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测试卷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地区修建了一条人工河导致一片森林被分为两个区域,森林中的松鼠隔离成了两个数量相等的种群。十年后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两个松鼠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B.两个松鼠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C.两个松鼠种群的数量不同D.该森林的群落结构不发生改变2.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道等局部组织感染。检验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图。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黑色。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测定前,滤杯、滤膜和滤瓶均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处理B.过滤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C.将过滤完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完成大肠杆菌的接种操作D.EMB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并形成黑色菌落3.下列有关果蝇体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也同时含有同源染色体B.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只有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相同D.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4.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磷元素的是A.酶 B.纤维素 C.ATP D.脂质5.如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为变温动物,b为恒温动物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表示进食后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6.下列有关教材中应用的素材事实和结论不匹配的是()A.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B.人的细胞和小鼠的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红色、绿色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说明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D.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数量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甲图所示,某同学将浸过肝脏研磨液的相同大小的滤纸片放入15mL的质量分数为3%H2O2溶液中,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片滤纸片放入质量分数为3%H2O2溶液中,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然后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乙图曲线。若将滤纸片改为2片,请在乙图中绘制出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曲线。_____________(2)若要乙图中的a值向上移动,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若要利用甲图装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补充下列实验步骤:①取三个相同且洁净的装置,编上1、2、3号。每个装置中放入4片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②分别向装置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摇匀后静置5min。③分别向装置中加人_______________,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预期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酶活性的发挥需要最适宜的pH。(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活化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8.(10分)森林氧吧,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宁静心境。这是很多城市公园的一景。细观园林,以乔木为主,灌木、草本等融为一体。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城市园林做了如下实践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想调查公园中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他们在4km2范围内张网捕鹊,第一次捕获并标记80只,全部放回公园中,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__________只/km2。如果这一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2)由于公园附近住宅小区逐渐增多,公园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灰喜鹊的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其数量呈现“J”型增长,引起此增长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9.(10分)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D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棕色;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d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D对d完全显性,位于3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发现可稳定遗传的黏性玉米品种甲具有抗病基因E和耐干旱基因H,其中H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位置如下图所示:将玉米品种甲与玉米品种乙进行测交实验,F1自交,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EEEeeeHHHhhh39120815912160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耐干旱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玉米抗病性状和黏性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人员通过数学统计发现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并且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进而推测带有E基因的花粉成活率低。请利用已有的品种甲、乙、F1,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方法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3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3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①据此可知,F1带有E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表达,而P2可能在_________细胞中表达。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10.(10分)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______。A、核糖核酸B、脂肪C、ATPD、高尔基体E、核糖(2)在曲线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有______。(3)若该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4)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5)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点______,b点______,c点______d点______(填“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或“不动”)。11.(15分)2019年年底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病的流行。研究表明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黏膜感染人体。可以用核酸试剂盒检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感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盒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2)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答案解析】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题目详解】A、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因此两个松鼠种群的基因库会出现差异,A不符合题意;
B、十年后,若两个松鼠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则两个种群之间不能在进行基因交流,B不符合题意;
C、开始时两个松鼠种群的数量相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若干年后这两个松鼠种群的数量不一定相等,C不符合题意;
D、群落结构的形成是环境和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十年内环境会不断变化,所以该森林的群落结构会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故选D。2、D【答案解析】
大肠杆菌的代谢能与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黑色,因此可以制备EMB培养基来鉴别大肠杆菌。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时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杂菌的污染。【题目详解】A、干热灭菌法适用于对滤杯、滤膜和滤瓶进行灭菌,防止杂菌的污染,A正确;B、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正确;C、由于过滤完后细菌粘附在滤膜上,将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可以将粘附的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C正确;D、EMB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没有选择作用,D错误;故选D。3、D【答案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同时对比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基因重组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题目详解】A、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但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B、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包括初级卵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雄性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B错误;C、果蝇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行为,但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错误;D、正常情况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4、B【答案解析】
酶大多数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纤维素是多糖,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题目详解】A、少数酶属于RNA,组成元素C、H、O、N、P,A项不符合题意;
B、纤维素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不含磷元素,B项符合题意;
C、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项不符合题意;
D、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牢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解题的关键。5、D【答案解析】
