“MERCEDES”(梅赛德斯)这个人名注册为商标并得到批复,而梅赛德斯的时代也就此被开启。
1909年:三叉星标志首度出现
在戴姆勒公司获得梅赛德斯品牌名称专利之后,公司觉得需要一个更有特色的商标。当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儿子保罗(Paul)与阿道夫(Adolf)忆起其父亲先前采用一颗星做为商标后,戴姆勒公司采纳了此想法,于1909年6月将三叉星徽与四叉星徽注册为公司商标,两个商标都受法律保护,但其中的四叉星徽一直没有启用,直到1989年成立戴姆勒航空公司才开始启用。关于这个“三叉星”标志的含义,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它表现了戴姆勒本人在海、陆、空各个领域发展的抱负。1916年:首个结合“梅赛德斯”的三叉星标志
1916年,DMG又注册了一个新版本的三叉星标志,这个标志在原有的三叉星标志基础上加上了一个圆形外圈,并在圆环底部加入“MERCEDES”字样,同时在圆环的其余空白位置分别加入四颗小的“三叉星”,其用意也仅仅是为了填补商标上的空白位置。从该标志的整体样式上来看,这枚新版的梅赛德斯标志也是日后的梅赛德斯-奔驰标志的雏形。1926年:梅赛德斯-奔驰标志诞生
1926年6月28日,DMG与Benz&Cie.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为“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AG)公司,而根据DMG对其旗下汽车产品的命名方式,新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就顺理成章的被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使用这样的命名是因为“梅赛德斯”与“奔驰”分别来自两家不同的公司,可体现两家公司的平衡与相互的尊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两家公司合并的事情从很早就开始酝酿,所有前期工作也是一早就开始准备,包括新公司名称以及商标图形在内的相关申请,于1925年就已经提出。但是最终批复的时间则在公司完成合并之后,所以大家也就顺理成章的认为新名称与商标都是在两家公司完成合并后的1926年才诞生的。
新版标志在样式以及内容上,都完美的融合了两家公司合并前各自标志中的元素,在保留了梅赛德斯标志中的圆形和三叉星设计的前提下,又在三叉星外面的圆边框中加入了来自奔驰公司标志的月桂花环元素,而“MERCEDES”跟“BENZ”的英文字母也被分别置于圆边框的上下端。1933年:“简化版”三叉星标志诞生
到了1933年,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出了一款“简化版”标志,这款标志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是简单保留了三叉星外加一个圆圈,而这个标志中的三叉星明显比之前的要修长很多。之后在1989年,该标志又经过了一次立体化的处理,样式不变,从那之后该标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梅赛德斯-奔驰标志之外,很多奔驰车车头还有一种立标形式的标志,这种标志底座的样式与1926年版标志的圆形边框样式一样(有图案的版本仅限90年代车型使用,在那之前与2005年之后的立标都取消了底座里面的图案),而边框中心,则是作为底座被用来放置独立的三叉星加一个圆圈的立标。这枚立标被设计出来之后没有经过修改并且沿用至今。总结:
梅赛德斯-奔驰,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伟大品牌。闪闪发亮的三叉星标志背后,奔驰与戴姆勒两家公司都走过了百年时间长廊,不但禁受住了期间的种种考验,更加成为了今天汽车界中的首屈一指的品牌。梅赛德斯-奔驰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绝对不是因为奔驰发明了全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对其产品品质的坚持,这是公司的百年承诺,更是三叉星标志的真正内涵!(车标故事系列之六:丰田车标演变史丰田,一直以来在亚洲扮演着最大汽车厂家的角色,并在2008年首次超越通用,成为全世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商,其品牌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与号召力不言而喻。但是您也许还不了解丰田出镜率颇高的“三环围绕式”车标具有什么含义,如今的丰田在过去又使用过哪些标识,而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述丰田车标的进化历史。●丰田汽车标识雏形:沿用丰田织机所的标识(1933-1937年)
说起丰田品牌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KiichiroToyoda(丰田喜一郎),丰田家族善于发明创造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33年9月,其父丰田佐吉一手创立的“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便设立了汽车部门,而后在1935年,由丰田喜一郎主管的汽车部门就已经生产下线了第一辆“AA级”汽车。
有趣的是,由于汽车制造部门在1937年以前只是“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的一个部门,所以当时出产的AA级轿车只挂上了织机所的标识。●丰田汽车第一款标识:1937年-20世纪80年代初
到了1937年,丰田汽车正式被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当今亚洲范围年产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就此诞生。任何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成立都会有自己的LOGO,丰田公司也不例外,公司刚刚成立便面向全国征集标识设计方案,并为入围作品和当选作品提供丰厚的奖励,消息一经发出便在日本全境引起轰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丰田公司共收到投稿超过27000份,这些作品的作者包括在校学生、专业设计人员、退休工人甚至是少年儿童。
最终在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被丰田公司选中的是这款整体设计为圆形,内部写有日文“丰田”变形字样的LOGO,丰田公司对这款标识的设计赞赏有佳,认为它的造型突出了“速度的感觉”,而这也正是丰田征集车标设计的初衷。就这样,丰田公司不仅将它用在车身上,还制作成徽章发放给公司里的每个职员,浓厚的丰田文化也从这时开始慢慢生根发芽。
第一款挂上车标的则是这款丰田AB型轿车,出产于1936年,车头依然为“丰田机织所”LOGO,而4个轮毂上首次出现了丰田汽车的圆形LOGO,异常抢眼。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公司成立的1937年适逢卢沟桥事变,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刚刚成立便被迫卷入战火,为日本军队建造装甲吉普车、卡车等军用交通工具。尽管这让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丰田汽车公司的确以此树立了自己在日本汽车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并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积累了大量原始财富。
然而随着日本战败,军队、财政均受到国际制裁的前提下,丰田公司也一度陷入了财政危机,期间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辞去主席一职。然而丰田汽车却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的反射现象课件
-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考核试卷
- 航空公司航空器维修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纸品绿色化学考核试卷
- 教育培训广告考核试卷
- 综采工作面过钻杆安全技术措施
- 硅的化学提炼考核试卷
- 2024年中学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预案
-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中医肺癌教学查房
- 主力操盘手法揭秘
- 农耕文化视域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初探 论文
- 2023版国开电大本科《高级财务会计》在线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中医外科学其他外科疾病课件
-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
-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设计
-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 某石料厂年产10万吨石灰岩开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模拟预测(共1000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