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_第1页
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_第2页
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_第3页
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_第4页
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人类智慧的探索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之外的一位“巨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皮亚杰其人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1一、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他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一、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2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3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4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5二、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6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顺应: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7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2、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3、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B更大”(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脑中的牛形象是鱼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理解的牛的形象。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这就是顺应的过程。向儿童呈现(Ⅰ)向儿8智慧的起源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智慧的起源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9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按着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把儿童心理(智慧、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中学)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10认知发展四阶段认知发展四阶段1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12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13第二分阶段(1~4、5月)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第二分阶段(1~4、5月)在先天反射的基14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第三分阶段(4、5~9个月)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15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16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7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18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1)初期绘画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而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没有运算)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使用名词或者没有真实呈现的代表实际物体的图片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符号语言功能。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尝试错误期”。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19第六分阶段(1.5~2岁)

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

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第六分阶段(1.5~2岁)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202.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

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具有符号功能,尤其是语言符号功能。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但还没有“运算”,故其思维有自我中心和不守恒、不可逆的特点。2.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21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2、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3、延迟模仿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221、符号功能

(1)初期绘画幼儿涂鸦1、符号功能幼儿涂鸦23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24(2)象征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25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26(3)延迟模仿(3)延迟模仿27(4)符号语言功能使用名词或者没有真实呈现的代表实际物体的图片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符号语言功能。(4)符号语言功能28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鱼脑中的牛形象是鱼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理解的牛的形象。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体积守恒(12~13岁)1+1=2→1=2-1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第三分阶段(4、5~9个月)“一样高”(守恒)“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前运算阶段主要智慧特点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现象学因果性自我中心言语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能够产生、理解和验29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30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31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设计对白)村长:你有兄弟吗?轩轩:有。村长:他的名字是什么?轩轩:皓皓。村长:皓皓有兄弟吗?轩轩:没有。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32直觉性

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

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33泛灵论

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34现象学因果关系

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现象学因果关系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35自我中心言语返回

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自我中心言语返回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36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而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没有运算)具体运算有如下特点:

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1+1=2→1=2-1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37获得了守恒性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获得了守恒性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38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5~6岁)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数目守恒(5~6岁)39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

A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物质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物质守恒(7~840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41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面积守恒(8~9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面积守恒(8~942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两块叠在一起

B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43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一样高”(守恒)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一样重”(守恒)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一样大”(守恒)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具有符号功能,尤其是语言符号功能。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样高”(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44群集结构的形成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1、序列:根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2、关系思维:认识事物的关系而非绝对的特征。3、类包含:同时思考整体与部分。群集结构的形成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45具体运算阶段:总结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总结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46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47形式运算的特点:

1)指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具有必然的推理效力,脱离了具体事物。

如进行纯粹的逻辑运算、代数运算等。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形式运算的特点: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482)已经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形式运算的标志)

形式思维本质上是“假设——演绎推理”,只问推理过程是否正确,而不问实际内容是否正确。例如:“一切生物起源于火星”,则人也起源于火星。2)已经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形式运算的标志)49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形式运算:能够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念。(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50发展阶段观点总结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阶段观点总结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51四、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认知发展能否加速

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一般性(domain-generality)还是领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ity)

四、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认知发展能否加速52领域一般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同领域的任务中均使用相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发展阶段涵盖广泛的认知领域

水平滞差(horizontaldecalage)

致力于探寻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机制

领域一般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同领域的任务中均使用相同的认知结53领域特殊性儿童独立地习得关于特定知识领域的知识,如数、空间或温度等。关于某个领域的习得(或认知发展),并不总是导致另一个领域习得的增长(或认知发展)。

许多认知能力只能专门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人类的许多认知能力具有领域特殊性

领域特殊性儿童独立地习得关于特定知识领域的知识,如数、空间或54五、简评1、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2、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3、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4、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五、简评1、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55作业:简述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作业:56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第二分阶段(1~4、5月)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2、关系思维:认识事物的关系而非绝对的特征。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体积守恒(12~13岁)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谢谢!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57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人类智慧的探索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之外的一位“巨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皮亚杰其人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58一、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他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一、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59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60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61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62二、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63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顺应: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64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2、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3、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B更大”(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脑中的牛形象是鱼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理解的牛的形象。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这就是顺应的过程。向儿童呈现(Ⅰ)向儿65智慧的起源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智慧的起源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66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按着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把儿童心理(智慧、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中学)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67认知发展四阶段认知发展四阶段68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69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70第二分阶段(1~4、5月)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第二分阶段(1~4、5月)在先天反射的基71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第三分阶段(4、5~9个月)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72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73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74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75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1)初期绘画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而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没有运算)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使用名词或者没有真实呈现的代表实际物体的图片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符号语言功能。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尝试错误期”。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76第六分阶段(1.5~2岁)

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

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第六分阶段(1.5~2岁)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772.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

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具有符号功能,尤其是语言符号功能。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但还没有“运算”,故其思维有自我中心和不守恒、不可逆的特点。2.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78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2、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3、延迟模仿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791、符号功能

(1)初期绘画幼儿涂鸦1、符号功能幼儿涂鸦80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81(2)象征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82认知发展理论(修)课件83(3)延迟模仿(3)延迟模仿84(4)符号语言功能使用名词或者没有真实呈现的代表实际物体的图片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符号语言功能。(4)符号语言功能85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JeanPiaget:皮亚杰(1896-1980)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鱼脑中的牛形象是鱼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理解的牛的形象。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体积守恒(12~13岁)1+1=2→1=2-1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第三分阶段(4、5~9个月)“一样高”(守恒)“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肚子”。“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前运算阶段主要智慧特点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现象学因果性自我中心言语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能够产生、理解和验86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87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88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设计对白)村长:你有兄弟吗?轩轩:有。村长:他的名字是什么?轩轩:皓皓。村长:皓皓有兄弟吗?轩轩:没有。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89直觉性

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

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90泛灵论

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91现象学因果关系

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现象学因果关系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92自我中心言语返回

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自我中心言语返回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93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而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没有运算)具体运算有如下特点:

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1+1=2→1=2-1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94获得了守恒性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获得了守恒性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95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5~6岁)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数目守恒(5~6岁)96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

A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物质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物质守恒(7~897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98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面积守恒(8~9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面积守恒(8~999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两块叠在一起

B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100具体运算:能够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一样高”(守恒)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一样重”(守恒)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一样大”(守恒)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具有符号功能,尤其是语言符号功能。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