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前预习练(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妥协(tuǒ)撕毁(sī)铁栅栏(zhà)不屈不挠(ráo)
B.侵略(lüè)剥削(xuē)和稀泥(huò)步履蹒跚(pán)
C.松懈(xiè)挑剔(tì)露马脚(lòu)阴谋诡计(móu)
D.复辟(pì)倔强(jiàng)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
2.下面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诀,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3.易混字形
①阋墙御(w.)(________)韬光养(huì)(________)
(huì)(________)人不倦亢龙有(hu.)(________)
②余音(liáo)(________)绕声音(liáo)(________)亮
(liáo)(________)原烈火穷困(liáo)(________)倒
③(mí)(________)天席地朝秦(mù)(________)楚
(mù)(________)木已拱(mù)(________)古薄今
④(huī)(________)墨具体而(wēi)(________)采(wēi)(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1.请简要概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本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3.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两段文字(第3、4段)“回顾过去”?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文章第5段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句话有几个要点?这些要点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联?
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3、4段的内容,在时间上似乎存在“先后颠倒”的现象。将两段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6.品读鉴赏下列节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文句,思考:作者表达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6.请归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第二段“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的段意,并理解其中“所有的”三个字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挠”应读“náo”。
C项,“剔”应读“ti”。
D项,“辟”应读“bì”。
故选B。
2.C
【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下面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做此题,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选项的内容是否正确。
C项,“这次政治协商会议,……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其中的“舆论”一词使用错误,“舆论”的意思是“众人的议论”,阅读文本可知,此文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文句分析得知,“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故“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
故选C。
3.侮晦诲悔缭嘹燎潦幕暮墓慕徽微薇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
注意以下汉字的书写:晦,缭,燎,徽。
二、课内阅读
1.(1)性质:代表全国人民。(2)职能:制定政协组织法,制定政府组织法,制定共同纲领,选举政协全委会,选举政府委员会,制定国旗国徽,决定国都和年号。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本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做此题,需要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理清内容,做好分类。阅读文本可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有关“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主要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的第四段,从其中的关键句“它且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人民政府的组织,制定……共同纲领,选举……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分析得知,本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代表全国人民。职能:制定政协组织法,制定政府组织法,制定共同纲领,选举政协全委会,选举政府委员会,制定国旗国徽,决定国都和年号。
2.“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内涵的理解能力。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具体的创作背景来解答。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表层含义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主席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所说的,重点词是“站起来了”的含义,它的意思是说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圪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们从此翻身解放站起来了,获得了独立自主,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3.①特定时代背景的需要。
②强调“团结”的写作目的的需要。
③解释“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由来的需要。
【详解】
本题考查重要语段的作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段落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来回答。要找到语段在文中相应位置,认真审读,针对问题回答,回答要全面精准。本题主要从内容上解答。
旧的秩序被推翻,新的时代即将到来,破旧立新这一特定的时代环境,决定了作者要在开幕词中对“过去”进行回顾。所以这是特定时代背景的需要。
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团结”,而“团结”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又是实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重要前提。因此,回顾过去对反动派的斗争,就成为文章写作的必然。所以这是强调“团结”的写作目的的需要。
本次会议是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必然要写到“三年以前”那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及其结果。所以这是解释“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由来的需要。
【点睛】
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般包括:
内容上,内容的充实作用,需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结构上,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中间,过渡照应,承上启下。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
4.(1)句中要点:
①会议的基础是“完全新的”。②会议的性质是“代表全国人民”。③会议在人心向背上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
(2)关联内容:
①会议的基础是“完全新的”。有别于“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础上召开的。
②会议的性质是“代表全国人民”。与会的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③会议在人心向背上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全国人民都“渴望”这次政协会议召开;“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拥护新的政府;“三年以前”的那次政治协商会议“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懂得了和国民党反动派妥协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协商,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协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理解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筛选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归纳。题干要求回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文章第5段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句话有几个要点?这些要点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联?本题有两个小问,第一个问题需要结合该句提炼归纳;第二个问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筛选整合。从“在新的基础上召开”,可概括出会议基础崭新,有别于三年前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础上召开的。从“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提炼出:会议性质具有广泛性,有着强大的民众基础。从文中与会的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可以看出会议的性质是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从“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是说明此次会议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是顺应民心的。总之,从会议的基础、性质、历史意义等角度归纳要点即可。第二问“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联”的意思,其实就是问有哪些相关论据或材料能佐证刚才归纳出的要点。具体内容在上面第一问的解析中已进行了分析,不再赘述。
【点睛】
归纳句子所包含的要点,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时,要力求用语简洁明了。
5.不好。①从表达的中心主旨来看,第3段交代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第4段阐述此次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政治协商会议”。这样安排内容,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②从与上下文的衔接来看,第2段的结论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第3段承接这一结论,论述“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街接紧密;而第4段结论是“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与下文交代会议议程与工作内容能自然流畅地街接在一起。
【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对文本段落结构安排的能力。段落层次往往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当然,也可能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段落层次。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理解段落结构一方面要弄清文章是由哪几部分或哪几个内容按什么方式构成的,同时,也要求能弄清段落内部的层次构成。要做到这些,就要求能把握段落结构的规律,熟悉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
首先明确互换不好。首先从文段的主要内容来看,该部分内容以“全国人民大团结”与恢复政治协商会议为论述中心。因此,首先第3段分析“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交代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然后再以第4段的内容,阐述此次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政治协商会议”。这样安排内容,水到渠成,符合读者的认知逻辑和思维逻辑,使条理更清晰,容易被人们接受。从3和4段与上下文的衔接来看,第2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因而,第3段承接这一结论,论述“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在处理问题上街接紧密,而第4段论述“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的原因,显然不能跟第2段衔接。再看第4段的结尾,主要内容归结到“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与第5段中的交代会议议程与工作内容也能非常自然流畅地街接在一起,那么这四段的顺序就形成了一个顺承关系,环环相扣,所以前后位置不能随便颠倒。
6.纪念与庆祝,传达出作者对历史的珍重和对现实的自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和理解文中重要文句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理解和鉴赏。此文是一篇演讲词,毛泽东以雄伟的气概慷慨陈词,故此文观点明确,态度坚决,不容置疑,体现了全新的意境和充满诗意的情怀,这一切都表达了一个革命家对取得政权后建设新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并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具体分析,节选的文句属于演讲词的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如“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句以肯定的语调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广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之江教育评价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两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南宁市“4+N”高中联合体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趋势及政策影响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教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分析及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课堂行为分析与学生表现预测-洞察及研究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
- 《数据可视化》教学课件03第三章 数据可视化图表基础
- 更换收发方案球筒及阀门施工技术方案2016.01.13
- LED显示屏基础知识
- 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
- 高中化学答题卡模板1
- FZ/T 73042-2011针织围巾、披肩
- 2023年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全套精品)
- 中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件(23张PPT)
- 3Dmax常用材质调节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3.3 乘法分配律 ︳青岛版 (共20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