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比赛课件-_第1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比赛课件-_第2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比赛课件-_第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比赛课件-_第4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比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他以天下为己任,发动过“戊戌变法”、跟随老师康有为先生向清政府“公车上书”、长期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他满腹经纶,倡导过“新文化运动”、发起过“诗界革命”,一生著述宏富,有一千四百万字的文学巨作《饮冰室合集》。

请同学们猜一猜:以下文字描述的哪位历史人物?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了解作者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了解作者梁实秋(1902-1987)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抓“关键句、词”方法示例:写出了梁先生严谨细心的特点写出了梁先生有着极高的书法造诣批注:写出一个做事严谨细心、有着极好的书法造诣和文学修养的学者形象,这句话为接下来精彩的演讲做了铺垫,让人对他的演讲充满了期待。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的稿纸一、自由阅读:

1.从“内容(写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手法(运用了什么)、结构(分为几层)”四个方面整体把握。

2.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示:抓住文中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体会、总结梁任公的人物形象和梁任公演讲的效果。)

请同学们以做旁注写批语的方式来品读这篇散文。一、自由阅读:1.从“内容(写了什么)、二、品文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梁任公的形象?试加以简要说明。高考考点:实用类文本中概括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其作用提示:1.对比(反衬)。第一段中先生的政治成就与学术成就的对比,先生演讲与别人演讲效果的对比;第二段读、听这篇演讲的区别,就像读剧本与看戏的区别,这两组形成大的对比,突出强调听梁任公演讲的美感及趣味。第四段先生的外貌和气质的对比。2.细节描写(刻画)。对先生演讲前后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二、品文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梁任公的形象?试加

三、品人探究:

分析第四自然段任公先生的开场白:“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句话表现了先生的哪些性格特点?试分析这句话的作用。胡适对这句话的评价:“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1.假如我们是听众,我们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2.“一句话的作用”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答案?高考考点:人物形象的概括及主题的把握高考链接:(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三、品人探究:分析第四自然段任公先生的开开场白——声音——语言——表情——内容——动作——气质——独特(谦逊又自负,引起听众的兴趣)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成为表演,酣畅淋漓丰富而有趣手舞足蹈潇洒自信演讲者形象分析: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闻强识、幽默、睿智的学者形象。

开场白——独特(谦逊又自负,引起听众的兴趣)沉着有力、洪亮而

⒈《箜篌引》(乐府古诗)⒉《桃花扇》(清孔尚任)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四、任公形象再认识:

如何理解作者重点回忆的三个演讲片段中先生流露出的不同的情感?经验回顾:写历史实为写现实(讽喻);写人实为写己(用典);写物实为写人(象征)。⒈《箜篌引》(乐府古诗)四、任公形象再认识:1.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换言之,任公先生为什么朗诵的这般感慨?①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之所以这般感慨,是因为诗中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有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

②更因为先生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

《箜篌引》公无渡河,(劝你不要渡河,)

公竟渡河。(你还是去渡河。)

渡河而死,(落入河中淹死了,)

其奈公何。(让我拿你怎么办啊?)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演讲内容与演讲效果分析1:1.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这里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身亡。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他也自杀身死。

《桃花扇》

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演讲内容与演讲效果分析2:2.先生的演讲到《桃花扇》中“高皇帝,在九天……句”为什么痛哭流涕呢?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这里的“3.先生讲“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为什么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而梁启超处在风雨如晦的世纪之初,又何尝不希望光复中华呢?当他读到剑外忽传收蓟北时,张口大笑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收复失地”喜悦啊!

演讲内容与演讲效果分析3:三个演讲片段的感情流露都表现出任公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3.先生讲“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为什么笑?

责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自己所承担的那份责任而遭到非难,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陆游深念着“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慨叹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坚守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高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对“责任”一词的经典诠释!而我们,更应尽好自己的责任,让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责任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记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

老师寄语:

谢谢!谢谢!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他以天下为己任,发动过“戊戌变法”、跟随老师康有为先生向清政府“公车上书”、长期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他满腹经纶,倡导过“新文化运动”、发起过“诗界革命”,一生著述宏富,有一千四百万字的文学巨作《饮冰室合集》。

请同学们猜一猜:以下文字描述的哪位历史人物?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了解作者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了解作者梁实秋(1902-1987)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抓“关键句、词”方法示例:写出了梁先生严谨细心的特点写出了梁先生有着极高的书法造诣批注:写出一个做事严谨细心、有着极好的书法造诣和文学修养的学者形象,这句话为接下来精彩的演讲做了铺垫,让人对他的演讲充满了期待。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的稿纸一、自由阅读:

1.从“内容(写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手法(运用了什么)、结构(分为几层)”四个方面整体把握。

2.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示:抓住文中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体会、总结梁任公的人物形象和梁任公演讲的效果。)

请同学们以做旁注写批语的方式来品读这篇散文。一、自由阅读:1.从“内容(写了什么)、二、品文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梁任公的形象?试加以简要说明。高考考点:实用类文本中概括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其作用提示:1.对比(反衬)。第一段中先生的政治成就与学术成就的对比,先生演讲与别人演讲效果的对比;第二段读、听这篇演讲的区别,就像读剧本与看戏的区别,这两组形成大的对比,突出强调听梁任公演讲的美感及趣味。第四段先生的外貌和气质的对比。2.细节描写(刻画)。对先生演讲前后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二、品文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梁任公的形象?试加

三、品人探究:

分析第四自然段任公先生的开场白:“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句话表现了先生的哪些性格特点?试分析这句话的作用。胡适对这句话的评价:“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1.假如我们是听众,我们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2.“一句话的作用”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答案?高考考点:人物形象的概括及主题的把握高考链接:(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三、品人探究:分析第四自然段任公先生的开开场白——声音——语言——表情——内容——动作——气质——独特(谦逊又自负,引起听众的兴趣)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成为表演,酣畅淋漓丰富而有趣手舞足蹈潇洒自信演讲者形象分析: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闻强识、幽默、睿智的学者形象。

开场白——独特(谦逊又自负,引起听众的兴趣)沉着有力、洪亮而

⒈《箜篌引》(乐府古诗)⒉《桃花扇》(清孔尚任)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四、任公形象再认识:

如何理解作者重点回忆的三个演讲片段中先生流露出的不同的情感?经验回顾:写历史实为写现实(讽喻);写人实为写己(用典);写物实为写人(象征)。⒈《箜篌引》(乐府古诗)四、任公形象再认识:1.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换言之,任公先生为什么朗诵的这般感慨?①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之所以这般感慨,是因为诗中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有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

②更因为先生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

《箜篌引》公无渡河,(劝你不要渡河,)

公竟渡河。(你还是去渡河。)

渡河而死,(落入河中淹死了,)

其奈公何。(让我拿你怎么办啊?)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演讲内容与演讲效果分析1:1.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这里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身亡。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他也自杀身死。

《桃花扇》

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演讲内容与演讲效果分析2:2.先生的演讲到《桃花扇》中“高皇帝,在九天……句”为什么痛哭流涕呢?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这里的“3.先生讲“初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