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特种设备管理
培训教材1
第一章特种设备管理知识概述2第一章2第一节特种设备的概念和分类1.1特种设备的概念: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摘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第一节特种设备的概念和分类1.1特种设备的概念:31.2特种设备的分类(八大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doc1、锅炉;2、压力容器(含气瓶)3、压力管道4、起重机械5、电梯;6、客运索道7、大型游乐设施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1.2特种设备的分类(八大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第二节特种设备相关法规、条例2.1法律法规2.1.1《安全生产法》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1.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1.4《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1.5《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2.1.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1.7《特种设备目录》2.1.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管理办法》2.1.9《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5第二节特种设备相关法规、条例2.1法律法规52.2特种设备相关规程、规则:2.2.1锅炉类;培训用法规\锅炉\锅炉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2压力容器类;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3压力管道类;培训用法规\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4起重机械类;培训用法规\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62.2特种设备相关规程、规则:2.2.1锅炉类;培训用法规2.2.5电梯类;培训用法规\电梯\电梯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6客运索道类;培训用法规\客运索道\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7大型游乐设施;培训用法规\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2.2.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培训用法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法规.doc72.2.5电梯类;培训用法规\电梯\电梯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第三节法规要点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doc3.2《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doc;3.3《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8第三节法规要点8
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用法规\人员\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doc3.5《特种设备目录》;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3.6《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doc9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用法规\人
特种设备各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3.7锅炉培训用法规\锅炉\锅炉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3.8压力容器(含气瓶)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3.9压力管道培训用法规\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10特种设备各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103.10起重机械培训用法规\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3.11电梯培训用法规\电梯\电梯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3.12客运索道培训用法规\客运索道\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113.10起重机械培训用法规\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
3.13大型游乐设施培训用法规\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3.1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培训用法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法规.doc123.13大型游乐设施培训用法规\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
第二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13第二章13第一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概念、法规2.1概念: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4第一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概念、法规2.1概念:14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相关法规2.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培训用法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发证目录.doc2.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用法规\人员\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doc2.2.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培训用法规\人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doc15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相关法规2.2.1《特种设备作业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区别摘自《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1电工作业
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3高处作业
4制冷与空调作业
5煤矿安全作业
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
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
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
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证书6年有效,每3年复审一次
1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区别摘自《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第二节培训和考试发证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发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17第二节培训和考试发证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发证
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当首先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以下简称考试机构)报名参加考试。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量较少不需要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考试机构的,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定考试机构。18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当首先向省级质量技术监
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聘(雇)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从事相关管理和作业工作,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按章操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或者报告。19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以下统称用人
用人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1、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2、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3、作业人员未能参加用人单位培训的,可以选择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20用人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第三节证书管理、有效期、复审2.3.1证书管理: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2.3.2复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
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2.3.3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1第三节证书管理、有效期、复审2.3.1证书管理:作业时
2.3.4人员年龄: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3.5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样式、证书编号方法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印制;222.3.4人员年龄: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2.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从事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县级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长
);2.3.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及其相关管理的人员(市、地以上劳动部门
);培训用法规\人员\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11342.doc232.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从事房屋建第四节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是否有效(复审);种类和等级是否正确2、企业提供的人员资质证书与现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一致;(证与人相符)3、现场查看的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清单是否一致;(机与人相符)24第四节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是否有效小结介绍概念介绍人员分类介绍人员要求了解发证机构和证书有效期等25小结介绍概念25
第三章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26第三章26第一节锅炉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1锅炉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1.1概念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27第一节锅炉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1锅炉安全管理基3.1.2锅炉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按介质分为三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①.承压蒸汽锅炉(包括: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②.承压热水锅炉;③.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有机热载体气相炉、有机热载体液相炉)。按压力分为四级:培训用法规\人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doc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83.1.2锅炉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283.1.3锅炉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熄火保护装置超压报警、联锁装置功能爆破片低水位联锁装置功能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293.1.3锅炉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293.1.4锅炉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锅炉培训用法规\锅炉\锅炉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锅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doc303.1.4锅炉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30锅炉的设计
锅炉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31锅炉的设计31锅炉的生产锅炉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制造单位应具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32锅炉的生产锅炉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单位,应当经国务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
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33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33锅炉的使用(1)a.新投入使用的锅炉必须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并且经过法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b.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c.锅炉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34锅炉的使用(1)a.新投入使用的锅炉必须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锅炉的使用(2)d.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e.
