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_第1页
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_第2页
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_第3页
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_第4页
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设计论述PAGEPAGE6青花纹饰的当代创新设计概述本论述是对当代年轻人对青花瓷文化的了解和青花纹饰当代的时尚表现,进行市场调研和产业分析,并通过深入了解,对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以及本人对青花瓷文化以生活时尚来表现的展望和亲身的社会实践经历,从而得出“青花纹饰的当代时尚创新设计,是对青花瓷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必要性,并对其创立品牌结合中国另一种文化将创新的青花纹饰应用到时尚物品上。在此对该青花瓷品牌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创新点进行表述及对制作时所要用到的材料进行解说,并且全面的对青花瓷品牌的推广过程进行叙述说明。最后是对参考文献的引用说明和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和谢辞。关键词:青花瓷青花纹饰品牌创新文化传承文化结合时尚目录1、市场调研………………1-32、设计理念………43、创意创新点……………………44、技术材料………55、设计过程………5参考文献………7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和谢词…………71、市场调研1.1市场调查对象:青花瓷文化1.2市场调查方向:青花瓷文化对当代年青一代的影响与时尚的联系1.3市场调查方式:社会实践、网络信息收集及分析1.4市场调查依据青花瓷文化的现状以及产业环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也是体现了古人艺术魅力的一种形式,拥有千年历史的青花瓷不仅仅是瓷器,还是时间和文化的沉淀,它早已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上也许有那么一部分人还会去欣赏青花瓷的纹饰,会去保留这种文化,但并不是年轻一代。当代年轻一代对青花瓷文化的了解经过对各大高校和通过网络的问卷调查,在我们当代日益更新的时尚前,似乎某种文化已被潮流冲走,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的去崇拜西方文化和潮流时尚。在这样的环境下,极少年轻人会去了解青花纹饰,甚至不愿意去了解,目前,青花纹饰的运用也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少,将青花纹样与潮流时尚相结合已迫在眉睫,同时也是现今市场的空缺之处,有大量的空间去填补。年轻一代对青花纹饰时尚应用的接受度经过对300名17-25岁的年轻人网络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人支持以时尚的角度来体现青花文化。70%的人欣赏以中国文化为元素的时尚物品。更多的人对纹饰的要求是创新与时尚。创立以青花文化为基础的品牌及其定位时尚是每个年轻人必要的追求,年轻人习惯以时尚物品来包装自己,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自己,从而达到融入社会的主流。所以以青花纹饰为元素去体现当代的潮流时尚,将纹饰创新设计,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类物品上,更随潮流从而将青花瓷这一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现青花纹饰的优美、素雅和独特,发扬这一文化,绣出它的魅力。从而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在追赶时尚中感受青花纹饰的魅力。1.5市场调查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历代青花文化的书籍资料,年轻一代对时尚的要求及文化传承的方式,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推广。1.6市场调查实践分析、总结:1、调查分析青花瓷文化的现状:青花纹饰优美、素雅,青花纹饰多样,形式优美,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历久弥新。然而在我们当代日益更新的时尚前,似乎某种文化已被潮流冲走,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的去崇拜西方文化和潮流时尚。在这样的环境下,极少年轻人会去了解青花纹饰,甚至不愿意去了解,目前,青花纹饰的运用也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少,将青花纹样与潮流时尚相结合已迫在眉睫,同时也是现今市场的空缺之处,有大量的空间去填补。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也是体现了古人艺术魅力的一种形式,拥有千年历史的青花瓷不仅仅是瓷器,还是时间和文化的沉淀,它早已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这一文化需要人们去传承去发扬。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上也许有那么一部分人还会去欣赏青花瓷的纹饰,会去保留这种文化,但并不是年轻一代。现今,青花纹饰的运用都直接,也体现不出潮流,但是继承这一文化的需要年轻人,年轻人才是当代的主力军,没有了年轻人去传承去发扬,年轻人都追求潮流,青花瓷这一文化将会渐渐的被人们淡化,对中国文化也是一种损失。3、市场分析总结市场竞争优势分析:一、纹饰的创新设计,以文化为基础的时尚创新。二、人群的定位为年轻人,年轻人才是时尚消费的主力军。三、时尚物品的定位必须是象可以随身携带的。青花瓷文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年轻人接触到的很少。二、年轻人对青花瓷文化的了解很模糊。三、纹饰应用到时尚上创新的问题。总结:将青花纹饰保留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其创立一个品牌并形成VI系统)利用品牌VI系统的基础上,将青花纹饰创新设计推广在生活中能代表女性与男性时尚的物品中。