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_第1页
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_第2页
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_第3页
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_第4页
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调节、激素调节)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有何区别与联系呢?1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辅作用途径反射通过体液传送反应速度快速。原因?比较缓慢作用时间短暂较长作用范围比较精确比较广泛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辅作用途径反射通过体液传送反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3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篮球向你飞来,你会怎么办?

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协调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外:使人和动物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篮球向你飞来,你会怎么办?4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突:多条,短而呈树枝状分布。细胞体:含有细胞核突起轴突:又称神经纤维,一般只有一条,长而少分枝。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5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轴突末梢(神经末梢)郎飞氏结神经元髓鞘胞体树突轴突突起轴突末梢郎飞氏结神经元髓鞘6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膜结构和电线很相似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7神经元的特性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元的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8电刺激产生收缩神经冲动的传播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冲动以什么形式进行传导呢?bca电刺激电刺激产生收缩神经冲动的传播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冲动以什么形式9bcbcbcbcbcbcb点与c点电位相等在a处施加刺激a传至b点时,有自c向b的电流。b处为负电位

--++传至b、c之间时,无电流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

++--传至d处时,无电流d

++++

++++

++++

++++刺激会使神经产生一个负电波,并沿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bcbcb10四、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2.存在离子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钾离子通透性大,钠离子通透性小)静息时四、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静息时11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2.存在离子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极化状态的原因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12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K+K+K+K+K+Na+Na+K+K+Na+Na+K+Na+钠通道钾通道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因极化反极化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接受刺激去极化,在极短时间内该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成为反极化状态。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去极化是怎样产生的呢?请描述一下这个过程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13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①突触小泡②递质③突触间隙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原因A.①②③④⑤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某人因受到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注意: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方法二: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未兴奋区未兴奋区温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冷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动作电位产生的产生和恢复(1)产生过程:刺激时,钠通道开放,钾通道关闭。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2)恢复过程:动作电位过后短期内,钠通道重新关闭,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很快涌出膜外,恢复到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动作电位示意图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动作电位产生的产生和恢复(1)产生141.A点以前:2.A点-C点3.C点4.C点-D点5.D点之后ABCD对于动作电位各个状态、过程名称的整理极化状态;静息电位。去极化过程在有些题目中,把A-B称为去极化过程,B-C称为反极化过程。

反极化状态在有些题目中,把C点的点位称为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静息电位。1.A点以前:ABCD对于动作电位各个状态、过程名称的整理极15对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问题1.电位测定的方法2.极化状态、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的原因3.离体神经细胞放入不同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电位数值变化(注:电位取绝对值,正负与电压表的正负接法有关系)。放入高K+、低K+、高Na+、低Na+溶液中分别会怎样?神经细胞同一部位内外侧对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问题1.电位测定的方法神经细胞同一16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研究表明: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增加2个K+。钠钾泵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17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运动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运动18刺激

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去极化。局部电流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刺激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去极化。局部19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式——局部电流1、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产生局部电流。2、局部电流使未受刺激部位发生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思考: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分别如何?传导方向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式——局部电流1、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20神经冲动在传导特点:1、无衰减性:电位变化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神经冲动不会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冲动从产生处在向两个方向传导神经冲动在传导特点:2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1)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兴奋区未兴奋区未兴奋区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b.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传到兴奋部位;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兴奋区未兴奋区22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在一个细胞上的传导,那么神经冲动在细胞间如何传递呢?1.两个神经细胞之间包括

2.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五、突触的信号传递

神经冲动传导神经末梢后如何从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在一个细胞上的传导,那么231.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细胞膜。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肌肉细胞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1.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细242.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轴突-肌膜2.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25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受体3.细胞间信号的传递突触小泡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产生小电位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定位,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动作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收缩;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胞吐的方式排出使得突触后膜抑制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受体3.细胞间信号的传递突触小泡的乙26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也是信号分子突触的信号传递:

