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
主讲:刘静敏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刘静敏11.喉部极易疲劳﹑疼痛3.说话费力﹑音量不大4.声音单薄﹑干瘪﹑缺少表现力。2.声音嘶哑﹑甚至失声一.教师讲课发声遇到的问题1.喉部极易疲劳﹑疼痛3.说话费力﹑音量不大4.声音单薄﹑干2二.人类的发音器官二.人类的发音器官3人的发音过程可以做这样的大致描写:呼吸运动使呼出的气流由肺通过肺气泡、支气管、气管到达喉部,在喉部运动的气流引起声带的颤动形成喉原音,喉原音在共鸣作用下扩大了音量并被进行了色彩上的加工。声束经过口腔时,各具体部位便会按照发音人的指令作出各种配合,在口腔中受到唇、齿、舌、腭等器官的节制,在节制与克服节制的过程中形成了负载信息的语言符号——语音。人的发音过程可以做这样的大致描写:呼吸运动使呼出的气流4
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这台乐器不但发乐音,还发大量的噪音。发噪音时,发音体就不是声带,而是口腔的有关部位,有时也伴随着声带的颤动。整个发音器官是任何乐器都望尘莫及的非常复杂的装置。学习任何一种乐器的演奏,首先都应该彻底了解乐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功能、特性以及演奏和控制的方法,再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娴熟的演奏技巧,也才能充分运用及发挥它的特性和音色美,把乐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以嗓音为主要工作工具的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对自己的乐器-----人声,应该具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我们的乐器是那么珍贵,构造那么复杂,组织那么娇嫩易受损伤,所以,更应该对它有相当的认知。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这台乐器不但发5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6(一)呼吸器官(二)发声器官(三)共鸣器官(四)咬字器官(一)呼吸器官7(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发声的“源”动力,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个大支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发声“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发声的“源”动力,由口、鼻8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
/dispbbs.asp?boardid=26&id=97499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9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10
呼吸的原理
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自动完成的。但作为功能器官的肺来说,它本身是不能运动的,它是被动器官,不具备扩大和缩小的能力。气流出入肺部是靠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具体说,是附着在胸廓周围的肌肉来完成的。胸廓扩大主要是靠吸气肌肉群的收缩(主要是横膈和肋间外肌),胸廓缩小主要靠呼气肌肉群的收缩(主要是肋间内肌和腹直肌和腹内外斜肌)。当吸气肌肉群收缩时,也就是说,肋间外肌收缩、横隔膜下移时,胸腔扩大,气流吸入。而呼气肌肉群收缩时,肠子如同一团有弹性的东西,由下向上挤压肝脏和胃,同时肝和胃在推压膈肌回弹。腹腔、胸腔自下而上收缩将气排出。
呼吸的原理112、发声器官(包括喉咙及其肌肉、软骨和声带)2、发声器官(包括喉咙及其肌肉、软骨和声带)12喉可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喉前庭,中部为喉中腔,下部分为带门下腔。喉前庭是由一块叶状会厌软骨构成,在吞咽食物时,会厌会盖住通往器官的喉口,避免食物进入器管,当发音或吸气时则上翻卷。所以喉前庭始于喉入口,下部的声门下腔是喉与气管的通口。喉可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喉前庭,中部为喉中腔,下13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14喉部示意图
/Images/bod_Human/Hou.jpg喉部示意图15声带是位于喉头中间的、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
声带是位于喉头中间的、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16喉镜中所见的声带照片喉镜中所见的声带照片17(三)共鸣器官主要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头骨中的空窦)(三)共鸣器官主要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18发声时,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一般来说,高音的共鸣区是分布在头腔或口腔,低音的共鸣区分布在胸腔。但这样的分布并不是说可以将各个共鸣腔孤立地来用,而是应当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体,即所谓形成“整体共鸣”。整体共鸣就是胸、口、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
发声时,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可以改变声音的19(四)咬字器官咬字器官主要指人的口腔,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声束经过口腔时,由于唇、齿、舌、腭等这些影响语音形成的部位的不同配合,便形成了不同的元音、辅音、音节。在表情、示意“操作”中,便构成了语句。构成口腔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下面的叫下腭。上腭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腭包括下唇和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上腭上面的空腔是鼻腔,软腭和小舌处在鼻腔和口腔的通道上。软腭上升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腭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四)咬字器官咬字器官主要指人的口腔,包括唇、舌、20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21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22
发声时,咬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规范、合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声带发声和共鸣,从而美化声音,减轻喉部的疲劳。发声时,咬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规范、合理,也能在不23三.发声的比较
一般口头交际:
呼吸比较浅,吸气量少.一般不需太大的音量、力度,连续说话时间长了,嗓音容易疲劳。唱歌:呼吸比较深,吸气量大,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声音上饱满,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力度变化,更有穿透力,还要有持久性,所以声乐的发声要度有较强的呼吸控制能力;充分的共鸣效果。三.发声的比较
一般口头交际:24
播音或主持:
音量上接近口语用声,需要一定的共鸣基础,但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远不及声乐上对呼吸和共鸣的要求,最为重视语言的清晰度和声调色彩的变化。播音或主持:25教师的讲课:需要达到一定的音量,一定的力度变化,也要求有一定的持久性,在声音上要饱满、富有表现力;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近似于播音主持对呼吸和共鸣的要求。因此进行系统的发声训练,能够对教师讲课中的发声有很好的帮助。教师的讲课:26四、科学的发声与练习1.发声时正确的呼吸方式——胸腹式联合呼吸四、科学的发声与练习1.发声时正确的呼吸方式——胸腹式联合呼27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关键在于胸和腹的联合运动,它使胸腔、横膈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能够共同合作,参与的部位较多,它不但使胸腔周围加大,而且使胸腔的上下得到了伸展。因而可以吸进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增大。另外,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膈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从生理上说,它容易控制呼吸,具有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的呼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8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点:
1.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全面调动了发声器官的能动作用。不但可吸进足够的空气,促使气息的容量扩大,还能够稳定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使之能够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从而有利于加强声音发出的力量。2.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活动范围较大,伸缩性比较强,从生理上来说,比较容易控制呼吸,较能操纵和支持声音,为均衡气息、平稳呼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有力度、有弹性,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掌握了这种呼吸方法后,不仅能使声音圆润、响亮、刚柔并济,而且能避免过强的气息冲击我们的声带,对嗓子的保护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点:29呼吸含有吸与呼两种动作。从发声的角度来说,吸是为了获取发声动力,呼是发声的基础。吸要快而柔和,用鼻子而不要用嘴,用嘴吸气会有声音而给人以气喘吁吁的感觉;呼要均匀、平缓,尽可能地延长使用每一口气。吸气是气息运用的两个基本阶段之一。它是气息的准备阶段。呼吸含有吸与呼两种动作。从发声的角度来说,30
吸气的要领
(1)吸到肺底以吸到肺底的感觉,引导气息通达体内深部,使膈肌明显收缩下降,有效地增加进气量。(2)两肋打开吸气时,应在肩胸放松的情况下使下肋得到较充分的扩展,此时,膈肌与胸廓的运动产生联系。一般感觉两肋的打开,以左右的平衡运动为主,尤其后腰部感觉较为明显。(3)腹壁“站定”吸气时,在胸部扩张的同时,应使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位置收缩,上腹壁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以上提到的三条要领是胸腹联合呼吸一次吸气动作的分解,实际上它们在吸气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
吸气的要领31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
1、闻花香。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你在野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用鼻子慢慢的吸上一口芳香的空气。这时你闻到了野草的香味儿,使你感到心旷神怡。你会觉得肺的下部及腰部都充满了气息。保持几秒钟后,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这时的呼气自然、平稳、深入。2、当你回到家中看到桌子上有一封寄给你的信,看看笔迹,不知是谁寄来的,你将信封拆开后,开始读信,信的内容使你感到非常惊奇,又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高兴。这个过程你吸了一口快而短促的气,并且保持着气息。此时胸部是自然挺起的,腹部变平。甚至你的双颊也提起,鼻腔的空间也变宽了。当气呼出时,你惊讶地喊了一声“啊”以后,胸部还保持着原样,两肋还有扩张的感觉。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
1、闻花香。当春天来到32
兴奋从容两助开,觉不吸气气自来。
33
有声语言是在呼气的过程中发出去的,因此对呼气的控制是整个呼吸控制训练的重点。
34
呼气的要领:呼气的练习要把握这样一个过程:一是产生稳劲状态;二是锻炼持久力;三是掌握调节方法,使呼吸运动自如。
呼气的要领:35(1)稳劲
要保持平稳、均匀、规则。一口气能维持较长时间,发出更多音节。这种稳劲状态是通过呼吸两大肌群的对抗产生的。(2).持久
一口气能维持较久,发出较多音节,以及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是所谓气息持久的两层含义,它们对于语言表达都具有实际的意义。要达到持久除了积极锻炼之外,从呼气这一环节考虑,节省是关键。节省的具体办法如下:第一,尽可能使用偏实的中音。第二,“吞”“吐”结合。第三,加强唇舌力度。在咬字过程中,唇的一启一闭,舌的一抬一落,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呼出气流的节制。因此,加强唇舌力度,也可以起到节省气息的作用。(3)变化
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1)稳劲36
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1)快呼2)慢呼①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②发“si”的延长音③发“ɑ”的延长音3)延长呼气控制时间①用一口气数数儿②数葫芦③喊人:阿毛小刚…
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372、合理的口腔控制2、合理的口腔控制38
(一)唇舌灵活、力量集中唇舌灵活是语音流畅、自如的前提,在这方面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会出现吃字(音节部分或全部含混不清)、滚字(音节间“粘连”)、走音现象和语言的僵滞。声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要应表现在唇和舌上。
39
先说唇部。
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颁布板报奔波褒贬摆布卑鄙宝贝标本辨别步兵辨别白布标兵把柄偏旁乒乓匹配拼盘铺平澎湃品牌
婆婆瓢泼偏僻偏旁琵琶批判评判
麦苗眉目门面磨灭迷茫面貌妹妹明媚密码弥漫冒昧满面美貌买卖
