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与《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成本会计》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六次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形考占总成绩的50%终考手段:纸考形考任务一题目1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本题20分)答:(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000+3200+12800+7000+3500+10500+21000=64000(元)(2)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5×200=10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100=80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5.56×1000=3556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4000-35560=28440(元)(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贷:原材料64000题目2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20分)答:(1)解:电力费用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30000÷0.5=15000产品电力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A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36000÷0.25=9000B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24000÷0.25=6000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5000÷0.5=2500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7000÷0.5=3500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1900÷0.5=950企业管理部门电力费用=6000÷0.5=3000(2).借:应付账款24000贷:银行存款24000(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500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950管理费用3000贷:应付账款24950题目3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本题15分)答:(1).解:A产品的定额工时=15÷60×14000=3500(小时)B产品的定额工时=18÷60×10000=3000(小时)C产品的定额工时=12÷60×13500=2700(小时)工资费用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A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3500=8750(元)B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3000=7500(元)C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2700=675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B产品(直接人工)7500C产品(直接人工)675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管理费用2600应付福利费820贷:应付工资31920题目4201×年10月,C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甲产品17600元,乙产品为15200元;甲乙两张产品计时工资共计55200元。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7200小时,乙产品4800小时;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本题15分)答:(1)解:计时工资分配率:55200÷(7200+4800)=4.6甲产品计时工资=7200×4.6=33120乙产品计时工资=4800×4.6=22080甲产品工资=17600+33120=50720乙产品工资=15200+22080=37280(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720乙产品37280贷:应付职工薪酬88000题目5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使用40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100000元,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要求: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并编制分配折旧额的会计分录。(本题10分)答:年折旧率=(1-10%)÷20=4.5%月折旧率=4.5%÷12=0.375%月折旧额=500000×0.375%=1875(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875×400000÷500000=1500(元)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875×100000÷500000=375(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1500管理费用375贷:累计折旧1875题目6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24000元,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平均摊销。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1%。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结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本题10分)答: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24000贷:低值易耗品24000月末结转差异:借:长期待摊费用240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240本月摊销:借:制造费用990贷:长期待摊费用990题目7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1)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设“燃料”总账核算)。(本题10分)答:(1)燃料定额费用:A产品:20×500=10000(元)B产品:15×300=4500(元)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10000+4500)=2两种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A产品:10000×2=20000(元)B产品=4500×2=90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20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贷:燃料29000形考任务二题目11.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间车间。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分配率小数保留3位,分配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本题20分)答:(1)交互分配:分配率:机修=15000÷5000=3(元/小时)供电=40000÷100000=0.4(元/度)分配率:机修车间耗电费=10000×0.4=4000(元)供电车间耗机修费=3×500=1500(元)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0供电车间15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机修车间1500(2)对外分配:对外分配费用:机修车间=15000+4000-1500=17500(元)供电车间=40000+1500-4000=37500(元)分配率:机修=17500÷(5000-500)=3.889(元/小时)供电37500÷(100000-1000)=0.417(元/小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2500B产品10000C产品7500制造费用—一车间14638.89二车间8333.33管理费用2027.78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7500供电车间37500题目2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将分配结果填入表中)(本题20分)答: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88——供电45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4100管理费用——127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9660——修理6750结转差异:借:管理费用322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312——供电10题目3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3%提取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6)以银行存款支付保险费800元;(7)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8)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9)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账)(本题20分)答:(1)借:制造费用2400贷:银行存款2400(2)借:制造费用3000贷:应付职工薪酬3000(3)借:制造费用90贷:应付职工薪酬90(4)借:制造费用2000贷:原材料2000(5)借:制造费用1800贷:累计折旧1800(6)借:制造费用800贷:银行存款800(7)借:制造费用1400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8)借:制造费用1880贷:银行存款1880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25000=0.572各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甲产品:5000×0.572=2860(元)乙产品:10000×0.572=5720(元)丙产品:10000×0.572=5720(元)(9)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60——乙产品5720——丙产品5720贷:制造费用14300题目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000元。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计算1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答:(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800×4=5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500×6=7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760+7200=12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760——乙产品72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960(3)1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13000-12960=40题目5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投产700件,完工验收入库发现废品80件;合格品生产工时1700小时,废品工时300小时。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4000元;燃料和动力11000元;直接人工费13000元;制造费用30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残料入库作价100元。