司炉人员与水处理人员应取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锅炉操作项目、水处理作业项目)》。f.做好运行值班记录核交接班记录。35锅炉的使用(2)d.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锅炉的安全锅炉的使用(3)g.使用单位应制定:1、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操作规程;2、防爆防火防毒等安全管理制度;3、锅炉及其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4、自动控制系统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制度;5、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6、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36锅炉的使用(3)g.使用单位应制定:36锅炉的使用(4)h.使用单位对在用锅炉应当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的自行检查,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做出记录备查。37锅炉的使用(4)h.使用单位对在用锅炉应当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锅炉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申报进行锅炉定期检验工作。锅炉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外部检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和水压试验(一般每6年进行一次)。对于无法进行内部进行检验的锅炉,应当每3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发现锅炉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消除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38锅炉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申报进行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除遵循普通锅炉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根据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技术特点做到:a.制定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操作规程,包括启动、运行、停炉、防火等操作方法和应注意事项。b.有机热载体必须经过脱水后方可使用。39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除遵循普通锅炉的技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c.在点火升压过程中,应当多次打开炉上的排气阀,排净炉内的空气、水及有机热载体混合蒸气。d.每年对有机热载体的残碳、酸值、粘度和闪点进行一次分析,其中两项不合格的,应当更换有机热载体。e.锅炉大修后应按1.5倍工作压力进行水压试验。40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c.在点火升压过程3.1.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锅炉事故特点
a.锅炉在运行中受高温、压力和腐蚀等的影响,容易造成事故,且事故种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b.锅炉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非常严重。c.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413.1.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锅炉
3.1.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2、典型事故种类:
a.缺水;b.满水;c.汽水共腾;d.爆管;e.省煤器损坏;f.过热器损坏;g.水击;h.炉膛爆炸。3、事故原因:a.超压运行;b.超温运行;c.锅炉水位过低或者过高;d.水质管理不善;e.水循环被破坏;f.锅炉工的误操作。423.1.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2、典型
4、锅炉事故案例
山西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锅炉型号为SHS20—2.45/400—Q,用于发电。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事故经过:10时15分,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人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
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434、锅炉事故案例433.1.6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资质2、锅炉使用许可证和相关资质;3、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4、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的完好情况;5、监视测量设备的检定状态;6、年检报告(外部、内部和水压检验);7、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检测报告;8、人员资质(司炉工、水质化验员等)9、消防设施及消防验收报告;443.1.6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
3.1.6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0、各种管理记录:10.1、大、中、小修计划和记录;10.2、设备报修和维修记录;10.3、设备年检、月检、日检(自检)记录10.4、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及演练记录;10.5、关注交接班记录和温度、压力、水质、水位等技术参数的记录;11、锅炉清洗的符合性;12、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453.1.6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0、各种管理记录:45第二节压力容器(含气瓶)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2.1压力容器(含气瓶)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1、固定式压力容器(包括: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容器、第三类低压容器、第二类中压容器、第二类低压容器、第一类压力容器);培训用法规\人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doc46第二节压力容器(含气瓶)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2474748483.2.2压力容器的分类:2、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3、气瓶(包括: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液化石油气钢瓶、溶解乙炔气瓶、车用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缠绕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特种气瓶);4、氧舱(包括: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拔试验舱、潜水钟;493.2.2压力容器的分类:2、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
5、压力容器部件(包括:罐体、封头);6、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爆破片、易溶栓、气瓶瓶阀、气瓶减压阀、液位限制阀、氧舱测氧仪、超压限制装置、测压调压装置、检漏装置、阴极保护装置);3.2.2压力容器的分类:503.2.2压力容器的分类:503.2.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doc513.2.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513.2.4压力容器的设计设计: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活动。523.2.4压力容器的设计设计:523.2.4压力容器的生产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制造单位应具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533.2.4压力容器的生产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维3.2.4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543.2.4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压力容器的安装、改3.2.4压力容器的使用(1)a.新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必须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的相关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齐整,并且经过法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b.