先说唇部。40另外,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可以逐渐体会和把握唇部的着力点。另外,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可以逐渐体会和41绕口令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绕口令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42再说舌部。
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上挺。再说舌部。43
积极经济家具紧急坚决讲究计较讲解荆棘寂静捷径禁忌军舰绝技齐全凄切祈求窃取恰巧弃权亲切情趣全球秋千请求确切缺勤鹊桥喜讯行星习性虚心详细现象想象选修狭小嬉戏循序遐想先贤纤细
44绕口令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请问漆匠和锡匠,谁拿谁的漆,谁用谁的锡?绕口令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45口部操:
1、口腔开合练习1)开前声腔首先做好准备动作,颈部及下颌放松,双眼微闭,双唇放松呈自然态,舌尖轻抵下齿背,吸足一口气。然后开始正式动作,张开口提硬腭,舌面前低后高,渐使口腔前大后小,形成喇叭状。动作由六步组成一回合:(1)小开口;(2)中开口;(3)大开口;(4)大开口;(5)中开口;(6)小开口。
注意,开口与开口之间要有一个小的顿息,形成节奏感,以感知不同的前开口度的差异。
打开口腔前部的练习,可以帮助体会i、ê及前a等音素的发音舌位,增强颧肌张力,克服发音时开口偏小、偏扁的毛病,提高发音亮度。口部操:
462)开后口腔。首先做好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同“开前口腔”操。然后开始正式动作,张开口提软腭,舌面前高后低,渐使口腔前小后大,形成倒喇叭状。动作由六步组成一回合:(1)小开口;(2)中开口;(3)大开口;(4)大开口;(5)中开口;(6)小开口。
注意,开口与开口之间要有一个小的顿息,形成节奏感,以感知不同的后开口度的差异。打开口腔前部与打开口腔后部的差异是:前者舌尖抵下齿背,舌端稍紧张;后者舌尖离开下齿背,舌面后部稍紧张。前者提升硬腭,舌面前低后高,口腔形成喇叭状;后者提升软腭,舌面后部凹下,口腔形成倒喇叭状。
打开口腔后部的练习,可以帮助体会u、o及后a等音素的发音舌位,增强对软腭的控制能力,帮助方言区人克服软腭普遍松塌、发音偏前的毛病。2)开后口腔。472、唇的练习(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3)撮:首先做好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同“闭唇鼓气”操。然后开始正式动作,轻轻闭上双唇,用鼻吸一口气,接着双唇同时向左、向右、向后撕拉,至最大后收回向正前方撮出圆唇。动作由四步组成一回合:一是轻闭双唇;二是用鼻吸气;三是左右展唇;四是前撮圆唇。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2、唇的练习483、舌的练习(l)刮舌。(2)顶舌。(3)伸舌。
(4)绕舌。(5)立舌。(6)舌打响3、舌的练习49
(二)打开口腔注重声音和吐字的品质,就应讲求口腔开度。打开口腔不等于张大嘴,张大嘴时口腔呈“前>后”型,实际上是前开后不开。按照要求口腔的前后部都应打开,上腭上抬,下颏放松,呈“前后”型。这是通过“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个方面的配合来实现的。分述如下:
(二)打开口腔50
1.提颧肌提颧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动作。有人称为“提嚼肌”或“提笑肌”,这两种说法有不当之处,这里称为提颧肌。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觉,鼻孔也随之有少许张大,同时使唇,尤其是上唇贴紧牙齿。唇齿相依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较之于松颧撅唇、唇齿分离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提颧肌对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显作用。
1.提颧肌51
2.打牙关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俗称牙关,打开牙关是抬起上腭的中部动作。打牙关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双侧上后槽牙应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虽然日常口语时很少有人咬紧牙关,但这里要作为一个要领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到打开牙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口腔共鸣,还可以使咬字位置适中、力量稳健,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打牙关52
3.挺软腭软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会感觉到它的具体位置。不说话时,软腭松软下垂,日常口语时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将它挺起。挺软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动作,它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加大口腔后部空间,改善音色;第二,缩小鼻咽入口,避免声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
3.挺软腭53
结合咬字,软腭挺起时口腔后部应呈倒置的桃形,并非抬得越高越好。此外,如以小舌头(腭垂)为中点的话,软腭挺起时两侧力量应向小舌头集中。如果力量相反,软腭兜下来,就会造成字“扁”、鼻音等问题。所以用力了并不等于挺起了,要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可以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一般在这种时候软腭是挺起的状态,适度保持这种状态去发音,你就可能会听到不同于平时的声音效果。此外,有些字音(如“好hao”)发音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口腔后部的开度较大,用它去带发其它音节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挺”是一个基本状态,但应注意到,音节的结构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表达需要,播讲时不能一“挺”到底,还应有程度上的变化,否则又会带来“音包字”的问题。
结合咬字,软腭挺起时口腔后部应呈倒置的桃形,并非抬54
4.松下巴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松下巴在打开口腔方面比抬上腭更具有实质性效果。有的人平时说话就表现出下巴用力、主动“帮忙”的问题,讲课时更为明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它会使舌根紧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咬的力量主要在口腔上半部,下巴则应处于放松、“从动”的状态。发音时,只有下巴自然内收才能放松。日常牙痛时说话,下巴一般是比较松弛的,不妨可以模仿一下。
4.松下巴55
