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全)_第1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全)_第2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往来,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对症治疗:为了消除和缓解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进行的治疗措施。特异性治疗:应用针对某些特定传染病的高免血清、高免卵黄、康复血清等特异性生物制品进行治疗,这些制品只针对特定传染病有效,对其他疾病无效。防止疫病的流行。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规模消毒。免疫接种:通过人工主动给动物接种免疫原性物质,从而使动物获得对特定疾病的抵抗能力。预防接种:在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威胁的地区,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计划外接种。TSE经变性疾病。BSE:疯牛病是有朊病毒引起的一种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SAF:痒病相关纤维,是由多个朊病毒蛋白组成。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深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外源感染:病原体从外界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前一种感染叫原发感染,后一种叫继发感染。显性感染:将出现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长程感染:又称慢性病毒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回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疫区: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疫点: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有时也将某个比较孤立的畜牧场或自然村称为疫点。散发性: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流行性:所谓发生流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它没有一个病例的绝对数界限,而仅仅是指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中畜群发生规模比较小的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可称为地方流行性。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接触性传染病:既能以间接接触又能以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性疾病。法定传染病:AB外来病:指国类尚未证实存在或已消灭而在国外存在或流行、从别国输入的疫病。地方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某病仅在一些地区中长期存在或流行,而在其他地区基本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现象。新生传染病:是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是指其病原体主要靠吸血昆虫在动物间来传播的传染病产地检疫:是动物生产地区的检疫,做好这些地区的检疫是直接控制动物使用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包括:集市检疫、畜禽收购检疫。口岸检疫: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信誉,保障我国农牧业安全生产,既不能允许国外动物疫病传入,也不允许将国内动物疫病传到国外。包括:进出境检、疫旅客携带动物检疫、国际邮包检疫、过境检疫。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往来,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卵黄抗体等种病无效,故成为特异性疗法。免疫程序: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制定的接种计划。或在预定时间内经检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的可能。药物残留:又称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物质和药物杂质。禁用药物:国家绝对禁止的药物,只有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和甲硝唑。限用药物:限定使用的抗菌药物,有二甲硝咪唑、洛硝咪唑、四环素、泰乐菌素、杆菌肽、磺胺类、喹乙醇。假定健康动物:除了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两类动物之外,疫区其他易感动物都属于假定健康动物。ft河流、草场、交通等具体情况而定。物理消毒法:用阳光、紫外线、干燥和高温(火焰灼烧、熏蒸消毒、蒸汽消毒)等方法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溶液进行消毒。生物消毒法:主要用于污染的粪便、垃圾等的无害化处理。多价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如:巴氏杆菌多价苗、大肠杆菌多价苗等。多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一次免疫可达到预防几种疾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新城疫-减蛋综合症(EDS-76)-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苗等。PCR(聚合酶连反应)技术:5‘端同源、3‘2微生态制剂:又称非致病活菌制剂,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生物芯片:DNADNA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1、流行病的严重程度与什么有关:2、潜伏期意义与作用:1定引种隔离时间;4、确定封锁解除时间;5、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3、制定免疫程序应注意的因素:1能力;4、疫苗的种类和性质、免疫方法和途径;5、疫苗配合及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4、简述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1、病毒血清型较多,疫苗株与流行株血清型不一致;2、疫苗保存和运输不当引起疫苗失效;3、疫苗质量差;4、接种时已经被感染;5、人为操作失误。5、传染病治疗和用药原则:治疗:及早治疗,标本兼治,特异性治疗与非特异性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措施相结合。用药:对症用药,疗程要足,穿梭用药,配合用药注意药物匹配禁忌。6、如何有效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1强化引种管理;6、全进全出;7、正确诊断和治疗。7、疫病发生时封锁区对应的措施:1胁动物免疫。8、养殖场综合性疾病防疫措施:1、加强管理,自繁自养;2、检疫;3、消毒、防虫害;4、免疫;5、治疗。9、引起动物繁殖障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裂谷热、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10、五种布氏杆菌实验室检验方法:试管凝集法、虎红平板凝集、变态反应、ELISA、PCR11、炭疽的实验室检验方法:环状沉淀实验、串珠实验、小鼠接种实验、染色镜检、PCR12、禽沙门氏菌流行病特点:1康雏病禽;4、被感染雏鸡耐过形成带菌鸡;5、周而复始。13、布氏杆菌临床特点:1弱也易死亡;4、公畜睾丸炎;5、关节炎。14、牛口蹄疫临床症状:1多呈良性经过,犊牛因心肌炎死亡率高。15、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共同特征:1、共同特征的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2、临诊特征:进行3空泡化,脑灰质海绵状。16、如何降低雏鸡白痢的发生率:沙门氏菌流行特点:成年鸡带菌,产蛋鸡卵内带菌,病雏鸡散布病菌。健康易感鸡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1、种鸡检验阳性淘汰;2、种蛋消毒及环境消毒;3、不从阳性场进雏鸡;4、雏鸡药物预防;5、病鸡治疗,种鸡淘汰。17、国际通行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12、大345、防止病犬咬人或动物。18、如何诊断猪流感,猪流感在公共卫生上的意义:1、呈流行性,传播快;与引种有关,寒冷季节多发。2、发病急,体温高,呼吸困3、剖检可见病变肺与健康肺界限清楚,严重时有纤维素4PCR5流感病毒易变异重组,流感病毒能跨越种间障碍,猪是流感混合器,猪有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受体,猪流感传染给人的频率比禽流感要高。19、A类病预防措施(口蹄疫为例:1自无疫病的动物也应该进行检疫。2人畜及物品的流动。3、要有严格的卫生消毒程序。扑灭措施: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剩余的饲料和生活场所进行全面严格消毒,人员出入也许消毒20、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免疫学诊断;④分子生物学诊断。21、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A:流行特点 B: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C:防治措1、绵羊痘易感,细毛的羊羔最突出。隔离2、传染性脓疱脱落的痂皮。B:口、唇、舌、鼻、乳房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疮、溃疡等。应严格检疫、隔离等措施。3、口蹄疫A:偶蹄易感、幼龄动物易感性大于老龄动物,传播途径多样、呈流行性、周期性,季节性不明显,病毒易变异。B:肌松软,呈煮肉状。C:锁和监督。严格封锁疫点,对患病动物群及与其接触过的动物群要扑杀,作无害处理,并对剩余饲料、饮水、场地、患病动物走过的道路、动物舍与污染物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4、水疱型口炎染B:潜伏期为17泡易破裂,漏出肉芽组织。C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定期对环境消毒。5、高致病性禽流感A:排泄物和分泌物传播,速度较快。B:(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眼结膜炎等)内脏器官和皮肤均有水肿出血和坏死,头部面部肿大,十二指肠粘膜出血,肌肉出血。C:一旦发生病情立即阻止扩散,采取隔离封锁,6、狂犬病咬传播,有大部分犬为病毒携带者,也可以传播。7、流行性乙型脑炎79肌肉褪色,呈煮肉样。脑膜脑实质出血充血,肺水肿。C:疫苗接种,消灭传播媒介(防蚊灭蚊,加强宿主动物管理。8、脑心肌炎A:B水肿,心肌炎。怀孕母猪流产或产死胎。9、大肠杆菌病3犊牛大肠杆菌病:临床有败血型、肠毒血型、肠型三种类型样物,腹腔液增多、混浊,腹膜有灰白色渗出物。10、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2~3卵子变形、变色,呈囊状,有腹膜炎。防制本病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