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是非1)全空气变风量末端(VAV)系统的几种典型形式①是否设置新风集中处理设备(PAU机组),还是AHU机组直接混入新风?②各层空气处理设备(AHU机组)的配置是否按内区和外区划分?十、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是非1③新风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参数?新风机组:全年12--14℃或夏季20.6℃/冬季13℃。AHU机组:全年12--14℃,取决于合理的房间负荷和送风温差。(送风温度越低,风量越小,但所需供冷周期就越长。)③新风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参数?2④变风量末端(VAV装置)形式?⑤周边区域的加热方式?VAV装置内设置热水加热排管或电加热器、还是另外配置风机盘管、散热器?⑥末端变风量以后AHU机组的应变?④变风量末端(VAV装置)形式?3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七种分类方法
①按对系统送风量的影响方式,可分为:※节流型。控制节流构件(如风阀)的开度,调节房间送风量,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旁通型。控制将进入末端装置的部分风量旁通回到吊顶或回风道中,以减少房间的送风量,系统的总风量不变化。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七种分类方法4※诱导式。控制进入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量和诱导二次风量比例,进入房间的一次风量改变而房间的总送风量不变,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变速风机驱动型。控制末端装置内的变速风机,房间的送风量和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诱导式。控制进入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量和诱导二次风量比例,进5②按是否附带再热功能分,可分为:单冷型、热水加热再热型和电加热再热型。③按与系统的接口方式分,可分为:单风道型和双风道型。④按末端装置送风量特征分,可分为:改变混合比而不改变总风量的,单一改变一次风量的。②按是否附带再热功能分,可分为:单冷型、热水加热再热型和电6⑤按送风量是否受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分,可分为:压力无关型和压力相关型。⑥按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能源分,可分为电动式、气动式和系统动力式(亦称自力式,利用风道中的空气压力,驱动如风阀等节流构件动作)。⑤按送风量是否受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分,可分为:压力无关型和7⑦按末端装置送风能量来源,可分为:▲一次风驱动型。▲风机驱动串连型,适合于要求送风量稳定的房间,风机定风量运行,无论供冷或供热状态,风机连续运行,一次风量变而房间总风量不变。▲风机驱动并连型,适合于既供冷又供暖的区域。风机不负责输送一次风量,只有房间冷负荷减少或需要供暖时,风机才间歇运行。当房间冷负荷减少时,末端装置先调节减少一次风量;如果一次风量已经减少到最小风量而房间温度继续降低时,则启动风机吸入吊顶内温度较高的回风与一次风混合后送入房间;当房间温度继续降低房间需要供暖时,再启动加热器。⑦按末端装置送风能量来源,可分为:83)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优点※与定风量系统的区别,是固定送风温度而根据负荷变化改变送风量,以满足对温度和风速的个体调节要求,认为比较节能。※与空气—水系统空调方式相比,可避免敷设大量分散的水系统和冷却排管。※调节控制环节完善时,可以达到较高的舒适度。3)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优点94)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缺陷①属于“比较豪华”的配置,建设投资高,约为空气—水系统或全空气定风量系统的2—3倍。北京某会所的VAV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和全热回收直流式新风配置,5年前的建设费用,就高达5000元/m2;②与空气—水系统空调方式相比,风管需要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4)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缺陷10③系统动力消耗较大,据对某国外设计单位北京某写字楼设计资料的统计,仅风系统的动力消耗指标就高达30W/m2,还并未较好解决在初冬和冬末期间“内区”和“外区”冷热能量抵消问题。业内人士越来越认为是“比较最不节能”的系统;④内外区合用同一个风系统,在负荷密度相差较大的条件下,由于新风比相同,按单位面积计的新风量明显不均匀;③系统动力消耗较大,据对某国外设计单位北京某写字楼设计资料11⑤内区和外区分别设置系统,由于内外区难于划分,系统布置比较困难;⑥为保证必要最小新风量标准,一般对一次风量最小值限制为最大值的50—60%。负荷波动很大的房间,当负荷很小时会出现过冷现象;⑦对系统的维修保持的依赖性较高。⑤内区和外区分别设置系统,由于内外区难于划分,系统布置比较125)若干改进设想①外区采用风机盘管机组,代替VAV装置中的水加热器,可解决冬季的热负荷和值班采暖,并可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场的分布。在夏季可担负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减少AHU机组的负荷和风量,内外区之间新风的分配也趋向于均匀。形成内区仍采用VAV系统,而外区则采用VAV系统供给新风和风机盘管机组相结合的方案;5)若干改进设想13②AHU机组担负内区VAV系统,外区则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③外区的独立新风机组还供给内区的新风,使内区的新风量也不受变风量末端因负荷的变风量影响;②AHU机组担负内区VAV系统,外区则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14④冬季新风由于需加湿或受送风温差的限制需要加热,但内区则有余热可资利用,如将未经加热的室外风与AHU机组的出风混合,则可得到冷热综合利用的效益,缩短需单独为内区提供冷源的周期。④冬季新风由于需加湿或受送风温差的限制需要加热,但内区则15十一、冷(暖)辐射空调的若干理念和合理应用
冷(暖)辐射空调的理念,最先可能来自欧洲。这个理念的出发点,是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受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变化的影响,会发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环境温度变化。例如:北京年最大温差约可达50℃(从-15℃到35℃)。十一、冷(暖)辐射空调的若干理念和合理应用16但是,人体能适应温度的范围大约为:较高标准18℃-28℃(温差10℃)较差标准12℃-32℃(温差20℃)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或者采用自然通风等方法,使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大幅度减小,缩短依赖人工冷热源进行采暖空调的周期,大大降低空调能耗。欧洲推出的冷(暖)辐射空调新理念,一定要基于建筑能耗极低的节能建筑。但是,人体能适应温度的范围大约为:171)从热舒适性指标看冷(暖)辐射空调的优势
房间的热舒适性并非单一与干球温度有关,还与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等因素有关。
1)从热舒适性指标看冷(暖)辐射空调的优势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9
)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1≤PMV≤+1)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27%)与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等因素有关。例如:当上述因素取下值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9夏季冬季风速0.25m/s0.15m/s相对湿度60%40%平均辐射温度比室温高4℃与室温相等服装热阻(clo)0.7(单衣)0.9(厚运动衫、毛线衫)新陈代谢率(met)1.01.0夏季冬季风速0.25m/s0.15m/s相对湿度60%40%20旅游旅馆级别夏季冬季PPD%室温PMV室温PMV一级24℃024℃05二级25℃+0.3723℃-0.378三级25℃+0.5722℃-0.5712四级26℃+0.7222℃-0.7216旅游旅馆级别夏季冬季PPD室温PMV室温PMV一级24℃0221