(三)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在口腔打开的前提下,还应讲究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的着力位置。应把声音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进到硬腭前部。硬腭前部是发音的主要内感区,以此为字音的着力位置,可以明显改善音色,提高声音效果,尤其在弱控制时,掌握这一要领可以使声音小而不塌。综上所述,咬字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协调动作。
(三)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56
吐字归音的方法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这种咬字方法是从汉语语音特点出发的,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旧说称“出声”)、立字(旧说称“行音”)、归音(旧说称“收声归韵”)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个发音阶段不同的控制,使吐字达到清晰、饱满、弹发有力的境界。
吐字归音的方法57
1.出字
出字指字头(声母)和字颈(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对字的要求是:叼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干净利落。
唇型到位,短暂敏捷;定型标准,准确自然。
1.出字58
在实际发音中,这种要求主要落实在声母的发音过程中。例如“电diàn”的声母“d”的发音过程应是:先在准确位置(舌尖与上齿背)成阻,蓄积足够气力,然后迅速除去舌尖与上齿背的阻力,打开口腔。老艺人把出字过程形象地比作“噙”,说“噙字如噙虎”,意思是说,出字时就像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跳跃山涧一样不紧不松,叼得紧了会死,叼得松会掉。又说咬字要用七寸三分劲儿。这都说明了出字要用巧力,须集中而富于弹性。
59
2.立字一个音节的发音是否能达到字润珠圆,与韵腹的发音有密切关系。立字的过程是韵腹的发音过程,要求:
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音响,圆润饱满。
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唇扁发,扁唇圆发。
2.立字60
以“电diàn”字为例,出字过后就应打开口腔至发a的状态。气要跟上、充实并取得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与头尾比较,韵腹的发音过程最长,应有“竖起”和“立体”展开的感觉。即使窄元音i、u、ü充当韵腹时,口腔也应适当开大些,这叫做“闭口音稍开”。
61
3.归音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要做到:
尾音轻短,完整自如;避免过紧,谨防僵硬。
归音到位,送气到家;渐弱渐止,趋向鲜明。
3.归音62
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与出字、立字比较,掌握起来难度更大。这里应首先注意到不能因韵腹取音响亮而任意延长,造成因声废字。归音时也不能“拖泥带水留尾巴”。“趋向鲜明”是指,唇舌的动作要“到家”。
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63
4.“枣核形”合于出字、立字、归音要求的吐字过程应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形状——“枣核形”,它不仅是吐字归音的规矩,也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枣核形”是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请看下图:
64
65
需要说明的事,“枣核形”训练是使发音规范化的必要过程,作为技巧训练它最终是要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所以,在投入使用时,“枣核形”不能一成不变。字字出于一模,必然会削弱语言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节奏,影响内容的表达。视不同情况使“枣核形”有所变化,或拉长或缩短,还可以调节吐字力度,这都是允许的,是有利于表达的。
663.正确的共鸣的方式
大家知道,声带颤动发出的喉原音不仅十分微弱,也谈不上有多么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洪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无法改造,而共鸣的调节却是可以经后天训练而改善的。可以说,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3.正确的共鸣的方式
大家知道,声带颤动发出的喉67
教师的讲课发声应当采取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略带一点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的声道共鸣。
68
指硬腭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鸣腔体(含咽腔)。声带发出的声波随着气息的推送;沿着咽喉流畅地进入口腔,在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口腔共鸣属中频泛音区,它使声音丰富、圆润、庄重。1)口腔共鸣指硬腭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鸣腔体(含咽腔)。声带发出69
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口腔共鸣:
1.bā-dā-gābā-dā-gā
pā-tā-kāpā-tā-kā
2.bādāgāpātākā
pātākābādāgā
3.bābábǎbà|bābábǎbà|
bābábǎbà|bābábǎbà4.pēngpāpīpūpāi
pāipūpīpāpēng
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口腔共鸣:
1.bā702)头腔共鸣指硬、软腭以上的部分(包括鼻腔).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头腔共鸣属高频泛音区,它使声音高亢明亮2)头腔共鸣指硬、软腭以上的部分(包括鼻腔).把口71鼻腔共鸣训练
(1)纯a音——加鼻腔共鸣ā音
纯i音——加鼻腔共鸣ī音
纯u音——加鼻腔共鸣ū音
(2)鼻辅音+口元音ma――mi――mu
na――ni――nu
鼻腔共鸣训练
(1)纯a音——加鼻腔共鸣ā音
纯i723)胸腔共鸣
指喉部以下部分。呈现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的振动传送到胸腔,使其发生受迫振动和感应振动;获得共鸣效果。属低频泛音区,它使声音浑厚低沉。
3)胸腔共鸣指喉部以下部分。呈现打哈欠状态,下腭73胸腔共鸣练习1、用较低的声音弹发声门音[xa],感觉声音像从胸部发出来,体会胸部的响点。由低到高一声声地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上移。然后由高到低地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下移。2、“a”元音直上直下及滑动练习。
3、hǎobǎimǐzǒu夸大体会。
胸腔共鸣练习74五、练声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步骤(一)基本要领
“两头紧中间松”五、练声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步骤75(二)基本步骤
第一步练气: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是发声的基础气不足;声无力,用力猛;声带损。
第二步练声:
放松声带,先缓慢地发一些轻柔的声音(如气泡音),把声带活动开。之后做口腔准备活动。(二)基本步骤76六、常见的发声问题
