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第5-6章)课件_第1页
宝石学(第5-6章)课件_第2页
宝石学(第5-6章)课件_第3页
宝石学(第5-6章)课件_第4页
宝石学(第5-6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天然玉石

第一节玉石之王—翡翠一、概述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因颜色优美,尤如翡翠羽毛而故名。优质翡翠是当今世界价格昂贵的玉石品种,是高档玉料。

二、物理化学特性1.矿物组成:主要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其次是辉石族矿物,如透辉石、钙铁辉石、霓石等。

2.颜色:(1).颜色成因:

a.白色翡翠:其化学成分接近硬玉的理论值,不含色素离子,所以是白色。

b.紫色翡翠:粉紫色、蓝紫色、茄紫色,是由于同时存在Fe2+、Fe3+致色离子造成。

c.绿色翡翠:绿色是翡翠中的“宝”,是确定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绿色是由Fe3+→Al3+产生的,随着代替量的增加,翡翠就会出现淡绿色、暗绿色,甚至墨绿色;若由一些Cr3+

→Al3+,翡翠就呈鲜艳的颜色,Fe离子和Cr离子含量的比例决定翡翠绿色的艳阳程度,而两种离子含量多少则决定翡翠绿色的深浅。

d.红色和黄色翡翠:红色翡翠是因含赤铁矿致色;黄色翡翠是因含黄色的褐铁矿造成。

(2).颜色的品种a.艳绿色(祖母绿色)b.苹果绿色c.葱心绿色d.菠菜绿色e.油绿色f.灰绿色g.紫罗兰色

h.藕粉色i.红色j.“狗屎地”色k.白色l.“福禄寿”:是指一块原料上同时有红、绿、紫三色的品种,也可以在白色基底上有三色。

3.翡翠的质地是指翡翠本身由结构和透明度所反映的综合性质。

(1).翡翠的结构:变斑晶交织结构:可见到小斑晶(翠性、盐粒子、“苍蝇翅”)和斑晶周围的纤维状、絮状细小晶体。三、翡翠的识别(一).翡翠的主要鉴定特征

1.变斑晶交织结构2.石花

3.颜色不均匀4.强玻璃光泽5.密度和折光率6.包裹体7.亲水性强(二)、翡翠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三)、翡翠的人工优化及鉴定特征

1.A货: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2.B货:人工漂白注胶翡翠。

(1).B货的制作(2).B货的识别:颜色、结构、光泽。3.C货:染色翡翠

(1).C货的制作

(2).C货的识别

4.B+C货:人工漂白注胶染色翡翠。

(四)、赝品1.脱玻化玻璃翡翠2.玻璃3.染色石英岩四、翡翠原料的识别(一)、皮的形态1.粗皮子:皮呈黄色、土黄色等,皮厚质粗。行话称之为新坑。此料透明度低、硬度低。玉质优劣相差甚大。2.细皮子:皮呈红褐色、黑色等,表皮光滑。这种皮的内部玉料质地细腻,透明度好、坚硬,被称之为老坑。3.沙皮子:细皮砂粒性的外皮。特点介于前两种之间,也称之为新老坑。内部玉料质量变化大。4.伪造皮5.染色皮(二)从皮看内部的绿色“宁买一线,不买一片”,“宁买一鼓,不买一凹”。(三)从外皮看绺2.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属高档玉石料或首饰料的翡翠。

3.普通级藕粉色、豆绿色、淡绿色、白色,质地细腻的微透明—不透明,可做高中档玉料或首饰料的翡翠。

六、翡翠的产地

目前世界90%以上的翡翠来自缅甸。

七、翡翠原料、首饰与工艺珍品

不同颜色的翡翠大块的翡翠原料

翡翠玉镯和戒指

翡翠戒指(放大图)

翡翠玉佩复习题1.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什么?2.翡翠的质地指什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3.翡翠在偏光器中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翡翠的折射率和密度值分别是多少?5.翡翠的颜色品种主要有哪几种?6.翡翠的B货、C货分别表示什么意思?7.翡翠的主要产出国是哪个国家?8.指出翡翠与祖母绿之间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软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1.矿物组成软玉是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稍有微量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磁铁矿等矿物的集合体。

2.颜色新疆和田玉主要有白色、青白色、墨绿色、灰色;台湾产主要呈绿褐色。软玉颜色的最大特点是除绿色的碧玉外颜色均一。

3.质地

软玉的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它是由粒径小于0.01mm的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块体,呈毡状交织结构。

