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是
A.制裁
B.惩罚
C.报应
D.预防
答案:C
本题解析:
制裁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但制裁本身并非法律责任的最基本功能,惩罚是制裁的一种,预防是法律责任的一项功能,但它是最终的功能而不是最基本的功能。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是报应,因为报应是受害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满足,是侵害行为在道义上的一种对价。
2.《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分为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广义刑法除刑法典外,还包括其他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单行刑法是针对某种或几种犯罪和刑罚单独制定的专项刑事法律。附属刑法是指非刑事法律中的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规定,如《产品质量法》、《海关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刑事方面的规定。
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A.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并发表照片
B.公安机关错将甲某的照片作为通缉犯照片在报纸上发布
C.经公民甲某同意某照相馆将其照片放在橱窗展示
D.未经许可将公民甲某的照片制作挂历,但没有用于销售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侵犯肖像权行为的构成必须是未经许可而制作或使用他人的肖像,且没有正当理由。A项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发表照片,B项公安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照片,均为对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虽未经本人同意但是具有法定正当理由。C项的行为是经权利人同意的合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只有D项未经权利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虽没有用于销售,但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构成侵权。
4.依法可以转让的人身权是()。
A.监护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名誉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在人身权体系中,身份权一律不得转让,监护权属于身份权。而人格权中,除了法人的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外,其他类型的人格权一律不得转让。故选C项。
5.清末司法改革后确立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大理院
B.资政院
C.法部
D.总检察厅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末为了配合沈家本的修律活动,对司法机关也进行了改革,即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将刑部改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此外,设总检察厅作为全国最高检察机关。故选A项。资政院为清末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
6.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由()体现出来。
A.法律条文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规则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当然由法律条文体现出来,但一个法律规范并不一定等于一个法律条文。—个法律规范可以包括在几个条文中;—个条文中也可能包括几个法律规范。
7.甲驾车闯红灯,当场撞死行人王某。甲的朋友乙闻讯后让甲离开,并在交警调查时谎称是自己开车肇事。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窝藏罪
B.伪证罪
C.交通肇事罪
D.包庇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题中,乙明知甲是真正犯罪的人而在交警调查时作假证明包庇甲,乙的行为成立包庇罪。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权基本原则的是()。
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公示、公信原则
D.物权无因性原则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物权的基本原则有三: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我国不承认物权的无因性理论,该理论系德国物权法理论。
9.甲将自有的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小汽车卖给乙,乙在驾驶该车时不慎将丙撞伤。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丙的损失应当()。
A.由甲承担
B.由乙承担
C.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D.由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C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51条规定,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10.东风地质队在白兔村勘探时,发现高某承包的竹园地下有丰富的钨矿。此钨矿的所有权属于
A.东风地质队
B.白兔村
C.高某
D.国家
答案:D
本题解析:
《宪法》第9条第1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本题中,钨矿是矿藏,虽然位于白兔村高某承包的竹园底下,但是根据《宪法》的规定,矿藏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白兔村、高某,更不属于东凤地质队: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1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
A.扩大解释
B.类推解释
C.限制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说明。一般认为,论理解释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
A项,扩大解释是指将刑法条文的含义作扩大范围的解释。在扩大解释的情况下,解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本题中,将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视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属于扩大解释。B项,类推解释是指在一个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情况相似,但根本不可能为该法条的字面含义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为援引某一法律规定为依据的解释方法。C项,限制解释是指当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广于立法原义时,作出比字面含义更为狭窄的解释。D项,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
12.张某长期在外打工,返乡时恰逢乡人大换届选举。根据《选举法》张某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情形是()
A.选举委员会宣布张某当选无效
B.选举委员会未将张某列入选民名单
C.张某和其他选民联名提出代表候选人被拒绝
D.选举委员会不同意张某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
答案:B
本题解析:
《选举法》第10条规定,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一)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二)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三)确定选举日期;(四)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五)主持投票选举;(六)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七)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选举信息。第28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本题中,如果选举委员会未将张某列入选民名单,张某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张某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31条的规定,选举委员会有权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C项不能提起诉讼。根据《选举法》第41条的规定,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必须经选举委员会同意。选举委员会不同意的,不得代为投票。D项不能提起诉讼。根据《选举法》第45条规定,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本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A项不能提起诉讼。本题选B项。
13.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6年。根据法律规定,其配偶()。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只能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答案:D
本题解析: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即甲的配偶在申请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时具有选择权。