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2)编制结转废品生产成本、残料入库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答:1,借:废品损失——甲产品565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1600(燃料和动力)1650(直接人工)1950(制造费用)450(2)借:原材料10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00(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5550贷:废品损失5550形考任务三题目1某企业生产B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答:(1)B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16000)/(350+150)=40(元)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61.43(元)(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B产品成本明细账题目2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答:(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第一道工序130/(130+210+160)×100%=26%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26%=26(件)第二道工序200×68%=136(件)第三道工序38×100%=38(件)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题目3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其8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该月完工产品共300件,月末在产品4件。要求:(1)计算该月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答:(1)完工甲产品总成本=5000+3000+1000=9000(元)完工甲产品单位成本=9000/300=30(元)(2)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题目4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其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因而原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均按相同的约当产量比例分配。8月份该种产品完工180件,月末在产品80件,完工程度20%。其有关数据见表: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各种费用分配率。(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各种费用和成本。答:(1)在产品约当产量=80×20%=16(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548/(180+16)=13(元)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960/(180+16)=1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2940/(180+16)=15(元)(2)完工产品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原材料费用=180×13=2340(元)直接人工费=180×10=1800(元)制造费用=180×15=2700(元)完工产品成本=2340+1800+2700=6840(元)月末在产品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原材料费用=16×13=208(元)直接人工费=16×10=160(元)制造费用=16×15=240(元)在产品成本=208+160+240=608(元)题目5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直接人工”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答:(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541+5459)/(1700+1300)=3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700×3=51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00×3=3900(元)直接人工费分配率=(2987+4213)/(3500+2500)=1.2(元/小时)完工产品直接人工=3500×1.2=42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2500×1.2=3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376+5024)/(3500+2500)=1.4(元/小时)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500×1.4=49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500×1.4=3500(元)(2)完工产品成本=5100+4200+4900=14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900+3000+3500=10400(元)(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如下: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形考任务四题目1资料:某企业下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企业是大量生产的企业,因半成品不对外销售,所以,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因此,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为了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设置了甲、乙两种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发生时直接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配各项费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2)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3)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登记各种费用、成本明细账。(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5)根据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完工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答:(1)按材料用途进行分配,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1C材料分配率=40000÷(8000+2000)=4甲产品负担的全部材料=8000×4+20000=52000(元)乙产品负担的全部材料=2000×4+30000=38000(元)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2000——乙产品380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2000制造费用10000贷:原材料1120002)借:原材料200制造费用1800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2000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4000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4000(2)工资费用分配率=40000÷(6000+2000)=5甲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6000×5=30000(元)乙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2000×5=10000(元)根据“职工薪酬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0000——乙产品100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5000制造费用8000贷:应付职工薪酬63000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500——乙产品5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50制造费用400贷:应付职工薪酬66150(3)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办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计算表,见表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200000×1%=2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折旧额=80000×1%=800(元)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20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800贷:累计折旧2800(4)编制各项货币支出汇总表,见表4。根据“其他费用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08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100贷:银行存款15180(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36000/(8000+1000)=4基本生产车间负担=8000*4=32000(元)企业管理部门负担=1000*4=4000(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32000管理费用40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6000制造费用分配率=64000/(6000+2000)=8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6000*8=48000(元)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2000*8=1600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48000—乙产品(制造费用)16000贷:制造费用64000题目22、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料如下:1023批号:1月份投产22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79750元,累计耗用工时8750小时。2011批号:2月份投产30件.本月完工20件,累计原材料费用108750元,累计耗用工时12152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3015批号:本月投产5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18125元,累计耗用工时2028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为:直接人工费36688元,制造费用55032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答:(1)全部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工资及福利)=36688/22930=1.6(元/小时)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55032/22930=2.4(元/小时)(2)1023批号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79750(元)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8750*1.6=14000(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8750*204=21000(元)2011批号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2152*1.6/(20+(30-20)*80%)=694.4(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152*2.4/(20+(30-20)*80%)=1041.6(元/件)原材料分配率=108750/30=3625(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625*20=72500(元)完工产品工时=12152/(20+10*80%)*20=8680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6*8680=13888(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4*8680=20832(元)1023批产品总成本=79750+14000+21000=114750(元)2100批产品总成本=72500+13888+20832=107220(元)(3)3015批号完工产品成本=18125+2028*1.6+2028*2.4=26237(元)形考任务五题目1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56674生产费用合计790001731310350106663完工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