请特别注意到上表取值中的“平均辐射温度”,即房间各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夏季取比室温高4℃,冬季取与室温相等。请特别注意到上表取值中的“平均辐射温度”,即房间各表面的22
夏季采用辐射供冷时,由于可以降低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温度每降低1℃,约相当于室内干球温度降低1℃的平均热感觉指数。冬季采用辐射供暖时,由于可以提高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温度每提高1℃,约相当于室内干球温度提高1℃的平均热感觉指数。
夏季采用辐射供冷时,由于可以降低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23
因此,采用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节能和改善房间热舒适性效果。但是,同任何事物一样,辐射供暖特别是辐射供冷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节能和242)辐射供冷能承担的冷负荷冷辐射要严格控制冷表面的结露,板面温度应不低于室内设计工况的露点温度(例如不低于20℃),因此只能负担空调房间夏季空调的部分显热负荷。2)辐射供冷能承担的冷负荷25理论计算公式可采用ASHRAEhandbook:(美国供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手册)★单位面积的总传热量Q=QF+QL
理论计算公式可采用26★辐射传热量TF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K
TEP其他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K
★辐射传热量TF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K27★对流传热量地面(或顶板冷辐射)QL=2.17(tEP-tN)1.31顶面(或地面冷辐射)
QL=0.14(tEP-tN)1.25
墙面QL=1.78(tEP-tN)1.32
tEP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tN室内空气温度,℃★对流传热量28室温℃相对湿度%空气露点温度℃冷表面控制温度℃辐射和对流热量W/m2266018193850151652256017183750141551246016173750131451
地面辐射供冷的冷辐射量参考值室温℃相对湿度%空气露点冷表面辐射和对流2660181929
但是,冷辐射能够实际吸收的热量,为什么往往会大于上述按照“不结露”原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呢?这是因为房间的得热量中,有相当一部分(如日射、人体、灯光等)是辐射热,可以直接和冷辐射表面之间进行热交换。
但是,冷辐射能够实际吸收的热量,为什么往往会大于上述30
正如“得热”应区别于“负荷”一样。进入房间的辐射热,并不立即转化为使空气温度上升,而是首先被各个壁面所吸收。冷辐射直接进行了这个换热过程。因此,对于房间冷负荷构成中,有较大比例辐射热的,冷辐射能力会增大。正如“得热”应区别于“负荷”一样。进入房间的辐射热31得热量与冷负荷房间得热量不同于空调冷负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曾将二者混为一谈。1978年8月20日,对京西宾馆一间西向会议室测定:房间最大得热量为2777kcal/h空气最大得热量即空调冷负荷为1429kcal/h空调冷负荷占房间最大得热量的51.46%得热量与冷负荷32房间得热量中:对流热直接与室内空气换热成为瞬时冷负荷。
辐射热则被围护结构和家具等蓄热体吸收,随后再以对流形式放入室内,成为滞后的冷负荷。如果采用冷辐射,辐射热就会直接被冷表面所吸收,不再以对流形式放入室内。房间得热量中:33
辐射┌───┐┌─→│蓄热体│─--┐┌────--┐│└───┘││房间得热量├→││└--─---─┘││
2777│对流┌────┐
│└─→┤空气├←┘└──┬─┘↓┌─────┐└→│空调冷负荷│└────--┘
1429辐射┌───┐34室温26℃、相对湿度60%、露点温度18℃、表面控制温度19℃其他表面加权平均温度取值地板冷辐射(W/m2)顶板冷辐射(W/m2)辐射热对流热总热量辐射热对流热总热量与室温相等35.91.637.535.927.863.7较室温高1℃41.31.642.941.327.869.1较室温高2℃46.71.648.346.727.874.5较室温高3℃52.21.653.852.227.880.0较室温高4℃57.61.659.257.627.885.4室温26℃、相对湿度60%、其他表面加权地板冷辐射(W/m235
但是,房间冷负荷构成中辐射热不同比例条件下的冷辐射能力,还没有严密的理论计算方法。正如地面辐射供暖的负荷计算,仍沿用一般对流供暖方式的计算方法略加修正一样,辐射供暖和辐射供冷的技术原理和设计基础资料环节,仍处在认识过程中,滞后于应用,尚需要通过实验和工程应用不断探索。但是,房间冷负荷构成中辐射热不同比例条件下的冷辐射363)冷(暖)辐射空调的方式
所谓冷(暖)辐射空调,一般采用将冷(热)媒管道敷设于房间的地面、顶或墙面的方式。冬天通过热媒水,形成热辐射,夏天通过冷媒水,形成冷辐射。如果是地面的冷热辐射,可称为“冷暖地面”,如果是顶板的冷热辐射,可称为“冷暖顶棚”。3)冷(暖)辐射空调的方式37所谓“毛细管网”,也是冷(暖)辐射空调的一种形式。采用较一般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较细的外径为3-5mm的塑料管组成管网,或称之为“席”,用砂桨将其抹在地面、顶或墙面内。或预制在不同材质的天花板模块内,称之为“吊顶毛细管模块”。所谓“毛细管网”,也是冷(暖)辐射空调的一种形式。采用较38其实,冷(热)媒在管网内的循环,同其他采暖空调水系统一样,完全是依靠来源于系统循环水泵的机械循环动力,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毛细管作用。正如初期将这种特征的空调方式戏称之为“告别暖气空调时代”或“恒温恒湿”一样,带有一定的商业炒作味道,暖通空调的业内人士,大多并不认同这种对专业术语的轻率命名。其实,冷(热)媒在管网内的循环,同其他采暖空调水系统一样394)辐射供冷的除湿问题夏季的空调需要对空气进行减焓除湿。除湿过程以及补充辐射供冷承担冷负荷的不足,只能依靠其他空气处理手段。例如:4)辐射供冷的除湿问题40①配置独立新风处理系统,将新风的绝对含湿量处理到低于室内设计绝对含湿量,例如:较室内设计绝对含湿量低3g/kg,取新风“送风湿差”不小于3g/kg。这样,处理后的新风除了担负新风本身湿负荷和房间内的散湿量以外,还可以担负部分冷负荷。①配置独立新风处理系统,将新风的绝对含湿量处理到低于室内设41溶液除湿或冷却除湿如果新风只需要担负新风本身湿负荷和房间内的散湿量,则有条件采用溶液除湿。如果新风还需要担负部分冷负荷,则宜采用冷却除湿。溶液除湿或冷却除湿42
显然,独立新风方式适用于热、湿负荷较小的场合。而且,应按照承担除湿负荷确定所需最大新风量,还应该在除湿所需最大新风量与卫生要求所需最小新风量(例如冬季)之间,采取有效的变风量措施。显然,独立新风方式适用于热、湿负荷较小的场合。而且43②配置常规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适用场合显然广泛多了。虽然只是一种“补充”,也可以不同程度减少常规空调系统的容量,由于节能和改善房间热舒适性效果的优势,值得加以提倡。②配置常规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44
奥运篮球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馆的观众休息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北京工业大学陈超教授等,在北京某办公楼的大堂,实施了地板辐射冷热联供系统改造,2009年夏季实测结果表明,可在地板表面不凝露和送风系统关闭的条件下,大堂空气温度维持在24.6-26.5℃范围。奥运篮球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馆的观众休息厅,北京455)不宜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有些工程需要设置地面辐射供暖(例如需要保证冬季温度的高大空间),在此前提下,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辐射供暖设施,在夏季供给适当的冷媒,自然形成辐射供冷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5)不宜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46
