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四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28分).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O.国庆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卡车是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噪声是有害的,为了减弱噪声,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如:禁止鸣笛、装消声器、控制音量等是在 减弱噪声;如:安装隔音屏墙、路边种树、关闭门窗等是在 减弱噪声。.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 信息二: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图中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哪个?.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m.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TOC\o"1-5"\h\z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B.3:10C.8:15D.15:8.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2468火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lOm/s,自行车I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是10m/s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三、实验题(每空2分,18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以听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发出了声音,保持伸出桌面钢尺长度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发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To.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一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停表的读数是分秒。(I)该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4)实验中测得总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I,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I、V2、V3的大小关系是;(用比较)(5)下图中是某次测量情况,小车从B运动到C时路程为cm,平均速度vbc=m/s;(6)小车未达终点停止计时或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测量时间偏小,测量速度0四、计算题(每题各12分,共24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o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
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距南宁 距南宁|ll0km~| |60kmTTA B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14分).【答案】 ①.振动②.空气③.能量【解析】【详解】[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出去的。[3]声音使烛焰发生了晃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①静止②.运动③.长途汽车【解析】【详解】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与长途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车是静止的;若以小明或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说明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卡车是运动的;若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与长途汽车或小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所以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答案】列车在1s内通过的路程为15m【解析】【详解】15m/s表示列车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答案】①.声源处 ②.传播过程中【解析】【详解】[1]禁止鸣笛、装消声器、控制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⑵安装隔音屏墙、路边种树、关闭门窗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①.路程②.时间③.速度【解析】【详解】[1]比赛刚开始,"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⑵由于兔子中途轻敌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总时间,因为乌龟先到达终点,所用时间少,所以判断出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⑶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答案】①.两者运动距离相等②.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快【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两人运动的距离相等;⑵由图可知,骑车达到200m时用时15s,而跑步达到200m时用时25s,故说明骑车者的速度要大于跑者步的速度。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D【解析】【详解】A、刻度尺左边的零刻线(或其他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故A错误;B、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B错误;C、刻度尺未放正,故C错误;D、当零刻线有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故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详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详解】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该物体的宽度是:2.57c/2.5y2,58c%2.58cm故选A..【答案】C【解析】【详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选c..【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读ST图像和VT图像的能力。【详解】A.该图像与速度轴平行,即时间不变化,而速度是不同的,A不符合题意;B.该图像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该图像表示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D.该图像表示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详解】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强s2yl248v2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A【解析】【详解】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温度低,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知,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刻度尺的刻度会密集一点,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A符合题意。故选Ao.【答案】D【解析】【详解】AB.由图像可知小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小华的运动是变速运动,故AB错误;C.前2s小华通过路程较长,故前2s小华跑的快,故C错误;D.全程中两人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相同,故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答案】AD【解析】【详解】自行车的速度s600mt八.v=;=K=l0mzs汽车的速度v=36km/h=10m/s运动员速度也是10m/s,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答案】BD【解析】【详解】A.笛声是由于笛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重锤是增加打击力度从而增大振幅,使其响度增大,故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正确;C.音色用于区分不同的发声物体,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D.因为听见“犬吠”知道有人,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每空2分,18分).【答案】①.振动②.响度 ③.低【解析】【详解】[1]拨动钢尺,钢尺在振动,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⑵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保持伸出桌面钢尺长度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则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有关,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当于弦的长度变长,钢尺振动频率变慢了,钢尺发声音调逐渐变低了。.【答案】①1 ②.1.85 ③.1 ④.39.8【解析】[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⑵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85cm,物体长度为7.85cm-6.00cm=l.85cm⑶由图知,内侧指针指在1以后接近2,表示Imin且超过1.5min,外侧指针指在39.8秒处,所以停表的读数为1分39.8秒。.