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_第1页
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_第2页
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_第3页
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_第4页
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公路养护夏季施工安全要点今年入夏以来,江西省持续出现了高温橙色预警天气,为遏制高温期间生产安全事故的多发态势,确保工程建设平稳度夏和职工的安全健康,根据夏季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高温施工的特点,特制订本安全要点。具体内容如下:一、夏季施工对安全的影响历年来7月~9月是高速公路各类事故的高发期,尤其以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作业为明显,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㈠中暑。夏季进行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时,在上午10点后就处于高温状态,特别是大型桥梁上或长隧道内的作业环境更为恶劣,桥面或隧道内的温度有时甚至高达60℃以上。在此高温环境下,工人如果事先未服用避暑药或饮水不及时就容易发生中暑。㈡疲劳。由于高温作业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再加上从事养护作业的工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居住条件差,工人在炎热的夜晚睡眠质量较差,使得在白天路面施工时精力不集中且容易疲劳,导致反应能力降低、应变敏捷性差和无意识中违章作业增多。㈢交通事故。在高温环境下,车辆运转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提高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车辆超速、超载、超限严重。高温下司机容易疲劳,精力难以集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往往反应不及时。沥青路面高温时磨擦系数急剧下降,制动距离明显延长,必然给交通安全埋下隐患。㈣烫伤。在对路面进行热沥青摊铺时,运抵现场的沥青温度必须达到150℃~170℃时才符合规范要求。在热沥青摊铺结束后,养护工整天都要在刚铺好的热沥青上来回检查,哪里不平整就要及时修补,并测量温度是否合适。这就意味着一不小心手脚就会溅上滚烫的沥青,严重的鞋底甚至会被烫穿。㈤食物中毒。夏季高温环境下,细菌和真菌非常容易滋生。如果个人卫生差、食堂消毒不良或食物加热不足,往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㈥沥青中毒。随着改性沥青尤其是橡胶沥青大规模用作路面铺筑材料,这些沥青在较高的温度下难免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由于隧道内路面施工空间狭小且相对较封闭,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长大隧道内摊铺过程中容易导致施工人员沥青中毒。二、夏季施工安全要求㈠加强交通管制。在高温期间,司机驾驶车辆容易疲劳,故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的长度应适当延长,使车辆误入时有足够的距离和时间进行调整。缓冲区内禁止停放车辆、器具及材料,不准人员滞留。㈡加强宣传教育和自救互救培训。采取印发《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班前会等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有关防暑降温的常识,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㈢合理安排一线作业时间。项目管理人员要坚持每日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认真做好高温天气施工现场的指导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各施工单位要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和工作量,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采取“早出工、晚收工、干两头、歇中间”的方法,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露天作业。实行午休制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疲劳作业。夏季7月~9月期间,路面施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对隧道、涵洞等相对封闭的作业场所,要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对露天作业较集中和相对固定的场所,要搭设歇凉棚或遮阳伞,并经常洒水降温。㈣严格贯彻职业健康体系要求。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的职业健康和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照防暑降温的要求规范养护施工作业。落实专人对拌和站和路面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把防暑降温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工会应依法对施工单位的高温季节劳动保护措施进行监督。凡发生中暑、烫伤、食物中毒或沥青中毒事件的单位或个人,应取消其年终评优评先资格。因高温天气发生责任性安全事故,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㈤保证防暑药和救护器具及时到位。要保证防暑药(如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风油精等)和救护器具(如担架、救护车、小型氧气瓶、听筒、病床、毛巾、急救药箱、防毒面罩、冰块等)的充足供应。有条件的要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午休室,室内设置大型风扇,以便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午休环境。㈥配足劳保用品。