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迁址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553.2.4压力容器的使用(1)a.新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3.2.4压力容器的使用(2)c.每台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d.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并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563.2.4压力容器的使用(2)c.每台压力容器在投入使3.2.4压力容器的使用(3)e.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取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f.使用单位对在用压力容器应当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的自行检查,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做出记录备查。573.2.4压力容器的使用(3)e.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3.2.4压力容器的使用(4)g.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压力容器的结构型式和使用要求,制定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1、操作规程和防爆防火防毒等安全管理制度;2、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3、自动控制系统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制度;4、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5、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583.2.4压力容器的使用(4)g.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压力3.2.4压力容器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申报进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doc593.2.4压力容器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3.2.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压力容器事故特点:a.压力容器在使用中受温度、压力和腐蚀等的影响,容易造成事故,且事故种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b.压力容器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非常严重。c.压力容器是一种密闭容器,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火灾和人身伤亡。d.移动式压力容器在移动过程中,受天气、环境、道路等条件影响容易发生倾斜、泄漏等事故,并引起火灾、爆炸。603.2.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压力容器事
3.2.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压力容器典型事故种类:a.超压;b.超温;c.异常响声;d.异常变形;e.泄漏;f.异常振动。事故原因:a.使用单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未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管理条例、法规;b.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c.安全保护装置失灵;d.制造质量差,焊缝缺陷严重;e.金属材料、连接螺栓强度不足。613.2.5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压力容器6262
3.2.6压力容器事故案例:时间:2012年3月29日地点:京沪高速淮安段事故经过:一辆载有约40吨(超载25吨)液氯的鲁H00099号槽罐车与鲁QA0398号货车相撞,槽罐车两个直径10厘米的法兰从根部完全断裂,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事故后果:事故造成王兴等三个镇29人死亡,送医院治疗300多人,疏散附近村民10000多人,约2000亩农作物受灾。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京沪高速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633.2.6压力容器事故案例:时间:2012年事故原因
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槽罐车与大货车相撞,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间接原因有:a.超载。该槽罐车核载15吨,实载40吨,超载25吨,属严重超载;b.爆胎。槽罐车司机康兆永驾车由济宁前往南京金陵石化公司途中,左前轮胎爆裂,撞上隔离护栏后,侧翻至高速路另一侧,与迎面驶来的大货车相撞,致使槽罐法兰断裂,造成液氯泄漏;c.严重违犯《特种设备安全奖惩条例》和危险品运输的有关法律法规;承运单位忽视对特种运输车辆和司驾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利,忽视对车辆的日常检查保养;d.缺失完好的急救体系,救援不及时。肇事司机报案时没有讲明泄漏的是什么危险化学品,直接延误了救援时间。缺乏完好的救援体系,使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进一步增大。64事故原因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3.2.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的相关资质;2、压力容器使用许可证和相关资质;3、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4、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的完好情况;5、监视测量设备的检定状态;6、年检报告(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及安全状况等级);7、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检测报告;8、人员资质(操作工、维修工等);653.2.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3.2.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9、消防设施及消防验收报告;10、各种管理记录10.1、大、中、小修计划和记录;10.2、设备报修和维修记录;10.3、设备年检、月检、日检(自检)记录;10.4、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及演练记录;10.5、关注交接班记录和温度、压力等技术参数的记录;11、清洗的符合性;12、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663.2.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9、消防设施及消防验收报告;第三节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3.1概念: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67第三节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3压力管道3.3.2压力管道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长输(油气)管道(包括:输油管道、输气管道);2、公用管道(包括:燃气管道、热力管道);3、工业管道(包括:工艺管道、动力管道、制冷管道)。683.3.2压力管道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63.3.3压力管道元件及材料1、压力管道管子(包括:无缝钢管、焊接钢管、有色金属管、铸铁管、非金属材料管);2、压力管道管件(包括:无缝管件、有缝管件、锻制管件、铸造管件、汇管、过滤器、非金属材料管件);3、阀门(包括:安全阀、调压阀、调节阀、闸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疏水阀、隔膜阀、非金属材料阀门、特种阀门);4、法兰(包括:钢制、非金属材料法兰);693.3.3压力管道元件及材料1、压力管道管子(包括:无缝