如果本来不需要或不适合设置辐射供暖,而辐射供冷所可以担负的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的比例又很小时,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就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配置地面、墙面或顶板的冷热辐射,需要对建筑装饰或其他设施,提出多方面的限制,甚至要牺牲其他方面的功能,特别是建设标准较高的公共建筑,从设计的整体往往很难完善实施。如果本来不需要或不适合设置辐射供暖,而辐射供冷所可476)认真对待冷媒问题
为充分发挥辐射供冷可以采用温度较高冷媒的优势,以及防止辐射供冷设施冷表面结露,应通过认真计算,合理确定和采取可靠技术措施控制冷媒温度。而为保证独立新风处理系统或空调系统有足够的除湿能力,又需要较低的冷媒温度。应从提高冷源设备效率的角度,认真寻求合理的冷源系统配置方案。6)认真对待冷媒问题487)若干认识问题①将辐射供冷的新风下送风方式,称之为“置换通风”,这偷换了暖通空调专业的理论概念。“置换通风”的机理,是送入的冷空气层依靠热浮升力的作用上升带走热湿负荷和污染物,因此只适用于全年送冷的区域。当送入热风时,将不再属于“置换通风”范畴。7)若干认识问题49②有人认为:辐射供冷应位于房间上部,辐射供暖应位于房间下部,认为如果采用地面辐射供冷,将形成“冻脚”的不舒适感。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这是对流换热的一般概念,但是,难以做到同时配置供冷和供暖的两套设施。②有人认为:辐射供冷应位于房间上部,辐射供暖应位于房间下部50事实上,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的传热过程主要是辐射,作用于房间的各个表面。对于层高不大的建筑,经工程实测证明,无论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顶辐射,供暖或供冷时室内垂直温度场分布和各表面的辐射温度,均不会有“想当然”那样大的差异。辐射供冷时,一般也要控制表面温度在20℃左右,根本不致于会发生“冻脚”的问题。事实上,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的传热过程主要是辐射,作用于房51③但是,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采用顶板辐射,对供暖量或供冷量会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其中的对流传热量部分。地面辐射的对流供暖量会大于顶板辐射的对流供暖量。顶板辐射的对流供冷量会大于地面辐射的对流供冷量。因此,有必要根据房间冷和热的负荷特性以及建筑构造特征,合理确定辐射方式。③但是,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采用顶板辐射,对供暖量或供冷量会有52④若干工程的冷暖顶板,采用DE25的PB管,管间距300mm,埋设于200mm厚楼板下铁之上、水电管道及上铁之下的现浇混凝土层内。此种将塑料管埋设于楼板结构层内的敷设方式,因带有对施工安装质量的极大依赖性,不宜作为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④若干工程的冷暖顶板,采用DE25的PB管,管间距300m53⑤辐射供暖或供冷工况的辐射和对流传热量,与辐射体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为防止辐射辐射体表面的结露,必须严格控制供冷工况时辐射体表面温度。供暖工况辐射体表面温度,也应该符合GB50018-2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4.2条的规定。⑤辐射供暖或供冷工况的辐射和对流传热量,与辐射体表面温度和54⑥怎样对待室温调节控制问题?冷热辐射系统的热惰性很大,且许多建筑事实上存在内区和外区的不同负荷密度,且室温很难自主选择,并适应负荷的静态特性特别是动态特性的调节控制。有以下并不十分成熟的应对措施:
⑥怎样对待室温调节控制问题?55
a.由风系统主导进行调节控制,配置常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就比较容易实施。b.依靠上述冷辐射能直接吸收引起负荷波动的主要因素——辐射热的“自平衡”作用,但由于“自平衡”作用的量概念尚不完善,会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a.由风系统主导进行调节控制,配置常规空调系统,将辐射56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已实施和准备实施的冷(暖)辐射空调工程,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就是冷(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仅有2-3℃。由于流量是常规系统的一倍以上,所以就出现“集中空调系统仅水泵一项的耗电指标就高达7.6kWh/m2”这样的惊人数值,节能技术不应该有这样的负面结果。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57据说,取如此小温差的理由,是为防止辐射表面凝露。但是,对于混凝土楼板内埋管的冷辐射,当采用15.5/20.5℃平均水温18℃,盘管间距150mm,板面温度为23.7℃,根本不存在辐射表面凝露的问题。“毛细管网”表面温度对水温比较敏感,这正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但也可以采用18/23℃平均水温20.5℃的参数。据说,取如此小温差的理由,是为防止辐射表面凝露。58十二、关于解决冬季空调房间冷负荷问题的若干观念内区空调房间冷负荷是常年发生的。太阳辐射得热大于围护结构散热的外区空调房间,在冬季也可能发生冷负荷,特别是窗的热工性能逐步改善之后,这种现象出现的机会大为增多。十二、关于解决冬季空调房间冷负荷问题的若干观念591)解决冬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首先要合理地划分时段:第一阶段,当室外温度开始低于室内温度的阶段,例如北京地区的九月(或四月),冷源系统的主体部分可以停止供冷运行了,但内区空调房间和发生冷负荷的外区空调房间,仍需要延长供冷运行周期;1)解决冬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首先要合理地划分时段:60第二阶段,室外温度进一步降低,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能够≤10℃(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5℃)时,例如北京地区的十--十一月(或三--四月),可利用冷却塔为空调房间供冷;第三阶段,室外温度又进一步降低,大约日平均温度≤5℃(或≤0℃)时,则可以采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第二阶段,室外温度进一步降低,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能够≤10612)应特别注意:时段划分不是机械的。在某同一个时段内,还有昼夜温差的问题,例如:在白天室外温度较高时,冷却塔或室外新风难以提供冷源,但在夜间则具备供冷能力。又例如:白天室外温度在5℃以上,而夜间可能在0℃以下,就不宜利用冷却塔供冷。因此,在系统配置上,应该具备能适应随时变换供冷运行方式的功能。2)应特别注意:时段划分不是机械的。在某同一个时段内,还有昼623)关于采用新风作为内区冷源问题※全空气系统冬季采用新风作为内区(或某些太阳辐射强烈的外区)的冷源,当室外温度低于0℃、只要新风比大于30%,当室外温度低于5℃、只要新风比大于40%,对于一般负荷密度的建筑,是没有问题的。3)关于采用新风作为内区冷源问题63※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办公建筑)tn=20℃,Ψn=30%,hn=7.5kcal/kg集中新风(加热加湿)送风参数取:tx=6℃,Ψx=75%,hx=4kcal/kg(此状态参数在吸收室内热量以后升温到20℃时,Ψ=30%)每m3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4.8W。按照新风量取30m3/h·人,每人占有使用面积4m2计算,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36W/m2。※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办公64※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不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商业建筑)tn=20℃,Ψn=30%,hn=7.5kcal/kg集中新风(等湿加热)送风参数取:tx=6℃,hx=2kcal/kg每m3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7.6W。按照新风量取20m3/h·人,每人占有使用面积3m2计算,新风可担负的冷负荷约为51W/m2。