(一)鼻音过浓(二)喉音过重(三)声音发散(四)声音捏挤(五)声音过虚六、常见的发声问题
(一)鼻音过浓77七.嗓音保护要注意的问题发声是人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而声音和语言的形成不是靠一个器官来完成的,它是通过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
如果由于发音器官运动过度和发音方法不当,就会引起一系列病态改变如声带出血、水肿等;长此以往又未能及时治疗者,声带还会发生慢性增生性改变,如声带出现肥厚、结节、息肉及声肌弱症等,这就是嗓音科学所说的职业性咽喉病。一旦发生上述改变,说话的声音就会变得沙哑,音色也会发生异常。七.嗓音保护要注意的问题发声是人最基本的生理活78(一)坚持科学发声(二)做到适度用声用声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则容易发生声带病变。常见的嗓音滥用和误用有:第一,大喊大叫,大哭大笑;第二,在嘈杂环境里讲话;第三,咳嗽和过度清嗓;第四,过多讲话和唱歌,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时;第五,过高和过低地唱歌;第六,用挤喉咙的方式增加响度;第七,用不恰当的音调长时间说话;第八,说话过分响,比如当拉拉队成员等。(一)坚持科学发声79(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健康的体魄,肺活量大,肌肉的弹性好,对发声有利无弊。第二,要避免发声器官受凉、感冒、咳嗽及接触其他有害因素,因为感冒、咳嗽后,声带充血水肿,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导致声嘶。第三,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营养要丰富,不宜过咸或过甜,烟酒既刺激呼吸道又易使之干燥,应尽量避免。第四,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五,生病尤其感冒的时候,尽量少用嗓,此时声带黏膜增厚,容易产生病变。第六,在变声期和女性月经期间,更要特别加强营养,注意起居冷暖和咽喉卫生,不吃燥热性刺激性食物,节制用嗓,以利于嗓音的保护。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80
谢谢大家!
81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
主讲:刘静敏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刘静敏821.喉部极易疲劳﹑疼痛3.说话费力﹑音量不大4.声音单薄﹑干瘪﹑缺少表现力。2.声音嘶哑﹑甚至失声一.教师讲课发声遇到的问题1.喉部极易疲劳﹑疼痛3.说话费力﹑音量不大4.声音单薄﹑干83二.人类的发音器官二.人类的发音器官84人的发音过程可以做这样的大致描写:呼吸运动使呼出的气流由肺通过肺气泡、支气管、气管到达喉部,在喉部运动的气流引起声带的颤动形成喉原音,喉原音在共鸣作用下扩大了音量并被进行了色彩上的加工。声束经过口腔时,各具体部位便会按照发音人的指令作出各种配合,在口腔中受到唇、齿、舌、腭等器官的节制,在节制与克服节制的过程中形成了负载信息的语言符号——语音。人的发音过程可以做这样的大致描写:呼吸运动使呼出的气流85
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这台乐器不但发乐音,还发大量的噪音。发噪音时,发音体就不是声带,而是口腔的有关部位,有时也伴随着声带的颤动。整个发音器官是任何乐器都望尘莫及的非常复杂的装置。学习任何一种乐器的演奏,首先都应该彻底了解乐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功能、特性以及演奏和控制的方法,再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娴熟的演奏技巧,也才能充分运用及发挥它的特性和音色美,把乐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以嗓音为主要工作工具的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对自己的乐器-----人声,应该具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我们的乐器是那么珍贵,构造那么复杂,组织那么娇嫩易受损伤,所以,更应该对它有相当的认知。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这台乐器不但发86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87(一)呼吸器官(二)发声器官(三)共鸣器官(四)咬字器官(一)呼吸器官88(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发声的“源”动力,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个大支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发声“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发声的“源”动力,由口、鼻89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
/dispbbs.asp?boardid=26&id=97499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90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91
呼吸的原理
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自动完成的。但作为功能器官的肺来说,它本身是不能运动的,它是被动器官,不具备扩大和缩小的能力。气流出入肺部是靠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具体说,是附着在胸廓周围的肌肉来完成的。胸廓扩大主要是靠吸气肌肉群的收缩(主要是横膈和肋间外肌),胸廓缩小主要靠呼气肌肉群的收缩(主要是肋间内肌和腹直肌和腹内外斜肌)。当吸气肌肉群收缩时,也就是说,肋间外肌收缩、横隔膜下移时,胸腔扩大,气流吸入。而呼气肌肉群收缩时,肠子如同一团有弹性的东西,由下向上挤压肝脏和胃,同时肝和胃在推压膈肌回弹。腹腔、胸腔自下而上收缩将气排出。
呼吸的原理922、发声器官(包括喉咙及其肌肉、软骨和声带)2、发声器官(包括喉咙及其肌肉、软骨和声带)93喉可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喉前庭,中部为喉中腔,下部分为带门下腔。喉前庭是由一块叶状会厌软骨构成,在吞咽食物时,会厌会盖住通往器官的喉口,避免食物进入器管,当发音或吸气时则上翻卷。所以喉前庭始于喉入口,下部的声门下腔是喉与气管的通口。喉可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喉前庭,中部为喉中腔,下94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95喉部示意图
/Images/bod_Human/Hou.jpg喉部示意图96声带是位于喉头中间的、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
声带是位于喉头中间的、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97喉镜中所见的声带照片喉镜中所见的声带照片98(三)共鸣器官主要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头骨中的空窦)(三)共鸣器官主要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99发声时,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一般来说,高音的共鸣区是分布在头腔或口腔,低音的共鸣区分布在胸腔。但这样的分布并不是说可以将各个共鸣腔孤立地来用,而是应当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体,即所谓形成“整体共鸣”。整体共鸣就是胸、口、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