5、补偿器(包括:金属波纹膨胀节、特种型式金属膨胀节、非金属材料膨胀节、金属波纹管);6、压力管道支承件(包括:支架、吊架);7、压力管道密封元件(包括:金属密封元件、非金属密封元件、紧固件);8、压力管道特种元件:防腐管道元件。3.3.3压力管道元件及材料705、补偿器(包括:金属波纹膨胀节、特种型式金属膨胀节、非金3.3.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压力管道\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doc713.3.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压力3.3.5压力管道的设计设计:压力管道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723.3.5压力管道的设计设计:723.3.5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压力管道的制造、新建、扩建、改建、防腐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制造、安装、维修单位应具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和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733.3.5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压力管道的制造、新建3.3.5压力管道的安装、改造、维修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743.3.5压力管道的安装、改造、维修743.3.5压力管道的使用(1)a.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b.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753.3.5压力管道的使用(1)a.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3.3.5压力管道的使用(2)c.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取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d.压力容器运行时,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操作人员应当执行有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运行相关记录。763.3.5压力管道的使用(2)c.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特3.3.5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检验检测机构申报进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培训用法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doc773.3.5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测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法定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①.压力管道典型事故种类a.超压、超温;b.管道超过额定参数、安全附件动作;c.管道泄漏;d.管道或支吊架突发变形、失稳;e.异常振动。78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①.压力管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②.事故原因主要有操作人员问题(气密试验指挥错误、开启阀门操作错误等);防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开关未选用防爆型;管件材质问题;管道焊缝质量低劣;设施布局设计有错误;管件安装位置及安装质量;处理废弃失误;管道和阀门焊接质量差;阀门质量不合;蒸发器排管材质问题;充装连接软管质量问题;钢管质量问题;管道施工、维护问题;管道腐蚀等;79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②.事故原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③.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安富镇丙灵路15号居民楼底层;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经过:2004年5月20日,住户发现有较大天然气味,遂向有关人员报告,天然气管理所派人检查,但由于无法确认落水井的气味是否是天然气气味,管理所又派人来查,认为是污水味道,随即返回,未进一步用仪器检测,也未向领导报告。5月29日气压较低,19时30分开始下雨,19时45分左右突然发生爆炸。80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③.压力管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事故后果:约60米夹墙与堡坎上的硂体盖板被炸烂,冲击波将-1层的砖墙摧毁,室内物品被掀到河边。造成5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是,经检测,爆炸区内139.3米天然气管道存在泄漏,发现一处2cm×1.2cm的椭圆形孔洞,天然气泄漏后,窜入17栋-1层与街面形成的夹墙内淤积,并与夹缝中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经人行通道盖板缝隙扩散到人行道上,遇不明火源发生爆炸。813.3.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事故后果:3.3.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在生产现场及库房等观察时,识别是否有使用特种设备目录中包括的3大类压力管道(并关注其范围规定)及纳入管理和企业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2、关注压力管道使用单位是否有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压力管道部件、附件情况,检查其进货、检验记录;3、制造、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竣工验收报告和合格证;4、压力管道作业人员种类、数量及持证情况总体有效性;823.3.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在生产现场及库房等观察
5、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出具的检查合格证书等。培训用法规\压力管道\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doc7、制定巡线检查制度和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8、压力管道日常使用维修及事故处理记录;9、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3.3.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835、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3.3.7第四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4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4.1概念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84第四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4起重机85858686
8787么么么么方面Sds绝对是假的么么么么方面Sds绝对是假的3.4.2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桥式起重机(10个品种);2、门式起重机(8个品种);3、塔式起重机
(3个品种);4、流动式起重机(9个品种);5、铁路起重机(8个品种);6、门座起重机(7个品种);893.4.2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89
7、升降机(9个品种);8、缆索起重机(4个品种);9、桅杆起重机(2个品种);10、旋臂式起重机(4个品种);11、轻小型起重设备(16个品种);12、机械式停车设备(9个品种);907、升降机(9个品种);903.4.3起重机械的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起重机械起重量限制器起重机械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机械起升高度限制器起重机械防坠安全器起重机械制动器等;913.4.3起重机械的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包括:913.4.4起重机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起重机\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923.4.4起重机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起重机3.4.5起重机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起重机械的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种设备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及必要的检测手段,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应的维修活动。933.4.5起重机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3.4.5起重机的生产起重机械的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943.4.5起重机的生产943.4.5起重机的使用(1)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人员从事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与考试合格,取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项目)》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作出记录。953.4.5起重机的使用(1)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3.4.5起重机的使用(2)·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和援救预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963.4.5起重机的使用(2)·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起3.4.5起重机的检验检测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在用起重机械的具体情况,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自检,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消除,并做出记录;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由法定检验检测机构单位进行;973.4.5起重机的检验检测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在用3.4.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起重机械典型事故种类:a.重物坠落;b.起重机失稳倾翻c.金属结构的破坏d.高处跌落e.触电f.其他伤害。983.4.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起重机99992、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及事故原因
