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_第1页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_第2页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_第3页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_第4页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的诵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从而提高人文修养。从试题选句内容上看,一般有五种情况:一是知名度高、常被引用的经典名篇名句;二是蕴含哲理、易引发读者共鸣的句子;三是形式优美、艺术性强的句子;四是句意相对独立、有句末标点(易切分出来)的句子;五是有易错字、能区分考生识记能力的句子。从体裁上看,要求学生默写的篇目涉及诗、词和古代散文,大多数试卷在命题时都会考虑到作品年代的均衡,唐宋是“主力”。“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的诵读,强调语文学2一、从考题入手,了解名句名篇考什么1.(2019·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

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

,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

,

”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从考题入手,了解名句名篇考什么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32.(2019·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2019·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43.(2019·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3.(2019·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4.(2018·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4.(2018·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65.(2018·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5.(2018·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76.(2018·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6.(2018·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87.(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7.(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98.(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8.(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09.(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9.(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110.(2016·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0.(2016·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1211.(2016·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1.(2016·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312.(2016·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2.(2016·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413.(2015·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3.(2015·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514.(2015·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4.(2015·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615.(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5.(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716.(2014·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6.(2014·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8二、情景式默写三招情景式默写所给的情景,包括作者、作品和提示的相关内容、情感。情景是默写的唯一依据,作者、作品和情景一个都不能忽视,从作者、作品联想内容,从所给情景确定具体语句,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二、情景式默写三招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19第一招:抓住情语,以情定句(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用“

,

,

”回顾了自己南归以来对战争创伤的铭记。

“对战争创伤的铭记”是从爱国之情的角度进行的提示,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语句应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2)杜甫在《登高》中把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句是:“

,

。”

抓住“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的提示,联想借景抒情的诗句,应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一招:抓住情语,以情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20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

”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

”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2)《赤壁赋》中作者写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举酒劝客时所行的快意乐事的句子是“

,

”。

答案:

(1)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浸”“窈窕”等字的写法。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21第二招:抓住景语,以景定句《蜀道难》中描绘了剑阁雄奇艰险、地理位置重要的诗句是“

,

,

”。

“剑阁雄奇艰险”是从诗句描绘的情景角度提示的,可以联想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二招:抓住景语,以景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22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

,

”两句,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2)《登高》中“

,

”两句,写出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木,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集中表现了夔州的秋景。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本题重点是要把握“景语”。(1)题中“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是关键点,(2)题中“萧萧而下的落木”“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关键点。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23第三招:领会含义,以意定句(1)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一曲虽终,但回味无穷。

要注意从能体现“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这个意思的角度搜寻《琵琶行》中的有关诗句,应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三招:领会含义,以意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24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三句表现出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易发兵最终落败的典故来告诫南宋朝廷。

答案:(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解析:本题重点是理解题目提示的默写内容。第(1)句要紧扣“神游故国”“自笑多情”的提示;第(2)句要紧扣“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典故告诫南宋朝廷这一要求。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故国神游多情应25三、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1.记住生僻难写字有些名句中,有生僻字和笔画繁难的字,这些字往往成为名句默写的绊脚石,需要平时多记多写。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壑”字的写法比较繁难,需要写清笔画,有的考生往往遗漏“”里面的一横,造成错字;“嫠”字不常用,也不常见,往往写错。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三、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26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畏途巉岩不可攀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272.区分同音异义字默写出错多数是由于未准确区分同音异义字。辨清同音异义字的形义区别,有利于加深理解、准确记忆,是突破这一默写瓶颈的良方。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初嫁”,刚刚出嫁。不能写成“出嫁”。3.区别同音形近字默写出错,也有不少是因为同音形近字。但同音形近字只是形“近”,毕竟有“异”,因此须发现字形的不同点,再联系意思进行区别,这一问题就可解决。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浆”,汁液;“桨”,船棹。“水浆”只能写“浆”,不能写成“桨”。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2.区分同音异义字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28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2)杜甫《登高》中“

,

”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答案:

(1)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小乔初嫁了樯294.辨清音近义近字有些同音、近音字,意思相近、相同,其字形不同。默写时,还得依从原样书写,不得以同音、近音的近义词替代。在平时复习时,可对比识记。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这两句中“至千里”和“致千里”意思相同,但“至”和“致”不同,可联系语境,对比识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4.辨清音近义近字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30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以“

,

”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和刘裕的北伐气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当初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是“

,

”。

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315.留意古今通假字古诗文中有不少通假字,在默写时,要按照古人的写法写。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生”默写时不能写成“性”。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师者,

。(韩愈《师说》)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5.留意古今通假字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326.延续词序、句序还有一些词序、句序问题,现在看来似乎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不错,但是我们要尊重古人用字造句的习惯,依照原作默写。如: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西东”只能写成“西东”,不能写成“东西”。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6.延续词序、句序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33例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答案:

(1)弃掷逦迤(2)转轴拨弦三两声(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弃掷逦迤(2347.不要漏、换虚词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由于虚词在意义方面表现不出来,对背诵不熟练或只记住大致意思的语句,默写时往往出现漏、换虚词的情况,需要注意。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在这两句中,“则”字常被遗漏,“矣”也有不少考生写成“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7.不要漏、换虚词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35例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来突出箫声悲凉与哀怨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以“

,

”两句起兴,引发感慨万千。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36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

”;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

”,没有人能够打败它。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

答案:

(1)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则足以拒秦则37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说即使“

”,但通过火烤把它加工成车轮,也能做到“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形容当年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

答案:(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木直中绳其曲38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来描写“焚椒兰”的语句是“

