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15对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我是二战贸大,14年考的国贸院产业经济学(信院产经不考815,他们考841),初试总成绩407分。其中数学127,专业课136,英语81,政治63。我13年也是考的815,专业课只有84分,总分359。最下功夫的专业课,从84到126,还是得到了回报的。3号在博学楼12楼面试完出来后,有很多大三的学弟学妹们等在外面向我们这些面试完的打探复试和初试的经验。说实话我看到他们,竟让我想起曾经的我。由于当时我们学校只有一个考上会计学硕的学姐,所以很多关于815的复试经验,大都是从网上获得的,认识的学长和学姐们给了我很多很有用的帮助。在此我非常感谢那些给予我帮助的学长学姐们。其实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信息战,我们往往说本校生考贸大有优势。其实很大的一部分优势是体现在信息的获得优势。比如815出题风格,哪些才是真正的考点,批卷风格,内部保研人数等。记得有一个名词解释是:不完全信息价值。从自己二战贸大的经历来看,搜集关于815的相关信息是完全有必要的。第一年我考国贸院区域经济学,初试考了359,离复试线差了一分。最让我心疼其实是专业课,我13年815考了84分。很多次我都在悔恨自己,如果815可以考100分,哪怕95分,就可以考上了,就不用再付出一年的青春去为贸大奋斗。那次的专业课,一方面是难,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复习方法出了问题。由于没人给我介绍815好的复习经验,又不注意看网上的815经验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复习思路上,导致84分的结果。大家肯能觉得我有些啰嗦,但是我还是想多啰嗦啰嗦。因为我一战的时候,多希望有个人可以跟我多啰嗦啰嗦815的复习方法,让我少走些弯路。其实二战最大的代价不是说精力,而是一年的青春。一年的青春失去了,是什么都换不回来的。所以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向往贸大的学弟和学妹们,让你们能少走一些弯路,少付出一年的青春。为什么要考研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解答不好没想清楚,那么就算考上了,也是雨打浮萍,随人而动罢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先说下我为什么选择考研。首先,我不喜欢会计的工作,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单调细致的财务工作,所以考经济学就是想换工作。其次,是为了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在未来遇到更好的朋友和更好的自己。一个学校什么大小,占地多少亩,有多少个体育馆,作为一个始终是过客的我们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现在的大学里,大师可能不太容易遇到,但是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却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通过考研,考上了北大或者清华,肯定能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不是吗?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都是通过向周围的优秀的人学习而获得的。如果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的话,这是应该叫外部经济吧。选学校篇既然决定考研,那肯定首先的是选学校。首先我不建议大家在考研阶段选一个工科类院校去考经管类。由于我自身的本科经历,虽说我对母校非常地热爱,但是在一个以理工科为优势学科的学校里读经管类,自己的见识、参加的活动和享有的相关资源很受限制。具体不再赘述了,看个人爱好,就个人而言,不太推荐。其次就是以经管类见长的985院校,有很多很好的,如北清人复交南开等。我重点说下财经类院校。在财经院校中有5所211,外经贸,上财,央财,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然后不得不说一下另一所不是211但很出名的东北财经)。在这五所211中,应该UIBE、上财和央财是一个批次的,西南财和中南财是另一个批次的。在第一个批次中,很多人都在比较,也都在争谁是财经院校中的老大。其实客观的来说,这三所都是一个档次的,没有哪个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就算有优势,那也就是0.5分的优势。所以也真的没必要相互黑。