a.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b.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c.事故后果严重,对人员伤害往往造成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d.伤害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司索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司索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e.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起重作业中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起重作业中发生的事故最多。1002、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及事故原因a.事故大型化、群体化
f.事故高发行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等行业较多,与这些行业起重设备数量多、使用频率高、作业条件复杂有关。g.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汽车起重机易发生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易发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易发生脱轨翻倒事故;起重机易发生安装事故等。101f.事故高发行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等
事故原因: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安全保护装置配置不合理;地基承载力不足;主轴承失效;电气系统故障;设计缺陷;检测机构未正确履行职责;制造厂家超允许范围生产;施工未作技术交底;违规安装;管理混乱;超载作业;钢丝绳质量不合;塔机安装质量不合;司机擅离职守;升降机违规载人和超载;回转台连接螺栓质量问题;导梁质量问题;102事故原因:102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大风吹袭,门机出轨机毁坏事故经过:某港一10t门座式起重机,司机在未上紧夹轨器的情况下离机去“方便”。此时,狂风突起,以46m/s的风速吹向起重机而来,将若大个门机吹走20余米且车速逐渐加快,压碎“铁鞋”,门架的两条支腿由台车上坠落至地面,行走驱动机构被甩出数米之远,其两条支腿及其运动机构亦被扭转变形,部分走轮脱轨掉道,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03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大风吹袭,门机出轨机毁坏103
事故原因:
a.司机离机后未上紧夹轨器,亦未楔紧“铁鞋”,是这次事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港口地区,风大、起重机高,而且迎风面积大,随时有被吹走的可能性。b.运行机构制动器制动不良,如制动器调得较紧,在某种程度上可缓解此次事故发生。104事故原因:1043.4.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编制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2、起重设备的生产许可或使用许可;数量、使用前备案及年检的总体有效性;(检验周期不超过两年);3、起重设备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吊具、索具等日常维护保养记录;4、起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固定在规定起重设备本体醒目的位置上;1053.4.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编制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1
5、关注起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数量及持证情况总体有效性及人员防护情况;6、关注起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有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7、关注监督周期内是否发生起重设备事故;8、起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9、起重设备安全隐患检查及整改情况;10、关注超载情况和违章情况;11、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3.4.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065、关注起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数量及持证情况总体有效性及人第五节电梯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5电梯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5.1概念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107第五节电梯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5电梯安全管理基1081081091093.5.2电梯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乘客电梯(7个小类);2、载货电梯(5个小类);3、液压电梯(个小类);4、杂物电梯;5、自动扶梯;6、自动人行道;1103.5.2电梯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103.5.3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1、电梯部件(7种)包括:
绳头组合、电梯导轨、电梯耐火层门、电梯玻璃门、电梯玻璃轿壁、电梯液压泵站、杂物电梯驱动主机);2、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9种)包括: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电梯门锁装置、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电梯安全电路、电梯限速切断阀、电梯控制柜、曳引机。1113.5.3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1、电梯部件(7种第三章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5.4培训用法规\电梯\电梯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用法规\电梯\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112第三章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5.4培训用法规3.5.5起重机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起重机\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1133.5.5起重机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规程培训用法规\起重机3.5.5电梯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质量问题负责;电梯井道的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143.5.5电梯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3.5.5电梯的设计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服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订立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1153.5.5电梯的设计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3.5.5电梯的使用(1)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设立24小时日常维护保养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1163.5.5电梯的使用(1)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3.5.5电梯的使用(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用单位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及操作人员作业时应当持证;1173.5.5电梯的使用(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3.2.5电梯的检验检测在用电梯应当进行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1183.2.5电梯的检验检测在用电梯应当进行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周3.5.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电梯事故特点:a.电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较多,伤亡者中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工占比例大。b.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1193.5.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电梯事电梯事故发生原因:
a.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b.电梯门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容易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d.其他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120电梯事故发生原因:a.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人员没有严格电梯事故案例大连世贸大厦电梯发生“蹲底”事故2007年3月12日,大连市最高建筑世贸大厦电梯发生事故,19人受伤。收治19名在世贸大厦电梯事故中受伤的患者,其中五人伤势严重,主要为脊柱、关节损伤和腰椎骨折。这起电梯突然下滑事故,在电梯事故中俗称“蹲底”,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超载往往是引发此类事故的重要原因。该电梯核定承载量为1350公斤,允许载客20人。这次乘了26人,属超载运行。
121电梯事故案例大连世贸大厦电梯发生“蹲底”事故121
超载是电梯运行的重大隐患。为避免超载引发事故,电梯在设计时都设置有超载开关,一旦超员电梯会自行发出警报,并自动停止运行。但是电梯并没有发出任何警报,也没有停止运行。质检人员对事故电梯进行检查时发现,在电梯轿箱按纽盒后面那块通讯信号传输板上已经布满了锈迹,锈迹可造成电梯信号传输短路,使之信号混乱、超载(报警装置)失灵。122超载是电梯运行的重大隐患。为避免超载引发事故,电梯3.5.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电梯使用前备案(注册登记)及年检;2、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位置;3、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装维修等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4、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查相关记录)1233.5.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电梯使用前备案(注册登记)5、电梯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查记录6、在用电梯维修记录和报警装置等;7、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8、在用电梯在监督周期内是否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9、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10、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1245、电梯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查记录124第六节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6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6.1概念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125第六节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6客运索3.6.2客运索道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客运架空索道;2、客运缆车;3、客运拖牵索道;1263.6.2客运索道分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3.6.3客运索道部件客运索道驱动迂回装置;
客运索道抱索器;
客运索道运载工具;
客运索道托压索轮组;1273.6.3客运索道部件客运索道驱动迂回装置;127
3.6.4客运索道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doc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培训用法规\法规分类名称.doc培训用法规\客运索道\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1283.6.4客运索道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3.6.5客运索道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对新建或者改建的客运索道设计审核工作由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审查由国家客运索道监督检验机构承担,审核通过后,方可以投入制造和施工。
客运索道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安装项目,必须有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批报告
1293.6.5客运索道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3.6.5客运索道的设计客运索道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客运索道的维修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客运索道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1303.6.5客运索道的设计客运索道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3.6.5客运索道的使用(1)客运索道的特种设备登记安全检验合格。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1313.6.5客运索道的使用(1)客运索道的特种设备登记安全检验3.6.5客运索道的使用(2)·在客运索道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应当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或者发生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演习情况应当记录备查;·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达到或者超过执行标准或者技术规程规定的寿命期限后应予报废处理;1323.6.5客运索道的使用(2)·在客运索道轿厢内或者3.6.5客运索道的检验检测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在申请3年一次的全面检验前,应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运营复审申请报告
;在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内,客运索道每年要进行一次年度检验,年度检验由国家客运索道监督检验机构承担
1333.6.5客运索道的检验检测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在申请3年一次的3.6.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客运索道典型事故种类:
a.钢丝绳断裂;b.脱索坠地;c.设备突然停机;d.吊厢、吊椅坠落;e.设备失控;f.其他伤害。2、客运索道事故特点及事故原因:a.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b.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c.事故后果严重,对人员伤害往往造成恶性事故。d.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运营中都可能发生事故。e.吊厢、吊椅或人员坠落是客运索道的易发事故。1343.6.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客运索道
事故原因主要有:检修小车问题,电缆槽受损,电源电压不匹配,严重超载,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规设计、安装使用,没有设置检修开关,救护钢丝绳与抱索器挂碰,天气不适合运行仍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减速机设计缺陷、迂回轮主轴承载力严重不足,应急救援工作不利等;135事故原因主要有:135
事故经过:1999年10月3日,贵州马岭河风景区客运索道在正常运行中发生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的特大事故,这是我国客运索道所发生的最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事故原因:a.严重超载。该索道吊厢仅有4平方米限乘20人,但事发当时却挤进35人,并且仅有的一套制动器失灵,当索道超载失控,急速下冲时,牵引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到下站站台。b.索道管理混乱。索道站长、操作司机和管理人员均未经技术培训,无证上岗;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将严重超载的吊厢放行。136事故经过:1363.6.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客运索道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的许可证;在用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有效期三年)和运营许可;2、客运索道的注册登记和年检证书;