※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不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商65※以上计算,都是基于最小新风量标准,如果按照有利于节能的原则,具备适当增加新风量的条件,应该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事实上,许多两管制的系统,经过改造,采用适当增加新风量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新的设计,也在采用这种办法。※以上计算,都是基于最小新风量标准,如果按照有利于节能的原66※新风送风温度取6℃的可行性按照送风温差不宜大于8℃的原则,送风温度不宜低于12℃,6℃新风当然不可以直接送出。但是,如将新风接入风机盘管的出口静压箱内,与风机盘管吸入和送出的室内20℃回风混合后送出,就可以解决合理送风温差的问题。※新风送风温度取6℃的可行性67十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风空调设计1)执行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849-2019)《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9)《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9)十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风空调设计68分级危害程度处理对象一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三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四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分级危害程度处理对象一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692)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确保实验室各空间负压值的上限和下限,在正常稳定运行情况下,在门(洞)开启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在通风空调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均能符合标准的规定;2)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70※确保实验室各空间的通风空调送风量,符合标准对洁净度的规定;
※确保实验室各空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在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确保实验室各空间的通风空调送风量,符合标准对洁净度的规定713)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按照标准对洁净度的规定,确定各空间的通风空调送风量,并配置压力无关型定风量控制阀,以确保各空间的送风量不受“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保持稳定。※按照标准对空间负压值的规定,确定各空间的排风量,配置受控于房间相对负压值的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控制阀,以适应门(洞)开启等情况变化而引起负压值变化调节排风量,使各空间负压值保持稳定。同时,根据变风量后排风管道压力变化,控制变频排风机组的转速。3)应采取的主要措施72※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受室内热、湿负荷变化而发生的波动,通过调节空气处理设备的水系统流量,改变夏季的减焓除湿量(或冬季的加热、加湿量),跟踪调节送风参数。※实验室负压值不同的各空间之间配置超压阀,以防止当送风系统发生瞬时故障时,不致因短暂负压过大而损害人员健康。※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受室内热、湿负荷变化而发生的波73※根据有关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经验,避免当排风系统发生故障时房间出现正压的事故,需要采用响应速度较快的传感器、响应速度较快的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控制阀和响应速度较快可完全关闭的送风管道电动蝶阀,其反馈动作速度不大于2S。※根据有关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经验,避免当排风系统发生故障时房74※中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配置正压服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应对对人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病原的实验研究。并在设备层预留生命支持系统管路,在实验室内预留接口。※BSL-3和BSL-4实验室应配置备用送排风机组,以确保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中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配置正压服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应对对75附:ISO/TC209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洁净度等级≧表中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相当洁净规范级别0.1μm0.2μm0.3μm0.5μm1μm3μm11020.3μm21002443100023710358410000237010235283510000023700102035208322961000000237000102003520083202931000735200083200293010000835200008320002930010000093520000083200002930001000000附:ISO/TC209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洁净度等级≧表中粒径76附:空气过滤器性能额定风量下的效率(%)20%额定风量下的效率(%)额定风量下的初阻力(Pa)初效粒径≥5μm,20~80≤50中效粒径≥1μm,20~70≤80高中效粒径≥1μm,70~99≤100亚高效粒径≥0.5μm,95~99.9≤120高效A粒径≥0.5μm,≥99.9-≤190高效B粒径≥0.5μm,≥99.99粒径≥0.5μm,≥99.99≤220高效C粒径≥0.5μm,≥99.999粒径≥0.5μm,≥99.999≤250高效D粒径≥0.1μm,≥99.999粒径≥0.1μm,≥99.999≤280附:空气过滤器性能额定风量下的效率20%额定风量下的效率(%774)实验室通风柜的变风量控制原理
排风柜排风控制系统采用排风柜调节门传感器检测柜门开度,根据柜门开度进行点对点的直接控制原理,调节控制排风柜的排风量,保证排风柜柜门平均面风速(一般为0.5m/s
)的恒定。4)实验室通风柜的变风量控制原理78暖通空调常见问题和若干新技术的合理应用10-14课件79
5)送(补)风量原则上应跟随排风量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标准的做法:①新风机组可以是变风量的,也可以是定风量的。关键是如何维持送风管道内的适当正压值。如果机组定风量的,可以通过跨越机组的旁通风阀来控制。5)送(补)风量80②每个房间的送(补)风管,全部采用由房间压力控制的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文丘里)调节阀,走廊设置按照自身换气量要求的手动定风量送风口。这是最完整、也是最昂贵的配置方式。②每个房间的送(补)风管,全部采用由房间压力控制的压力无关81③每个房间的送(补)风管,全部配置按照换气次数的手动定风量调节阀,而在房间与走廊之间配置自力式超压阀;走廊设置“按照换气次数排风量”与“通风柜排风量”差额的手动调节送风口,以适应通风柜较大排风量的需要。这是比较节省的配置方式。③每个房间的送(补)风管,全部配置按照换气次数的手动定风量82④每个房间不设送(补)风管而在房间与走廊之间,配置自垂式百叶风口,只对走廊送(补)风。这是最节省(比较“简陋”)的配置方式,但是要受到走廊的封闭程度以及与卫生间的空间相通程度的制约。⑤根据房间排风的变化特性,综合分别应用上述多种方法,但是控制环节相对比较复杂,也不大容易调节。④每个房间不设送(补)风管而在房间与走廊之间,配置自垂式百83十四、关于常压锅炉及其系统配置1常压热水锅炉的定义2需要承压的供暖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炉?3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炉,如何与需要承压的采暖系统匹配?4系统配置的若干常见问题。十四、关于常压锅炉及其系统配置841)常压热水锅炉的定义《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第三条规定:常压热水锅炉是指锅炉本体开孔或者用连通管与大气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锅炉本体顶部表压为零的锅炉。
