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1页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2页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3页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4页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1课标定位素养解读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过程中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家国情怀(2)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多样性课标定位素养解读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2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内容具体表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理论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非洲、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民主的运动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内容具体表现民族自决原4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瓦解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1)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2.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1)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了。(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得不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5知识拓展《埃维昂协议》《埃维昂协议》又称《阿法协议》,是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由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和拥有全面的主权,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军,但阿尔及利亚承认法国有开采撒哈拉石油和使用米尔斯克比尔军事基地等权力。知识拓展《埃维昂协议》6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内容国别特点具体表现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度也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印度政治与社会生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国别特点具体表现印7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材料一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环境等方面,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六个典型代表。(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自决的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的斗争手段,故B项错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原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国别特点具体表现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创造现代的东方文化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8国别特点具体表现现代埃及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表现宗教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英语中的“埃及”一词,是从古希腊语演变而来的遗产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国别特点具体表现现代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9探究点随堂演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史料实证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探究点随堂演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0探究点随堂演练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探究点随堂演练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参战经历,11探究点随堂演练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探究点随堂演练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12探究点随堂演练读史技巧两则材料是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叙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材料一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环境等方面,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六个典型代表。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何新特点。探究点随堂演练读史技巧两则材料是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13探究点随堂演练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①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②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③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点随堂演练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14探究点随堂演练历史解释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探究点随堂演练历史解释15探究点随堂演练(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探究点随堂演练(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16探究点随堂演练(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探究点随堂演练(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17探究点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B.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抗殖民统治C.都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D.都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探究点随堂演练典例剖析18探究点随堂演练解题指导

选项分析A1927年以后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斗争的领导权逐渐掌握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民族党手中;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是由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领导的。因此,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的斗争手段,故B项错误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D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没有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故D项错误答案A探究点随堂演练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1927年以后印度尼西亚人19探究点随堂演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

)A.对战败国德国的制裁B.确认波兰的独立和疆界C.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D.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听之任之答案C解析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违反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故C项正确。A项与民族自决的原则无关,故排除;B项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故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史实,故排除。探究点随堂演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20探究点随堂演练2.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上述言论能够揭示出俄国十月革命(

)A.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B.给中国的革命带来新的希望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探究点随堂演练2.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21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由材料“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可知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让当时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看到了希望,自然也给当时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中的中国带来了希望,故B项正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22探究点随堂演练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较早觉醒。其中,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A.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C.最终取得彻底独立D.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了埃及的独立,故B项正确。英国取消在埃及的特权和埃及最终彻底独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故A、C两项错误;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不是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故D项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23探究点随堂演练4.《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A.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B.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究点随堂演练4.《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4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故C项正确。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C25探究点随堂演练5.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讲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铜雕。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图案精美,保存完好,让人赞叹印度古代工匠的精工细作。其反映了印度现代文化中(

)A.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B.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C.统治精英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D.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探究点随堂演练5.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26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材料“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故B项正确。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27探究点随堂演练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正如有人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是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被宣称为普遍原则的时机,以1917年激进的革命形式——布尔什维克革命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自由’的形式为代表。诚然,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所提到的只是殖民地民族的‘利益’而不是‘愿望’。但在战时,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别,‘民族自决’这一革命术语已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殖民地世界留下了印记。”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摘编自储昭根、于英红《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公认与效应》等探究点随堂演练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1)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因此,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据材料“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1)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民族自决原则成为理论武器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原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自决的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2)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多样性材料一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环境等方面,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六个典型代表。(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何新特点。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因此,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解析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违反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故C项正确。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其反映了印度现代文化中()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过程中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家国情怀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探究点随堂演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自决的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自决的思想广泛传播的意义。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原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29探究点随堂演练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据材料“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第(2)问,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原则;据材料“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探究点随堂演练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30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31课标定位素养解读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过程中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家国情怀(2)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多样性课标定位素养解读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32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3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内容具体表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理论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非洲、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民主的运动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内容具体表现民族自决原34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瓦解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1)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2.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1)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了。(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得不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35知识拓展《埃维昂协议》《埃维昂协议》又称《阿法协议》,是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由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和拥有全面的主权,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军,但阿尔及利亚承认法国有开采撒哈拉石油和使用米尔斯克比尔军事基地等权力。知识拓展《埃维昂协议》36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内容国别特点具体表现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度也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印度政治与社会生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国别特点具体表现印37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材料一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环境等方面,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六个典型代表。(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自决的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的斗争手段,故B项错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原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国别特点具体表现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创造现代的东方文化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38国别特点具体表现现代埃及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表现宗教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英语中的“埃及”一词,是从古希腊语演变而来的遗产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国别特点具体表现现代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39探究点随堂演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史料实证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探究点随堂演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40探究点随堂演练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探究点随堂演练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参战经历,41探究点随堂演练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探究点随堂演练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42探究点随堂演练读史技巧两则材料是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叙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材料一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国际环境等方面,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六个典型代表。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何新特点。探究点随堂演练读史技巧两则材料是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43探究点随堂演练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①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②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③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点随堂演练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44探究点随堂演练历史解释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探究点随堂演练历史解释45探究点随堂演练(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探究点随堂演练(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46探究点随堂演练(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探究点随堂演练(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47探究点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B.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抗殖民统治C.都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D.都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探究点随堂演练典例剖析48探究点随堂演练解题指导

选项分析A1927年以后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斗争的领导权逐渐掌握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民族党手中;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是由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领导的。因此,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的斗争手段,故B项错误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D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没有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故D项错误答案A探究点随堂演练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1927年以后印度尼西亚人49探究点随堂演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

)A.对战败国德国的制裁B.确认波兰的独立和疆界C.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D.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听之任之答案C解析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违反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故C项正确。A项与民族自决的原则无关,故排除;B项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故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史实,故排除。探究点随堂演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50探究点随堂演练2.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上述言论能够揭示出俄国十月革命(

)A.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B.给中国的革命带来新的希望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探究点随堂演练2.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51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由材料“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可知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让当时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看到了希望,自然也给当时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中的中国带来了希望,故B项正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52探究点随堂演练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较早觉醒。其中,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A.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C.最终取得彻底独立D.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了埃及的独立,故B项正确。英国取消在埃及的特权和埃及最终彻底独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故A、C两项错误;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不是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故D项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53探究点随堂演练4.《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A.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B.粉碎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究点随堂演练4.《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54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故C项正确。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C55探究点随堂演练5.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讲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铜雕。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图案精美,保存完好,让人赞叹印度古代工匠的精工细作。其反映了印度现代文化中(

)A.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B.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C.统治精英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D.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探究点随堂演练5.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56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解析材料“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故B项正确。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探究点随堂演练答案B57探究点随堂演练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正如有人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是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被宣称为普遍原则的时机,以1917年激进的革命形式——布尔什维克革命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自由’的形式为代表。诚然,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所提到的只是殖民地民族的‘利益’而不是‘愿望’。但在战时,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别,‘民族自决’这一革命术语已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殖民地世界留下了印记。”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摘编自储昭根、于英红《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公认与效应》等探究点随堂演练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8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1)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依托,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学科素养。因此,三者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故A项正确《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尤其是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故D项错误。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据材料“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由和平示威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故C项错误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