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保健与护理第一节生长监测第二节常见症状护理第三节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护理第七章保健与护理第一节生长监测婴幼儿保健工作的目标
与任务婴幼儿保健(childhealthcare)
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根据各年龄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养育质量,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婴幼儿保健工作的目标
与任务婴幼儿保健(childheal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婴幼儿保健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少年强则中国强”婴幼儿保健工作在预防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中国婴幼儿健康状况全面改善曾对我国婴幼儿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新生儿常见病和各种烈性传染病,有的被消灭,有的基本控制。婴幼儿发病程度明显减轻,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婴幼儿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中国婴幼儿健康状况全面改善曾对我国婴幼儿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新中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在近40年里明显增长在大城市婴幼儿中,一代比一代高大的趋势持续20余年我国各民族婴幼儿在最近30年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改善伴随体格发育的长期变化,婴幼儿生理机能同步增长中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在近40年第一节生长监测
生长一般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可测出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故目前统称为发育。生长发育是儿童有别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其过程有一定的规律。第一节生长监测生长一般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如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在前三个月增加很快,出现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有各自的生长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高峰,此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他如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生长平行。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生长发育规律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生长发育规律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小儿生长发育虽按一定的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养、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的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生长发育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常用的生长监测指标有哪些?
以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及坐高为主要指标
☆常用的生长监测指标有哪些?☆
怎样进行生长监测?
1.体重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是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1.体重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000克左右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满月时至少应增加800-1000克。1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2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4倍2岁后至7-8岁体重每年增长值不足2kg7-8岁后体重增长维持在2kg以上,直至青春期增长又加速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000克左右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进食,或因吸吮能力比较弱,进食量少,再加上胎粪的排出,尿液、汗液的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的丧失,造成新生儿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到第2-3天体重的减轻可累积达出生时体重的6%-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进入量是否充足有关。一般于生后7-10天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10天后仍未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则要寻找原因,是否因为哺乳量不够充足,牛奶冲调浓度不符合标准,或有无疾病等。正常情况下,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900克,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500克。4-5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6000克),一周岁时增至3倍(9000克)。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体重计算公式婴幼儿6个月前体重估计:月龄*0.8+出生体重(千克)7-12个月体重估计:出生体重(千克)+6*0.8*0.251岁-10岁体重:年龄(岁)*2+7或8(千克)体重计算公式测量时间一岁以内:每3个月一次;1~3岁:每年2次(每6个月一次)
测量时间一岁以内:每3个月一次;体重测量的要点:工具:新生儿用杠杆访视秤或婴儿磅秤,最大载重10kg,灵敏度为50克,1-6岁用最大载重50kg的磅秤或杆秤,灵敏度为50克,7岁以上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灵敏度为100克,其刻度和标记应清晰。体重测量的要点:工具:新生儿用杠杆访视秤或婴儿磅秤,最大载重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
婴儿电子称婴儿电子称测量方法每次测量前要排空大小便测量时应脱去鞋帽袜子、衣服(或在测量后减去衣物的重量)。每次测量时要连续测量3次,用两个相近的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数字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