1)常压热水锅炉的定义85其他解释1《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热水锅炉的……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8.11.4条之第4款当锅炉通大气的开孔处,直接用一短管与一个开式水箱相连时……水箱最高水位不应高于锅炉顶部1.0m。其他解释86一般掌握尺度
根据“顶部表压为零”、“<0.1MPa表压”、“水箱最高水位不应高于锅炉顶部1.0m”这几个不同的说法,在工程应用中,一般按照以下原则掌握:
水箱最高水位所形成的锅炉最低处的静压,应不大于6m。一般掌握尺度87
2)需要承压的供暖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炉?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2条中规定:“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另外,当采用常压热水锅炉时,可以免受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管,据说可节省与监管有关的各种费用。
2)需要承压的供暖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883)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炉,如何与需要承压的采暖系统匹配?1通过换热的间接连接
①锅炉水系统与采暖水系统各自独立;②锅炉水系统的任意点不能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最低水位;③锅炉水系统循环泵运行时,吸入口不应形成负压。3)不能承压的常压热水锅炉,如何与需要承压的采暖系统匹配?89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锅炉水系统循环泵4换热器5采暖水系统循环泵6膨胀水箱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锅炉水系统循环泵902直接连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如果建筑物供暖系统的总高度低于开式定压水箱高度(例如用于平房建筑的供暖系统或锅炉设置于屋顶的供暖系统),则不需要再作其他配置,系统原理图见图2。系统的任意点不能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最低水位;循环泵运行时,吸入口不应形成负压。2直接连接91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循环泵4采暖水系统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循环泵4采暖水系92②如果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高度,则需要将循环水泵作为循环兼加压水泵,抽吸锅炉出水至系统供暖,系统回水经减压阀(或其他装置)减压后回至锅炉,减压阀(或其他装置)前的压力应能够维持系统正常循环所需。②如果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高度,则需要将循环水泵93循环兼加压水泵的扬程,应该满足克服全系统的循环阻力,以及自定压水箱最低水位至系统最高点最小静压高度之间的几何高差。
为防止停泵时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循环水从开式水箱溢流而使系统倒空,需要在减压阀前或后设置一个受水泵出口压力直接控制的启闭阀或与水泵电路联锁的电磁阀,停泵时迅速关闭,将常压热水锅炉与供暖系统断开,系统原理图见图3。循环兼加压水泵的扬程,应该满足克服全系统的循环阻力,以94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循环兼加压泵4采暖系统5减压装置6启闭阀(或电磁阀)1常压热水锅炉2开式定压水箱3循环兼加压泵95
考虑到间歇供暖的系统在停止运行后,会因水冷却体积收缩而进入空气,最好能在经加压的供暖系统中,设置一个隔膜式气压罐,气压罐的有效调节容积宜按照膨胀水量确定,系统原理图见图4。
考虑到间歇供暖的系统在停止运行后,会因水冷却体积收缩96暖通空调常见问题和若干新技术的合理应用10-14课件974)系统配置的若干常见问题
1)在民用建筑外独立建造锅炉房,且对承压锅炉没有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也采用常压热水锅炉。2)不论供暖系统形式如何,按照对供暖系统不甚了解的生产厂家提出的以常压热水锅炉为中心的系统图式,采用千篇一律的系统配置方式。4)系统配置的若干常见问题983)由于开式定压水箱高度较低,循环泵吸入端的静压很小,在自锅炉出口至循环泵吸入口管段上,如按常规配置阻力过大的管道过滤器等配件,会使循环泵吸入口形成负压,热水发生汽化,造成气蚀和水击。《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8.11.7条之第5款:从锅炉出水口至水泵进水口之间的管道,力求短直、阻力小,水泵进口阀门应采用阻力小的闸阀或球阀,不得使用调节阀。3)由于开式定压水箱高度较低,循环泵吸入端的静压很小,在自锅994)开式定压水箱与锅炉系统的连接管上配置止回阀,既不能使水箱吸收因加热而膨胀的系统循环水量,也是有关技术规定所禁止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8.6.12条之4款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4)开式定压水箱与锅炉系统的连接管上配置止回阀,既不能使水箱1005)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系统中,若不设置减压阀或其他控制避免运行时发生系统“倒空”的有效设施,会使系统高点不能进行正常的水循环。《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8.11.8条规定:常压热水锅炉进水管上安装的阻力调节阀,宜选用调节范围大的专用阻力调节阀,不宜用闸阀、球阀等调程短的阀门。5)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系统中,若不设置减压阀或1016)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系统中,不设置与水泵联锁的启闭阀或其他控制停泵时发生系统倒空的有效设施,致使循环兼加压泵停止运行时,系统的循环水经由开式定压水箱溢流,重新启动时需要大量补水和排除空气。6)建筑物供暖系统高于开式定压水箱的系统中,不设置与水泵联锁102十、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是非1)全空气变风量末端(VAV)系统的几种典型形式①是否设置新风集中处理设备(PAU机组),还是AHU机组直接混入新风?②各层空气处理设备(AHU机组)的配置是否按内区和外区划分?十、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是非103③新风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参数?新风机组:全年12--14℃或夏季20.6℃/冬季13℃。AHU机组:全年12--14℃,取决于合理的房间负荷和送风温差。(送风温度越低,风量越小,但所需供冷周期就越长。)③新风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参数?104④变风量末端(VAV装置)形式?⑤周边区域的加热方式?VAV装置内设置热水加热排管或电加热器、还是另外配置风机盘管、散热器?⑥末端变风量以后AHU机组的应变?④变风量末端(VAV装置)形式?105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七种分类方法
