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机制课件_第1页
犯罪心理学-机制课件_第2页
犯罪心理学-机制课件_第3页
犯罪心理学-机制课件_第4页
犯罪心理学-机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行为的因素与机制内容纲要犯罪行为的生物学机制及理论精神病态-另一个独特的世界学习和环境因素犯罪发展-青少年犯罪说明: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最终结果。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的共同结果。难以分开和比较谁重孰轻。目前我们常轻视遗传对犯罪作用,因为遗传宿命论不符合我们观念。为了讲解方便,我们分解为生物-精神病-心理社会。一、天生犯罪人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1836—1909)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始人。实证犯罪学之父。一、天生犯罪人生于维罗纳犹太人家庭。曾任军医、精神病院院长、都灵等大学教授。重视对犯罪人的病理解剖研究,运用人类学测定法对罪犯头盖骨人相研究。主要著作-《犯罪人论》《女性犯人》《政治犯和革命》

一、天生犯罪人1870年的意大利帕维亚监狱。《哲学的慰藉》、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哈维尔的《狱中书简》并称为人类文明三大狱中书简。一、天生犯罪人监狱医生,几千名犯人,人类学调查,大量尸体解剖。1870年12月,意大利帕维亚监狱,龙勃罗梭打开了意大利著名的土匪头子维莱拉尸体的头颅,发现其头颅枕骨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的位置如同低等动物一样。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属于真正的蚯突(vermis)肥大,可以说是真正的正中小脑。这发现触发了他灵感,认为,犯罪者帷幕被揭开--原因在于原始人和低等动物的特征在我们当代重新繁衍,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一、天生犯罪人理论的主要内容1、犯罪者通过体格心理异常区别于非犯罪人。2、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退化现象。3、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蜕变到低级原始人类型4、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犯罪天赋中产生。一、天生犯罪人龙勃罗棱提出遗传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从调查个案入手,肯定了隔世遗传规律、天然类聚说(认为两个犯罪家庭联姻后,遗传的影响更大)。

一、天生犯罪人质疑和反对:1)大批追随者同时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当看到龙勃罗梭搜集的相貌不对称和有特征的罪犯画像时,法国人类学家保罗•托皮纳德尖刻地挖苦说:“这些肖像看起来与龙氏朋友们的肖像一模一样。”2)英国犯罪学家查尔斯•巴克曼•格林(1870-1819),12年一研究计划,考察了3000名以上罪犯,个人1500次观察。发现在测量方面还是身体异常方面,统计都表现出与那些守法者统计一致。结论是:不存在犯罪人身体类型这种事情”。戈林断言,不存在天生犯罪类型,犯罪不是由遗传而来的。(现在看来两者研究都有漏洞)一、天生犯罪人修正:1)天生犯罪人只占犯罪人数的1/3.2)犯罪六大类型。职业、司法(冲动)、激情、倾向(诱导)、精神病、歇斯底里3)天生犯罪人-没有罪恶感悔恨、无法建立密切友谊、以背叛、极度自我中心、冲动、冷酷、对疼痛不敏感。一、天生犯罪人评价:1)现代犯罪学之父,2)冲击了犯罪只是社会环境因素导致,3)目前临床心理研究也发现相似之处。4)天生犯罪过于武断。二、体型与犯罪德国精神病学家提出体型,后人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1矮胖型:身材圆厚肥胖、多脂肪、手足粗短、性格外向、善与人相处。不易犯罪,假如犯罪,则大多为欺诈,累犯很少,容易再社会化。2瘦长型:身材瘦长、手足长而细、性格内向、喜批评、多愁善感。瘦长型的人多犯盗窃与欺诈罪,累犯之中,瘦长型占大多数。3健壮型:健硕强壮、肌肉发达、活力充沛、具有爆发性格。暴力财产犯罪与暴力性犯罪。4障碍型:身体发育不正常或有障碍,或有残缺畸形,性格多内向。大多犯性犯罪。二、体型与犯罪哈佛大学学者谢尔顿(Sheldon,1949)胚胎分类。1)内胚层型:内脏发达、贪吃爱社交,肥胖,犯罪一般2)中胚层型:肌肉强健、爱冒险竞争,粗鲁、对疼觉不敏感,犯罪最多3)外胚层型:大脑紧张、压抑内向,犯罪最少,4)平衡型:大学生多见二、体型与犯罪反对者:并未发现中胚层与暴力犯罪的相关性,(wadsworth,1979)中胚层暴力犯罪也许是肌肉发达和适合实施暴力中胚层似乎与青少年犯罪有关,但与成人犯罪不明显。(laub,1997)三、吸引力与犯罪吸引力:是指人的面部、整个身体气质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的亲和力和魅力。吸引力的优势存在的。资料显示有魅力的人更容易事业成功、社交技巧娴熟等。RICKESS监狱对畸形罪犯手术矫形,整容后犯罪较少明显三、吸引力与犯罪娃娃脸看上去像儿童特征、看上去天真、诚实、温暖、软弱、依赖、谦恭等。三、吸引力与犯罪娃娃脸研究1)较高经济家庭娃娃脸男孩符合传统印象2)中产家庭娃娃脸男孩更武断敌意。