从来也没见人大和UIBE或上财来比来比去,因为人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在UIBE、上财和央财之中,该怎么选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可以选地方,如果喜欢上海,就上财。喜欢北京就UIBE和央财。而在贸大和央财两者之间,各有特色。但是在现在的施校长的带领下,贸大开始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也相信贸大更加美好的未来。为贸大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点个赞!关于就业,我这实在是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我只想说从学长和学姐那里了解到的。贸大学术类研究生是两年,一般是从研一的下学期课就很少了。一位财政的学姐和一位产经的学姐在研一下学期就开始实习了。贸大的平台很好,资源也很丰富,实习都很好的。总之一句话,贸大是一所国际化特色非常明显的、性价比超高的财经院校。时间安排篇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单独做一个模块进行介绍吧。考研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谁开始的最早,而是取决于谁能高质量地跑到最后。考研从当年4月份到来年1月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现在到七月一号。这段时间要决定好考什么学校,了解信息。建议大家早做打算。剩下的我全部以你已经决定考贸大为前提进行论述了。在第一个阶段,我建议大家以数学和专业课为重点。在七月份之前大家可以不用那么刻苦,只需要以专业课四本书看完和数学课本看完一边为任务完成即可。第二个阶段:从7月1号到10月1号。即从7月1号开始,我建议大家就开始正式踏入紧张的考研复习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里要制定每一科的复习计划,并严格遵守每天的学习时间。我建议大家可以这样:从早上7点20到中午11点30,从下午2点到下午5点30,从晚上6点40到晚上10点。第三个阶段:从10月一号到1月一号。这最后的三个月是考研的黄金阶段,说它是黄金阶段,因为各个学科除了政治,基本上已经过了2遍了。这时对自己的强弱点都已心中有数,所以要好好把握这个阶段。同时这个阶段是最考验大家耐力和信心的焦灼阶段。时间安排基本上为:早上7点20到中午11点30,从下午2点到下午5点30,从晚上6点25到晚上10点20。这三个阶段,需要大家递进的增加复习强度。千万不要从4月份就开始以第三个阶段的精力去备考。不要觉得自己开始的早,就一定会考的好。往往很多没有科学用力的,到10月份的感觉自己太累了,又受到找工作的影响,就放弃了。按照我上面的那个安排严格执行的话,一方面会使自己越往后越有精力匀出来,反而能坚持到最后。还有一个是时间的付出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你最后的成绩。只有真正有效的复习时间的付出,才能决定你的复习效果。一天如果能保证9个小时的全身心的投入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你看他早上6点就起,晚上11点才回去,但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能是多少呢。当然你要考五道口汇丰,那必然得6点就起。可是考贸大,早上7点20到自习室,晚上10点回宿舍,只要时间利用好了,时间是完全足够的。报班篇(夹带政治篇)在数学、专业课、英语和政治四科中,大多数会选择政治辅导班。数学、专业课和英语,我觉得专业课大家一定也要报个班,自己学习有时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些辅导班真的是起了不少的帮助作用。当然要选择一家有声誉的比如凯程的一定要上一下,我们这级的同学专业课上140的大都是在那上过课的。专业课我说下我建议报的理由:(1)时间首先贸大的815一共有4本书,上面的知识点是很多的,基本上不过三遍,背两遍,专业课肯定是没复习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政治大都是在11月份和12月份要开始背诵了,一天下来肯定很疲惫,晚上到了寝室,根本就看不下去只有困困困有木有。在9月份的时候,高教版的政治大纲解析应该就会出来,然后你买来就开始看。大纲解析编的非常好,说实话正是因为大纲解析才改变了我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偏激看法。如果你没有好好去理解它,你可能觉得他就是一本用来政治宣传或洗脑的书。但是一旦你抛去为了背考点的功利心,静下心来,好好读读大纲解析上马哲部分,你真会觉得这就是伟大的哲学和科学。其内在的哲理性和逻辑性,不得不使你膜拜和相信这是科学。