发声时,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可以改变声音的100(四)咬字器官咬字器官主要指人的口腔,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声束经过口腔时,由于唇、齿、舌、腭等这些影响语音形成的部位的不同配合,便形成了不同的元音、辅音、音节。在表情、示意“操作”中,便构成了语句。构成口腔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下面的叫下腭。上腭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腭包括下唇和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上腭上面的空腔是鼻腔,软腭和小舌处在鼻腔和口腔的通道上。软腭上升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腭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四)咬字器官咬字器官主要指人的口腔,包括唇、舌、101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102科学发声与教师的嗓音保护课件103
发声时,咬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规范、合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声带发声和共鸣,从而美化声音,减轻喉部的疲劳。发声时,咬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规范、合理,也能在不104三.发声的比较
一般口头交际:
呼吸比较浅,吸气量少.一般不需太大的音量、力度,连续说话时间长了,嗓音容易疲劳。唱歌:呼吸比较深,吸气量大,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声音上饱满,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力度变化,更有穿透力,还要有持久性,所以声乐的发声要度有较强的呼吸控制能力;充分的共鸣效果。三.发声的比较
一般口头交际:105
播音或主持:
音量上接近口语用声,需要一定的共鸣基础,但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远不及声乐上对呼吸和共鸣的要求,最为重视语言的清晰度和声调色彩的变化。播音或主持:106教师的讲课:需要达到一定的音量,一定的力度变化,也要求有一定的持久性,在声音上要饱满、富有表现力;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近似于播音主持对呼吸和共鸣的要求。因此进行系统的发声训练,能够对教师讲课中的发声有很好的帮助。教师的讲课:107四、科学的发声与练习1.发声时正确的呼吸方式——胸腹式联合呼吸四、科学的发声与练习1.发声时正确的呼吸方式——胸腹式联合呼108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关键在于胸和腹的联合运动,它使胸腔、横膈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能够共同合作,参与的部位较多,它不但使胸腔周围加大,而且使胸腔的上下得到了伸展。因而可以吸进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增大。另外,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膈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从生理上说,它容易控制呼吸,具有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的呼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09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点:
1.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全面调动了发声器官的能动作用。不但可吸进足够的空气,促使气息的容量扩大,还能够稳定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使之能够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从而有利于加强声音发出的力量。2.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活动范围较大,伸缩性比较强,从生理上来说,比较容易控制呼吸,较能操纵和支持声音,为均衡气息、平稳呼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有力度、有弹性,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掌握了这种呼吸方法后,不仅能使声音圆润、响亮、刚柔并济,而且能避免过强的气息冲击我们的声带,对嗓子的保护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点:110呼吸含有吸与呼两种动作。从发声的角度来说,吸是为了获取发声动力,呼是发声的基础。吸要快而柔和,用鼻子而不要用嘴,用嘴吸气会有声音而给人以气喘吁吁的感觉;呼要均匀、平缓,尽可能地延长使用每一口气。吸气是气息运用的两个基本阶段之一。它是气息的准备阶段。呼吸含有吸与呼两种动作。从发声的角度来说,111
吸气的要领
(1)吸到肺底以吸到肺底的感觉,引导气息通达体内深部,使膈肌明显收缩下降,有效地增加进气量。(2)两肋打开吸气时,应在肩胸放松的情况下使下肋得到较充分的扩展,此时,膈肌与胸廓的运动产生联系。一般感觉两肋的打开,以左右的平衡运动为主,尤其后腰部感觉较为明显。(3)腹壁“站定”吸气时,在胸部扩张的同时,应使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位置收缩,上腹壁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以上提到的三条要领是胸腹联合呼吸一次吸气动作的分解,实际上它们在吸气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
吸气的要领112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
1、闻花香。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你在野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用鼻子慢慢的吸上一口芳香的空气。这时你闻到了野草的香味儿,使你感到心旷神怡。你会觉得肺的下部及腰部都充满了气息。保持几秒钟后,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这时的呼气自然、平稳、深入。2、当你回到家中看到桌子上有一封寄给你的信,看看笔迹,不知是谁寄来的,你将信封拆开后,开始读信,信的内容使你感到非常惊奇,又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高兴。这个过程你吸了一口快而短促的气,并且保持着气息。此时胸部是自然挺起的,腹部变平。甚至你的双颊也提起,鼻腔的空间也变宽了。当气呼出时,你惊讶地喊了一声“啊”以后,胸部还保持着原样,两肋还有扩张的感觉。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
1、闻花香。当春天来到113
兴奋从容两助开,觉不吸气气自来。
