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9.1概述9.2频分多址(FDMA)9.3时分多址(TDMA)
9.4扩频多址(SSMA)9.5空分多址(SDMA)9.6分组无线电(PR)
9.7蜂窝系统的容量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9.11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多用户通信系统有几种典型的方式:多址接入系统:许多用户共享有限的无线频谱。广播网:一个发射机发送信号给许多用户。为了能使多用户正常地进行通信,需要采用有效的多址技术。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还有两种多址模式用于无线通信:分组无线电(PR)和空分多址(SDMA)。选择什么样的多址方式取决于通信系统的应用环境和要求。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多用户通2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频分双工(FDD):为一个用户提供两个确定的频段。前向频段提供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传输,而反向频段提供从移动台到基站的传输。在FDD中,前向和反向频段的频率分配在整个系统中是固定的。时分双工(TDD):用时间而不是频率来提供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前向时隙和反向时隙之间的时间分隔很小时,用户听起来就是同时的。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频分双工(FDD):3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FDD和TDD的比较:FDD收发信机同时地发送和接收相差大于100dB的无线信号,必须谨慎地分配频率,使其与共用这两个频段地其它用户保持协调。频率分隔必须使用于不太昂贵的RF设备。TDD消除了单独的两个频段的需要。接收和发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应用限制在无绳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FDD和TDD的比较4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共享有效带宽。根据有效带宽是怎样分配给用户的,可以把这些技术分为窄带系统和宽带系统。窄带系统:单个信道的带宽同所期望的信道的相干带宽一致。FDMA/FDD:可用的无线带宽被分成许多窄带信道,这些信道工作在FDD方式,每个用户分配一个信道,不共享。TDMA/FDD和TDMA/TDD:大量的无线信道用FDD/TDD方式分配,而每个信道用TDMA方式共享。宽带系统:信道的发射带宽比信道的相干带宽大得多。
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共享有效带宽。根据有5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6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2频分多址(FDMA)特点:连续发射、通常用于窄带系统、简单、但基站成本高(使用双工器、带通滤波器和精确的射频滤波器)。许多信道在一个基站中共享同一个天线,可能导致非线性效应,产生交调频率。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2频分多址(FDMA)特点7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发射数据是用缓存-突发法,省电,切换简单,不需要双工器,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带宽;同步开销大,必须有自适应均衡、保护时隙;用户共享一个载波频率,利用互不交叉的时隙,时隙数取决于调制技术、有效带宽等;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发射8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MA的效率:发射的数据中信息所占的百分比,不包括为接入模式而提供的系统开销。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9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MA系统的信道数:把每一个信道的TDMA时隙与有效信道相乘,得到TDMA系统中所提供的TDMA信道时隙数。例9.3TDMA/FDDGSM系统采用25MHz带宽用于前向链路,并被分成200kHz的无线信道,如果一个无线信道支持8语音用户,并假设没有保护时隙,求此GSM系统包含的同时用户数。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10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4如果GSM使用每帧包含8个时隙的帧结构,并且每一帧包含156.25比特,在信道中数据速率为270.833kbps,求(1)比特周期,(2)时隙长,(3)帧长,(4)占用一个时隙的用户在两次发射之间必须等待的时间。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11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5如果一个标准GSM时隙由6个尾比特,8.25个保护比特,26个训练比特和2组业务码组组成,其中每一个业务码组由58比特组成,求帧效率?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12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扩频多址(SSMA)把一个窄带信号在发射前转换成宽带信号。有以下两种类型:§9.4.1跳频多址(FHMA)§9.4.2码分多址(CDMA)§9.4.3混合扩频技术(HSST)§9.4.4矢量量化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扩频多址(SSMA)把一13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1跳频多址(FHMA)把一个宽频段分成若干个频率间隔,称为频道。单个用户的载波频率在宽带频道范围内按伪随机方式变化,用户数据就在不同的载波上发射出去。在某一时刻,跳频信号是一个窄带信号。FHMA和FDMA地区别在于FHMA跳频信号快速地变换频道。一个快跳频系统可被认为是使用频率分集的FDMA系统。FHMA系统通常采用功率效率高的恒包络调制技术。一个跳频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证。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1跳频多址(FHMA)14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并且可以同时发射。发送端伪随机编码调制和接收端相关处理。存在“远近效应”问题,一般采用功率控制来克服。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15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CDMA特点:-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分离并收集所需要信号中不同时延的信号能量,增加接收信噪比;-能在低功率谱密度情况下工作,而低的发射功率有利于移动通信使用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保密性能;-由于采用相关接收方式,CDMA通信可以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工作,其信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TDMA和FDMA不同,CDMA是干扰受限系统,减小干扰可以直接增加系统容量,因此,可以利用话音激活、前向纠错和扇型分区等技术提高频带利用率;-在CDMA蜂窝系统中,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频率,所以它可以实现宏分集和进行软切换。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16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T)9.4.3.1混合FDMA/CDMA(FCDMA)与原来的CDMA系统相比,其处理增益低一些。优点是带宽不需要连续。系统容量是各子带容量之和。9.4.3.2混合直扩/跳频多址(DS/FHMA)直接序列扩展频谱信号的中心频率以伪随机方式变化。优点是避免了远近效应问题,但不适合软切换。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17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T)9.4.3.3时分CDMA(TCDMA)给不同的小区指定不同的扩频代码;在每一小区内,仅分配给一个用户特定时隙,切换时用户的扩频码变为新小区的;优点是它避免了远近效应。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18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T)9.4.3.4时分跳频(TDFH)用户可以在一个新的TDMA帧开始时跳到一个新的频率,因此避免了在一个特定信道上的严重衰落或碰撞事件。如果使两个互相干扰的基站发射机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时间发射,就避免了邻近小区的同信道干扰问题。成倍增加GSM的容量。
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3混合扩频技术(HSS19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5空分多址(SDMA)通过控制用户的空间辐射能量来提供多址接入能力。扇形天线可被看作是SDMA的一个基本方式。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5空分多址(SDMA)通过20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9.1概述9.2频分多址(FDMA)9.3时分多址(TDMA)