递质的去向: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迅速分解或被重新吸收到突触前膜中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如果有化学物质与递质争夺受体,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27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A、胃不能及时排空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bc++++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大脑皮层左侧。把这类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调节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1)概念辨析:突触、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递质等(2)递质的释放其实是一个什么过程?这一过程要完成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需要能量吗?突触小泡的形成需要什么细胞器的参与?突触受体的形成呢?在突触前膜上实现的信号转换是?(3)递质的类型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P24课后练习P31注意内容: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速度较慢(突触延搁)化学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5)突触结构简图: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1)概念辨析:注意内容:电28突触延搁(神经纤维上传导快,突出传递慢)传递特点单向性4.根据突触传递特点衍生出的问题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A.左肌肉 B.左肌肉和中肌肉C.中肌肉和右肌肉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B突触延搁(神经纤维上传导快,突出传递慢)传递特点单向性4.根29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特点:___________双向性课堂练习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30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31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C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329、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泡②递质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⑤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C9、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C3310.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abcA10.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34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35反射弧的动态图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反射弧的动态图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6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2、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神经细胞: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产生小电位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定位,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中央后回:体觉区,刺激体觉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电麻样感觉。使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化学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寒冷时(增加产热量):肌肉反射性收缩,又称战栗(主要)、脂肪代谢酶系统激活C.b、c、d和e处D.a、b、c、d和e处bc注意:1)反射弧的构成用词要规范(注意区别感受器和效应器)

低级神经中枢是脊髓;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a.前大后小,前出后进;b.前角脊髓凹陷深;c.神经节;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注意:1)反射弧的构成用词要规范(37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神经冲动单向传导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感受器神经冲动单向传导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8分类:按功能划分(1)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胞体在神经中枢外。(2)中间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胞体在神经中枢内。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分类:按功能划分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9如果在某个部位破坏反射弧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离体情况下,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元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吗?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肌腱中的感受器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效果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能够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称为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反射活动不能实现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其功能可以引起收缩,但是不称为反射如果在某个部位破坏反射弧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离体情况下,直接40反射活动多种多样二元反射弧:只涉及两个神经元

最简单的反射弧例如:膝反射三(多)元反射弧:涉及三(多)个神经元例如:同侧屈反射反射活动多种多样二元反射弧:只涉及两个神经元41练习:反射弧的判断方法一:根据突触的结构方法二: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方法三:根据灰质的形态练习:反射弧的判断方法一:根据突触的结构42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白洛嘉和韦尼克分别发现两个重要的与语言相关的区域,分别称为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大脑皮层左侧。1.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43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称白洛嘉区):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韦尼克区:负责理解听到的语言。如果损伤,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它的意思。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称白洛嘉区):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如442.运动区和体觉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运动区,刺激运动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运动。中央后回:体觉区,刺激体觉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电麻样感觉。2.运动区和体觉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运动区,刺激运动45是人体的运动功能区。全身骨胳肌在上面的投影呈倒立的人形。动作灵敏精确的器官在中央前回的投影区面积大。运动区(中央前回)是人体的运动功能区。全身骨胳肌在上面的投影呈倒立的人形。运动46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2、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离体神经细胞放入不同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电位数值变化(注:电位取绝对值,正负与电压表的正负接法有关系)。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bc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1)产热和散热在正常人体内是保持动态平衡的。(3)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体觉区(中央后回)特点:(1)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3)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由上面两图可知: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或感觉敏感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觉区(中央后回)特点:47名称部位特点言语区a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_____,但不能______,也不能通过________b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__________c1、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面部除外)2、对侧支配(交叉支配)3.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d电刺激一侧时,躯体对侧产生感觉对侧支配(交叉支配)韦尼克区左半球颞叶后部运动区中央前回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白洛嘉区左半球额叶后部大脑皮层的功能小结名称部位特点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_____,但不能_____48八、体温调节