14.《刑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属于()。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特征的描述。刑法理论认为,罪状可以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空白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的形式。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刑法》第115条第2款引用了《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内容,所以该款为引证罪状。
15.甲扬言要杀死抢走自己女友的乙,甲的行为属于
A.犯意表示
B.预备行为
C.实行行为
D.教唆行为
答案:A
本题解析:
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以口头、文字等形式将其直接故意犯罪的意图明确表露出来,没有任何具体的犯罪准备活动。犯意表示停留在思想表露的范畴,而不是任何犯罪行为,对外界不发生现实的影响,故不认为是犯罪。而犯罪预备越过了思想认识阶段,实施了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并有进一步发展至犯罪的现实的可能,在重视犯罪预防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可罚性:A选项说法正确。
1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职务只能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A.自治县县长
B.自治州副州长
C.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D.自治区党委书记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12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宪法》第114条的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故选A项。
17.清朝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
A.朝审
B.热审
C.三司会审
D.秋审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会审制度。清朝的会审制度类型包括秋审、朝审、热审、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但是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秋审,被清朝奉为“国家大典”。
1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联名提出质询案的人数不得少于()。
A.10人
B.5人
C.15人
D.30人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8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故A项是正确答案。
19.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导致通信大面积中断。对于甲的行为应
A.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以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罪、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择一重罪处罚
D.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数罪并罚
答案:C
本题解析:
甲只有一个盗割电话线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是想象竞合犯,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也就是在犯罪人同时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最重的一罪处罚。
20.下列权利中,适用诉讼时效的是()。
A.请求权
B.支配权
C.物上请求权
D.隐私权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诉讼时效仅仅适用于债权或请求权,对于物权、人身权等支配权并不适用,故选A项。
2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的划分主要是从()角度出发的。
A.保护权益
B.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C.法律效力的强弱
D.不同行为模式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按照规范的不同行为模式,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范;义务性规范,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2.甲乘坐公交公司司机乙驾驶的公交车时,公交车与一私家车相撞,甲受伤致残。经认定,该起交通事故应由乙负全部责任。对此,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A.甲的损失应由乙承担责任
B.甲的损失应由公交公司承担责任
C.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D.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A、C、D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23.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法的外在特征是:(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法与民族习惯最根本的区别是法的阶级性及其所体现的国家意志。
24.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得撤销假释,只能对新发现的犯罪单独定罪处罚,不能与前罪实行数罪并罚。
25.甲和乙于2007年11月11日办理了协议离婚登记手续。2008年4月29日,甲发现乙在离婚时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甲欲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乙所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该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终止日为()。
A.2008年11月11日
B.2009年11月11日
C.2009年4月29日
D.2010年4月29日
答案:D
本题解析:
夫妻一方在离婚财产分割时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在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分割他方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之诉讼请求。
七、民法学——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6.下列哪个单位可以担任保证人?()
A.学校、幼儿园
B.医院
C.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关
D.经法人书面授权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保证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方式。依我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除经国务院批准为外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外,不得为保证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的,也不得为保证人。所以ABC项均不正确,D项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企业法人书面授权后完全可以担任保证人。
27.甲骑乙公司运营的共享单车上班。途中,单车刹车失灵,甲躲闪不及,撞伤丙。丙的损害应当()。
A.由甲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由乙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C.由甲和乙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D.由甲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B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28条规定,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甲撞伤丙是由于共享单车刹车失灵,并非其个人原因。而共享单车是由乙公司运营,乙公司对单车具有检查维修和质量保障义务。因此,该损害应由第三人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28.较之于唐律,明律中处罚有所减轻的罪名是()。
A.谋反
B.强盗
C.官吏受财
D.子孙违犯教令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9.下列文件中,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B.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C.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D.1789年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答案:C
本题解析:
美国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之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故选C项。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A.金银制品
B.空气
C.货币
D.枪支
答案:B
本题解析:
民法上的物,是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并且能够被人力所控制、支配的物质实体。物是民事法律关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体,涉及一切财产关系,具有以下特性:(一)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外;(二)占有一定空间并具有一定形体;(三)能够为人力所实际控制;(四)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或生活的某种需要。
31.下列有关部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条文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
B.一个部门法是由一个规范性文件组成的