【答案】①.刻度尺②.停表 ③.v=; ④.同一位置⑤.V3>V1>V2 ©.40.0 ©.0.4 ⑧.偏大【解析】【详解】(1)测平均速度用到了长度测量工具和时间测量工具,故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3]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v=,[4]多次测量的是同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故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5]因为S2是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某一位置的路程,所以平均速度较小,而S3这段路程小车的初始速度就是S2的末速度,即S3这段路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比S2这段路程的速度大,SI是全程,速度介于前半段和后半段速度大小之间,因此有V3>V|>V2。(5)⑹⑺由图可知,小车从B运动到C时的路程s=40.0cm=0.4m,时间t=ls,则速度为V=-=94m._。4桢tIs(6)[8]测量时间偏小时,根据公式v=;可知,速度偏大。四、计算题(20题9分,21各9分,共18分).【答案】(1)500s;(2)2000m;(3)10m/s【解析】【详解】解:(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i=4000m,速度vi=8m/s,时间(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V2=20m/s,时间t=100s,则路程S2=v2t2=20m/sx100s=2000m(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s=4000m+2000m=6000ni总时间t=500s+100s=600s则速度V=-=^^=10m/s人」心以t600s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为500s;(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2000m;(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o.【答案】(1)0.5h;(2)100km/h;(3)0.6ho【解析】【详解】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10时45分-10时15分=30分=0.5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110km-60km=50km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100knVhtU.Dn(3)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60km,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八=£=型L=0.6h答:(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3)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6h。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题号—二—四五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读数时视线倾斜会产生误差D.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势不可挡。交通发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华灯园林,美丽家园。当你坐在汽车上,看到两旁的楼房在后退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这现象说明( )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TOC\o"1-5"\h\z.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其时间间隔应大于0.1s。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 )A.大于17mB.小于17mC.大于34mD.小于34m.百色市的城市建设逐渐以人为本。路旁植树造林,离住宅较近的快速路两旁建有隔音板,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小水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噪声污染.关于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使进入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这是利用了玻璃管的惯性
B.水银体温计之所以使用水银而不用水,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C.水银体温计测温过程中,水银面上升,但管中水银密度不变D.用原来示数为36.5C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测量37℃的体温,则最终读数仍为36.5CTOC\o"1-5"\h\z.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炎热的夏天,吃一杯液氮冰淇淋降温是件快乐的事。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液氮冰淇淋旁出现的“白气”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后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这时可观察到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搅拌使冰块熔化时是在放热C.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D.冬天道路结冰可通过撒盐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如图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cm,所测时间是.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南运动,它们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与甲车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选填“南”或“北”);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除了图中所示给出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小青通过测量得到,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V2。那么,V]、V2的大小关系是V!V2(选填“>"、"="或"V")。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二胡,用弓拉动琴弦时,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二胡底部用可乐罐制成的琴筒贴有薄膜并开有3个音窗,琴筒是用来增加发出声音的 :演奏时琴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C,图2所示体温计读数是数是(2)如图3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装置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的液柱会向右移动。将玻璃瓶从热水中移至冷水中,玻璃管内的液柱会(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会移动”),与放在热水中相比,瓶中气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依据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防冻液含量/%30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C-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C103104107111117124141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根据已学知识晶体凝固的条件是:。由上表可知混合液中,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O(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C,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OA.30% B.40% C.60% D.90%(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如图所示,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某同学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个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声强级/dB120.51.50213180231.002.001284100348.52.5065660(1)从表格数据可知,编号为的风铃管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编号为的风铃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2)根据表中数据,(填“能”或“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在物理学中,探究多因素问题,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探究风铃管发声频率与风铃管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风铃管的保持不变。.小美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某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她绘制了该物质从固态熔化成液态直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请根据题目信息完成下列问题:(2)该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该物质在这段时间内(选填"是''或"否")需要吸热。(3)该物质在-8℃处于态(填“固”、“液”或“气”)。该物质的凝固点是℃,该物质的沸点是℃o.小明和小宇分别用甲、乙装置中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不同的水加热做观察水沸腾实验:(1)小明用甲图装置做实验,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表明水沸腾了。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象a,图丁是小明由图甲中温度计读出的水某一时刻的温度,为由图丙得出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通过实验