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97146生产费用合计9900055543300107854完工半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2005354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90000(2)成本还原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500

50003000102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6600015000900090000成本还原1.05—945006930015750945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3002075012450102500

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500题目2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答: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240=9120直接人工=0.5×6980=3490制造费用=0.5×5180=2590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120直接人工=3490+6420=9910制造费用=2590+5880=8470题目3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该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答: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第一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材料82536300145530.998700861324.6160005940直接人工4575300075750.30315000454512.99100003030制造费用89006100150000.60

900025.71

6000合计217281540037128

2215863.31

14970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第二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分配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1100370048000.411000440012.571000400制造费用19508850108000.9

990028.29

900合计30501255015600

1430040.86

1300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产成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第一车间份额第二车间份额

总成本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8613

8613

24.61

直接人工

4545

4400

8945

25.56

制造费用

9000

9900

18900

54

22158

14300

36458

104.17题目4某企业对甲原料进行分离加工,生产出A、B、C三种产品。其产量为:A产品100公斤,B产品600公斤,C产品400公斤。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5090.40元,直接人工1696.80元,制造费用3393.60元。产品全部完工。单位销售价格:A产品10元,B产品8元,C产品5元。要求: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采用系数法分配计算三种产品成本(按售价折算系数)(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答:产

产品别

产量

折算系数

总系数

生产费用合计

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A产品1000

11000

3030

101020226060B产品

600

0.8

480

1454.40484.8969.62908.8C产品

400

0.5

200

6062024041212合

1680

5090.41696.83393.610180.8题目5某生产车间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A产品原材料费用如下:(1)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147元,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投产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4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600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额为节约35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A产品成本负担。(4)本月完工A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2000元。要求:计算完工A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列出计算过程)。答:(1)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科费用

(1000—100)+24000-22000=2900(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

[(-147-600)/(900+24000)或(22000+2900)]×100%=-3%(3)完工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2000×(-3%)=-660(4)月末在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900×(—3%)=-87(5)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22000—660+100—350=21090(元)(6)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2900—87=2813(元)形考任务六题目11、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本题10分)答: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0—50=—0.5(元)

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

(1)

第一次替代:11×5=55

(2)

第二次替代:11×4.5=49.5

(3)

(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

55-50=5(元)

(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

49.5-55=-5.5(元)

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

5+(-5.5)=-0.5(元)

题目2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答: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1)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

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

价差影响—288题目33、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1)填表: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525005045049450甲件30700690680210002070020400乙件35900850830315002975029050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标降低额(元)降低率(%)①按计划产量、计划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18003.75%②按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3.75%=1968.753.75%③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50450=20502050/52500×100%=3.9047%④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49450=30503050/52500×100%=5.8095%

(3)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降低额

降低率②—①产量变动影响

168.75

0③—②品种结构变动

81.25

0.1547%④—③单位成本变动

1000

1.9048%

合计

1250

2.0595%题目44、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答:(1)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期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525005045049450甲件30700690680210002070020400乙件35900850830315002975029050不可比产品

丙件20—400460—80009200全部产品—

———

5845058650(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58650-58450=+200(超支)

200×100%/58450=+0.34%(超支)(3)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

实际数为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产值也大,从产值成本率分析来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而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成本却比计划和上年度实际降低了。须进一步费查明丙产品成本超支和甲、乙产品成本下降的原因。题目55、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答:(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950×1.96=1862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900×3.1=1890元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900)×2.1=-21元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2.3-2.1)×890=178元

