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课件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课件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课件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课件_第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蝶恋花晏殊蝶恋花晏殊1[教学目标]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情感。2.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1、关注词人抒发愁绪的表现手法。2、品读名句。[教学目标]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3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蝶恋花4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文,十四岁5晏殊的词

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应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的另一主要内容。造语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点。作品集:《珠玉词》晏殊的词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6基础累积槛菊(jiàn)谙(ān)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长,故称“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基础累积槛菊(jiàn)谙(ān)7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蝶恋花》,请问哪一句含有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明确:“明月不谙离恨苦”含有全词词眼,词眼是“离恨苦”。也就是说整首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蝶恋花》,请问哪一句含有全词的词眼,8

2、再次诵读全词,说说词中的主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明确:给人的感觉是女性。但作者晏殊却是男性。这种写法叫做代言体。指男性的词人模拟女性的口吻以抒写女性的心理与行为的作品。这在词的创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词在很多情况下是写给歌女吟唱的,所以以她们的口吻来写比较好传情达意。2、再次诵读全词,说说词中的主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93、三读全词,理清思路明确:上片——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人的感情,点出离别苦。下片——通过高楼独望,欲寄彩笺兼尺素写出对远方人的思念。3、三读全词,理清思路10感悟意象1、诵读上片,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明确:菊兰燕子明月2、思考:这些景物蕴含了什么情感?(注意:抓住关键字词)感悟意象1、诵读上片,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片选取了哪些意11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12“槛菊”笼罩在“愁烟”中,“兰”带着“泣露”,“罗幕”是“轻寒”。这些都是基调低沉的哀景,从而烘托出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情绪。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槛菊”笼罩在“愁烟”中,“兰”带着“泣露”,“罗幕13槛菊愁烟兰泣露

菊愁烟、兰泣露,透露了主人个的忧愁和伤感拟人,移情入景,以悲景写悲情。槛菊愁烟兰泣露菊愁烟、兰泣露,透露了主人个的忧愁和伤感14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幕轻寒15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轻寒:秋寒,也是主人公心里的感受燕子双飞:燕子双宿双飞,主人公只能独处一室,更觉孑然凄清之感。——以乐景写悲情罗幕轻寒,燕子双飞轻寒:秋寒,也16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17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18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19合作探究1、全班先齐读下片,再自由读。讨论:下片第一句又写了什么景色,与上片的景色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合作探究1、全班先齐读下片,再自由读。20下片写了西风使碧树凋零的景色。上下片不同的特点是:下片写的是昨夜之事,而上片写的是今晨之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方面使全词在章法上别出心裁,另一方面可见主人翁彻夜未眠,看着夜晚到今晨景色的变化,从而突出思念之深,离别之苦;上片用字旖旎,境界较小;下片却忽而苍凉阔大起来,风格很不一样。下片写了西风使碧树凋零的景色。上下片不同的特点是:21

在词的下片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孤独、迷茫、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在词的下片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22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凋独景:碧树凋零情:孤寂凄苦孤独无依

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凋独景:碧树凋零情:孤23本词表现了闺中女子独自在家,饱尝离别之苦。在清秋来临之际,登楼远眺,对远方飘泊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本词表现了闺中女子独自在家,饱尝离别之苦。在清秋来临之际24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总结艺术特色: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25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26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谈立志。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栖梧》,谈执著。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出于辛弃疾的《青玉案》,谈欣喜。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27诗歌赏析要点:

1.紧扣意象;2.体味语言;(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3.揣摩手法;(抒情手段、表现手法等)4.深临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诗歌赏析要点:

1.紧扣意象;28延伸作业试用本课所学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这首词的炼字。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延伸作业试用本课所学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这首词的炼字。29蝶恋花晏殊蝶恋花晏殊30[教学目标]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情感。2.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1、关注词人抒发愁绪的表现手法。2、品读名句。[教学目标]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32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蝶恋花33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文,十四岁34晏殊的词

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应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的另一主要内容。造语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点。作品集:《珠玉词》晏殊的词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35基础累积槛菊(jiàn)谙(ān)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长,故称“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基础累积槛菊(jiàn)谙(ān)36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蝶恋花》,请问哪一句含有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明确:“明月不谙离恨苦”含有全词词眼,词眼是“离恨苦”。也就是说整首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蝶恋花》,请问哪一句含有全词的词眼,37

2、再次诵读全词,说说词中的主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明确:给人的感觉是女性。但作者晏殊却是男性。这种写法叫做代言体。指男性的词人模拟女性的口吻以抒写女性的心理与行为的作品。这在词的创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词在很多情况下是写给歌女吟唱的,所以以她们的口吻来写比较好传情达意。2、再次诵读全词,说说词中的主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383、三读全词,理清思路明确:上片——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人的感情,点出离别苦。下片——通过高楼独望,欲寄彩笺兼尺素写出对远方人的思念。3、三读全词,理清思路39感悟意象1、诵读上片,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明确:菊兰燕子明月2、思考:这些景物蕴含了什么情感?(注意:抓住关键字词)感悟意象1、诵读上片,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片选取了哪些意40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41“槛菊”笼罩在“愁烟”中,“兰”带着“泣露”,“罗幕”是“轻寒”。这些都是基调低沉的哀景,从而烘托出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情绪。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槛菊”笼罩在“愁烟”中,“兰”带着“泣露”,“罗幕42槛菊愁烟兰泣露

菊愁烟、兰泣露,透露了主人个的忧愁和伤感拟人,移情入景,以悲景写悲情。槛菊愁烟兰泣露菊愁烟、兰泣露,透露了主人个的忧愁和伤感43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幕轻寒44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轻寒:秋寒,也是主人公心里的感受燕子双飞:燕子双宿双飞,主人公只能独处一室,更觉孑然凄清之感。——以乐景写悲情罗幕轻寒,燕子双飞轻寒:秋寒,也45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46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47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48合作探究1、全班先齐读下片,再自由读。讨论:下片第一句又写了什么景色,与上片的景色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合作探究1、全班先齐读下片,再自由读。49下片写了西风使碧树凋零的景色。上下片不同的特点是:下片写的是昨夜之事,而上片写的是今晨之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方面使全词在章法上别出心裁,另一方面可见主人翁彻夜未眠,看着夜晚到今晨景色的变化,从而突出思念之深,离别之苦;上片用字旖旎,境界较小;下片却忽而苍凉阔大起来,风格很不一样。下片写了西风使碧树凋零的景色。上下片不同的特点是:50

在词的下片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孤独、迷茫、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在词的下片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51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凋独景:碧树凋零情:孤寂凄苦孤独无依

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凋独景:碧树凋零情:孤52本词表现了闺中女子独自在家,饱尝离别之苦。在清秋来临之际,登楼远眺,对远方飘泊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本词表现了闺中女子独自在家,饱尝离别之苦。在清秋来临之际53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