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继续吸热。(2)小宇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b,图象中a比b沸点高的原因是,甲、乙两装置中水的质量关系应该为mhim乙。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0小题9分,第21小题8分,共17分).如图是一辆遥控小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请根据图像计算以下问题。(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多少m/s?(2)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3)小车车速最快是哪个时段?速度是多少m/s?.小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小马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小马坐在火车上测得自己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72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贝U:(1)这条隧道有多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解答]解:A、当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时,不一定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量,故A错误;B、要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故B错误;C、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会产生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D、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解答】解:A、行驶的汽车与楼房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时,楼房是运动的,故A正确;B、楼房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楼房是静止的,故B错误;C、行驶的汽车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汽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D、行驶的汽车与楼房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楼房为参照物时,汽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o.【解答】解: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从而说明音叉振动,由此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o.【解答】解: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解答】解: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的最短时间为0.1s,则拍手的声音传到高墙的时间为t=1x0.1s=0.05s;声音在空气中的2传播速度为v=340m/s,由丫=且可得,距离高墙的最短距离为s=vt=0.05sx340m/s=17m,t故A正确。故选:Ao.【解答】解: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阻断声音的传播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Do.【解答]解:A、用手甩动体温计时,管内的水银和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手停止运动时,体温计由运动变为静止,而管内的水银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下运动,使进入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故A错误:B、与水相比,水银的比热容更小,这样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其温度变化明显,因此,适合作为测温物质,故B正确;C、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体温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p=g知,水银密度变小,故C错误;D、用原来示数为36.5C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测量37c的体温,水银会从玻璃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上升到37℃,故D错误。故选:B=.【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橡胶、沥青、松香等。故选:Co.【解答】解:液氮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空气温度明显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故选:D».【解答]解: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B、冰块熔化时吸热,故B错误;C、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错误;D、撒盐可以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故D正确。故选:Do二、填空题(共5小题).【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3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35cm;(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5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9.9s,因此秒表读数为lmin39.9s=99.9s。故答案为:1.35;99.9o.【解答】解: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巾=坦=理Sl=4m/s。t甲5s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v乙=6m/s,viAj=4m/So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大,经过5s乙车跑在最前面,甲车与丙车的速度相等。已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南运动,因为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故答案为:丙;北;乙。.【解答】解:(1)除了图中所示给出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秒表,来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2)小车沿着斜面下滑,做的是加速运动,所以vi〈V2。故答案为:秒表;V。.【解答】解:演奏二胡时手指向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用可乐罐制成的琴筒可以将声音放大,增加发出声音的响度。演奏时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空气。.【解答】解:(1)图1的温度计是一般的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是1C,液柱指示在0C以下,读数为-8C;图2的温度计是体温计,分度值是01℃,读数为38.3C:(2)将玻璃瓶从热水中移至冷水中,瓶内的气压变小,玻璃管内的液柱会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放在热水中相比,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将变大。故答案为:(1)-8;38.3;(2)向左移动;变大;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三、解答题(共1小题).【解答】解:(1)通过图表分析可知,防冻液含量从30%逐渐增大到60%时,混合液的凝固点从-170C降低到-49C;当防冻液含量由6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的凝固点从-49℃升高到-28℃,所以防冻液含量从30%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再升高;(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C,根据“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25C〜-30C,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应选防冻液含量为40%的混合液,故选B;(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而防冻液不易挥发,就会导致防冻液含量增大,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混合液的沸点随着防冻液含量增大而升高,所以混合液的沸点会升高,即其原因是水会因为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故答案为:(1)先降低再升高;(2)B;(3)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2的声强级最高,声音响度是最大的;3的频率最低,音调最低;(2)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故答案为:(1)2;3;(2)不能;直径。.【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直保持0℃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2)该物质在BC段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3)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固态,吸热升温;BC段是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是熔点,为0℃,且同一晶体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所以它的凝固点是0℃;CD段是液态,吸热升温;DE段是液体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对应的温度是沸点,为100℃。