114
有声语言是在呼气的过程中发出去的,因此对呼气的控制是整个呼吸控制训练的重点。
115
呼气的要领:呼气的练习要把握这样一个过程:一是产生稳劲状态;二是锻炼持久力;三是掌握调节方法,使呼吸运动自如。
呼气的要领:116(1)稳劲
要保持平稳、均匀、规则。一口气能维持较长时间,发出更多音节。这种稳劲状态是通过呼吸两大肌群的对抗产生的。(2).持久
一口气能维持较久,发出较多音节,以及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是所谓气息持久的两层含义,它们对于语言表达都具有实际的意义。要达到持久除了积极锻炼之外,从呼气这一环节考虑,节省是关键。节省的具体办法如下:第一,尽可能使用偏实的中音。第二,“吞”“吐”结合。第三,加强唇舌力度。在咬字过程中,唇的一启一闭,舌的一抬一落,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呼出气流的节制。因此,加强唇舌力度,也可以起到节省气息的作用。(3)变化
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1)稳劲117
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1)快呼2)慢呼①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②发“si”的延长音③发“ɑ”的延长音3)延长呼气控制时间①用一口气数数儿②数葫芦③喊人:阿毛小刚…
体会及练习吸气的方法1182、合理的口腔控制2、合理的口腔控制119
(一)唇舌灵活、力量集中唇舌灵活是语音流畅、自如的前提,在这方面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会出现吃字(音节部分或全部含混不清)、滚字(音节间“粘连”)、走音现象和语言的僵滞。声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要应表现在唇和舌上。
120
先说唇部。
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颁布板报奔波褒贬摆布卑鄙宝贝标本辨别步兵辨别白布标兵把柄偏旁乒乓匹配拼盘铺平澎湃品牌
婆婆瓢泼偏僻偏旁琵琶批判评判
麦苗眉目门面磨灭迷茫面貌妹妹明媚密码弥漫冒昧满面美貌买卖
先说唇部。121另外,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可以逐渐体会和把握唇部的着力点。另外,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可以逐渐体会和122绕口令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绕口令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123再说舌部。
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上挺。再说舌部。124
积极经济家具紧急坚决讲究计较讲解荆棘寂静捷径禁忌军舰绝技齐全凄切祈求窃取恰巧弃权亲切情趣全球秋千请求确切缺勤鹊桥喜讯行星习性虚心详细现象想象选修狭小嬉戏循序遐想先贤纤细
125绕口令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请问漆匠和锡匠,谁拿谁的漆,谁用谁的锡?绕口令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126口部操:
1、口腔开合练习1)开前声腔首先做好准备动作,颈部及下颌放松,双眼微闭,双唇放松呈自然态,舌尖轻抵下齿背,吸足一口气。然后开始正式动作,张开口提硬腭,舌面前低后高,渐使口腔前大后小,形成喇叭状。动作由六步组成一回合:(1)小开口;(2)中开口;(3)大开口;(4)大开口;(5)中开口;(6)小开口。
注意,开口与开口之间要有一个小的顿息,形成节奏感,以感知不同的前开口度的差异。
打开口腔前部的练习,可以帮助体会i、ê及前a等音素的发音舌位,增强颧肌张力,克服发音时开口偏小、偏扁的毛病,提高发音亮度。口部操:
1272)开后口腔。首先做好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同“开前口腔”操。然后开始正式动作,张开口提软腭,舌面前高后低,渐使口腔前小后大,形成倒喇叭状。动作由六步组成一回合:(1)小开口;(2)中开口;(3)大开口;(4)大开口;(5)中开口;(6)小开口。
注意,开口与开口之间要有一个小的顿息,形成节奏感,以感知不同的后开口度的差异。打开口腔前部与打开口腔后部的差异是:前者舌尖抵下齿背,舌端稍紧张;后者舌尖离开下齿背,舌面后部稍紧张。前者提升硬腭,舌面前低后高,口腔形成喇叭状;后者提升软腭,舌面后部凹下,口腔形成倒喇叭状。
打开口腔后部的练习,可以帮助体会u、o及后a等音素的发音舌位,增强对软腭的控制能力,帮助方言区人克服软腭普遍松塌、发音偏前的毛病。2)开后口腔。1282、唇的练习(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3)撮:首先做好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同“闭唇鼓气”操。然后开始正式动作,轻轻闭上双唇,用鼻吸一口气,接着双唇同时向左、向右、向后撕拉,至最大后收回向正前方撮出圆唇。动作由四步组成一回合:一是轻闭双唇;二是用鼻吸气;三是左右展唇;四是前撮圆唇。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2、唇的练习1293、舌的练习(l)刮舌。(2)顶舌。(3)伸舌。
(4)绕舌。(5)立舌。(6)舌打响3、舌的练习130
(二)打开口腔注重声音和吐字的品质,就应讲求口腔开度。打开口腔不等于张大嘴,张大嘴时口腔呈“前>后”型,实际上是前开后不开。按照要求口腔的前后部都应打开,上腭上抬,下颏放松,呈“前后”型。这是通过“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个方面的配合来实现的。分述如下:
(二)打开口腔131
1.提颧肌提颧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动作。有人称为“提嚼肌”或“提笑肌”,这两种说法有不当之处,这里称为提颧肌。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觉,鼻孔也随之有少许张大,同时使唇,尤其是上唇贴紧牙齿。唇齿相依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较之于松颧撅唇、唇齿分离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提颧肌对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显作用。
1.提颧肌132
2.打牙关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俗称牙关,打开牙关是抬起上腭的中部动作。打牙关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双侧上后槽牙应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虽然日常口语时很少有人咬紧牙关,但这里要作为一个要领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到打开牙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口腔共鸣,还可以使咬字位置适中、力量稳健,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打牙关133
3.挺软腭软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会感觉到它的具体位置。不说话时,软腭松软下垂,日常口语时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将它挺起。挺软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动作,它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加大口腔后部空间,改善音色;第二,缩小鼻咽入口,避免声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
