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集体备课时间:2011.8.25下午地点:学校集体教研活动室参加人员:杜建海、秦荣平、王永杰、赵鹏连、曹海瑞、闫永霞、韩平、郭继全组织主备:秦荣平记录人:韩平活动内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集体备课模块一初备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本文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3、了解词的有关常识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二、背景介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诵读欣赏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二)整体感知1、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讨论、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四、再读课文,诗歌鉴赏(一)写壮景,抒豪情1、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提问: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明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2、研习“中流击水”图(最后三句)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二)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1、“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三)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四)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雪》上阙描绘北国风光,下阙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五、赏读结束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组织小组交流,加强感受。附:板书设计相信未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遣词造句的艺术,培养独立鉴赏新诗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相信未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青春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重点、难点】1、通过解读朦胧意象,把握全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是重点。2、初步理解自由体新诗的一些写作技巧是难点。【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品读诵读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打出如下字幕】请相信,青春是一首诗【齐读】【师】请相信:【生】青春,是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PPT投影】【写作背景】三、诗之美味在于读【幻灯片打出如下字幕】1、自由读【可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诗节】2、配乐读【可只读前三节,也可读全诗】3、全班读【限前三节,注意停顿和重音】4、名家读【不看教材,全心投入倾听中】三、揣摩语言、意象4、自由阅读第一至三诗节,找出诸如“蜘蛛网”、“炉台”等诗歌意象,结合诗句,说说某句或某段,诗人想要表达何种情感?在今天读来,这种情感有普遍性吗?【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四、好诗不厌百回改【幻灯片打出如下字幕】【改写】有人认为,全诗的第四至六诗节,“不太像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大家讨论:不同意,请说明理由;同意,请大胆修改,并说明理由。注意:不要改变诗歌的主旨以及情感基调。五、结语:请相信,未来是一首诗【PPT投影】无论高考写作是否“诗歌除外”,别忘了,要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诗心!要相信诗歌!无论人生之路是平坦还是崎岖,别忘了,要持久拥有一种乐观的心态!要相信未来!【齐读】相信诗歌,相信自我;相信社会,相信生活!模块一讨论交流杜建海:本板块选择了一组吟唱青春的诗歌,让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实现精神的成长。应该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吟诵、积极的思考和主动的体验,应该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王永杰:要能够结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理解并说出这组诗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说出自己对青春的理解,意识到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性。理解《沁园春•长沙》创造的雄奇壮美的艺术境界,能说出雄壮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解概括《相信未来》所表现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赵鹏连:还需要了解有关作家作品以及词和新诗的基本常识,积累整理一些词语,如百舸、寥廓、峥嵘等。本板块应围绕“吟诵”“思考”“体验”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体验。曹海瑞: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朗诵诗歌能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吟诵,就是要以恰当的声音形式表现诗歌内在的情感旋律;思考,就是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体验,就是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对青春的认识。闫永霞:在具体教学中,要分析相关作品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歌的意象,这有助于加深理解诗作内容,有助于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韩平:另外,朗诵要防止纯技术性指导的倾向,也要反对任何形式主义的表达。课堂上既要听学生怎样读,也要让学生交流为何这样读,并把二者的统一性作为评价的标准。郭继全:诵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组朗读、朗诵会等都可以采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面向群体朗诵的机会。教师应该参与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诵读的心得。模块二初备十八岁和其他教材研究《十八岁和其他》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向青春举杯”这个专题里的一篇文章。它是台湾作家杨子在长子东东十八岁生日来临之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而作的一篇散文佳作。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学习方式上需采用教科书建议的“活动体验”;同时编者的意图是想利用这篇课文创设两代人对话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以自我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与同学、教师、父母进行交流,加深对青春、人生话题的感受与思考,从而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分组交流,重点探讨;借鉴吸收,课外延伸。切实地将自主与合作、整体与部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相结合。教学目标1、学生能把握书信体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2、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青春、人生的思考与认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母对渐渐长大成人的子女的一份特殊的爱。2、正确处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理性认识读书的苦与乐。3、学习谈话式的行文方式以及运用小标题来组织文章结构的写作手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激情导入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那么十八岁又是怎样的季节呢?当十八岁生日来临的时候,你想收到怎样的礼物呢?是一款时尚的MP3还是一双高级的运动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在长子十八岁生日之际,送给儿子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充满关爱的生日贺信。这便是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板书课题和作者)2.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其目的在于通过柔和的音乐、动情的朗读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3.概括说明课文四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二、分组交流,重点探讨1.教学过程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围绕教师提示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组内讨论时,要求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用记录关键词的方式写下相关的讨论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时,需倾听学生发言,并就一些问题给予相关指导。然后全班再就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探讨,真正做到师生、生生的信息互通、观点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2.问题设计:第一部分:(1)面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作者的心情是怎样?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他的心情?明确:文章第一部分有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表达了作者一份特殊的心情。第一段:矛盾、失落的心情。即“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与似水流年的迷惘相交织。第二段:担忧的心情。怕因自己的不经心或任性等,给孩子造成伤害。第三段:高兴、满意开怀的心情。即“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了”。第二部分:(1)作者认为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明确解决办法:①孩子们要避免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影响,避免轻率地对父母下评判。②父母要更新思想,追上时代的步伐。③双方要像朋友般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共享喜乐,分担忧愁。(2)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当有了矛盾后,你与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处理的?(3)朗读第二部分的第三、四段。如果将它改成:“我有错误,你也有许多错误,你必须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不要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不要摭拾一些概念、术语、不要轻率地对父母下判断。……你们兄妹必须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你觉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第三部分:(1)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2)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谈一谈你读书的苦与乐,想一想读书的苦和乐一定是对立的吗?第四部分:(1)作者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提出了哪些希望?(2)在第四部分的第一段中,作者用“十八岁使我想起……使我想起……”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他对青春的感受。你们能否也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呢?(3)读完全文后,你能否总结出这篇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我的四季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总体把握文章的思路,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2.体会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及富有哲理的语句,从而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在充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人生像一本书,从第一页写到最后一页;有人说人生像一部影集,满载着不同生命阶段的照片;有人说人生像一台戏,没有彩排,一开始便是正式演出;而在女作家张洁看来人生如同一年的四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洁的《我的四季》。(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介绍作者三、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张洁的《我的四季》。(朗读后,可以适当提示一些值得注意的字词)四、在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①文章开始就以“生命如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各用来比喻人生的那些时期?②作者给“四季”赋予了深刻的含义,结合文章的内容,思考每个季节各自有怎样的生命特点?作者对各个季节又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前后左右小组讨论,填写关键词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我将请同学发表意见。个性解读:这篇文章中有不少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请同学们划出自己喜欢的、有所触动或者启示的句子,然后前后小组彼此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读后又有怎样的启示或共鸣,之后向全班做汇报。(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讨论,思考几分钟直接请同学发言。)五、经典语句揣摩:①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作的土地。②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③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④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⑤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