时尚是每个年轻人必要的追求,年轻人习惯以时尚物品来包装自己,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自己,从而达到融入社会的主流。所以以青花纹饰为元素去体现当代的潮流时尚,将纹饰创新设计,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类物品上,更随潮流从而将青花瓷这一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发扬这一文化,绣出它的魅力。从而让当代的年轻人在追赶时尚中感受青花纹饰的魅力。4、市场定位:结合文化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品牌的基础上将创新纹饰应用到生活时尚物品中,使之得到当代人的欣赏,让青花瓷文化在人们心中得到认知,进而去感受这种文化的魅力。2、设计理念通过青花瓷文化的市场调查分析,将青花纹饰保留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其创立一个品牌并形成VI系统)利用品牌VI系统的基础上,将青花纹饰创新设计推广在生活中能代表女性与男性时尚的物品中。时尚是每个年轻人必要的追求,年轻人习惯以时尚物品来包装自己,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自己,从而达到融入社会的主流。所以以青花纹饰为元素去体现当代的潮流时尚,将纹饰创新设计,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类物品上,更随潮流从而将青花瓷这一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发扬这一文化,绣出它的魅力。从而让当代的年轻人在追赶时尚中感受青花纹饰的魅力。3、创意创新点创意点:标志以“青”字拼音开头字母Q,“瓷”字拼音开头字母C为设计起点,利用中国瓷文化中“开片瓷”的龟裂艺术,结合青花瓷纹饰“青花缠枝菊花纹”的形式表现,将Q与C进行设计结合,注入文化和艺术元素。标志体现了中国青花瓷文化以当代设计的创新,也意识着这一文化的传承,更以时尚的形式传递着文化的精髓。创新点:结合青花瓷元素,注入文化气息。以时尚形式传递文化,标志整体色调为蓝色,给人清新的感觉,层层渗透文化的气息。标志青花瓷文化突破时空与现代结合创新,可望达到文化的发扬和深入人心。4、技术材料采用的技术:Photoshop和coredraw的电脑绘图方法,再通过喷绘及手绘等形式制作成品。使用的材料:再生纸、铜版纸、书纸、哑粉纸、滑面纸、kt板、瓦楞纸等。5、设计过程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完成设计构想、资料收集、市场调查和标志设计草图设计以及标志效果图方案设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1-2周完成标志草案修改和标准字设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3周完成VI基础部分设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4-5周完成VI应用部分设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6周VI手册修改、手绘成品制作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7周毕业设计专册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8周印刷与手绘制作参考文献[1]《品牌标识创意与设计》2001年作者:(美)艾丽娜惠勒,译者:王毅姜晓渤:[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0页。[2]《国际设计年鉴2008(标志、形象)》2008年作者:张先慧[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2页。[3]《国际设计年鉴2008(海报、型录、包装)》2008年作者:张先慧[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第20页。[4]《国际视觉交流》2011年作者:周洁[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6页。[5]《青花瓷收藏鉴赏百科》2008年主编:王建华[M].华龄出版社,第31页。[6]《中国早期青花瓷图鉴》2008年作者:宁志超[M].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5页。[7]《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2008年作者:陈润民[M].紫禁城出版社,第10页。[8]《明清青花瓷器:故宫博物院藏瓷赏析》2008年作者:冯小琦陈润民[M].文物出版社,第30页。[9]《中国青花瓷器纹饰艺术》2009年作者:郑军[M].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页[10]《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2009年作者: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编[M].东南大学,第40页。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和谢词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毕业设计是作为大四学生四年的总设计,在王宇老师认真负责,耐心的辅导下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王宇老师作为本人的指导老师,从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工作的开始就对我们严格要求,在草图设计方面更是悉心的指导,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制作上更是通过各种渠道细心地给我们解答在设计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学院要求我们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向我们及时的传递和安排通知我们,而且王宇老师常常让我们在每周的见面会上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想法,鼓励我们自主创新,指出我们不断完善并且提出具有创意性的建议。谢词转眼间大学四年即将走过,留下的来不及感叹。随着毕业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