①按对系统送风量的影响方式,可分为:※节流型。控制节流构件(如风阀)的开度,调节房间送风量,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旁通型。控制将进入末端装置的部分风量旁通回到吊顶或回风道中,以减少房间的送风量,系统的总风量不变化。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七种分类方法106※诱导式。控制进入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量和诱导二次风量比例,进入房间的一次风量改变而房间的总送风量不变,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变速风机驱动型。控制末端装置内的变速风机,房间的送风量和系统的总风量是变化的。※诱导式。控制进入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量和诱导二次风量比例,进107②按是否附带再热功能分,可分为:单冷型、热水加热再热型和电加热再热型。③按与系统的接口方式分,可分为:单风道型和双风道型。④按末端装置送风量特征分,可分为:改变混合比而不改变总风量的,单一改变一次风量的。②按是否附带再热功能分,可分为:单冷型、热水加热再热型和电108⑤按送风量是否受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分,可分为:压力无关型和压力相关型。⑥按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能源分,可分为电动式、气动式和系统动力式(亦称自力式,利用风道中的空气压力,驱动如风阀等节流构件动作)。⑤按送风量是否受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分,可分为:压力无关型和109⑦按末端装置送风能量来源,可分为:▲一次风驱动型。▲风机驱动串连型,适合于要求送风量稳定的房间,风机定风量运行,无论供冷或供热状态,风机连续运行,一次风量变而房间总风量不变。▲风机驱动并连型,适合于既供冷又供暖的区域。风机不负责输送一次风量,只有房间冷负荷减少或需要供暖时,风机才间歇运行。当房间冷负荷减少时,末端装置先调节减少一次风量;如果一次风量已经减少到最小风量而房间温度继续降低时,则启动风机吸入吊顶内温度较高的回风与一次风混合后送入房间;当房间温度继续降低房间需要供暖时,再启动加热器。⑦按末端装置送风能量来源,可分为:1103)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优点※与定风量系统的区别,是固定送风温度而根据负荷变化改变送风量,以满足对温度和风速的个体调节要求,认为比较节能。※与空气—水系统空调方式相比,可避免敷设大量分散的水系统和冷却排管。※调节控制环节完善时,可以达到较高的舒适度。3)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优点1114)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缺陷①属于“比较豪华”的配置,建设投资高,约为空气—水系统或全空气定风量系统的2—3倍。北京某会所的VAV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和全热回收直流式新风配置,5年前的建设费用,就高达5000元/m2;②与空气—水系统空调方式相比,风管需要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4)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缺陷112③系统动力消耗较大,据对某国外设计单位北京某写字楼设计资料的统计,仅风系统的动力消耗指标就高达30W/m2,还并未较好解决在初冬和冬末期间“内区”和“外区”冷热能量抵消问题。业内人士越来越认为是“比较最不节能”的系统;④内外区合用同一个风系统,在负荷密度相差较大的条件下,由于新风比相同,按单位面积计的新风量明显不均匀;③系统动力消耗较大,据对某国外设计单位北京某写字楼设计资料113⑤内区和外区分别设置系统,由于内外区难于划分,系统布置比较困难;⑥为保证必要最小新风量标准,一般对一次风量最小值限制为最大值的50—60%。负荷波动很大的房间,当负荷很小时会出现过冷现象;⑦对系统的维修保持的依赖性较高。⑤内区和外区分别设置系统,由于内外区难于划分,系统布置比较1145)若干改进设想①外区采用风机盘管机组,代替VAV装置中的水加热器,可解决冬季的热负荷和值班采暖,并可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场的分布。在夏季可担负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减少AHU机组的负荷和风量,内外区之间新风的分配也趋向于均匀。形成内区仍采用VAV系统,而外区则采用VAV系统供给新风和风机盘管机组相结合的方案;5)若干改进设想115②AHU机组担负内区VAV系统,外区则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③外区的独立新风机组还供给内区的新风,使内区的新风量也不受变风量末端因负荷的变风量影响;②AHU机组担负内区VAV系统,外区则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116④冬季新风由于需加湿或受送风温差的限制需要加热,但内区则有余热可资利用,如将未经加热的室外风与AHU机组的出风混合,则可得到冷热综合利用的效益,缩短需单独为内区提供冷源的周期。④冬季新风由于需加湿或受送风温差的限制需要加热,但内区则117十一、冷(暖)辐射空调的若干理念和合理应用
冷(暖)辐射空调的理念,最先可能来自欧洲。这个理念的出发点,是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受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变化的影响,会发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环境温度变化。例如:北京年最大温差约可达50℃(从-15℃到35℃)。十一、冷(暖)辐射空调的若干理念和合理应用118但是,人体能适应温度的范围大约为:较高标准18℃-28℃(温差10℃)较差标准12℃-32℃(温差20℃)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或者采用自然通风等方法,使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大幅度减小,缩短依赖人工冷热源进行采暖空调的周期,大大降低空调能耗。欧洲推出的冷(暖)辐射空调新理念,一定要基于建筑能耗极低的节能建筑。但是,人体能适应温度的范围大约为:1191)从热舒适性指标看冷(暖)辐射空调的优势
房间的热舒适性并非单一与干球温度有关,还与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等因素有关。
1)从热舒适性指标看冷(暖)辐射空调的优势12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9
)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1≤PMV≤+1)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27%)与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等因素有关。例如:当上述因素取下值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21夏季冬季风速0.25m/s0.15m/s相对湿度60%40%平均辐射温度比室温高4℃与室温相等服装热阻(clo)0.7(单衣)0.9(厚运动衫、毛线衫)新陈代谢率(met)1.01.0夏季冬季风速0.25m/s0.15m/s相对湿度60%40%122旅游旅馆级别夏季冬季PPD%室温PMV室温PMV一级24℃024℃05二级25℃+0.3723℃-0.378三级25℃+0.5722℃-0.5712四级26℃+0.7222℃-0.7216旅游旅馆级别夏季冬季PPD室温PMV室温PMV一级24℃02123
请特别注意到上表取值中的“平均辐射温度”,即房间各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夏季取比室温高4℃,冬季取与室温相等。请特别注意到上表取值中的“平均辐射温度”,即房间各表面的124
夏季采用辐射供冷时,由于可以降低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温度每降低1℃,约相当于室内干球温度降低1℃的平均热感觉指数。冬季采用辐射供暖时,由于可以提高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温度每提高1℃,约相当于室内干球温度提高1℃的平均热感觉指数。
夏季采用辐射供冷时,由于可以降低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辐射125
因此,采用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节能和改善房间热舒适性效果。但是,同任何事物一样,辐射供暖特别是辐射供冷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节能和1262)辐射供冷能承担的冷负荷冷辐射要严格控制冷表面的结露,板面温度应不低于室内设计工况的露点温度(例如不低于20℃),因此只能负担空调房间夏季空调的部分显热负荷。2)辐射供冷能承担的冷负荷127理论计算公式可采用ASHRAEhandbook:(美国供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手册)★单位面积的总传热量Q=QF+QL