故答案为:(1)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是;(3)固:0;100,.【解答】解:(1)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由图丁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根据温度计的读数规则,温度计的示数为96°C;由图丙得出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2)甲图装置与乙图装置相比烧杯口多了一个盖子,这样水蒸气就会使甲图烧杯上方气压升高,而乙杯中水蒸气会很快散布到空气中,不会引起水面气压升高,而液体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甲图中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减少了热量散失,且两酒精灯完全相同,若两杯水的质量相等,则甲杯水的温度上升应该较快;由图丙可知,在水沸腾前,两杯水的温度上升速度相同,其原因是甲杯水的质量较大(即m甲〉m乙),造成了甲杯水的温度上升变慢。故答案为:(1)变大;96;不变;达到沸点;(2)甲图装置与乙图装置相比烧杯口多了一个盖子,这样水蒸气就会使甲图烧杯上方气压升高,沸点升高;五、计算题(共2小题).【解答】解:(1)由图知,小车在前2s内的路程为2m,前2s的速度为:vi='=四=lm/s;tj2s(2)由图知总路程s=6m,总时间t=7s,7s内的平均速度为:v=亘=包40.86m/s;t7s(3)小车在第2s-第5s内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第5s-第7s的路程为6m-2m=4m,速度丫3=包=如=2m/s,可见小车t32s在5-7s内速度最快,速度为2m/s。答:(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lm/s;(2)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0.86m/s;(3)小车车速最快是5-7s,速度是2m/s。.【解答】解:(1)小马的速度等于火车的速度,即v=72km/h=20m/s由丫=旦可得,小马通过的路程(即为隧道长):ts隧道=vt=20m/sx72s=144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s隧道+s车=1440m+360m=1800m,由V=且可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f=AL=18QQm=90sov20m/s答:(1)这条隧道有长度为144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90s。声明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2.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间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3.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W嘟嘟潮口崩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av乙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A.3:2B.2:3C.8:3D.3: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第2s时甲、乙相距6m.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6AJnABRMJ36AJnABRMJ3图: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可传声D.图: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可传声D.图: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D.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②使用更细的玻璃管③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④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天铁丝网上出现霜一凝固、吸热B.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一液化、放热C.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一熔化、放热D.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一汽化、吸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如图,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的路程是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m/so12 3 4)2cm3 4 5'6 7 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在第3s时,小车甲的速度小车乙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乙在6s内通过的路程是m。.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小彤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就能够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先拨动细的橡皮筋,再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的橡皮筋,则听到两次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选填"大''或"小”),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利用身边的常见的物体可以制成不同的物理器材,如用同样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在瓶中装上不同的水(如图所示,其中乙瓶中的水装满),就可以分别制成简易温度计和简易气压计,则图中的(选填“甲”或Z")是简易温度计。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10分,共18分).阅读短文,解答下列问题。潜艇的“耳目”一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在10kHz〜20kHz之间,因为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是kHz到kHzo(2)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说明理由。.某同学做了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分别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若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由于瓶中(选填“水”或“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低”)。(2)他又发现用细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音调(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由此他联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都可以。0^二0^二)0-4^-JRMna
Rang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8分,共18分).如图所示,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适量海波碾碎后放入试管,插进温度计,试管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表中。(1)将海波碾碎、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表中。(1)将海波碾碎、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2)根据实验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3)海波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其温度,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加热至计时7min,试管中的海波呈态。.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选"A”或"B”)。(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O(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如表为上海虹桥到厦门的D3203次动车组运行的时刻表。根据运行时刻表,回答以下问题:站名到站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上海虹桥/06:400宁波08:5909:()8314福州南13:0813:16883厦门北14:56/1109(1)动车由福州南驶往厦门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动车的长度为360m,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桥梁,动车全部通过桥梁所用时间是40s,这座桥梁的长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示意图仅供参考),探测船停在海面某处,发出的声波信号经。9s被探测仪接收到。(1)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2)如果改为发射激光信号,求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2.25x108m/so(不考虑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当二超声波沟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18.12cm,18.13cm,18.11cm,18.14cm,为了减小误差,取四次的平均值:18.12c/18.13cM18.11CM18.14为18.13叩,故C正确、ABD错误。4故选:Co.【解答]解:A、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B、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C、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