3.挺软腭134
结合咬字,软腭挺起时口腔后部应呈倒置的桃形,并非抬得越高越好。此外,如以小舌头(腭垂)为中点的话,软腭挺起时两侧力量应向小舌头集中。如果力量相反,软腭兜下来,就会造成字“扁”、鼻音等问题。所以用力了并不等于挺起了,要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可以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一般在这种时候软腭是挺起的状态,适度保持这种状态去发音,你就可能会听到不同于平时的声音效果。此外,有些字音(如“好hao”)发音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口腔后部的开度较大,用它去带发其它音节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挺”是一个基本状态,但应注意到,音节的结构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表达需要,播讲时不能一“挺”到底,还应有程度上的变化,否则又会带来“音包字”的问题。
结合咬字,软腭挺起时口腔后部应呈倒置的桃形,并非抬135
4.松下巴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松下巴在打开口腔方面比抬上腭更具有实质性效果。有的人平时说话就表现出下巴用力、主动“帮忙”的问题,讲课时更为明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它会使舌根紧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咬的力量主要在口腔上半部,下巴则应处于放松、“从动”的状态。发音时,只有下巴自然内收才能放松。日常牙痛时说话,下巴一般是比较松弛的,不妨可以模仿一下。
4.松下巴136
(三)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在口腔打开的前提下,还应讲究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的着力位置。应把声音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进到硬腭前部。硬腭前部是发音的主要内感区,以此为字音的着力位置,可以明显改善音色,提高声音效果,尤其在弱控制时,掌握这一要领可以使声音小而不塌。综上所述,咬字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协调动作。
(三)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137
吐字归音的方法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这种咬字方法是从汉语语音特点出发的,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旧说称“出声”)、立字(旧说称“行音”)、归音(旧说称“收声归韵”)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个发音阶段不同的控制,使吐字达到清晰、饱满、弹发有力的境界。
吐字归音的方法138
1.出字
出字指字头(声母)和字颈(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对字的要求是:叼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干净利落。
唇型到位,短暂敏捷;定型标准,准确自然。
1.出字139
在实际发音中,这种要求主要落实在声母的发音过程中。例如“电diàn”的声母“d”的发音过程应是:先在准确位置(舌尖与上齿背)成阻,蓄积足够气力,然后迅速除去舌尖与上齿背的阻力,打开口腔。老艺人把出字过程形象地比作“噙”,说“噙字如噙虎”,意思是说,出字时就像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跳跃山涧一样不紧不松,叼得紧了会死,叼得松会掉。又说咬字要用七寸三分劲儿。这都说明了出字要用巧力,须集中而富于弹性。
140
2.立字一个音节的发音是否能达到字润珠圆,与韵腹的发音有密切关系。立字的过程是韵腹的发音过程,要求:
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音响,圆润饱满。
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唇扁发,扁唇圆发。
2.立字141
以“电diàn”字为例,出字过后就应打开口腔至发a的状态。气要跟上、充实并取得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与头尾比较,韵腹的发音过程最长,应有“竖起”和“立体”展开的感觉。即使窄元音i、u、ü充当韵腹时,口腔也应适当开大些,这叫做“闭口音稍开”。
142
3.归音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要做到:
尾音轻短,完整自如;避免过紧,谨防僵硬。
归音到位,送气到家;渐弱渐止,趋向鲜明。
3.归音143
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与出字、立字比较,掌握起来难度更大。这里应首先注意到不能因韵腹取音响亮而任意延长,造成因声废字。归音时也不能“拖泥带水留尾巴”。“趋向鲜明”是指,唇舌的动作要“到家”。
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144
4.“枣核形”合于出字、立字、归音要求的吐字过程应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形状——“枣核形”,它不仅是吐字归音的规矩,也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枣核形”是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请看下图:
145
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中甸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毛织品行业透视
- 河北省新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无极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商场电工系统调试与验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水泥产品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充电桩安装与电力系统接入合同模板
- 2025版影视动画设计费合作协议书下载
- 2025年度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绩效评估与薪酬调整合同
- 2025版石膏制品批发采购合同范本
- 电池火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CAD机械制图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养老护理员基础照护试题(含参考答案)
-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程
-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医院财务科招聘考试题目(附答案)
- 高血压病例汇报
- 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范文
- 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