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中外名曲赏析_第1页
三年级 中外名曲赏析_第2页
三年级 中外名曲赏析_第3页
三年级 中外名曲赏析_第4页
三年级 中外名曲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鉴赏Yinyuejianshang音乐鉴赏

所谓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运动所形成的音乐形象;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她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多彩的王国。一、音乐的功能音乐鉴赏

1、音乐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音乐能培养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个“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时代显的尤为重要。音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瑕想,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使我们多一些对情感的敏锐和体会,多一些思维的空间和领悟,多一些开拓的视野和人生的阅历。

音乐鉴赏

2、音乐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发现,而是许多人已经将此结论投入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能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从而能培养我们有创造性的学习心理因素。

音乐鉴赏

3、音乐能培养我们坚强的性格

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我们一生中享用不完的巨大精神财富。音乐鉴赏

音乐欣赏是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它是人们通过听觉反映出对音响的感受,是欣赏音乐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音高(音区)、节奏(快慢)、力度(强弱)、音色(明暗)、旋律(风格)、多声部音乐感(和声、复调)、音乐记忆力(时间)等等。二、如何欣赏音乐音乐鉴赏

2、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当我们听到一段欢快、跳跃的音乐时,我们就自然地体会到一种喜悦、欢乐的情绪;当我们听到一段缓慢、低沉、如泣如诉的音乐时,一种悲伤、凄凉的感情在我们的心里由然而生。这些都是情感上的直接体验。音乐鉴赏

3、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想象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发挥主观在创造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艺术想象力,甚至可以发现作者尚未意识到的感情内涵和社会意义,从中得到最充分的审美享受,同时,也使音乐作品最充分地发挥起社会功能。音乐鉴赏

4、音乐欣赏中的理解认识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的审美评价。

从音乐形象整体出发,加以分析和理解。要反复倾听,加深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对该曲相关的一些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等要了解,在欣赏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出准确的审美评价。读谱与乐理第一章音的高低二度音程听辨

构唱及视唱练习中国音乐作品欣赏《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汉族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步步高》《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嘎达梅林》交响诗《嘎达梅林》是女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具有极高水准的作品。此曲音乐素材取自于一首同名蒙古民歌,并运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创作而成。乐曲内容是描写并歌颂了蒙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的牧民起义,及其与当时残酷的封建王爷、军阀英勇战斗的悲壮事迹。作品以悠长而富有民族风格的主题展开,不但有大漠草原的描写,也有千军万马的激战,更有对英雄致意的悲歌与颂赞。《梁祝》何占豪,1933年8月出生于诸暨何佳山村。幼时热爱音乐,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走西口》走西口是一首山西汉族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山西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送别》《送别》,曲调取自安东尼·德沃夏克创作的交响乐《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长城谣》《长城谣》作者刘雪庵,此曲是抗日战争时期风行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它原是为故事片《关山万里》写的插曲,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未拍成,但这首插曲却保留下来。《长城谣》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探诉敌寇对中国国土的蹂躏,表达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结成抗日的新长城,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决心。歌曲苍凉悲壮,平易近人,自周晓燕首唱并灌制唱片后,传遍海内外,鼓舞了全国人民及爱国侨胞的爱国热忱。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首《长城谣》传遍了神州大地,激励无数爱国志士同仇敌忾,奔向抗敌前线,成为那个时代最让人难忘的歌曲之一。《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于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祝酒歌》祝酒歌为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及敬意的歌曲。世界各地域、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祝酒歌。《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白毛女》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文艺表达,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最高层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国外名曲欣赏《天鹅湖》天鹅湖(俄语:ЛебединоеОзеро)原为柴可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作的芭蕾舞剧,于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天鹅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友谊地久天长》《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语:AuldLangSyne)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原文是苏格兰文,语句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AuldLangSyne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这首诗后来被谱了乐曲,除了原苏格兰文外,这首歌亦被许多国家国谱上了当地语言,可以说是流传广泛,妇孺皆知,绝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名曲。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人们通常可以哼出歌曲的旋律,但大部分人只可唱出歌词的一小段。《蓝色多瑙河》蓝色多瑙河圆舞曲(TheBlueDanube),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幻想交响曲》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只不过,法国人讲究优雅细致,不像德国追求的是严肃与厚重,因此在交响曲这样讲究形式结构的曲风上,法国人一向少有杰出的发挥。但柏辽兹这位鬼才却创作了《幻想交响曲》,把守交响曲进入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关口,也打破一般人认为“法国人不擅创作交响曲”的观念。《喀秋莎》喀秋莎(俄语:Катюша,英语:Katyusha),又译为卡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就流传于俄国的歌曲,在二次大战时常被前线男儿当作军歌唱诵。喀秋莎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本曲讲述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思念、盼望在边防军服役的爱人早日归来之抒情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ПодмосковныеВечера),又称莫斯科之夜。歌曲原唱者弗拉基米尔·特罗申,作曲为瓦西里·索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