理论计算公式可采用128★辐射传热量TF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K
TEP其他表面的加权平均温度,K
★辐射传热量TF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K129★对流传热量地面(或顶板冷辐射)QL=2.17(tEP-tN)1.31顶面(或地面冷辐射)
QL=0.14(tEP-tN)1.25
墙面QL=1.78(tEP-tN)1.32
tEP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tN室内空气温度,℃★对流传热量130室温℃相对湿度%空气露点温度℃冷表面控制温度℃辐射和对流热量W/m2266018193850151652256017183750141551246016173750131451
地面辐射供冷的冷辐射量参考值室温℃相对湿度%空气露点冷表面辐射和对流26601819131
但是,冷辐射能够实际吸收的热量,为什么往往会大于上述按照“不结露”原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呢?这是因为房间的得热量中,有相当一部分(如日射、人体、灯光等)是辐射热,可以直接和冷辐射表面之间进行热交换。
但是,冷辐射能够实际吸收的热量,为什么往往会大于上述132
正如“得热”应区别于“负荷”一样。进入房间的辐射热,并不立即转化为使空气温度上升,而是首先被各个壁面所吸收。冷辐射直接进行了这个换热过程。因此,对于房间冷负荷构成中,有较大比例辐射热的,冷辐射能力会增大。正如“得热”应区别于“负荷”一样。进入房间的辐射热133得热量与冷负荷房间得热量不同于空调冷负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曾将二者混为一谈。1978年8月20日,对京西宾馆一间西向会议室测定:房间最大得热量为2777kcal/h空气最大得热量即空调冷负荷为1429kcal/h空调冷负荷占房间最大得热量的51.46%得热量与冷负荷134房间得热量中:对流热直接与室内空气换热成为瞬时冷负荷。
辐射热则被围护结构和家具等蓄热体吸收,随后再以对流形式放入室内,成为滞后的冷负荷。如果采用冷辐射,辐射热就会直接被冷表面所吸收,不再以对流形式放入室内。房间得热量中:135
辐射┌───┐┌─→│蓄热体│─--┐┌────--┐│└───┘││房间得热量├→││└--─---─┘││
2777│对流┌────┐
│└─→┤空气├←┘└──┬─┘↓┌─────┐└→│空调冷负荷│└────--┘
1429辐射┌───┐136室温26℃、相对湿度60%、露点温度18℃、表面控制温度19℃其他表面加权平均温度取值地板冷辐射(W/m2)顶板冷辐射(W/m2)辐射热对流热总热量辐射热对流热总热量与室温相等35.91.637.535.927.863.7较室温高1℃41.31.642.941.327.869.1较室温高2℃46.71.648.346.727.874.5较室温高3℃52.21.653.852.227.880.0较室温高4℃57.61.659.257.627.885.4室温26℃、相对湿度60%、其他表面加权地板冷辐射(W/m2137
但是,房间冷负荷构成中辐射热不同比例条件下的冷辐射能力,还没有严密的理论计算方法。正如地面辐射供暖的负荷计算,仍沿用一般对流供暖方式的计算方法略加修正一样,辐射供暖和辐射供冷的技术原理和设计基础资料环节,仍处在认识过程中,滞后于应用,尚需要通过实验和工程应用不断探索。但是,房间冷负荷构成中辐射热不同比例条件下的冷辐射1383)冷(暖)辐射空调的方式
所谓冷(暖)辐射空调,一般采用将冷(热)媒管道敷设于房间的地面、顶或墙面的方式。冬天通过热媒水,形成热辐射,夏天通过冷媒水,形成冷辐射。如果是地面的冷热辐射,可称为“冷暖地面”,如果是顶板的冷热辐射,可称为“冷暖顶棚”。3)冷(暖)辐射空调的方式139所谓“毛细管网”,也是冷(暖)辐射空调的一种形式。采用较一般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较细的外径为3-5mm的塑料管组成管网,或称之为“席”,用砂桨将其抹在地面、顶或墙面内。或预制在不同材质的天花板模块内,称之为“吊顶毛细管模块”。所谓“毛细管网”,也是冷(暖)辐射空调的一种形式。采用较140其实,冷(热)媒在管网内的循环,同其他采暖空调水系统一样,完全是依靠来源于系统循环水泵的机械循环动力,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毛细管作用。正如初期将这种特征的空调方式戏称之为“告别暖气空调时代”或“恒温恒湿”一样,带有一定的商业炒作味道,暖通空调的业内人士,大多并不认同这种对专业术语的轻率命名。其实,冷(热)媒在管网内的循环,同其他采暖空调水系统一样1414)辐射供冷的除湿问题夏季的空调需要对空气进行减焓除湿。除湿过程以及补充辐射供冷承担冷负荷的不足,只能依靠其他空气处理手段。例如:4)辐射供冷的除湿问题142①配置独立新风处理系统,将新风的绝对含湿量处理到低于室内设计绝对含湿量,例如:较室内设计绝对含湿量低3g/kg,取新风“送风湿差”不小于3g/kg。这样,处理后的新风除了担负新风本身湿负荷和房间内的散湿量以外,还可以担负部分冷负荷。①配置独立新风处理系统,将新风的绝对含湿量处理到低于室内设143溶液除湿或冷却除湿如果新风只需要担负新风本身湿负荷和房间内的散湿量,则有条件采用溶液除湿。如果新风还需要担负部分冷负荷,则宜采用冷却除湿。溶液除湿或冷却除湿144
显然,独立新风方式适用于热、湿负荷较小的场合。而且,应按照承担除湿负荷确定所需最大新风量,还应该在除湿所需最大新风量与卫生要求所需最小新风量(例如冬季)之间,采取有效的变风量措施。显然,独立新风方式适用于热、湿负荷较小的场合。而且145②配置常规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适用场合显然广泛多了。虽然只是一种“补充”,也可以不同程度减少常规空调系统的容量,由于节能和改善房间热舒适性效果的优势,值得加以提倡。②配置常规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146
奥运篮球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馆的观众休息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北京工业大学陈超教授等,在北京某办公楼的大堂,实施了地板辐射冷热联供系统改造,2009年夏季实测结果表明,可在地板表面不凝露和送风系统关闭的条件下,大堂空气温度维持在24.6-26.5℃范围。奥运篮球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馆的观众休息厅,北京1475)不宜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有些工程需要设置地面辐射供暖(例如需要保证冬季温度的高大空间),在此前提下,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辐射供暖设施,在夏季供给适当的冷媒,自然形成辐射供冷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5)不宜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148
如果本来不需要或不适合设置辐射供暖,而辐射供冷所可以担负的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的比例又很小时,刻意作辐射供冷的配置,就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配置地面、墙面或顶板的冷热辐射,需要对建筑装饰或其他设施,提出多方面的限制,甚至要牺牲其他方面的功能,特别是建设标准较高的公共建筑,从设计的整体往往很难完善实施。如果本来不需要或不适合设置辐射供暖,而辐射供冷所可1496)认真对待冷媒问题
为充分发挥辐射供冷可以采用温度较高冷媒的优势,以及防止辐射供冷设施冷表面结露,应通过认真计算,合理确定和采取可靠技术措施控制冷媒温度。而为保证独立新风处理系统或空调系统有足够的除湿能力,又需要较低的冷媒温度。应从提高冷源设备效率的角度,认真寻求合理的冷源系统配置方案。6)认真对待冷媒问题1507)若干认识问题①将辐射供冷的新风下送风方式,称之为“置换通风”,这偷换了暖通空调专业的理论概念。“置换通风”的机理,是送入的冷空气层依靠热浮升力的作用上升带走热湿负荷和污染物,因此只适用于全年送冷的区域。当送入热风时,将不再属于“置换通风”范畴。7)若干认识问题151②有人认为:辐射供冷应位于房间上部,辐射供暖应位于房间下部,认为如果采用地面辐射供冷,将形成“冻脚”的不舒适感。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这是对流换热的一般概念,但是,难以做到同时配置供冷和供暖的两套设施。②有人认为:辐射供冷应位于房间上部,辐射供暖应位于房间下部152事实上,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的传热过程主要是辐射,作用于房间的各个表面。对于层高不大的建筑,经工程实测证明,无论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顶辐射,供暖或供冷时室内垂直温度场分布和各表面的辐射温度,均不会有“想当然”那样大的差异。辐射供冷时,一般也要控制表面温度在20℃左右,根本不致于会发生“冻脚”的问题。