应给高温作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带反光条的专业工作服、劳保鞋、草帽、手套、水壶、毛巾等),以防止烫伤或中暑。各高温作业点要及时供应西瓜、绿豆汤、茶水、桶装水、矿泉水等清凉食品,确保工人平安度暑。㈦认真开好班前会。每日开工之前,工班长要检查本工班携带劳动防护用品的落实情况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人员身体不适时,应强制性令其休息。㈧排查重点区域的安全状况。组织人员对食堂、办公室、宿舍、拌和站等场所的电缆线路和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空调、电扇、冰柜等防暑降温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电器设备能够安全运转。㈨做好施工车辆的保养工作。要对施工车辆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做好定期保养,及时更换破损的轮胎,必要时对施工车辆进行洒水降温。三、夏季施工注意事项㈠防止食物中毒。食堂要将生熟食品分开并保持清洁,烹饪时要使用旺火,严禁食用过期变质或生冷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㈡做好路面洒水降温工作。由于夏季路面温度较高容易出现爆胎现象,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当气温达到35℃或路面达到50℃以上时要立即对路面进行洒水降温处理,如持续高温则要增加洒水的频率。㈢全面检修防蚊虫。要指定专人对所有空调、纱窗等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和清洗,并给工人发放蚊香和杀虫剂,确保夏季职工休息和睡眠的质量。㈣抓好环境卫生。要求做到项目驻地、拌和站、施工现场无卫生死角,杜绝生活工作环境脏、乱、差,同时做好庭院绿化和菜园管养,确保环境清洁优美。㈤落实沥青操作人员的体检和防护工作。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应从事沥青作业。开展沥青摊铺时,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㈥做好加热炉的安全保养工作。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㈦洒布沥青路段应有专人警戒。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应清除干净,洒油时作业范围内不得有人,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沥青洒布车驾驶员与车下辅助人员应密切配合,作业时应避免喷溅到沥青油,且在沥青喷洒方向10米以内不得有人停留。四、中暑、烫伤、食物中毒或沥青中毒的施救方法㈠中暑施救方法1、轻度中暑当高温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轻微口渴或目眩等现象时,应为轻度中暑。此时应立即令其停止作业,周边作业人员应把中暑人员扶到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如用冰块、冰袋冷敷头部及腋下等)处理,并给中暑人员饮用清凉饮料,直至中暑症状消失为止。2、严重中暑当高温作业人员出现昏倒、休克或极度口渴等现象时,应为严重中暑。此时除按轻度中暑处理外,周边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上级领导请求支援。对症状严重的,当现场医疗条件无法救治时,应立即派遣急救车将中暑人员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㈡烫伤施救方法一旦发生沥青烫伤,应立即用冷水浸泡,降低沥青温度,减轻皮肤烫伤的程度。然后用松节油搽拭烫伤处,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减少感染机会。对重度烫伤或大面积烫伤的,应立即派遣急救车将烫伤人员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㈢食物中毒施救方法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或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症状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洗胃、导泻或灌肠。为最大限度挽救食物中毒者的生命,在施工现场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羽毛或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其舌根部或咽喉部,引起中毒者恶心而呕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此方法可反复进行,直到将胃内食物吐尽为止。在进行催吐时,还应根据食入有毒食品的种类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如系水产品中毒,可在催吐之前让中毒者喝几杯盐水或苏打水,以利解毒和呕吐;如系毒蘑菇中毒,可在催吐前多喝白开水或盐水;如系野菜或马铃薯中毒,可喝茶水或醋后再催吐。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的液体时,则应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粘膜。但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应想到可能出现了胃、食道或咽部出血,此时宜立即停止催吐。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食物经胃消化后已全部进入肠道,毒素己被肠道吸收较多,故中毒症状较重。这时救助手段应以导泄为主,即采用必要措施加速肠内残留食糜及粪便的排泄以减少吸收和排出毒素。导泻方法为服用硫酸镁制剂、大黄或番泻叶,可以较快地造成腹泄。3、对症处理。食物中毒症状发生后,除采取吐、泄两种急救措施外,还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如螃蟹、水产品或罐头类食品中毒常因病菌在腹内迅速繁殖而形成急性肠道炎,此时可口服黄连素、痢特灵等进行抗菌消炎。对其它食物中毒除催吐或导泻外,还应大量饮水以冲淡毒素,从而减轻中毒程度。4、保留毒物标本。因为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提供给医院进行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从而方便医生尽快确诊和及时救治。㈣沥青中毒施救方法对沥青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