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_第1页
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_第2页
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_第3页
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_第4页
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训练的方法

呼吸训练的方法

1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2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3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一)膈肌呼吸/呼吸控制(BC)原因:肺疾病患者呼吸表浅而短促,肺脏没有有效的通气量,又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增加耗氧量。作用: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一)膈肌呼吸/呼吸控制(BC)原因:肺4方法:卧位、坐位卧位时两膝下可垫软枕,坐位时身体稍前倾全身肌肉放松,包括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要求: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吸气时可见到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可见到腹部凹陷,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方法:5用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该手稍微加压用力,以进一步增加腹内压,促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徐徐隆起。用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该手稍微加压用力,以进一6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二)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原因:肺和支气管失去弹性,管腔的过早塌陷闭塞,肺泡气体滞留,呼出气量减少。作用:采用缩唇徐徐呼气,增加肺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二)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7方法:

指导患者患者缓慢的深吸气,然后让患者撅起嘴唇轻松的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方法:8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9(三)局部呼吸/胸部扩张运动(TEE)原因:因为术后疼痛诱发的防卫性肌肉收缩,导致肺扩张不全,从而出现特定区域换气不足的现象作用:局部呼吸可以改善受限肺叶、胸壁再扩张,进而增加通气量(三)局部呼吸/胸部扩张运动(TEE)10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欲扩张肺叶对应的胸廓上请患者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治疗师手掌同时向下施压治疗师在患者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廓,诱发肋间外肌收缩请患者吸气,并抵抗治疗师双手阻力方法:11单侧低胸扩张训练单侧低胸扩张训练12双侧低胸扩张练习双侧低胸扩张练习13胸背部扩张练习胸背部扩张练习14肺尖部扩张练习肺尖部扩张练习15自我胸部扩张练习自我胸部扩张练习16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172.胸腔松动练习动作:配合深呼吸进行躯干/上肢主动活动作用:维持或改善胸壁、躯体及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控制2.胸腔松动练习动作:配合深呼吸进行躯干/上肢主动活动18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紧的组织,并且扩张该侧的胸腔。患者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时,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着患者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这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2.胸腔松动练习

(一)松动单侧胸腔

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紧的组织,并19

2.胸腔松动练习

(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患者呼气时将手、肘靠在一起,并且身体往前弯。

2.胸腔松动练习

(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患者坐位,两20

2.胸腔松动练习

(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患者坐位,吸气时两上肢伸直,掌心朝前举高过头。然后,呼气时身体前弯,手着地。

2.胸腔松动练习

(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21

2.胸腔松动练习

(四)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者屈膝仰卧位姿势下呼吸。然后患者呼气时将双膝屈曲靠近胸部(一次屈曲一侧膝关节以保护下背)。该动作将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2.胸腔松动练习

(四)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者屈膝仰卧位22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33.呼吸肌训练

1、横膈肌阻力训练(strengthenthediaphragm)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的姿势。首先让患者掌握横膈吸气。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3-5lb)的沙袋。3.呼吸肌训练

1、横膈肌阻力训练(strengthen243.呼吸肌训练

2.吸气肌阻力训练通过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或弹簧提供吸气时阻力。(1)患者经由口中的阻力训练器吸气(2)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以增加吸气肌耐力,每日2~3次(3)当患者的吸气肌力和耐力有所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直径减少或增加弹簧阻力3.呼吸肌训练

2.吸气肌阻力训练253.诱发呼吸训练3.诱发呼吸训练诱发呼吸训练是一种强调持续最大吸气的低阻力训练方式,可提供患者视觉和听觉反馈(1)让患者处于放松舒适体位(2)让患者做3~4次缓慢、轻松的呼吸,之后做最大呼气(3)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吹嘴做最大吸气并且持续数秒3.诱发呼吸训练3.诱发呼吸训练26知识拓展如何预防和缓解呼吸困难?知识拓展27⑴患者放松、身体前倾⑴患者放松、身体前倾28(2)站立位,靠着墙,身体前倾(2)站立位,靠着墙,身体前倾29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30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2.体位引流手法3.咳嗽训练4.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CBT)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311.体位引流1.原则: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使液体向低处流2.方法:每1/2~1小时翻身一次;引流体位下摆放10~20分钟,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为佳适应症:

①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术后并发症②COPD出现呼吸道感染、肺脓肿③分泌物长期不能被清除

禁忌症:

①近期严重咯血、高血压②严重心脑血管问题③肺水肿、气胸④胃液返流⑤贫血等出血性疾病1.体位引流1.原则: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32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叩拍法:手掌微屈、机械叩拍器由下而上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叩拍法:33震动法:用手紧按胸壁产生震动,使患侧部位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向较大支气管移动。宜呼气时进行,忌吸气时进行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震动法: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34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35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36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37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前部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前部38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后部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后部39引流区域——上叶前段引流区域——上叶前段40引流区域——左上叶后段引流区域——左上叶后段41引流区域——右上叶后段引流区域——右上叶后段42引流区域——左肺舌叶引流区域——左肺舌叶43引流区域——右中叶引流区域——右中叶44引流区域——下叶前底段引流区域——下叶前底段45引流区域——下叶后底段引流区域——下叶后底段46引流区域——左下叶外侧底段引流区域——左下叶外侧底段47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2.体位引流手法3.咳嗽训练4.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CBT)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48有效的咳嗽训练(teachinganeffectivecough)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呼吸。治疗师师范咳嗽及腹肌收缩。患者双手置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但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的第2个咳嗽比较有效。有效的咳嗽训练(teachinganeffective49⒈手法协助咳嗽适用于腹肌无力者(例如脊髓损伤患者)。⑴治疗师协助方法:治疗师协助咳嗽技巧(仰卧)、治疗师协助咳嗽技巧(坐位)⑵患者的自我操作:⒉伤口固定法适用于手术后因伤口疼痛而咳嗽受限者。前侧手术切口的保护后外侧切口的保护⒊气雾剂吸入方法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⒈手法协助咳嗽适用于腹肌无力者(例如脊髓损伤患者)504.主动循环呼吸技术(BC、TEE、FET)有效清除支气管分泌物改善肺功能改善气流阻塞4.主动循环呼吸技术(BC、TEE、FET)有效清除支气管分51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

↑↓1~2次用力呼气←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52用力呼气技术(FET)1-2次用力呵气,咳嗽,随后进行呼吸控制呵气使低肺容积位的更多的外周分泌物移出,当分泌物到达更近端的上气道时,咳嗽将分泌物排出用力呼气技术(FET)1-2次用力呵气,咳嗽,随后进行呼吸控53呵气过程需要用力,但并非剧烈动作通过一根管子,对着薄纸或棉球呵气,有助于完善该技术1-2次用力呵气后需要暂停并进行呼吸控制,以防止气流阻塞加重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此技术时注意伤口支撑呵气过程需要用力,但并非剧烈动作54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55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功能性活动,例如行走、上下楼体能训练,例如快走、慢跑等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功能性活动,例如行走、上下楼56常见临床问题气道廓清障碍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肺容量降低气流受限呼吸肌功能障碍呼吸模式异常常见临床问题气道廓清障碍571.气道廓清障碍正常气道廓清机制:黏液纤毛廓清、有效地咳嗽气道廓清障碍分泌物沉积、气道阻塞,引起感染及肺不张临床表现:痰液增加、咳嗽无力、痰中带细菌、发热、胸片出现肺炎表现治疗方法:ACBT、体位引流1.气道廓清障碍正常气道廓清机制:582、呼吸困难表现:气短、气促、吸气困难、胸紧等通过主观评价获得,伴随运动引起可能显示呼吸模式变化治疗方法:体位、呼吸控制、缩唇呼吸、体能训练2、呼吸困难表现:气短、气促、吸气困难、胸紧等593.运动耐量降低由于呼吸困难、疼痛或疲劳(全身或局部)临床表现:日常生活能力或运动能力受限,外周肌肉萎缩,肌力降低治疗方法:运动训练(热身、牵拉、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整理放松)3.运动耐量降低由于呼吸困难、疼痛或疲劳(全身或局部)604、肺容量降低肺组织扩张受限,RV、VT、ERV、IRV后果:TLC、VC、FRC呼吸做功增加临床表现: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模式异常治疗方法:直立体位、TEE4、肺容量降低肺组织扩张受限,RV、VT、ERV、IRV615、气流受限呼吸中阻力异常,气流受阻可由气道内、气道壁改变、气道外因素引起临床特征:胸紧、喘息、咳嗽、气促、呼吸频率增加治疗方法:呼吸控制、缩唇呼吸5、气流受限呼吸中阻力异常,气流受阻626、呼吸肌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困难、气道廓清受损、患者不能脱离呼吸肌临床表现:VC↓呼吸模式异常、气短及气促治疗方法:呼吸肌训练、全身运动6、呼吸肌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困难、气道廓清受损、患者不能脱离637.呼吸模式异常常与呼吸困难和气流受限一起发生临床表现:过度呼吸、呼吸深度下降、辅助呼吸肌的使用治疗方法:呼吸控制病例7.呼吸模式异常常与呼吸困难和气流受限一起发生64呼吸训练的方法