1.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产热机制:是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安静时:内脏、肌肉、脑等。寒冷时(增加产热量):肌肉反射性收缩,又称战栗(主要)、脂肪代谢酶系统激活3.散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蒸发(重要的散热方式)。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主要器官:皮肤主要器官八、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49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寒冷环境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低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注意: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把这类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调节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50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温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2、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高温: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在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温热环境皮肤温51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如何保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感受器及其分布冷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温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保证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调节的意义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52本节内容小结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二、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特性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原因四、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五、突触的信号传递结构传递过程特点本节内容小结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三、神经元的主53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意义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名称部位特点八、体温调节恒定的原因产热、散热的主要器官、方式和过程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54课堂练习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2000年广东高考)()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2.某人因受到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D课堂练习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55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C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564.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感受刺激的结构B、是产生感觉的结构C、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D、参与感觉和反射的形成过程B5.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食物未被消化

C、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大肠内积存着食物残渣C4.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5.人在发57突触小泡的形成需要什么细胞器的参与?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C.中肌肉和右肌肉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研究表明: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增加2个K+。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bc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如果损伤,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它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①突触小泡②递质③突触间隙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树突:多条,短而呈树枝状分布。化学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6.中暑的根本原因是()

A、在炎热环境中偶尔着凉

B、环境温度过高,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

C、由于气温过高,人体出汗过多

D、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突然升高B7.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治愈后,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

A、大量神经末梢B、皮下脂肪组织

C、大量汗腺D、皮脂腺C突触小泡的形成需要什么细胞器的参与?6.中暑的根本原因是58作业讲评1、脊髓的功能作业讲评1、脊髓的功能592、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递2、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递603、体温调节的若干问题(1)产热和散热在正常人体内是保持动态平衡的。(2)耗氧量越大,细胞呼吸释放能量越多,产热量越大。(3)身体温度与外界温差越大,越容易散热。3、体温调节的若干问题(1)产热和散热在正常人体内是保持动态61在突触前膜上实现的信号转换是?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三(多)元反射弧:涉及三(多)个神经元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b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bc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某人因受到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未兴奋区未兴奋区产热、散热的主要器官、方式和过程C.中肌肉和右肌肉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在突触前膜上实现的信号转换是?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62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突:多条,短而呈树枝状分布。细胞体:含有细胞核突起轴突:又称神经纤维,一般只有一条,长而少分枝。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63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2.存在离子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极化状态的原因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64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研究表明: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增加2个K+。钠钾泵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1)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兴奋区未兴奋区未兴奋区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b.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传到兴奋部位;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兴奋区未兴奋区66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寒冷环境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低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注意: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把这类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调节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67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如何保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感受器及其分布冷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温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保证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调节的意义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68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意义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名称部位特点八、体温调节恒定的原因产热、散热的主要器官、方式和过程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69轴突:又称神经纤维,一般只有一条,长而少分枝。突触小泡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传到兴奋部位;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神经冲动不会互相干扰机制:是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C.中肌肉和右肌肉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动作灵敏精确的器官在中央前回的投影区面积大。2、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递轴突:又称神经纤维,一般只有一条,长而少分枝。2、突触的结构70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调节、激素调节)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有何区别与联系呢?71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辅作用途径反射通过体液传送反应速度快速。原因?比较缓慢作用时间短暂较长作用范围比较精确比较广泛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辅作用途径反射通过体液传送反7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73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篮球向你飞来,你会怎么办?

