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王雪莲荣县中学一、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一: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明治政府成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现代军队......当明治维新带来了国力的增长时,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材料二: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计划阅读材料及教材24页第一段,思考战场战争爆发的原因1.背景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军事实力迅速提升,开始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日本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亚洲世界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大陆政策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材料三:“而同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洋务等强兵政策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国家经济和国防力量难以得到加强。清朝政局日趋衰败......”——日本常磐大学学报1.背景②:清朝的落后给予日本侵略以可乘之机。1.背景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直接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材料四:1893年12月全琫准等东学教徒秘密宣誓起义的沙钵通文。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日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支持暂时默许美英德法俄1.背景④: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默许和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可乘之机直接原因有利环境根本原因总结: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日本:欧美:朝鲜:中国:“大陆政策”的出台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朝的落后1.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2.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3.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在明清两代,朝鲜是中国头等的朝贡国。宗藩关系

丰岛战役(1894.7)平壤战役黄海海战(1894.9)辽东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战争爆发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战役(1895.2)一、甲午中日战争2.战争经过:阅读教材24至26页,找出甲午战争中有哪些战役?战役概况丰岛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战争爆发标志中国失去黄海海域制海权旅顺大屠杀“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拍摄位置在军舰的舰楼附近,人群中央双手较差站立着,就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他身旁的外籍军官就是管轮余锡尔。这张照片中的所有人都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致远舰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旅顺大屠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中国是人口大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人口和军队数量远不及清政府,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在战前准备方面,清政府对日本侵华没有清醒的认识,一直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是寄希望于其他列强的调停。(2)战争爆发后,北洋舰队最高指挥官李鸿章战和不定,妥协退让,贻误战机,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3)清军装备落后,实力不如日本,比如主力舰艇数量少,舰艇速度慢,海军装备补充不足、陈旧老化等。(4)从根本上说,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则仍然走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社会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一、甲午中日战争3.结果: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战争结束。内容影响1.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通商口岸3.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内容影响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影响①:《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日本马关的春帆楼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以有为耶?——台湾人徐骧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前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列强侵华的表现;是在中国被迫的前提下,双方不平等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后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中国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双方互惠互利的平等交易行为,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法国:履行对俄结盟义务德国: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俄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四、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4.影响②:瓜分狂潮日本:同意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需3000万两白银赎回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列强的瓜分狂潮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英国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长江流域日本福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门户开放”政策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4.影响③:“门户开放”政策背景:经过: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黄海大战邓世昌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设厂①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影响:丰岛战役平壤战役左宝贵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③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时间:1894年7月——1895年春课堂小结七子之歌·台湾【作者】闻一多【朝代】现代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郑成功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各岛屿《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旅顺大连、广州湾、九龙岛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1.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是指()A.1893年B.1894年C.1895年D.1896年2.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3.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B.清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CBD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