”,用来描写“宫车过”的语句是“

”。

(3)韩愈《师说》中“

,

”两句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答案:(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烟斜雾横雷霆乍惊(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封狼居胥赢得39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2)《琵琶行》中,诗句“

”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3)李白的《蜀道难》极力渲染行蜀道难于上青天,“

”一句,写的是让人听后吓得顿失颜色;“

”一句,写的是人看到蜀道后多有感慨和叹息。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3)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40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概括秦王朝的暴政让百姓生活在压抑之中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的“

,

”启示我们,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推进,才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3)李白《蜀道难》从仰俯视角,且运用神话传说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

,

”。答案:(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使天下之人不4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

,

。”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而后继无人的感慨。

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42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4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的诵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从而提高人文修养。从试题选句内容上看,一般有五种情况:一是知名度高、常被引用的经典名篇名句;二是蕴含哲理、易引发读者共鸣的句子;三是形式优美、艺术性强的句子;四是句意相对独立、有句末标点(易切分出来)的句子;五是有易错字、能区分考生识记能力的句子。从体裁上看,要求学生默写的篇目涉及诗、词和古代散文,大多数试卷在命题时都会考虑到作品年代的均衡,唐宋是“主力”。“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的诵读,强调语文学44一、从考题入手,了解名句名篇考什么1.(2019·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

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

,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

,

”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从考题入手,了解名句名篇考什么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452.(2019·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2019·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463.(2019·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3.(2019·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474.(2018·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4.(2018·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485.(2018·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5.(2018·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496.(2018·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6.(2018·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07.(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7.(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18.(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8.(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29.(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9.(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310.(2016·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0.(2016·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5411.(2016·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1.(2016·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512.(2016·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2.(2016·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613.(2015·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3.(2015·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714.(2015·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4.(2015·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815.(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5.(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5916.(2014·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16.(2014·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60二、情景式默写三招情景式默写所给的情景,包括作者、作品和提示的相关内容、情感。情景是默写的唯一依据,作者、作品和情景一个都不能忽视,从作者、作品联想内容,从所给情景确定具体语句,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二、情景式默写三招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61第一招:抓住情语,以情定句(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用“

,

,

”回顾了自己南归以来对战争创伤的铭记。

“对战争创伤的铭记”是从爱国之情的角度进行的提示,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语句应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2)杜甫在《登高》中把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句是:“

,

。”

抓住“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的提示,联想借景抒情的诗句,应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一招:抓住情语,以情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62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

”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

”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2)《赤壁赋》中作者写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举酒劝客时所行的快意乐事的句子是“

,

”。

答案:

(1)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浸”“窈窕”等字的写法。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63第二招:抓住景语,以景定句《蜀道难》中描绘了剑阁雄奇艰险、地理位置重要的诗句是“

,

,

”。

“剑阁雄奇艰险”是从诗句描绘的情景角度提示的,可以联想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二招:抓住景语,以景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64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

,

”两句,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2)《登高》中“

,

”两句,写出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木,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集中表现了夔州的秋景。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本题重点是要把握“景语”。(1)题中“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是关键点,(2)题中“萧萧而下的落木”“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关键点。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65第三招:领会含义,以意定句(1)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一曲虽终,但回味无穷。

要注意从能体现“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这个意思的角度搜寻《琵琶行》中的有关诗句,应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第三招:领会含义,以意定句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66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三句表现出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易发兵最终落败的典故来告诫南宋朝廷。

答案:(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解析:本题重点是理解题目提示的默写内容。第(1)句要紧扣“神游故国”“自笑多情”的提示;第(2)句要紧扣“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典故告诫南宋朝廷这一要求。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故国神游多情应67三、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1.记住生僻难写字有些名句中,有生僻字和笔画繁难的字,这些字往往成为名句默写的绊脚石,需要平时多记多写。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壑”字的写法比较繁难,需要写清笔画,有的考生往往遗漏“”里面的一横,造成错字;“嫠”字不常用,也不常见,往往写错。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三、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68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畏途巉岩不可攀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692.区分同音异义字默写出错多数是由于未准确区分同音异义字。辨清同音异义字的形义区别,有利于加深理解、准确记忆,是突破这一默写瓶颈的良方。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初嫁”,刚刚出嫁。不能写成“出嫁”。3.区别同音形近字默写出错,也有不少是因为同音形近字。但同音形近字只是形“近”,毕竟有“异”,因此须发现字形的不同点,再联系意思进行区别,这一问题就可解决。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浆”,汁液;“桨”,船棹。“水浆”只能写“浆”,不能写成“桨”。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2.区分同音异义字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70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2)杜甫《登高》中“

,

”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答案:

(1)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小乔初嫁了樯714.辨清音近义近字有些同音、近音字,意思相近、相同,其字形不同。默写时,还得依从原样书写,不得以同音、近音的近义词替代。在平时复习时,可对比识记。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这两句中“至千里”和“致千里”意思相同,但“至”和“致”不同,可联系语境,对比识记。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4.辨清音近义近字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72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以“

,

”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和刘裕的北伐气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当初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是“

,

”。

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735.留意古今通假字古诗文中有不少通假字,在默写时,要按照古人的写法写。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生”默写时不能写成“性”。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师者,

。(韩愈《师说》)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5.留意古今通假字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746.延续词序、句序还有一些词序、句序问题,现在看来似乎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不错,但是我们要尊重古人用字造句的习惯,依照原作默写。如: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西东”只能写成“西东”,不能写成“东西”。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6.延续词序、句序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省新高考专项75例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答案:

(1)弃掷逦迤(2)转轴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