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44_第1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44_第2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44_第3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44_第4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20322214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二单元在个人修养方面,孟子提出养气的主张。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并提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主张。声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还指出,一个人要成为伟人,必先受到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和考验,即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注字音

课前达标4.解多义

6.明句式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判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7.积名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译文:它作为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宇宙之间。点评:孟子非常注重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他所说的“气”便是极其伟大极为刚强的,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们,气也就萎缩了。那种气是由正义的长期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也就疲软了。气原是人体所具有的,人人都有气,但浩然之气是由思想意志修养而成,达到了至高境界。人的思想意志是集中于求道为仁,就会以具体行动去加以完成,日积月累,必会有所成就。充满天地之间,发自内心的集义所生,不求外来的力量去帮助它达到。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如此境界。至今,浩然之气仍然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一个高标准。重点评析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点评:富贵不淫,这既是人生的警示,也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操守。贫贱也不是什么可耻、可怕的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高尚的人格并不因为身处贫贱而改变。珍爱名誉,保持气节,这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道德底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威武不能屈,即使在高压、淫威、权势及武力逼迫面前,都能不屈不挠,守得住,站得直。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1.本课第1、2则都运用了对话或问答的形式,有什么好处?提示:孟子善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不可能强加于人,只能靠论辩。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文章追求的一大特色。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文章第1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先由公孙丑的一个问题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人们的疑问,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第2则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讨论探究2.课文第3则,孟子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提示:第3则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是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位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结构板书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孟子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的影响的重要性。鉴赏评价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日攘其邻之鸡之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设为反诘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贴切简明,用浅显简洁的语言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动,于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孟子》中的许多妙喻因而成为成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用乞食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于妻妾的“齐人”,来譬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