尤其是矛盾二分法,真是伟大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之前说过大纲解析可以在之前先看一遍,那么在做1000题的时候,就要配合着大纲看。即看完一章大纲,再做一章1000题。这里我的建议是要把错题标注一下,等待第二次再看一看。等到11月份的时候,肖8应该出来了。这时候1000题应该做完了,并且大纲已经看了两遍了。这个时候可以把大纲放在一边备查,1000题也不要再看了,1000题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看大纲的。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肖8上,它一共有8套模拟题,每一套题都要好好看看,仔细品味出题的地方,每一个选择题的知识点都要准确地掌握。大题可以先看看,了解一下出题的思路。建议要看2遍,所有的选择题全部准确掌握。大家要把这两套题吃透,很多同学只顾着背答案,却忘了记住题目是怎么问的。随着问法的改变,答题的侧重点也是要变化,并且可以把不同问题的答案组合起来作答。数学篇数学,绝对是考研的重头戏。数学和815好比你考研成绩的两条大腿,这两条大腿,哪条废了,你考研就废了。所以大家要足够得去重视。其实我今年的数学发挥的不是很好,只有127.但是作为一个二战的,对数学还蛮有悟性的我来说,我还是想多说几句吧。今年的数学其实是比13年稍难的。今年数学其实是可以考的更好的,由于对数学很重视,一心要考145。有两道选择不确定和两道填空不会,导致自己在把所有的大题做完之后,一致死磕那两道填空,心想自己去检查也未必能检查出错误来,这样岂不是浪费了时间。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最后的45分钟全一心扑到那几道小题上。等到收卷时,那两道填空依然没解出来,还有一道选择拿不准,其他所有的题都没进行第二次检查。考试下来对答案,发现不确定的选择反而对了,而其他有两道相对简单的选择反而做错了,还有一道微分方程的结果求错了。对完答案后很郁闷,一心想拿145的数学最后考成这个样子。我说这个事情的原因是我希望大家以我的错误作为反面教材!该放弃时就放弃,试想如果当时放弃那两道填空也就8分,而那两道选择和计算题的错误说不定就能检查出来。好好检查一下,考135是应该没问题的。所以,遇到真心不会的,一定要在确保其他会做的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去努力攻克。下面说下复习安排。首先说下大家要买的数学参考资料——李永乐编的复习全书,660题,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10年真题李永乐那本,这四本是必须一定要买来好好做的,除了660题可以做一遍,剩下三本要保证每本做2遍以上。剩下的一些,如李永乐400题,最后冲刺5套题,和冲刺135.这三本我两年都买了,我的建议是如果到后期时间不充裕的话,特别对于一战而言的,就不要看了,好好地仔仔细细地把前三本书弄懂,弄透。如果时间相对充裕的话,可以买一本135.冲刺135是一本以题的类型为总结的一本资料,可以将其中你觉得是弱点的部分,去做个强化练习。拿我来说吧,我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泰勒公式的应用、级数的敛散性等都是弱点,所以我就把135上关于这些部分的题型都做了做,收获还是蛮大的。如果你是二战的话,或者数学还有余力的话,我倒建议大家都买一买。数学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参考今年数学考了140+的大神的经验帖。其实我能说我觉得我也可以考140+的,算了,结果虽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的。815篇(一)首先从时间安排上说:如果本科学过数学的话,在数学和专业课这两条大腿上,一定要把专业课这条大腿养的更强壮些。在9月份之前,可以数学每天3个小时,专业课每天4个小时。专业课要很早就开始看,如果你现在决定考贸大,就请赶紧把那四本教科书先买了吧,从现在就开始看。具体进度要在7月一号之前把四本书都看完一遍。(二)再从需要买的书来看。必备的参考书有10本,首先4本指定教材,然后4本配套的金胜才笔记,再加上平狄克名校考研真题和多恩布什名校考研真题。这十本是必备的参考书,如果想在专业课上考个好分数的话。(三)一定要做好计划:在7月份之前,是要把四本书过一遍,首先对知识有个了解。请相信我,经济学你看完了一边,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掌握(不说你自己是北清人的经济学高材生或者对经济学很有研究的大神)。所以一进入七月份就要开始第二遍的认真复习,结合着圣才笔记,把书和课后题再仔细认真地过第二遍。等到10月份就开始重点审查所有的知识点。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列一个LIST,把所有的宏微观的知识点列在一张紙上。一个一个地过知识点,对于掌握的非常完善和清楚的打一个对号,对于只要存在一点模糊的、或者要点没有答全的就要标记差号。