呼吸训练的方法

65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66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67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一)膈肌呼吸/呼吸控制(BC)原因:肺疾病患者呼吸表浅而短促,肺脏没有有效的通气量,又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增加耗氧量。作用: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一)膈肌呼吸/呼吸控制(BC)原因:肺68方法:卧位、坐位卧位时两膝下可垫软枕,坐位时身体稍前倾全身肌肉放松,包括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要求: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吸气时可见到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可见到腹部凹陷,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方法:69用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该手稍微加压用力,以进一步增加腹内压,促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徐徐隆起。用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该手稍微加压用力,以进一70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二)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原因:肺和支气管失去弹性,管腔的过早塌陷闭塞,肺泡气体滞留,呼出气量减少。作用:采用缩唇徐徐呼气,增加肺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二)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71方法:

指导患者患者缓慢的深吸气,然后让患者撅起嘴唇轻松的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方法:72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73(三)局部呼吸/胸部扩张运动(TEE)原因:因为术后疼痛诱发的防卫性肌肉收缩,导致肺扩张不全,从而出现特定区域换气不足的现象作用:局部呼吸可以改善受限肺叶、胸壁再扩张,进而增加通气量(三)局部呼吸/胸部扩张运动(TEE)74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欲扩张肺叶对应的胸廓上请患者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治疗师手掌同时向下施压治疗师在患者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廓,诱发肋间外肌收缩请患者吸气,并抵抗治疗师双手阻力方法:75单侧低胸扩张训练单侧低胸扩张训练76双侧低胸扩张练习双侧低胸扩张练习77胸背部扩张练习胸背部扩张练习78肺尖部扩张练习肺尖部扩张练习79自我胸部扩张练习自我胸部扩张练习80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812.胸腔松动练习动作:配合深呼吸进行躯干/上肢主动活动作用:维持或改善胸壁、躯体及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控制2.胸腔松动练习动作:配合深呼吸进行躯干/上肢主动活动82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紧的组织,并且扩张该侧的胸腔。患者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时,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着患者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这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2.胸腔松动练习

(一)松动单侧胸腔

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紧的组织,并83

2.胸腔松动练习

(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患者呼气时将手、肘靠在一起,并且身体往前弯。

2.胸腔松动练习

(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患者坐位,两84

2.胸腔松动练习

(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患者坐位,吸气时两上肢伸直,掌心朝前举高过头。然后,呼气时身体前弯,手着地。

2.胸腔松动练习

(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85

2.胸腔松动练习

(四)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者屈膝仰卧位姿势下呼吸。然后患者呼气时将双膝屈曲靠近胸部(一次屈曲一侧膝关节以保护下背)。该动作将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2.胸腔松动练习

(四)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者屈膝仰卧位86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2.胸腔松动练习3.呼吸肌训练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873.呼吸肌训练

1、横膈肌阻力训练(strengthenthediaphragm)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的姿势。首先让患者掌握横膈吸气。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3-5lb)的沙袋。3.呼吸肌训练

