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练习题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练习题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练习题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练习题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练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一、A11、以下不属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的是A、IV型胶原B、透明质酸C、出型胶原前肽D、层黏蛋白(LN)E、干扰素2、IFCC推荐的胆红素常规测定方法是A、偶氮反应方法B、胆红素氧化酶法C、钮酸氧化法D、甲醇水法E、DPC法3、酗酒者最有可能增高的为A、球蛋白B、ALTC、清蛋白D、GGTE、ChE4、肝外胆道阻塞时血清中活性显著升高的酶是A、ALTB、ASTC、ALPD、MAOE、以上都不是5、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下列哪项正确A、清蛋白T,球蛋白TB、清蛋白T,球蛋白JC、清蛋白球蛋白JD、清蛋白球蛋白TE、清蛋白正常,球蛋白正常6、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最佳组合是A、AFP、rGTII、ALPB、rGTII、ALP1、GETC、AFP、『GT、GSTD、AFP、CA199、NSEE、AFP、『GT、TPs7、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 pH8.6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A、清蛋白带正电荷,其他蛋白带负电荷B、清蛋白带负电荷,其他蛋白带正电荷C、清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负电荷D、清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正电荷E、清蛋白和其他蛋白均不带电荷8、血氨升高见于A、剧烈肌肉运动B、进食高蛋白质C、肝昏迷D、胆囊炎E、严重烧伤9、前清蛋白比清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原因为A、其血清浓度高B、易于测定C、半寿期短D、方法重复性好E、浓度恒定10、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A、核甘酸B、多肽C、脂肪酸衍生物D、氨基酸衍生物E、儿茶酚胺11、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第二相反应是指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结合反应E、酯化反应12、毒物、药物、激素等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在A、肝脏B、肾脏C、胃肠道D、脾脏E、胆13、关于肝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了解肝脏有无损害及其程度B、以肝功能状态做动态比较C、协助病毒性肝炎及肝癌的诊断D、检查结果正常就能排除病变存在E、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14、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从正极到负极各组分的先后顺序A、Alb、⑼、“2、&丫丫、3、“1、“2、Alb3、Alb、丫、如、0C2D、民1、畋、3、rAlbE、Alb、&0%、a215、清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应为A、1〜2:1B、1〜5:1C、0〜1:1D、2〜4:1E、10:116、血浆中运输胆红素的载体是A、清蛋白B、“-球蛋白C、伊球蛋白D、『球蛋白E、以上都不是17、测定血清清蛋白时临床常规使用的方法是A、澳甲酚绿法B、双缩月尿法C、免疫浊度法D、磺柳酸法E、凯氏定氮法18、清蛋白在血浆中的参考范围是A、2〜4g/LB、6〜8g/LC、10〜20g/LD、35〜52g/LE、60〜80g/L19、正常人血浆中胆红素的含量约为A、v1mol/LB、v2@mol/LC、v10科mol/LD、V17.2科mol/LE、V34.4[imol/L20、原发性肝癌时,ALT值A、正常B、中度升高C、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D、降低E、严重降低21、Y蛋白和Z蛋白是哪种细胞内的色素受体蛋白A、肝组织B、肾组织C、心脏组织D、脑组织E、骨骼肌组织22、尿素产生于A、联合脱氨基作用B、肠肝循环C、鸟氨酸循环D、三竣酸循环E、脂肪酸的3羟化23、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中酶活性下降的是A、ALTB、ASTC、胆碱酯酶D、AKPE、丫一GT24、诊断骨骼疾患时最重要的酶学指标是A、CKB、LDHC、ALPD、rGTE、ACP25、目前推荐检测血清总蛋白的定量方法是A、双缩月尿比色法B、干化学显色法C、层析法D、电离法E、凝胶法26、尿素的生成部位是A、肾小管B、集合管C、肾小球D、肝脏E、骨髓27、测定ALT的底物是A、“-酮戊二酸和丙氨酸B、a-酮戊二酸和天冬氨酸C、丙酮酸和a-酮戊二酸D、丙酮酸和天冬氨酸E、乙酰乙酸和丙氨酸28、临床化学实验室测定血氨较好的方法为A、干化学法B、酶学法C、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D、扩散法E、气相色谱法29、急性肝炎时,反应最灵敏的指标是A、ALT升高B、总蛋白降低C、血糖降低D、三酰甘油升高E、胆汁酸降低30、GGT测定中下列何种底物由于有较好的溶解度而可显著增加酶的最大反应速度A、双甘肽B、r谷氨酰a-蔡胺C、r谷氨酰对硝基苯胺D、7-谷氨酰-3-竣基-对硝基苯胺E、对硝基苯胺31、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的比值为A、20%〜30%B、30%〜40%C、40%〜50%D、40%〜60%E、>60%32、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是A、血清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测定B、血清总胆汁酸测定C、血清ALP及其同工酶D、血清GGTE、以上都是33、血清蛋白质在pH为8.6的缓冲体系内所带电荷为A、正点荷B、负电荷C、不带任何电荷D、有些带正电荷,有些带负电荷E、以上都有可能34、在下列何种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结合胆红素A、血红素加氧酶B、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C、乙酰基转移酶D、甲基转移酶E、谷胱甘肽-S-转移酶35、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部位是A、肝脏B、心脏C、胰脏D、肾脏E、小肠36、肝脏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A、硫酸根B、乙酰基C、葡萄糖醛酸D、甲基E、甘氨酰基37、急性肝炎早期时,血浆蛋白浓度出现低下的是A、C-反应蛋白B、铜蓝蛋白C、前清蛋白D、ai—抗胰蛋白酶E、如一酸性糖蛋白38、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伊丫桥,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肝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肝硬化E、胆囊炎39、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A、胆碱酯酶B、ALPC、ALTD、GGTE、AST40、临床化验室测定血氨的参考方法为A、离子交换法B、气相色谱法C、酶学法D、扩散法E、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41、对急性肝炎有诊断价值的酶是A、ASTB、ALTC、丫一GTD、AKPE、MAO42、肝功能障碍可以引起下列哪些蛋白质合成减少A、清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凝血酶原E、以上都是43、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肾脏B、心脏C、肝脏D、胃肠道E、脾44、下列对血清蛋白质正常参考范围叙述错误的是A、a1抗胰蛋白酶参考范围为小于 500mg/LB、清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C、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D、球蛋白参考范围为大于 60g/LE、清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5〜2.5:145、脂肪酸主要是以下列何种形式运输的A、与LDL结合的形式B、与VLDL结合的形式C、与CM结合的形式D、与球蛋白结合的形式E、与清蛋白结合的形式46、血清总蛋白的参考值为A、2〜4g/LB、4〜6g/LC、60〜82g/LD、20〜40g/LE、40〜60g/L47、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肝脏B、胆囊C、消化道D、胰腺E、肾脏48、血清蛋白在pH为8.6的缓冲体系电泳时的移动方向是A、从阴极泳向阳极B、从阳极泳向阴极C、从原地向四周扩散D、有的泳向正极,有的泳向负极E、以上都有可能二、A21、38岁,女,右膝外上方肿痛4个月,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股骨下端有一破坏灶, 边缘膨胀,中央有肥皂泡样改变,向内已经超过中线,远端距关节面不足 1厘米,诊断为骨细胞癌,此时碱性磷酸酶活性A、极度升高B、中度升高C、明显升高D、轻度升高E、不升高三、A3/A41、患者,女,53岁,因黄疸、弥漫性上腹痛和全身瘙痒 3周入院。