分析曲线图:曲线a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增大,后趋于平衡;曲线b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减小,后趋于平衡;两者呈负相关。【题目详解】A、对于恒温动物来说,在低温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耗氧量逐渐增加,而温度增加后,耗氧量就会下降,与曲线b符合,而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体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所以体内酶的活性也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外界温度升高,变温动物体内温度也会升高,新陈代谢加强,耗氧量增加,与曲线a相符,A正确;B、若表示O2浓度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的关系,则在O2浓度较低时,生物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逐渐减少,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产生的CO2也逐渐增加,有氧呼吸强度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最终趋于平稳,因此a表示有氧呼吸强度,b表示无氧呼吸强度,B正确;C、机体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较高,需要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恢复正常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再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两者曲线变化相反,C正确;D、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与曲线b相符,而茎则表现出促进生长,与曲线a相符,D错误。故选D。6、A【答案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题目详解】A、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A错误;B、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后红绿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首先经过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之后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C正确;D、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二者数量相互抑制,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2mL(或适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5%(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质量分数5%(或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5mL(或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蛋白质或RNA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答案解析】
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会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会引起液滴的移动。【题目详解】(1)若将滤纸片改为2片,酶的量减少,酶促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会延长,如图所示:。(2)图乙中的a值向上移动即产生的氧气量增加,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可以增加产物氧气的量。(3)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的pH,②分别向装置中加入2mL(或适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5%(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质量分数5%(或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③分别向装置中加入15mL(或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活化能指的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答案点睛】酶和无机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8、标志重捕40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减小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垂直【答案解析】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题目详解】(1)灰喜鹊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灰喜鹊的种群数量为:80×30÷15=160,由于调查范围是4km2,所以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160÷4=40只/km2。由于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使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所以这一估算值会比实际值偏大。(2)S型曲线中K/2(K1)时增长速率最大,大于K/2(K1)时增长速率减小,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直至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所以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由于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因素,其种群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和种群数量的增长,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9、基因分离F2中HH、Hh、hh的比例为1:2:1(F2中耐干旱植株比例为3/4)玉米控制抗病性状的基因E和控制黏性性状的基因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将F1种植下去,收集其花粉并用碘液染色,观察统计花粉的颜色、数量和比例花粉颜色有两种,棕色:蓝色为1:2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F2的抗病情况和比例F2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为1:2精细胞(花粉)亲本的遗传信息(亲本的遗传物质、亲本的DNA)【答案解析】
分析题中甲品种的细胞图可知,D、E连锁于3号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H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E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稳定遗传的黏性玉米品种甲基因型为DDEEHH,乙品种的基因型为ddeehh,F1基因型为DdEeHh,F1自交,只考虑E、e一对基因,F1产生的雌配子为E(占1/2)、e(占1/2),由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ee占2/6,可推算出e的雄配子占2/3,E的雄配子占1/3,故E的雄配子(花粉)的成活率为1/2。【题目详解】(1)据表可知,F2中HH、Hh、hh的比例为1:2:1,因此玉米耐干旱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据图可知,玉米控制抗病性状的基因E和控制黏性性状的基因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玉米抗病性状和黏性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方法1:由题干可知E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可以通过D基因判断E基因是否存在,含D的花粉遇碘变棕色,再由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可推知含有E的花粉死亡率为1/2,只考虑D、d和E、e两对基因,则F1的基因型为DdEe,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E(棕色):de(蓝色)=1:2。方法2:如果只考虑E、e一对基因,让F1为父本,其基因型为Ee,产生的雄配子及数量比例为E:e=1:2,乙为母本,其基因型为ee,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抗病):ee(不抗病)=1:2。(3)①据题干可知,F1为杂合子,一条3号染色体上携带D、E基因,另一条3号染色体上携带d、e、P1、P2基因,P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表达,使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毒蛋白,而P2在部分精细胞(花粉)中表达,解除了精子的毒性,从而使含E的花粉成活率低。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亲本的遗传信息(亲本的遗传物质、亲本的DNA)更多的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地稳定性。【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情况的分析,解题关键是由F2的比例推出E精子的成活率。10、AC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或: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缺氧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少抑制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右移CO2+H2O(CH2O)+O2下移右移左移下移【答案解析】
(1)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脂。磷脂、核糖核酸和ATP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因此在核糖核酸、ATP和高尔基体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32P,而脂肪与核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在脂肪与核糖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32P,故选ACD。(2)在曲线b点,CO2的释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若该装置不通气,在培养液中不缺Mg2+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则可能是培养液中缺氧,导致根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抑制了根对矿质元素如Mg2+的吸收,从而不能满足叶绿素的形成对Mg2+的需求。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导致该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进而引起光合作用减弱,所以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右移。(4)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CH2O)+O2。(5)乙图曲线中的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点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d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因此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下移。【答案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应急广播系统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船舶航行受限空间作业岗前培训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攻克练习题
- 直条图:从文字到线段图的桥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练习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
- 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共享合规考核试卷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人教PEP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三年级起点)
- 牙周病学课件
- 大型体育馆满堂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佛山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防控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年(完整版)全国高考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版本管理手册
- 2025年交管12123版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