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o.【解答】解:AB、甲乙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lL=180kin=90km/h,乙的速度:v2=^-=11 2h 12120km=4Qkm/h,所以V,|>V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9:4,故A3h正确,B错误;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因V,F>Vs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80km,乙3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20km,路程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o.【解答】解: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3:4,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S甲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为:二更=工艮=空><23=2x2=8:31,v乙乌s乙t甲13t乙故选:Co.【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2〜4s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B、2~4s内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C、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丫=且=现=t4s2m/s,故C正确;D、由图知:第二s时甲、乙相距4m,故D错误。故选:Co.【解答]解:A、听小骨的功能是把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故A错误;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B正确;C、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咽鼓管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故C错误;D、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来时产生振动,故D错误。故选:Bo.【解答】解: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其质量不同,敲击时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两种波形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同时偏离中线的幅度也相同,即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错误;C、我们一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体验骨传导时,会发现固体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得多,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击鼓面,产生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形,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故D正确。故选:Bo.【解答】解:A、超声波清洗机发出超声,超声使眼镜上的污垢运动脱离眼镜,所以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洁眼镜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B超”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胎儿被反射回来,通过反射回来的情况,得知胎儿的一些信息,这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C、仪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锅炉被反射回来,通过反射回来的情况,得知锅炉的一些信息,这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D、声呐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到达海底被反射回来,根据海水从传声速度和传播时间,可以计算海底的深度,这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解答】解:①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高度越少,越不灵敏,故①错误;②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高度越多,越灵敏,故②正确;③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越明显,故③正确;④使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明显,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故B正确;C、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故C错误;D、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是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了,属于升华现象,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o二、填空题(共5小题).【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中刻度尺一个大格表示1cm,一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l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的距离是:6.20cm-2.60cm=3.60cm;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距离是:8.00cm-2.60cm=5.40cm=0.054m,则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亘=.Q:.51-=0.9m/s。t0.02sX3故答案为:3.60;0.9».【解答】解: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不变;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甲和乙;由甲图可知,当甲车通过路程为10m时,所用时间为5s,则甲车的速度为:警=2^s;十t甲5s由乙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V乙=2m/s;因此在第3s时,小车甲的速度等于小车乙的速度;小车乙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z=vz.t=2m/sx6s=12m。故答案为:甲和乙;等于;12。.【解答】解: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的音调不同,是由于此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解答】解: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大。故答案为:汽化;小。.【解答】解:瓶子内部有气体,当外部气压改变时,细管中液面会发生变化,所以图甲为简易气压计;当瓶子内部充满水,水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从而使细管中液面上升或下降,所以图乙为简易温度计。故答案为:乙。三、解答题(共2小题).【解答】解:(1)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即0.02kHz至ij20kHzo(2)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测量物体间距离。故答案为:(1)0.02;20;(2)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测量物体间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当敲击玻璃瓶子时,装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同样道理,当患者腹部有无积水时,敲击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答案为:(1)不同;空气;高。(2)不同;Ao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解答】解:(1)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试管内的海拔均匀受热;(2)根据实验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如图所示: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表格中2min-5min这段时间内,海波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4)表格中2min-5min这段时间内,海波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为48.0C,加热至计时7min,试管中的海波温度大于熔点,所以为液体。故答案为:(1)试管中的海波受热较均匀;(2)如图所示;(3)保持不变;晶体:(4)48.0;液态。.【解答】解:(1)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这将使得温度计的液柱上升较快,温度计的示数高于水的温度。若不及时调整,会损坏温度计。(2)水沸腾前,从底部产生的气泡会逐渐上升。气泡内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因接触到温度较低的水会发生液化现象,所以会越来越小。水沸腾后,整杯水的温度保持一致,所以气泡内的水蒸气不再发生液化。因受到的液体压强越来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会逐渐变大,直至达到水面破裂。(3)由图丙可知,水沸腾前(。〜7min),水的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后(7min后),虽然持续给水加热,但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在汤沸腾前用大火,可以减少将汤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汤沸腾后,即使调为小火,汤仍能保持沸腾。而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所以不论保持大火还是调为小火,老母鸡从汤中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即使用大火和使用小火,将老母鸡煮熟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而调为小火可以节省燃料,所以调为小火更为合理。