尿液为暗褐色,粪便为灰白色,并有恶臭。体检:黄疸,右季肋部有触痛,肝肿大。<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溶血性黄疽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肝硬化E、胆囊炎<2>、下列哪项与患者的临床诊断关系不大A、血清胆红素测定B、尿胆红素定性实验C、血碱性磷酸酶测定D、血丫GT检测E、血清BUN测定<3>、该患者最可能的检测结果是A、血清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血ALT正常C、血清尿素氮增高,尿胆红素阳性D、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血ALP增高E、尿血红蛋白增加四、B1、A.细胞核B.细胞浆(质)C.线粒体D.微粒体E.内质网<1>、肝细胞中,大部分AST存在于<2>、肝细胞中,大部分ALT存在于C、2、A.ALTB.ASTC.LDHD.GLDHE.GGT<1>、反映胆道阻塞最敏感的指标是<2>、最能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是<3>、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是3、A.ALTB.ALPC.CKD.淀粉酶E.PChE<1>、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的酶为<2>、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酶为E、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关于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通常检测透明质酸、出型前胶原 N末端肽、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脯氨酸羟化酶等项目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相对严重程度、代偿能力、疗效观察及预后等。【答疑编号10007262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IFCC推荐目前总胆红素测定采用偶氮反应方法。【答疑编号1000726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乙醇能诱导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 使血清GGT升高,但GGT升高幅度与饮酒量无明显相关性。【答疑编号10007261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LP在肝中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肝内、外胆道阻塞时,胆汁排出不畅,再加上胆汁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可洗脱 ALP反流入血,使血中浓度增高。【答疑编号10007258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急性肝脏损伤早期或局灶性肝脏损伤等轻度肝损害时,清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TP和A/G均可正常。【答疑编号10007258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原发或继发肝癌时,ALP明显升高,肿瘤组织压迫附近胆小管使之阻塞,肿瘤组织或炎症可刺激周围肝细胞过多产生ALP。ALP持续轻度升高应考虑肝脏有无占位性病变。 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辅助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意义,动态观察, AFP不高者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GGT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胰腺癌时,血清GGT活性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 90%,GGT同工酶H与AFP联合检测可使原发性肝癌AF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提高。【答疑编号10007258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答疑编号10007257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高浓度的血氨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答疑编号10007257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清前清蛋白浓度可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因半寿期短,比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更为敏感。【答疑编号10007257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氨基酸衍生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答疑编号10007257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通常分为两相反应。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这些反应直接改变物质的基团或使之分解。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充分代谢或迅速排出体外,但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答疑编号10007256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答疑编号10007256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功能复杂,再生代偿能力很强,所以肝功能检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疾病。2121、【答疑编号10007256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醋酸纤维薄膜和琼脂糖凝胶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两大介质。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由于清蛋白等电点的差异,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清蛋白、一球蛋白、“2—球蛋白、3—球蛋白和L球蛋白五个区带。【答疑编号10007255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清总蛋白(TP)是血清清蛋白和球蛋白(G)的总和。清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A/G:1.0〜2.0/L【答疑编号10007255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答疑编号10007254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清清蛋白的定量常采用澳甲酚绿法。【答疑编号10007254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清总蛋白:60〜82g/L,清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答疑编号1000725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甲醇、咖啡因)的作用下,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参考值为 1.7〜20^mol/L(0.1〜1.2mg/dl)。【答疑编号10007253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答疑编号10007253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Y蛋白和Z蛋白是肝细胞内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 丫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答疑编号10007252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尿素产生于鸟氨酸循环,是肝脏的一种特异性功能。【答疑编号10007252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假性胆碱酯酶(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清蛋白平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如 PCHE持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功能不全时 PCHE明显降低。【答疑编号1000725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骨骼系统病变时,成骨细胞增生活跃的状况下,血清ALP可有程度不同的升高。