体重测量的要点:测量方法体重测量的要点:测量方法室温28℃左右,儿童事先排小便,脱去衣帽鞋袜、穿单衣裤。0-1岁卧位,1-3岁坐位,3以上立位。小儿身体不可接触周围物体,注意安全。测量方法身高(长)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长度总和;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明显,营养的短期影响不显著,长期与营养关系密切。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1-6个月内增长16-17厘米,1岁是出生时的1.5倍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约85cm,以后每年递增5-7.5cm身高(长)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长度总和;受种族、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测量要点3岁以内宜卧位测量(卧位长)。脱鞋袜和帽子,单衣仰卧于身长测量器底板中线上,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两腿并紧贴地板,足跟接触足板,记录读数至0.1cm。≥3岁测立位高:脱鞋帽,眼平视,挺胸收腹,手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脚尖分开60°,足跟、臀部、两肩胛同时靠触立柱,头部正直,滑板底与颅顶接触,记录读数至0.1cm测量要点3岁以内宜卧位测量(卧位长)。脱鞋袜和帽子,单衣仰卧操作流程
将小儿从床上抱起→轻轻放于测量床上→使小儿平卧于测量床的中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轻贴测量床的顶板→育婴员一手轻压小儿双膝,使腿展平,一手轻轻推动滑板至小儿足底→准确读数(读至小数点后0.1)→向家长报告测量
结果
操作流程将小儿从床上抱起→轻轻放于测量床上→使小儿平卧测量完毕
将小儿抱回床上→小儿穿好鞋袜,戴好帽子→整理床单位→拉好床档→洗手,记录(体重、身长测量结果,小数点后一位)测量完毕将小儿抱回床上→小儿穿好鞋袜,戴好帽子→整理床单头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大小与脑、颅骨发育有关,发育不全时小头畸形;脑积水时会出现头围过大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1岁时头围46cm,2岁48cm;15岁时大约53-54cm头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测量要点取坐位或立位,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前方或右方,软尺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粗隆绕头一周再回到起点,记录读数至0.1cm注意:软尺无伸缩,刻度准确测量要点取坐位或立位,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前方或右方,软尺自眉弓胸围胸围是胸廓、肺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2cm至6个月-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为胸围交叉头胸围交叉时间与婴幼儿营养状况有关,在15个月左右胸围胸围是胸廓、肺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测量方法3岁前取卧位,3岁以后取立位,小儿处于安静状态工具:软尺方法:软尺上缘经背部双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至胸前经过乳头上缘,软尺轻触皮肤,平静呼吸,记录读数至0.1cm测量方法3岁前取卧位,3岁以后取立位,小儿处于安静状态囟门分前、后囟门,前囟门位于头顶正中线有两额骨及两顶骨交接构成,似菱形,大小是两对边距离的乘积,记录读数至0.1cm。前囟门约于1-1.5岁闭合后囟门位于枕部三角形,是两顶骨与枕骨交接构成,3-4月内闭合囟门分前、后囟门,前囟门位于头顶坐高是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内卧位测量,也称顶臀长,主要反映脊柱及头部的增长新生儿平均33cm,占身长66%,2岁61.1%,4岁60%,6-7岁56.4%,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婴幼儿比例大于正常时,考虑内分泌疾病或软骨发育不全。坐高是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内卧位测量,也称顶臀长,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谢谢各位!谢谢各位!第七章保健与护理第一节生长监测第二节常见症状护理第三节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护理第七章保健与护理第一节生长监测婴幼儿保健工作的目标
与任务婴幼儿保健(childhealthcare)
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根据各年龄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养育质量,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婴幼儿保健工作的目标
与任务婴幼儿保健(childheal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婴幼儿保健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少年强则中国强”婴幼儿保健工作在预防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中国婴幼儿健康状况全面改善曾对我国婴幼儿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新生儿常见病和各种烈性传染病,有的被消灭,有的基本控制。婴幼儿发病程度明显减轻,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婴幼儿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中国婴幼儿健康状况全面改善曾对我国婴幼儿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新中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在近40年里明显增长在大城市婴幼儿中,一代比一代高大的趋势持续20余年我国各民族婴幼儿在最近30年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改善伴随体格发育的长期变化,婴幼儿生理机能同步增长中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在近40年第一节生长监测
生长一般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可测出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故目前统称为发育。生长发育是儿童有别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其过程有一定的规律。第一节生长监测生长一般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如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在前三个月增加很快,出现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有各自的生长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高峰,此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他如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生长平行。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生长发育规律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生长发育规律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小儿生长发育虽按一定的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养、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的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生长发育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常用的生长监测指标有哪些?
以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及坐高为主要指标
☆常用的生长监测指标有哪些?☆
怎样进行生长监测?