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2)A;(3)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调为小火。五、计算题(共2小题).【解答】(1)动车由福州南驶往厦门北的路程为s=1109km-883km=226km,所用时间为t=14:56-13:16=lh40min=lh,3动车由福州南驶往厦门北的平均速度为v=亘=^*=135.6km/h;tyh(2)动车的速度vi=108km/h=30m/s,过桥的路程si=viti=30m/sx40s=1200m,这座桥梁的长度是stff=si-s车=1200m-360m=840mo答:(1)动车由福州南驶往厦门北的平均速度是135.6km/h;(2)这座桥梁的长度是840m。.【解答】解:(1)信号传播到障碍物的时间:t=lx0.9s=0.45s2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s=vt=1500m/sx0.45s=675m,(2)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t»*=—^―= ^5® =3x106s0V激光2.25X108m/s答:(1)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为675m;(2)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为3x1061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TOC\o"1-5"\h\z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2 3 4 56cmA.5.3cmB.5.25cmC.3.25cmD.3.3cm.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端午节龙舟赛时,选手们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面鼓,鼓声的( )A.响度变小B.响度变大C.音调变低D.音调变高.“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6.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8.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j产F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9.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酸,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醛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8分).今年年9月160,某地隧道顺利通车,隧道全长2240m,双向四车道,给该地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隧道口设有如图所示标示牌,标示牌上“60”的单位为,张师傅驾车通过沅江隧道,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So.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o.如图所示,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各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成“类比法”),若将此实验移至月球上能否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的现象?答:(选填“能”或“不能”).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甲和乙两个波形图的音调―(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甲和丙两个波形图的音色(选.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都被父母谆谆告诫:冬天千万别用舌头舔铁门!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填“吸热”或“放热”)。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6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义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兀若处在太空中的科学家用仪器(“能”或“不能”)接收到该声波。(2)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噪声。(填“是"或"不是”)(3)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都是由于气泡的产生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4)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的哪种生物OA.蝙蝠B.猫C.狗D.大象(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下列过程:a.归纳分析b.进行实验c.提出假设d.得出结论。下列顺序排列中期中正确的是oA.cdbdB.abdcC.badcD.cbad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音调和频率的关系。(1)用手拨动钢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存在的问题是O(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轻轻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仔细观察实验过程,通过该实验(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探究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理由是o(3)如图,实验时,如果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O(4)换用塑料尺按图做此实验,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快慢均相同时,听到的声音与钢尺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某时刻海波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2)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第3min时,海波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为(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3)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此时的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0小题12分,第21小题7分,共19分).福平铁路通车后,平潭、长乐与福州老城区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对更好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1)福平铁路由福州站至平潭站,全长约为88km,若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所用时间为0.5h,求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驶速度;(2)如图所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km,上层汽车限速lOO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了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2.6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52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解答]解: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o.【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25cm,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物体的长度为5.25cm-2.00cm=3.25cm。故选:Co.【解答】解:A、图像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图像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是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o.【解答]解:选手们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面鼓,鼓面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选:Bo.【解答】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Co.【解答】解: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的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自动化总装工艺流程研究
- 护理实习生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年度计划
- 今年连云港市数学试卷
- 花卉天然成分提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业局域网维护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与变更法律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安全教育计划
- 怀远三中高一数学试卷
- 江西高二上数学试卷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100题及答案
- 老年人失禁照护技术课件
- 2025至2030机场运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特应性皮炎的护理查房
- 长郡中学2025年小升初招生试卷
- 培训学校小学部管理制度
- 雷诺氏综合症患者的护理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炒菜机(炒菜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年产46万吨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含环境风险专项)
- 合伙股权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演练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