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_第1页
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_第2页
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_第3页
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_第4页
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仪的起源发展礼仪的起源发展1课题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授课时间及班级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礼仪起源;礼仪的发展能力目标礼仪的发展教学重点礼仪的发展教学难点礼仪的发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考勤教学内容引入新课介绍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见后作业情况课题2

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导入新课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3

18401919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现代古代近代讲授新课现代古代近代讲授新课4一、礼仪的起源1.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

原始社会,人类处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无法解释千百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认为天地神灵是主宰这一切的力量。所以就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以表示他们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祭祈天地、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等等.为祈祷而举行的仪式就成了古代礼仪的萌芽.

一、礼仪的起源5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6因此有了“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说法因此有了7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父母要抚养、关爱、教育孩子成人要赡养、照顾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关爱

在舜尧的时代,就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规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通过礼仪,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规范。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8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

在社会活动中,人类形成了最初级、最原始的礼仪,如在原始的狩猎、耕种、和部落之间的争斗中,人们用眼神、肢体语言等来表示他们的想法,互相配合。用击掌、拍手、拥抱等方式表示收获后喜悦、高兴。

这种相互的呼应与模仿逐步形成一种习俗,便成了最初的礼仪。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9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分工越来越细,就出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就出现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

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不断增加新的礼仪。就为等级差别的维系提供更多方便和条件。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10

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1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 2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11禮禮12二、礼仪的发展演变(一)我国的礼仪发展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

1.礼俗: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2.礼制:是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优良的礼俗,摒弃一些过时的陈腐的礼俗。

二、礼仪的发展演变(一)我国的礼仪发展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13(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141.礼仪的起源时期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尧舜时期。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五礼”:吉礼:祭祀之事凶礼:丧葬之事宾礼:宾客之事军礼:军旅之事嘉礼:冠婚之事1.礼仪的起源时期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尧舜时期。古代尧152.礼仪的形成时期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仪趋于完备。

2.礼仪的形成时期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16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

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17“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18如: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由此可见,礼仪在形成时期,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礼仪。如: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193.礼仪的变革时期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管子.牧民》中有“大礼”和“小礼”之说,注释为“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3.礼仪的变革时期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20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说: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法家:推崇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

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214.强化时期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社会。4.强化时期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22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武大地)宋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明清:家庭礼制完善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23“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24“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25

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这种“以礼治国”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名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26古代相见礼仪古代成人礼古代相见礼仪古代成人礼27(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1.宗教礼仪2.封建国家的典章制度3.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中国古代礼28(四)中国近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以维持封建统治为宗旨的封建礼仪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型平等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礼仪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四)中国近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29(五)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是吸收了中国古代礼仪的精华,融入了时代精神兼收并蓄了不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五)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30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序,制定仪式,曾是中国礼治的基础,并被视为社会法制的必要补充,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31

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礼仪规范。与古代礼仪的繁文缛节相比,现代礼仪的礼节仪式更趋于简单化而易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体现了相互尊重,而不必再恪守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

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步32小结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发展小结礼仪的起源33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34礼仪的起源发展礼仪的起源发展35课题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授课时间及班级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礼仪起源;礼仪的发展能力目标礼仪的发展教学重点礼仪的发展教学难点礼仪的发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考勤教学内容引入新课介绍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见后作业情况课题36

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导入新课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37

18401919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现代古代近代讲授新课现代古代近代讲授新课38一、礼仪的起源1.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

原始社会,人类处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无法解释千百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认为天地神灵是主宰这一切的力量。所以就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以表示他们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祭祈天地、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等等.为祈祷而举行的仪式就成了古代礼仪的萌芽.

一、礼仪的起源39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40因此有了“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说法因此有了41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父母要抚养、关爱、教育孩子成人要赡养、照顾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关爱

在舜尧的时代,就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规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通过礼仪,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规范。2.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42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

在社会活动中,人类形成了最初级、最原始的礼仪,如在原始的狩猎、耕种、和部落之间的争斗中,人们用眼神、肢体语言等来表示他们的想法,互相配合。用击掌、拍手、拥抱等方式表示收获后喜悦、高兴。

这种相互的呼应与模仿逐步形成一种习俗,便成了最初的礼仪。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43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分工越来越细,就出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就出现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

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不断增加新的礼仪。就为等级差别的维系提供更多方便和条件。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44

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1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 2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45禮禮46二、礼仪的发展演变(一)我国的礼仪发展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

1.礼俗: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2.礼制:是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优良的礼俗,摒弃一些过时的陈腐的礼俗。

二、礼仪的发展演变(一)我国的礼仪发展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47(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481.礼仪的起源时期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尧舜时期。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五礼”:吉礼:祭祀之事凶礼:丧葬之事宾礼:宾客之事军礼:军旅之事嘉礼:冠婚之事1.礼仪的起源时期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尧舜时期。古代尧492.礼仪的形成时期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仪趋于完备。

2.礼仪的形成时期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50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

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51“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52如: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由此可见,礼仪在形成时期,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礼仪。如: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533.礼仪的变革时期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管子.牧民》中有“大礼”和“小礼”之说,注释为“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3.礼仪的变革时期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54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说: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法家:推崇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

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礼仪的起源发展概述课件554.强化时期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社会。4.强化时期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56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武大地)宋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明清:家庭礼制完善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57“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58“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59

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这种“以礼治国”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名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60古代相见礼仪古代成人礼古代相见礼仪古代成人礼61(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1.宗教礼仪2.封建国家的典章制度3.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中国古代礼62(四)中国近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以维持封建统治为宗旨的封建礼仪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型平等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礼仪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四)中国近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63(五)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是吸收了中国古代礼仪的精华,融入了时代精神兼收并蓄了不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五)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64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序,制定仪式,曾是中国礼治的基础,并被视为社会法制的必要补充,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65

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礼仪规范。与古代礼仪的繁文缛节相比,现代礼仪的礼节仪式更趋于简单化而易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体现了相互尊重,而不必再恪守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

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