事实上,辐射供冷或辐射供暖的传热过程主要是辐射,作用于房153③但是,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采用顶板辐射,对供暖量或供冷量会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其中的对流传热量部分。地面辐射的对流供暖量会大于顶板辐射的对流供暖量。顶板辐射的对流供冷量会大于地面辐射的对流供冷量。因此,有必要根据房间冷和热的负荷特性以及建筑构造特征,合理确定辐射方式。③但是,采用地面辐射还是采用顶板辐射,对供暖量或供冷量会有154④若干工程的冷暖顶板,采用DE25的PB管,管间距300mm,埋设于200mm厚楼板下铁之上、水电管道及上铁之下的现浇混凝土层内。此种将塑料管埋设于楼板结构层内的敷设方式,因带有对施工安装质量的极大依赖性,不宜作为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④若干工程的冷暖顶板,采用DE25的PB管,管间距300m155⑤辐射供暖或供冷工况的辐射和对流传热量,与辐射体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为防止辐射辐射体表面的结露,必须严格控制供冷工况时辐射体表面温度。供暖工况辐射体表面温度,也应该符合GB50018-2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4.2条的规定。⑤辐射供暖或供冷工况的辐射和对流传热量,与辐射体表面温度和156⑥怎样对待室温调节控制问题?冷热辐射系统的热惰性很大,且许多建筑事实上存在内区和外区的不同负荷密度,且室温很难自主选择,并适应负荷的静态特性特别是动态特性的调节控制。有以下并不十分成熟的应对措施:
⑥怎样对待室温调节控制问题?157
a.由风系统主导进行调节控制,配置常规空调系统,将辐射供冷设施作为常规空调系统的补充,就比较容易实施。b.依靠上述冷辐射能直接吸收引起负荷波动的主要因素——辐射热的“自平衡”作用,但由于“自平衡”作用的量概念尚不完善,会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a.由风系统主导进行调节控制,配置常规空调系统,将辐射158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已实施和准备实施的冷(暖)辐射空调工程,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就是冷(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仅有2-3℃。由于流量是常规系统的一倍以上,所以就出现“集中空调系统仅水泵一项的耗电指标就高达7.6kWh/m2”这样的惊人数值,节能技术不应该有这样的负面结果。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159据说,取如此小温差的理由,是为防止辐射表面凝露。但是,对于混凝土楼板内埋管的冷辐射,当采用15.5/20.5℃平均水温18℃,盘管间距150mm,板面温度为23.7℃,根本不存在辐射表面凝露的问题。“毛细管网”表面温度对水温比较敏感,这正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但也可以采用18/23℃平均水温20.5℃的参数。据说,取如此小温差的理由,是为防止辐射表面凝露。160十二、关于解决冬季空调房间冷负荷问题的若干观念内区空调房间冷负荷是常年发生的。太阳辐射得热大于围护结构散热的外区空调房间,在冬季也可能发生冷负荷,特别是窗的热工性能逐步改善之后,这种现象出现的机会大为增多。十二、关于解决冬季空调房间冷负荷问题的若干观念1611)解决冬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首先要合理地划分时段:第一阶段,当室外温度开始低于室内温度的阶段,例如北京地区的九月(或四月),冷源系统的主体部分可以停止供冷运行了,但内区空调房间和发生冷负荷的外区空调房间,仍需要延长供冷运行周期;1)解决冬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首先要合理地划分时段:162第二阶段,室外温度进一步降低,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能够≤10℃(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5℃)时,例如北京地区的十--十一月(或三--四月),可利用冷却塔为空调房间供冷;第三阶段,室外温度又进一步降低,大约日平均温度≤5℃(或≤0℃)时,则可以采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第二阶段,室外温度进一步降低,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能够≤101632)应特别注意:时段划分不是机械的。在某同一个时段内,还有昼夜温差的问题,例如:在白天室外温度较高时,冷却塔或室外新风难以提供冷源,但在夜间则具备供冷能力。又例如:白天室外温度在5℃以上,而夜间可能在0℃以下,就不宜利用冷却塔供冷。因此,在系统配置上,应该具备能适应随时变换供冷运行方式的功能。2)应特别注意:时段划分不是机械的。在某同一个时段内,还有昼1643)关于采用新风作为内区冷源问题※全空气系统冬季采用新风作为内区(或某些太阳辐射强烈的外区)的冷源,当室外温度低于0℃、只要新风比大于30%,当室外温度低于5℃、只要新风比大于40%,对于一般负荷密度的建筑,是没有问题的。3)关于采用新风作为内区冷源问题165※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办公建筑)tn=20℃,Ψn=30%,hn=7.5kcal/kg集中新风(加热加湿)送风参数取:tx=6℃,Ψx=75%,hx=4kcal/kg(此状态参数在吸收室内热量以后升温到20℃时,Ψ=30%)每m3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4.8W。按照新风量取30m3/h·人,每人占有使用面积4m2计算,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36W/m2。※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办公166※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不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商业建筑)tn=20℃,Ψn=30%,hn=7.5kcal/kg集中新风(等湿加热)送风参数取:tx=6℃,hx=2kcal/kg每m3新风可以担负的冷负荷约为7.6W。按照新风量取20m3/h·人,每人占有使用面积3m2计算,新风可担负的冷负荷约为51W/m2。※风机盘管加集中新风系统,对于冬季不需要加湿的场合(例如商167※以上计算,都是基于最小新风量标准,如果按照有利于节能的原则,具备适当增加新风量的条件,应该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事实上,许多两管制的系统,经过改造,采用适当增加新风量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新的设计,也在采用这种办法。※以上计算,都是基于最小新风量标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与安全培训演练记录课件
- 难点详解浙江省义乌市中考数学必背100题【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7章VHDL基本语句
- 2024自考公共课自我提分评估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信息素养基础工具与使用规范
- 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技术政策法规与产业规范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学反馈机制构建报告
- 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阳光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
- 项目四汽车电器与空调维护(一级维护)
- 集装箱货物高效清关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篇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江西省宜春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代销理财管理办法
- 医院物业管理质量标准及服务流程
- DR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理
- 《中兽药生产技术》课件-14.中药炮制方法-火制
- 人力资源招聘与甄选工作标准化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