9.4扩频多址(SSMA)9.5空分多址(SDMA)9.6分组无线电(PR)
9.7蜂窝系统的容量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9.121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多用户通信系统有几种典型的方式:多址接入系统:许多用户共享有限的无线频谱。广播网:一个发射机发送信号给许多用户。为了能使多用户正常地进行通信,需要采用有效的多址技术。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还有两种多址模式用于无线通信:分组无线电(PR)和空分多址(SDMA)。选择什么样的多址方式取决于通信系统的应用环境和要求。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多用户通22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频分双工(FDD):为一个用户提供两个确定的频段。前向频段提供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传输,而反向频段提供从移动台到基站的传输。在FDD中,前向和反向频段的频率分配在整个系统中是固定的。时分双工(TDD):用时间而不是频率来提供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前向时隙和反向时隙之间的时间分隔很小时,用户听起来就是同时的。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频分双工(FDD):23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FDD和TDD的比较:FDD收发信机同时地发送和接收相差大于100dB的无线信号,必须谨慎地分配频率,使其与共用这两个频段地其它用户保持协调。频率分隔必须使用于不太昂贵的RF设备。TDD消除了单独的两个频段的需要。接收和发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应用限制在无绳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FDD和TDD的比较24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共享有效带宽。根据有效带宽是怎样分配给用户的,可以把这些技术分为窄带系统和宽带系统。窄带系统:单个信道的带宽同所期望的信道的相干带宽一致。FDMA/FDD:可用的无线带宽被分成许多窄带信道,这些信道工作在FDD方式,每个用户分配一个信道,不共享。TDMA/FDD和TDMA/TDD:大量的无线信道用FDD/TDD方式分配,而每个信道用TDMA方式共享。宽带系统:信道的发射带宽比信道的相干带宽大得多。
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共享有效带宽。根据有25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1概述26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2频分多址(FDMA)特点:连续发射、通常用于窄带系统、简单、但基站成本高(使用双工器、带通滤波器和精确的射频滤波器)。许多信道在一个基站中共享同一个天线,可能导致非线性效应,产生交调频率。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2频分多址(FDMA)特点27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发射数据是用缓存-突发法,省电,切换简单,不需要双工器,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带宽;同步开销大,必须有自适应均衡、保护时隙;用户共享一个载波频率,利用互不交叉的时隙,时隙数取决于调制技术、有效带宽等;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发射28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MA的效率:发射的数据中信息所占的百分比,不包括为接入模式而提供的系统开销。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29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MA系统的信道数:把每一个信道的TDMA时隙与有效信道相乘,得到TDMA系统中所提供的TDMA信道时隙数。例9.3TDMA/FDDGSM系统采用25MHz带宽用于前向链路,并被分成200kHz的无线信道,如果一个无线信道支持8语音用户,并假设没有保护时隙,求此GSM系统包含的同时用户数。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TD30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4如果GSM使用每帧包含8个时隙的帧结构,并且每一帧包含156.25比特,在信道中数据速率为270.833kbps,求(1)比特周期,(2)时隙长,(3)帧长,(4)占用一个时隙的用户在两次发射之间必须等待的时间。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31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5如果一个标准GSM时隙由6个尾比特,8.25个保护比特,26个训练比特和2组业务码组组成,其中每一个业务码组由58比特组成,求帧效率?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3时分多址(TDMA)例932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扩频多址(SSMA)把一个窄带信号在发射前转换成宽带信号。有以下两种类型:§9.4.1跳频多址(FHMA)§9.4.2码分多址(CDMA)§9.4.3混合扩频技术(HSST)§9.4.4矢量量化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扩频多址(SSMA)把一33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1跳频多址(FHMA)把一个宽频段分成若干个频率间隔,称为频道。单个用户的载波频率在宽带频道范围内按伪随机方式变化,用户数据就在不同的载波上发射出去。在某一时刻,跳频信号是一个窄带信号。FHMA和FDMA地区别在于FHMA跳频信号快速地变换频道。一个快跳频系统可被认为是使用频率分集的FDMA系统。FHMA系统通常采用功率效率高的恒包络调制技术。一个跳频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证。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1跳频多址(FHMA)34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并且可以同时发射。发送端伪随机编码调制和接收端相关处理。存在“远近效应”问题,一般采用功率控制来克服。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35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9.4.2码分多址(CDMA)CDMA特点:-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分离并收集所需要信号中不同时延的信号能量,增加接收信噪比;-能在低功率谱密度情况下工作,而低的发射功率有利于移动通信使用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保密性能;-由于采用相关接收方式,CDMA通信可以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工作,其信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TDMA和FDMA不同,CDMA是干扰受限系统,减小干扰可以直接增加系统容量,因此,可以利用话音激活、前向纠错和扇型分区等技术提高频带利用率;-在CDMA蜂窝系统中,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频率,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忘的班级聚会事情作文(15篇)
-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提升承诺函3篇
- 《中西方音乐史概览:大学音乐史课程教学教案》
- 中国环氧涂装地面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防护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粉末成型液压式压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相不锈钢焊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单臂式金刚石锯石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年中国生姜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
- 2026年中国防泳移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特气系统培训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服务礼仪课件
- 10kV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第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 ▏人美版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研究生同意报考证明
- 旅游学 教学大纲、教案、课后习题答案(李天元)
- 保安员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 提灌站施工施工方案
-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