1、横膈肌阻力训练(strengthen883.呼吸肌训练

2.吸气肌阻力训练通过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或弹簧提供吸气时阻力。(1)患者经由口中的阻力训练器吸气(2)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以增加吸气肌耐力,每日2~3次(3)当患者的吸气肌力和耐力有所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直径减少或增加弹簧阻力3.呼吸肌训练

2.吸气肌阻力训练893.诱发呼吸训练3.诱发呼吸训练诱发呼吸训练是一种强调持续最大吸气的低阻力训练方式,可提供患者视觉和听觉反馈(1)让患者处于放松舒适体位(2)让患者做3~4次缓慢、轻松的呼吸,之后做最大呼气(3)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吹嘴做最大吸气并且持续数秒3.诱发呼吸训练3.诱发呼吸训练90知识拓展如何预防和缓解呼吸困难?知识拓展91⑴患者放松、身体前倾⑴患者放松、身体前倾92(2)站立位,靠着墙,身体前倾(2)站立位,靠着墙,身体前倾93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三、改善呼吸功能技术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94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2.体位引流手法3.咳嗽训练4.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CBT)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951.体位引流1.原则: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使液体向低处流2.方法:每1/2~1小时翻身一次;引流体位下摆放10~20分钟,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为佳适应症:

①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术后并发症②COPD出现呼吸道感染、肺脓肿③分泌物长期不能被清除

禁忌症:

①近期严重咯血、高血压②严重心脑血管问题③肺水肿、气胸④胃液返流⑤贫血等出血性疾病1.体位引流1.原则: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96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叩拍法:手掌微屈、机械叩拍器由下而上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叩拍法:97震动法:用手紧按胸壁产生震动,使患侧部位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向较大支气管移动。宜呼气时进行,忌吸气时进行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震动法: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98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99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100肺康复训练汇总课件101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前部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前部102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后部引流区域——上叶尖段后部103引流区域——上叶前段引流区域——上叶前段104引流区域——左上叶后段引流区域——左上叶后段105引流区域——右上叶后段引流区域——右上叶后段106引流区域——左肺舌叶引流区域——左肺舌叶107引流区域——右中叶引流区域——右中叶108引流区域——下叶前底段引流区域——下叶前底段109引流区域——下叶后底段引流区域——下叶后底段110引流区域——左下叶外侧底段引流区域——左下叶外侧底段111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2.体位引流手法3.咳嗽训练4.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CBT)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1.体位引流112有效的咳嗽训练(teachinganeffectivecough)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呼吸。治疗师师范咳嗽及腹肌收缩。患者双手置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但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的第2个咳嗽比较有效。有效的咳嗽训练(teachinganeffective113⒈手法协助咳嗽适用于腹肌无力者(例如脊髓损伤患者)。⑴治疗师协助方法:治疗师协助咳嗽技巧(仰卧)、治疗师协助咳嗽技巧(坐位)⑵患者的自我操作:⒉伤口固定法适用于手术后因伤口疼痛而咳嗽受限者。前侧手术切口的保护后外侧切口的保护⒊气雾剂吸入方法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⒈手法协助咳嗽适用于腹肌无力者(例如脊髓损伤患者)1144.主动循环呼吸技术(BC、TEE、FET)有效清除支气管分泌物改善肺功能改善气流阻塞4.主动循环呼吸技术(BC、TEE、FET)有效清除支气管分115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

↑↓1~2次用力呼气←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3~4次胸廓扩张→呼吸控制116用力呼气技术(FET)1-2次用力呵气,咳嗽,随后进行呼吸控制呵气使低肺容积位的更多的外周分泌物移出,当分泌物到达更近端的上气道时,咳嗽将分泌物排出用力呼气技术(FET)1-2次用力呵气,咳嗽,随后进行呼吸控117呵气过程需要用力,但并非剧烈动作通过一根管子,对着薄纸或棉球呵气,有助于完善该技术1-2次用力呵气后需要暂停并进行呼吸控制,以防止气流阻塞加重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此技术时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