【答疑编号10007251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双缩月尿比色法是目前推荐检测血清总蛋白的定量方法,显色强度受蛋白质种类影响较小。【答疑编号10007251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尿素的生成部位是肝脏。【答疑编号1000725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血清ALT和AST的检测采用IFCC推荐的酶动力学方法。ALT作用于L—丙氨酸和“―酮戊二酸产生丙酮酸和L-谷氨酸,丙酮酸和NADH在LDH的作用下产生L-乳酸和NAD+,在340nm处检测NADH的吸收峰来推算血清中ALT的浓度。【答疑编号10007250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有两类血氨测定方法。一类为两步法,先从全血中分离出氨,再进行测定,如扩散法(已淘汰);另一类为一步法,不需要从全血中分离出氨采用干化学法即可直接测定。血氨测定目前以干化学法为多用。【答疑编号10007250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在急性肝炎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答疑编号10007249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GGT是在氨基酸吸收中参与 丫―谷氨酰基循环的一个重要的酶,以 丫谷氨酰-3-竣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为底物的酶动力 ,其测定原理是:GGT作用于r谷氨酰-3-竣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产生r谷氨酰双甘肽和5-氨基-2-硝基苯甲酸盐,在405nm处检测吸收峰,可计算出血清中 GGT浓度。【答疑编号10007249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 可根据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率来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 肝细胞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常为40%〜60%;梗阻性黄疸时比值常>60%。【答疑编号10007248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检测对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与继发性肝癌具有鉴别意义。GGT在肝内由肝细胞线粒体产生, 90%为膜结合型,分布在肝细胞膜及毛细胆管的上皮,在胆汁淤积时、肝内合成亢进(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产生特异性的 GGT同工酶等情况下可升高。 GGT是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之酶。总胆汁酸测定可鉴定胆汁淤积综合征: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胆汁分泌障碍,不能有效地排出胆汁酸,使血中胆汁酸升高。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根据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比率来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答疑编号10007248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答疑编号10007247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喀咤核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答疑编号10007247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肝脏利用氨基酸合成肝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还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多种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的量最多的是清蛋白。【答疑编号10007246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喀咤核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答疑编号10007246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 电泳结果可无异常或前清蛋白减少。 血清前清蛋白由肝脏合成,分子量为6万,在电泳分离时,为一出现在清蛋白前的区带,半寿期仅为 1.9天。血清前清蛋白浓度可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因半寿期短,比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更为敏感。【答疑编号10007245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硬化时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增加,包括IgA、IgG和IgM等,IgA电泳位置在3与丫球蛋白之间,故使3与丫球蛋白两区带之间也有蛋白染色,出现了3-丫桥。【答疑编号10007245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肝脏疾病检查项目均应包括 ALT、AST、ALP和GGT。【答疑编号10007244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离子交换法测定血氨原理: 去蛋白血浆标本中的氨先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可被分离出来,用Berthelot反应求出氨含量。本法特异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已被作为血氨测定的参考方法。【答疑编号10007244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在急性肝炎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答疑编号10007241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肝脏利用氨基酸合成肝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还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多种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的量最多的是清蛋白。【答疑编号1000724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将来自体内外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种种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此外,肺、肠、肾等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能力。【答疑编号10007240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清总蛋白:60〜82g/L,清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答疑编号10007240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清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 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易与清蛋白结合后被运输, 如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药物等。【答疑编号10007239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清总蛋白:60〜82g/L,清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答疑编号10007239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肝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约占人体每天合成蛋白质总量的 40%以上。【答疑编号10007239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答疑编号100072388]、A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LP和骨化过程密切相关,很多骨骼疾病,如变形性骨炎(Paget病)、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软骨症、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骨折和肢端肥大症的患者血中 ALP都可升高,尤其是骨ALP同工酶增高。在骨肿瘤时,碱性磷酸酶活性中度升高。【答疑编号100072633]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