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题目66、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答: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高层建筑施工(本科)》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2年秋期电大把《高层建筑施工》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由5次形考任务组成。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阶段作业1一、判断正误题(每题0.25分,共1.5分)题目1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建筑就是高层建筑。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高层建筑与低层、多层的结构受力相近,主要承受垂直荷载。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除了要考虑垂直荷载作用外,还考虑由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载。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水平荷载作用的建筑物,可视为悬臂梁,对建筑物主要产生弯矩。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强、耐火耐久性好、造价高的特点。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构件断面小、抗震好、施工快;用钢量大、耐火性好的特点。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25分,共2分)题目7按住宅建筑层数划分,4~6层为()建筑。A.多层B.低层C.三级D.二级题目8住宅建筑层数()及以上为高层建筑。A.10层B.8层C.15层D.12层题目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建筑耐久年限分为()。A.四级B.三级C.五级D.六级题目10高层建筑的一般要求耐久年限为()以上。A.100年B.90年C.80年D.70年题目11框架结构建筑的高度不宜超过()。A.40mB.80mC.60mD.50m题目1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高度不宜超过()。A.80mB.120mC.100mD.60m题目13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是()结构。A.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钢结构D.混凝土结构题目1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刚度高B.承载力高C.耐久性强D.耐火性差三、多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3.5分)题目15高层建筑的优势主要有()。A.提高人们效率B.节约建筑材料C.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D.节约城市建设用地E.促进了科技进步题目16下列哪些属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A.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B.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C.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D.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E.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题目17下列哪些是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A.箱形基础B.片筏基础C.毛石基础D.柱下梁式基础E.钢筋混凝土柱基础题目18高层建筑按结构体系分为()。A.框架-剪力墙体系B.筒体体系C.钢结构体系D.框架体系E.剪力墙体系题目19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特点包括()。A.自重大、构件断面大B.施工周期长C.耐火耐久性好D.承载力高、刚度大E.施工周期短题目20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特点包括()。A.自重大、构件断面大B.承载力高、刚度大C.耐火耐久性差D.抗震强E.湿作业多题目21下列属于钢结构的是()。A.造价低B.施工快C.自重轻D.耐火性差E.抗震好阶段作业2一、判断正误题(每题0.25分,共3.5分)题目1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容重时,就会产生“流砂”现象。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才可能会产生“流砂”现象。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动水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时,才可能会产生“流砂”现象。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动水压力GD与水力梯度成正比关系。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地下水的治理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降低地下水位;二是改变地下水方向。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容重时,就会产生“流砂”现象。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才可能会产生“流砂”现象。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集水明排法可以有效的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集水明排法属于重力式排水。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井点降水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坑外地下水位下降,基坑周围土体固结下沉。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井点降水法在粉细砂、粉土层中开挖基坑中,不能有效防止流砂现象发生。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3为防止或减少井点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通常采用抗渗挡墙截水技术和采取补充地下水的回灌技术。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4为防止或减少井点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通常采用抗渗挡墙截水技术和采取补充地下水的回灌技术。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25分,共4分)题目15地下水一般分为()三类。A.上层滞水、潜水和无压水B.上层滞水、无压水和承压水C.潜水、无压水和承压水D.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题目16对深基坑施工的危害较大地下水是()。A.毛细水B.潜水C.上层滞水D.承压水题目17()一般不受当地气候因素影响,水质不易污染,地下水的补给及水压大小和与其具有水力联系的河流、湖泊等水位高低有关。A.潜水B.承压水C.毛细水D.上层滞水题目18动水压力GD的量纲为()。A.KNB.kN/m3C.kN/m2D.kN/m题目19流砂多发生在的()中。A.黏土B.粉质粘土C.碎石类土D.细砂土题目20颗粒级配均而细的()容易发生流砂现象。A.碎石类土B.黏土C.粉质砂土D.粉质粘土题目21防治流砂的途径有不包括()。A.