3)低社会经济阶层娃娃脸可能较同龄者有较高的少年犯。原因:可能是过分想提升自己公众形象。四、轻微生理缺陷轻微生理缺陷与犯罪研究1)与暴力犯罪有关。Mednick1998表明,来至不稳定家庭的MPAs男孩与暴力犯罪有关。也有研究表明MPAs与成人暴力犯有关。2)MPAs伴有身体不对称,很可能与行为障碍与反社会行为有关。五、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研究一致率研究详见书中P75表格。一致率,同卵是异卵双生的4倍(Hans,总结339对及文献)寄养研究结论:遗传对犯罪倾向中等影响,环境也很重要,出生前经历也有一定影响。六、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Eysenck认为:犯罪是环境和神经系统的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人格特质中得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六、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外向型1)特点:喜欢社交、冲动、乐观;无耐心、丧失理智、攻击性、追逐刺激挑战等2)生物学基础:网状激活系统的唤醒水平有关。外向者对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较弱,行为易失控。酒精与犯罪的关系例证。六、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神经质1)特点:高神经质,紧张、焦虑和情绪化。2)生物学基础:是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有关六、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精神质1)冷酷、低社会性、仇视、怪异。2)生物学基础:未建立,可能与神经递质有关。与精神病态有关,但是临床医生发现Eysenck的人格特质中精神质与精神病联系不大。六、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Eysenck的人格犯罪理论:犯罪交互理论。环境条件(条件反射)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遗传特征的基础上的结果。2)生物学基础:未建立,可能与神经递质有关。与精神病态有关,但是临床医生发现Eysenck的人格特质中精神质与精神病联系不大。精神病态-另一个独特的世界犯罪行为的起源:学习和环境因素一、行为主义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经典条件反射一、行为主义理论2行为主义理论的操作条件反射一、行为主义理论2行为主义理论的操作条件反射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增加行为可能性消退-惩罚-举例:烟酒瘾、网瘾、毒瘾;偷窃贪污及暴力、抢劫行为一、行为主义理论3行为主义犯罪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当一种行为发展之后给其带来好处,可能被不断强化,最后不能自拔形成犯罪。偷盗、暴力、贪污、抢劫、性犯罪。二、社会学习理论1主要观点:犯罪是向社会学习而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犯罪行为(矫治心理)2社会学习理论犯罪理论:通过观察、倾听、模仿与人交流获得学习行为,行为被强化。例如:观察暴力片实验、家庭暴力、明星行为(吸烟、儿童骚扰和吸毒)明星常常是青少年模仿学习榜样7岁女孩模仿《还珠格格》小燕子上吊死亡7岁小女孩看到剧中“小燕子”上吊自杀但不会死亡的镜头,与玩伴玩“小燕子”上吊,结果导致意外身亡三、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我们做自己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定期望。期望会促发和强化行为的发生。例子:刻苦学习、教徒、赌博行为。犯罪行为期望获得财富、权利、安全等四、差异交往-强化理论Akers整合行为主义及社会学习等理论,提出。认为犯罪通过与社会环境中得人际互动中习得,支持犯罪行为远远超过遵纪守法的时候,易导致犯罪行为发生。两类村民偷窃行为。五、挫折诱发犯罪中国一句古话:兔子急了也咬人。人类(包括动物)行为被阻或目标奖励受阻,挫折产生,导致非理性反抗。言行举止粗暴激烈、丧失理性。出现暴力犯罪。五、挫折与犯罪引起挫折几个因素1)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2)不公正感觉-导致反抗;3)个人成长经历-挫折多挫折感强;4)父母教养教育-忽视导致挫折、自卑、不信任和敌意。五、挫折与犯罪案例:1)1993年洛杉矶大规模暴动-持续4天、死亡58人,2000伤、60000被捕,10亿资产;6000名国民警卫军、2000名警察、4500名联邦军;骚乱又蔓延至全国19个洲。五、挫折与犯罪案例:2)1977年纽约停电-2706人盗窃,非裔65%,西班牙30%;3)马加爵事件。六、犯罪诱发因素之一情景不要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碰到错误的人。环境中挑衅因素诱发犯罪。例子:湛江街道吵架、六、犯罪诱发因素之二权威服从令的战争屠杀和犯罪。服从电击试验。显示:2/3被试服从邪恶命令。服从性与受害人及权威人距离有关系。去人性化增加服从性。六、犯罪诱发因素之三-去个体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