这样在下次就可以重点复习那些打上差号的知识点,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率。并且你在过知识点的时候基本上就把它当作简答来答了,一定要做到对一个知识点的所有要点都要掌握。举一个例子:如角点解,就要掌握定义、出现的原因、图形、两种情况。从十月份就是以那个LIST为纲,牵动你对专业课的复习计划安排。不要盲目地单纯说我要把书过上4遍和5遍,可是你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的,或者说你不做像LIST那样的检查你是根本不知道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四本书的利用以往的帖子都是说平或者多的书更重要些,但是我在这里不想反驳什么。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对这四本书的理解。这四本书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不存在谁比谁重要。大家要做的就是以高鸿业的宏微观为基础,然后把平书和多书中论述了,而高爷爷没有讲的就要补充到自己的体系里。这是一个宏观的思路。下面我说下具体的方法。(1)关于高宏业两本我上面说过大家要买四本金胜才的笔记,其中高鸿业的两本配套笔记编的非常好,如果你们已经把宏微观看过两遍的话,基本上就可以把重心放在对那两本笔记的利用上了。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下功夫,争取要做到把那两本笔记背下来的程度,对每一个课后题和配的名校考研真题进行认真研究,把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做上标记。对笔记上讲的不详细的,但高书上讲到的,比如通货膨胀螺旋,就要把它补充到金的笔记上。到8月份的时候,就要开始完全地去看金胜才两本笔记。看他的笔记的好处是,每个点他都标的很清楚,都是经过提炼的,并且他后面配有很多题。可以非常节省时间,我到10月份的时候,基本上一个下午就把一本笔记上的所有知识点过了一遍。逻辑非常清楚。非常好的一种复习方法。关于平迪克和多恩布什是这样的,每年的815是由国贸院和金融学院的老师联合出题,国贸院的本科教材是平和多,而金融学院的本科是高的两本。并且既然人家都制定了4本,那肯定四本上的知识点都要考的嘛,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那些高书中没有,而那两个外国人讲了的知识点。这些点就是你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体现考了那两本书,老师们一定会在这些知识点上下功夫。我建议大家可以列一个平狄克LIST、多恩布什LIST,把所有平和多单独讲到的知识点分别列一个表,要重点培养。像今年的贫困陷阱,明显的多书中的,其实还有个人口增长陷阱。再如13年的动态不一致性,如果你列这样的一个LIST的话根本不会丢分。在这里我要单独说下关于国外两本书应用,其实我觉得两个人的书都编的非常好,平书有很多图形分析,对于福利变化的研究讲的非常透彻,并且逻辑非常清楚。我建议大家好好读个一边,然后把那些只有他讲的知识点做一个标记,然后第二遍的时候好好看看。他配套的金胜才笔记编的非常之烂,不要参考。但是他的课后题答案又编的很好,所以买那本笔记就是为了看个课后题答案。平书上的课后题要好好看看,真的很有水平啊。至于多恩布什,大家都反映说他的逻辑乱,其实我开始一上手的时候,也觉得非常地乱,怎么感觉这一个知识点,那边一个知识点。但是由于二战,时间比较充足,我是好好地读了读,一瞬间被多恩书的魅力所折服。多恩的宏观属于中级宏观教材,与高书相比,在就业失业分析、政策效果和经济增长、以及开放型经济等方面讲的非常详细。我觉得翻译翻的不太好,很多句式和逻辑像是英语的,不太符合中文行文的习惯。不过,你如果一战,没有时间的话,那我们真应该感谢金胜才,给我们配了这么好的一本多恩布什的配套笔记。这本书的编者真是有高水平的,从逻辑和答案的组织上都非常的有水平。我觉得可以单独做一本教材了。所以,在看完一边多恩的书之后,就可以把它扔到一边了。把那些只有他单独讲的知识点在配套笔记上标注一下。可以只看多恩的金胜才笔记了,我建议大家可以把那些知识点都单独抄到一个笔记上,我就是抄了一二十页的只有多恩布什讲到的知识点的笔记。毕竟那本配套笔记也太厚了。关于多恩布什的课后题,大家可以大致看一下,其实只要把那个多恩LIST上的点都完全掌握了,是可以应对的,并且课后题我感觉很不合贸大出题的风格,也觉得参考意义不是很大。关于815笔记这个东西,我觉得最大的作用就是省时间,对于考过两次815的我来说,这点体会是最深的。我一战的时候,看过一个帖子是说,别人的笔记不需要买,自己做也能做的挺好。所以我一战就没买,自己在那里做笔记,关于四本书的名词解释我全都一个要点不落得整理,那时准备了有一个月。其实当时整理的时候,心里也没想着默记那些名词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