4.物理性质

(1).光泽:油脂或蜡状光泽。

(2).硬度:HM=6—6.5;韧性大,琢磨比较困难。

(3).折光率:1.61—1.63;点测法一般为1.62。

(4).偏光性:在偏光器中观察时明亮。

(5).密度:2.9—3.1g/cm3,常见为2.95g/cm3,在二碘甲烷中漂浮。

三、软玉的种类及识别特征1.识别特征

质地细腻,光泽滋润,柔和,颜色均一,光洁如脂,略具透明感,坚韧不易破裂,在抛光面上可见明显的象花斑样的结构(毡状交织结构)。2.种类:依据其颜色,软玉可分为:

(1).白玉:颜色洁白,光泽滋润,质地细腻,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玉;光泽稍差者称白玉,白玉是软玉中的上品。

(2).青玉和青白玉:

青玉:灰白至淡绿色,偶尔可见斑状较粗的透闪石斑晶,颜色均一,质地细腻,油脂—蜡状光泽。青白玉:介于青玉和白玉之间,除颜色白中显灰绿色调外,和白玉没有明显差别。

(3).碧玉:菠菜绿色,油脂或蜡状光泽,颜色和结构不均匀,常见变余角砾结构,呈杂乱的大环斑状。多用做器皿。

(4).墨玉:灰色、灰黑色,颜色不均匀,常呈黑白相间的条带;质地细腻,蜡状光泽,由于颜色不美,多用做压银丝的器皿。

(5).黄玉:浅黄色,是地表水中的氧化铁渗滤到白玉的缝隙中形成。

四、软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五、软玉的经济评价依据

1.颜色2.质地六、软玉的主要产地:中国、加拿大、美国、波兰、新西兰。七、软玉原料及其首饰和工艺珍品

白玉仕女(中国新疆)复习题1.软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什么?2.软玉的折射率和密度值分别是多少?3.软玉的主要种类有哪几种?4.软玉的主要产出国有哪几个国家?5.区分翡翠和软玉最有效的依据是什么?

第三节蛇纹石质玉(岫玉)一、概述岫玉:是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集合体构成的蛇纹岩。由中国辽宁岫岩县盛产而得名。

二、物理化学特性1.矿物及化学组成:

(1).矿物成分:蛇纹石占90%以上,含少量透闪石、透辉石、菱镁矿等。

(2).化学组成:蛇纹石为镁质含水硅酸盐其化学式为:Mg6(OH)8(SiO4O10)

2.颜色:常见是微带黄的浅绿色,也有豆绿、黄绿、白色、黄色、墨绿色,且颜色均匀少有杂色。

3.结构:蛇纹石质玉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是由细小纤维状、叶片状、胶状蛇纹石晶体组成的网斑状结构。

4.物理性质

(1).透明度:半透明—微透明。

(2).光泽:蜡状光泽。

(3).硬度:HM=2.5—5.5,变化较大。

(4).折光率:1.555—1.573。

(5).密度:2.44—2.8g/cm3,常见的是2.57g/cm3。

(6).偏光性:在偏光器中观察时明亮。

(7).可溶性:溶于盐酸或硫酸。

三、蛇纹石玉的种类及识别特征1.岫岩玉(岫玉)

颜色多样,以较淡的黄绿色最常见,有时可见碧绿色、红色、褐色、黄色,质地细腻,蜡状光泽,半透明,硬度3.5—6。

2.南方玉

黄绿色、绿色、不透明,颜色不均匀,呈浓艳的黄色、绿色斑块,蜡状光泽,产于广东信宜县。3.祁连玉

墨绿色、黑色,颜色不均匀,均有黑绿或绿色条带,半透明—微透明,产于甘肃祁连山。

4.昆仑玉暗绿色、淡绿色、黄绿色、灰色、白色,质地细腻,蜡状光泽,硬度3.5,密度2.6g/cm3,玉石质量与岫玉相似。产于新疆昆仑山。

5.台湾玉草绿色、暗绿色,常有一些黑色斑点和条纹,玉质细腻,半透明,蜡状光泽,硬度5.5,密度3.007g/cm3,玉石质量较好,产于台湾。

6.朝鲜玉(高丽玉)黄绿色,颜色鲜艳,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属优质蛇纹石玉。

7.鲍文玉微绿白色、淡黄绿色,硬度5—5.5,密度2.8g/cm3,光泽强,透明度好,常用来冒充“高丽玉”,也属优质品种。

四、蛇纹石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五、蛇纹石玉的经济评价依据根据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可将玉料分四级:

特级品:碧绿、浅绿、黄绿色,稍有裂纹和杂质,半透明,>50kg。

一级品:碧绿、浅绿、黄绿色,稍有裂隙和杂质,半透明,>10kg。

二级品:碧绿、浅绿,无裂纹,稍有杂质,>5kg。

三级品:色泽较好,微透明,无碎裂,>2kg。复习题1.岫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什么?2.岫玉的主要种类有哪几种?

第四节独山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1.矿物组成矿物成分:主要是斜长石,除大量蚀变的斜长石外,还有少量的黝帘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和各种云母等。

2.物理性质(1).透明度:半透明。

(2).光泽: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

(3).折光率:1.56—1.70。

(4).硬度:HM=6—6.5,独山玉性脆易碎。

(5).密度:2.73—3.18g/cm3。

3.结构:细粒状结构

4.颜色及种类独山玉的颜色随矿物组成不同而发生变化,根据颜色不同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1).白独玉:白色,有时带有灰色和粉红色,只占产量10%;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少量绿帘石、透辉石和绢云母组成。

(2).绿独玉:绿色,包括各种深浅的纯绿和蓝绿色,主要由斜长石和铬云母组成。

(3).黄褐色独玉;黄色和黄绿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含较多的榍石、金红石和绿帘石组成。

(4).紫独玉:紫色,在淡绿或灰白的底色上有淡紫色的斑点,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黑云母组成。

(5).杂色独玉:杂色,在同一块玉上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这种玉石占产量的大多数,占产量的大多数。

三、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独山玉的颜色鲜艳但繁杂,一般在同一块玉石上常多有白色、绿色、褐色、墨绿色等。这种颜色多样的特点是其它中、低档玉料中所没有的。独山玉呈细粒状结构,透明度好,可较容易与具纤维状的翡翠和软玉区别开。

四、独山玉的经济评价依据1.颜色均一程度2.质地优劣3.块度大小独山玉以均匀的翠绿色且半透明为最佳,可琢制首饰;其它透明度差或杂色玉料,用以雕制玉器,其价值低于软玉制品。

五、独山玉的产地: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六、独山玉雕工艺珍品复习题1.独山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什么?2.独山玉产于我国何地?

第六章有机宝石

第一节珍珠一、概述二、珍珠的成因及物理化学特性(一)、珍珠的形成及结构特点

(二)、物理化学特性

1.化学组成:CaCO3(文石)91.6%H2O4%有机质(角质)4%其它0.4%

2.颜色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灰色和黑色等。一般以白色为主。

3.密度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的密度略有不同,不同海域产的珍珠密度也略不相同,一般在2.70g/cm3。

4.硬度:HM=2.5—4。

5.折光率:1.530—1.686。

6.荧光性:为无—强,在Lw下,部分珍珠显白色荧光;黑色珍珠则发淡红色荧光。

7.可溶性:易溶于酸中,而且日久会发黄,失去光泽。

三、珍珠的种类和识别方法(一)、天然珍珠

多呈圆粒状,核心极小,圆截面由表及里均为一层一层的同心圆状珍珠层。由于结构均一,硬度相同,在其上钻孔,孔径一致,由于珍珠层厚,透明度较有核珍珠略差。

天然珍珠(二)、养殖珍珠1.海水养殖珍珠(有核培殖珍珠法)

珠母壳磨的小球人工养珠2.淡水养殖珍珠(1).淡水有核养珠(2).淡水无核养珠(琵琶珠)(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识别主要的区别在于珍珠内是否有“核”。人工养珠有珠母做核心,故珍珠层很薄,一般在0.5—2mm,所以透明度较天然珍珠好,从圆截面看中间是珠母,外缘是层状排列的珍珠层,二者之间有一条褐色的痕迹。天然珍珠人工养珠

识别方法有:1.内窥镜法2.X射线法3.肉眼鉴别法(1)透过小孔强光下转动观察(2)通过钻孔内用放大镜观察(3)根据透明度识别(4)根据表面突起识别(5)琵琶珠的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