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协调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外:使人和动物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篮球向你飞来,你会怎么办?74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突:多条,短而呈树枝状分布。细胞体:含有细胞核突起轴突:又称神经纤维,一般只有一条,长而少分枝。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75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轴突末梢(神经末梢)郎飞氏结神经元髓鞘胞体树突轴突突起轴突末梢郎飞氏结神经元髓鞘76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膜结构和电线很相似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77神经元的特性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元的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78电刺激产生收缩神经冲动的传播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冲动以什么形式进行传导呢?bca电刺激电刺激产生收缩神经冲动的传播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冲动以什么形式79bcbcbcbcbcbcb点与c点电位相等在a处施加刺激a传至b点时,有自c向b的电流。b处为负电位

--++传至b、c之间时,无电流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

++--传至d处时,无电流d

++++

++++

++++

++++刺激会使神经产生一个负电波,并沿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bcbcb80四、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2.存在离子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钾离子通透性大,钠离子通透性小)静息时四、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静息时81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2.存在离子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极化状态的原因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细胞膜内外离子有浓82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K+K+K+K+K+Na+Na+K+K+Na+Na+K+Na+钠通道钾通道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因极化反极化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接受刺激去极化,在极短时间内该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成为反极化状态。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去极化是怎样产生的呢?请描述一下这个过程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83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①突触小泡②递质③突触间隙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原因A.①②③④⑤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某人因受到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注意: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方法二: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未兴奋区未兴奋区温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冷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动作电位产生的产生和恢复(1)产生过程:刺激时,钠通道开放,钾通道关闭。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2)恢复过程:动作电位过后短期内,钠通道重新关闭,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很快涌出膜外,恢复到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动作电位示意图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动作电位产生的产生和恢复(1)产生841.A点以前:2.A点-C点3.C点4.C点-D点5.D点之后ABCD对于动作电位各个状态、过程名称的整理极化状态;静息电位。去极化过程在有些题目中,把A-B称为去极化过程,B-C称为反极化过程。

反极化状态在有些题目中,把C点的点位称为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静息电位。1.A点以前:ABCD对于动作电位各个状态、过程名称的整理极85对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问题1.电位测定的方法2.极化状态、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的原因3.离体神经细胞放入不同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电位数值变化(注:电位取绝对值,正负与电压表的正负接法有关系)。放入高K+、低K+、高Na+、低Na+溶液中分别会怎样?神经细胞同一部位内外侧对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问题1.电位测定的方法神经细胞同一86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研究表明: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增加2个K+。钠钾泵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作用:使得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87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运动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运动88刺激

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去极化。局部电流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刺激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去极化。局部89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式——局部电流1、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产生局部电流。2、局部电流使未受刺激部位发生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思考: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分别如何?传导方向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式——局部电流1、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90神经冲动在传导特点:1、无衰减性:电位变化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神经冲动不会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冲动从产生处在向两个方向传导神经冲动在传导特点:9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1)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兴奋区未兴奋区未兴奋区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b.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传到兴奋部位;c.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一般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兴奋区未兴奋区92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在一个细胞上的传导,那么神经冲动在细胞间如何传递呢?1.两个神经细胞之间包括

2.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五、突触的信号传递

神经冲动传导神经末梢后如何从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在一个细胞上的传导,那么931.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细胞膜。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肌肉细胞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1.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细942.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轴突-肌膜2.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95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受体3.细胞间信号的传递突触小泡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产生小电位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定位,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动作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收缩;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胞吐的方式排出使得突触后膜抑制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受体3.细胞间信号的传递突触小泡的乙96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也是信号分子突触的信号传递:

递质的去向: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迅速分解或被重新吸收到突触前膜中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如果有化学物质与递质争夺受体,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97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A、胃不能及时排空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bc++++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大脑皮层左侧。把这类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调节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分析(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无衰减性,绝缘性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1)概念辨析:突触、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递质等(2)递质的释放其实是一个什么过程?这一过程要完成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需要能量吗?突触小泡的形成需要什么细胞器的参与?突触受体的形成呢?在突触前膜上实现的信号转换是?(3)递质的类型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P24课后练习P31注意内容: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速度较慢(突触延搁)化学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5)突触结构简图: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1)概念辨析:注意内容:电98突触延搁(神经纤维上传导快,突出传递慢)传递特点单向性4.根据突触传递特点衍生出的问题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A.左肌肉 B.左肌肉和中肌肉C.中肌肉和右肌肉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B突触延搁(神经纤维上传导快,突出传递慢)传递特点单向性4.根99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特点:___________双向性课堂练习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100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101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C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1029、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泡②递质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⑤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C9、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C10310.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abcA10.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104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六、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105反射弧的动态图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反射弧的动态图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106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2、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神经细胞: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产生小电位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定位,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中央后回:体觉区,刺激体觉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电麻样感觉。使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化学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寒冷时(增加产热量):肌肉反射性收缩,又称战栗(主要)、脂肪代谢酶系统激活C.b、c、d和e处D.a、b、c、d和e处bc注意:1)反射弧的构成用词要规范(注意区别感受器和效应器)