1.体重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是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1.体重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000克左右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满月时至少应增加800-1000克。1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2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4倍2岁后至7-8岁体重每年增长值不足2kg7-8岁后体重增长维持在2kg以上,直至青春期增长又加速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000克左右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进食,或因吸吮能力比较弱,进食量少,再加上胎粪的排出,尿液、汗液的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的丧失,造成新生儿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到第2-3天体重的减轻可累积达出生时体重的6%-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进入量是否充足有关。一般于生后7-10天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10天后仍未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则要寻找原因,是否因为哺乳量不够充足,牛奶冲调浓度不符合标准,或有无疾病等。正常情况下,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900克,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500克。4-5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6000克),一周岁时增至3倍(9000克)。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体重计算公式婴幼儿6个月前体重估计:月龄*0.8+出生体重(千克)7-12个月体重估计:出生体重(千克)+6*0.8*0.251岁-10岁体重:年龄(岁)*2+7或8(千克)体重计算公式测量时间一岁以内:每3个月一次;1~3岁:每年2次(每6个月一次)
测量时间一岁以内:每3个月一次;体重测量的要点:工具:新生儿用杠杆访视秤或婴儿磅秤,最大载重10kg,灵敏度为50克,1-6岁用最大载重50kg的磅秤或杆秤,灵敏度为50克,7岁以上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灵敏度为100克,其刻度和标记应清晰。体重测量的要点:工具:新生儿用杠杆访视秤或婴儿磅秤,最大载重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
婴儿电子称婴儿电子称测量方法每次测量前要排空大小便测量时应脱去鞋帽袜子、衣服(或在测量后减去衣物的重量)。每次测量时要连续测量3次,用两个相近的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数字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
体重测量的要点:测量方法体重测量的要点:测量方法室温28℃左右,儿童事先排小便,脱去衣帽鞋袜、穿单衣裤。0-1岁卧位,1-3岁坐位,3以上立位。小儿身体不可接触周围物体,注意安全。测量方法身高(长)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长度总和;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明显,营养的短期影响不显著,长期与营养关系密切。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1-6个月内增长16-17厘米,1岁是出生时的1.5倍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约85cm,以后每年递增5-7.5cm身高(长)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长度总和;受种族、最新-保健与护理生长监测课件测量要点3岁以内宜卧位测量(卧位长)。脱鞋袜和帽子,单衣仰卧于身长测量器底板中线上,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两腿并紧贴地板,足跟接触足板,记录读数至0.1cm。≥3岁测立位高:脱鞋帽,眼平视,挺胸收腹,手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脚尖分开60°,足跟、臀部、两肩胛同时靠触立柱,头部正直,滑板底与颅顶接触,记录读数至0.1cm测量要点3岁以内宜卧位测量(卧位长)。脱鞋袜和帽子,单衣仰卧操作流程
将小儿从床上抱起→轻轻放于测量床上→使小儿平卧于测量床的中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轻贴测量床的顶板→育婴员一手轻压小儿双膝,使腿展平,一手轻轻推动滑板至小儿足底→准确读数(读至小数点后0.1)→向家长报告测量
结果
操作流程将小儿从床上抱起→轻轻放于测量床上→使小儿平卧测量完毕
将小儿抱回床上→小儿穿好鞋袜,戴好帽子→整理床单位→拉好床档→洗手,记录(体重、身长测量结果,小数点后一位)测量完毕将小儿抱回床上→小儿穿好鞋袜,戴好帽子→整理床单头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大小与脑、颅骨发育有关,发育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养护施工方案(3篇)
- 新店开业当天活动策划方案(3篇)
- 信号总线施工方案(3篇)
- 高级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兵工作教学课件
- 高二物理《浮力原理的应用:高中物理实验教程》
- 市场资源置换合作合同
- 时间单位课件
- 高二关于挫折的作文范文14篇
- 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合同书
- 旧房拆除重建协议书
- 2025质量工程师笔试题库及答案
- 期货保密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中医院医疗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方案
- 船舶运输公司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 202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题知识培训
- 代建管理工作程序
- 血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手术室安全细节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