3、客运索道备品备件的符合法规情况;4、滑索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和《乘客须知》固定在明显的位置上;5、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人员配置、职责;6、滑索的安全管理、操作、维修保养等作业人员的资格;1373.6.7现场审核的主要关注点:1、客运索道的制造、安装、改
7、建立年检、月检、日检制度及执行情况;8、客运索道日常运营、检查、设备维护记录;9、在每日向乘客开放前,必须进行试滑行和相应的安全检查记录,并存档备查。滑索每次运行前,操作和服务人员必须及时详细向游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10、发生事故及事故处理;11、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救护演习,定期进行演练。1387、建立年检、月检、日检制度及执行情况;138第七节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7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7.1概念: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139第七节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及审核要点3.7大型游乐设1401403.7.2大型游乐设施分类(14大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录1.doc1、观览车类(6小类系列);2、滑行车类(6小类系列);3、架空游览车类(4小类系列);4、陀螺类(2小类系列);5、飞行塔类(5小类系列);6、转马类(5小类系列);7、自控飞机类(3小类系列);1413.7.2大型游乐设施分类(14大类)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目
8、赛车类(3小类系列);9、小火车类(2小类系列);10、碰碰车类;11、电池车类;12、观光车类(2小类系列);13、水上游乐设施(6小类系列);14无动力游乐设施(7小类系列);3.7.2大型游乐设施分类(续)1428、赛车类(3小类系列);3.7.2大型游乐设施分类(续3.7.3大型游乐设施的部件及安全保护装置1、部件:蹦极绳。2、安全保护装置:游乐设施安全压杆。3.7.4大型游乐设施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技术要求;培训用法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doc1433.7.3大型游乐设施的部件及安全保护装置143第三章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7.4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培训用法规\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法规和标准.doc培训用法规\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doc144第三章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7.4大型游乐设3.7.5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对新建或者改建的大型游乐设施设计审核工作由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审查由国家大型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承担,审核通过后,方可以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安装项目,必须有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批报告
1453.7.5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生产(含设计、制造3.7.5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移地重新安装的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必须进行验收检验和办理注册登记;每日投入营运前,必须进行试运行和相应的安全检查;每次运行前,操作和服务人员必须及时向游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1463.7.5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移地重新安装的游艺机和游乐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1)大型游乐设施的特种设备登记安全检验合格;移地重新安装的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必须进行验收检验和办理注册登记;每日投入营运前,必须进行试运行和相应的安全检查;每次运行前,操作和服务人员必须及时向游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运行中要注意游客动态,及时制止游客的危险行为。安全注意事项必须张贴在游客易于看到的明显位置上;147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1)大型游乐设施的特种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大型游乐设施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148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3)·在大型游乐设施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应当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或者发生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演习情况应当记录备查;·特种设备或者其零部件,达到或者超过执行标准或者技术规程规定的寿命期限后应予报废处理;1493.7.5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3)·在大型游乐设施出3.7.5大型游乐设施的检验检测在用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乘载类特种设备,必要时要进行载荷试验,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转、变幅等机构的安全技术性能检查;1503.7.5大型游乐设施的检验检测在用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定期检3.7.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大型游乐设施典型事故种类:
a.设施倒塌;b.脱轨;
c.冲撞;
d.坠落;e.设备失控;f.其他伤害;1513.7.6典型的事故和事故原因(危险源及其风险)1、大型游乐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特点和事故原因a.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
b.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c.事故后果严重,对人员伤害往往造成恶性事故d.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运营中都可能发生事故。e.脱轨、冲撞或人员坠落是大型游乐设施的易发事故。152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特点和事故原因a.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
事故原因主要有:设施不具备安全使用功能;监督检验失误,管理不当;极限开关失灵;违章操作;刹车失灵;违规运行;零部件质量问题;设施设计缺陷;未有明示“游客须知”;超出检验周期运行等。153事故原因主要有:153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案例:上海某公园“飞旋转椅”倒塌严重事故事故经过:1998年8月30日10时许,上海市某公园正在运行的“飞旋转椅”游乐设施突然倒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调温电炉培训
- 物业工程安全培训
- 2026届四川省绵阳地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丰台区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传统木工技术概述
- 2026届重庆市南川区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部分地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第二区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地生教学工作总结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租金费用收取管理制度
- 2025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木工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 全屋定制合同赔付协议书
-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L指标计算与灵敏度分析》18000字】
- 2025-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小班语言活动《笑嘻嘻》
- NHSS系列钢丝绳手扳葫芦
- 运动康复项目介绍
- 英语横向课题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