低级神经中枢是脊髓;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a.前大后小,前出后进;b.前角脊髓凹陷深;c.神经节;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注意:1)反射弧的构成用词要规范(107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神经冲动单向传导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感受器神经冲动单向传导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108分类:按功能划分(1)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胞体在神经中枢外。(2)中间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胞体在神经中枢内。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分类:按功能划分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109如果在某个部位破坏反射弧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离体情况下,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元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吗?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肌腱中的感受器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效果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能够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称为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反射活动不能实现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其功能可以引起收缩,但是不称为反射如果在某个部位破坏反射弧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离体情况下,直接110反射活动多种多样二元反射弧:只涉及两个神经元

最简单的反射弧例如:膝反射三(多)元反射弧:涉及三(多)个神经元例如:同侧屈反射反射活动多种多样二元反射弧:只涉及两个神经元111练习:反射弧的判断方法一:根据突触的结构方法二: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方法三:根据灰质的形态练习:反射弧的判断方法一:根据突触的结构112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物生理活动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白洛嘉和韦尼克分别发现两个重要的与语言相关的区域,分别称为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大脑皮层左侧。1.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七、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和高级动113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称白洛嘉区):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如果损伤,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韦尼克区:负责理解听到的语言。如果损伤,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它的意思。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称白洛嘉区):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如1142.运动区和体觉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运动区,刺激运动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运动。中央后回:体觉区,刺激体觉区不同部位会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电麻样感觉。2.运动区和体觉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运动区,刺激运动115是人体的运动功能区。全身骨胳肌在上面的投影呈倒立的人形。动作灵敏精确的器官在中央前回的投影区面积大。运动区(中央前回)是人体的运动功能区。全身骨胳肌在上面的投影呈倒立的人形。运动116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2、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如果分解递质的酶被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丧失活性,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离体神经细胞放入不同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电位数值变化(注:电位取绝对值,正负与电压表的正负接法有关系)。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bc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1)产热和散热在正常人体内是保持动态平衡的。(3)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动作电位产生之后,如何在神经元上传导呢?体觉区(中央后回)特点:(1)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3)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由上面两图可知: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或感觉敏感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觉区(中央后回)特点:117名称部位特点言语区a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_____,但不能______,也不能通过________b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__________c1、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面部除外)2、对侧支配(交叉支配)3.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d电刺激一侧时,躯体对侧产生感觉对侧支配(交叉支配)韦尼克区左半球颞叶后部运动区中央前回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白洛嘉区左半球额叶后部大脑皮层的功能小结名称部位特点此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_____,但不能_____118八、体温调节

1.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产热机制:是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安静时:内脏、肌肉、脑等。寒冷时(增加产热量):肌肉反射性收缩,又称战栗(主要)、脂肪代谢酶系统激活3.散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蒸发(重要的散热方式)。温度较高(>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主要器官:皮肤主要器官八、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119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寒冷环境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低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注意: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把这类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调节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骨120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温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2、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高温: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在温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温热环境皮肤温121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如何保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感受器及其分布冷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温觉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保证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调节的意义3.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所处环境寒冷炎热调节122本节内容小结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二、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特性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原因四、神经冲动的产生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