改变动水压力方向B.回灌地下水C.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D.截断地下水流题目22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A.2mB.4mC.3mD.5m题目23多级真空井点的降水深度不超过()。A.6mB.15mC.12mD.8m题目24单级真空井点的降水深度一般为()。A.3-6mB.3-7mC.2-3mD.3-5m题目25管井井点的降水深度一般不超过()。A.12mB.20mC.5mD.10m题目26喷射井点的降水深度一般不超过()。A.10mB.12mC.20mD.5m题目27基坑地下水为丰富的潜水,降水深度为4m时,井点降水的方法宜选用()。A.管井井点B.喷射井点C.真空(轻型)井点D.深井井点题目28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水量不大的潜水,降水深度大于6m,井点降水的方法宜选用()。A.深井井点B.真空(轻型)井点C.喷射井点D.管井井点题目29如果地基土为渗透系数较小(小于0.1m/d)的饱和黏土时,井点降水的方法宜选用()。A.真空(轻型)井点B.喷射井点C.管井井点D.电渗井点题目30()降水属于重力排水。A.电渗井点B.真空(轻型)井点C.管井井点D.喷射井点三、多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4.5分)题目31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深基坑施工很多问题,包括()。A.基坑开挖B.边坡稳定C.浮力及防渗漏D.基础施工E.基底隆起题目32防治流砂的途径有()。A.加快开挖速度B.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C.改变动水压力方向D.回灌地下水E.截断地下水流题目33流砂对基坑开挖施工的危害主要有()。A.挖土作业时,边挖边冒,难以达到设计深度B.使附近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C.引起边坡塌方D.拖延工期,增施工费用E.地基完全失去承载力,施工条件恶化题目34下列属于流砂现象的防治措施有()。A.抛沙袋或石块法B.打钢板桩法C.枯水期施工D.地下连续墙法E.地基加固法题目35下列排水方法中属于重力式排水的是()。A.深井泵法B.喷射井点C.管井法D.集水明排法E.真空井点题目36井点降水的主要作用()。A.防止管涌B.减小横向荷载C.防止涌水D.防止流砂E.防止塌方题目37井点设备主要由()组成。A.空气压缩机B.集水总管C.水泵D.动力装置E.井管题目38喷射井点设备主要由()组成。A.高压水泵B.管路系统C.动力装置D.抽水机械E.喷射井管题目39截水帷幕的主要类型有()等。A.地下连续墙挡墙B.土层锚杆C.高压旋喷桩挡墙D.高压旋喷桩挡墙E.逆作拱墙阶段作业3一、判断正误题(每题0.25分,共2.5分)题目1基坑开挖一般分为有支护开挖和有支撑开挖两种方式。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浅后深的施工程序,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有支护(锚拉)的基坑要分层开挖,分层数为基坑所设支撑道数加一。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在软粘土地基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时,由于挡墙的受荷时间长,在软粘土中时间效应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软粘土地基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时,由于挡墙的受荷时间短,时间效应不显著,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较小。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放坡开挖应按上缓下陡原则施工。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盆式开挖方法支撑用量小、费用低、盆式部位土方开挖方便。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盆式开挖方法适合于基坑面积大、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的大面积基坑开挖。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盆式开挖方式的挡墙无支撑暴露时间比较短,时间效应不显著。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25分,共1.5分)题目11基坑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每()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A.6mB.5mC.4mD.3m题目12放坡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时,宜采用多级平台()。A.分块开挖B.分段开挖C.分层开挖D.全面开挖题目13放坡开挖时,对深度大于()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开挖。A.4mB.3mC.6mD.5m题目14放坡开挖的第一道施工工序是()。A.整平B.测量放线C.分层开挖D.排降水题目15中心岛式开挖多采用()施工。A.正铲挖土机B.反铲挖土机C.拉铲挖土机D.抓铲挖土机题目16挖方边坡的坡度及放坡形式与()无关。A.土质情况B.基坑宽度C.施工环境D.边坡上地面荷载三、多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4分)题目17无支护挖土和有支护开挖都有的工作内容是()。A.降水工程B.监测与环境保护C.土坡护面D.土方开挖E.地基加固题目18挖方边坡的坡度及放坡形式应根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环境、相邻道路及边坡上地面荷载的影响。A.地下水情况B.场地大小C.基坑宽度D.土质情况E.基坑深度题目19岛式开挖宜用于支护结构的支撑型式为(),中间具有较大空间的情况。A.角撑B.边桁(框)架式C.横撑D.斜撑E.环梁式支撑题目20深基坑土方开挖方式主要有()。A.逆作法开挖B.岛式开挖C.人工开挖D.盖挖法开挖E.盆式开挖阶段作业4一、判断正误题(每题0.25分,共7.5分)题目1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是按照工程地质条件划分的。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支护工程勘察的勘探点深度应穿越软土层。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支护结构选型应保证基坑围护结构构件不应超出基坑用地范围。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按照支撑情况排桩支护结构分为无支撑(悬臂)结构和有支撑(悬臂)结构两种。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悬臂式桩排支护结构的挡土深度一般不超过12m。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桩锚式支护由支护排桩,锚杆及锚头等组成。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单跨压杆式支撑具有受力明确、设计简洁、施工安装灵活方便等优点。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多跨压杆式支撑适用平面狭长,长宽比比较大的基坑。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钢支撑多为工具式支撑,装、拆方便,可重复使用,可施加预紧力。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支撑结构的安装应先撑后挖。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钢板桩钢板桩具有很高强度、刚度但锁口性能较差。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钢板桩施工采用单独打入法时,容易使板桩向一侧倾斜,且误差积累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