C.一个规范性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D.法律规范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部门法是由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规范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
32.甲请同事吃饭,结账时发现没带钱,遂请好友乙帮忙买单,乙碍于情面付款。后乙要求甲偿还,甲拒绝。乙的付款行为属于()。
A.赠与
B.代为清偿
C.无因管理
D.情谊行为
答案:B
本题解析:
清偿,是指债务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完成义务的行为。债务人为实现债权之目的所为的给付行为,属于债务人清偿;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履行债务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被称为第三人代为清偿。本题中,甲请同事吃饭,在甲与饭店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甲是债务人,饭店是债权人。甲无力清偿所欠饭店债务,请求好友乙(第三人)代替自己履行债务,乙的行为属于代为清偿。
A项,乙并未有任何赠与的意思表示,仅仅是碍于情面代为付款,其行为不构成赠与。
C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本题中,乙没有避免他人利益受损的意思,也没有为甲管理财物,因此,不构成无因管理。
D项,情谊行为作为日常交往活动,一般不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本题中,甲请同事乙吃饭,仅仅因为没带钱而让乙帮忙付款,此时,两人之间已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后乙要求甲偿还饭款,更能确定乙的行为并非情谊行为。
33.发遣刑创制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明朝创立发遣刑,表明封建专制主义的恶性发展,但该刑罚在明朝并不盛行,清朝盛行发遣刑,所以《考试指南》将其放在清朝法律制度一节中讲述,但要注意,发遣刑创制于明朝,故选C项。
34.最早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
答案:B
本题解析:
最早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是美国,虽然美国宪法没有规定普通法院有这项权利,但联邦最高法院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创立了违宪审查制度。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采用此种模式。
35.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请参见本章单元九第9题的精解。本案中将人误认为是兽,属于对事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目标的错误认识。故选A项。
36.北洋政府时期审判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是()。
A.大理院
B.参政院
C.行政院
D.平政院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7.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1个代表团或()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A.20
B.10
C.15
D.30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16条的规定,在全国人大会议期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故选D项
38.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最早确立于()。
A.北洋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清末
答案:D
本题解析:
【评析】清末为了配合修律工作的进行,对司法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包括对司法机关的改革和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其中,诉讼审判制度改革的表现之一就是初步规定了法官和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故选D项。
39.甲为担保对乙的债务,于2015年3月1日与乙签订质押合同,承诺将自己的越野车质押给乙。同年4月1日甲交付越野车,但未将随车工具箱交付给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于3月1日取得质权
B.乙对随车工具箱享有质权
C.质押合同于3月1日生效
D.质押合同于4月1日成立
答案:C
本题解析: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交给债权人占有或控制,以此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人,债权人得以该动产或财产权利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押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自合同订立时生效。但是合同生效不等于质权设立,质权于质押财产交付时设立。本题中,质押合同于3月1日签订,也于3月1曰生效。C项正确,D项错误。4月1日,甲将越野汽车交付给乙,此时质权设立,乙取得质权。A项错误。甲未将随车工具箱交付给乙,对随车工具箱的质权未设立,乙对随车工具箱不享有质权,B项错误。
4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使用的概念是()。
A.人民
B.国民
C.公民
D.各族人民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使用的是“国民”,直到1953年以后才使用“公民”的称谓。
41.《唐律’名例律》规定:其本应重而犯时不知者,依凡论;本应轻者,听从本。《疏议》说:“假有叔侄别处生长,素不相识,侄打伤叔,官司推问始知,听依凡人斗法”,以上规定意在区分()
A.惯犯和偶犯
B.初犯和累犯
C.自首和自新
D.故意和过失
答案:D
本题解析:
翻译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主要在讨论的是犯罪时的主观意图,即反映了唐朝已经开始区分故意和过失在犯罪中的差别。
42.甲将10岁幼童乙拐骗离家出走并欲将乙带至外地卖掉,途中甲被抓获而乙得救。甲的行为构成()。
A.拐骗儿童罪
B.拐卖人口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拐卖儿童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由于甲存在出卖的犯罪目的,同时其仅仅实施了拐卖儿童的行为,而没有拐卖妇女的行为,所以应当认定为拐卖儿童罪。故选D项。
43.上级人民检察院与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是()。
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D.指导与协调的关系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32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故选B项。注意: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不同,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4.立法实践中,表述法律规则时,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中可以省略的是()。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肯定性法律后果
D.否定性法律后果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在立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则的文字要求简明扼要,因此在表述法律规则内容时,假定条件可以省略。
45.司机田某贪污货物价值2万元,后又交通肇事,将A国留学生马丁撞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田某的这一制裁体现的是()。
A.法的政治职能
B.法的经济职能
C.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
D.法的对外职能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
法的职能,是指法所承担的任务或作用,它是法的本质和特征的一种质的反映。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职能:(1)法的政治职能;(2)法的经济职能;(3)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用刑罚来制裁犯罪属于法的政治职能。
4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权利不属于国家专属的是()。
A.矿山资源所有权
B.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
C.土地资源所有权
D.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所有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9条的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从本条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矿藏、水流属于国家专有财产,但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则不一定为国家专有;第二,珍贵的动植物为国家专有财产。故选C项。
47.甲误将苏打当毒药投入赵某的水杯中,赵某饮用后安然无恙。这一情形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对象错误
D.手段错误
答案:D
本题解析:
AB两项,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均属于犯罪人的主观方面问题,题中甲的情况显然与其主观过错无关。CD两项,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认识错误可以分为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本案中甲将苏打误认为毒药,显然其对于自身行为的事实情况的认识发生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又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和因果关系错误。其中对象错误是指犯罪人预想侵害的对象与实际对象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但二者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故不影响定罪;手段错误是指行为人对犯罪手段的认识发生了错误,甲将苏打误认为毒药符合这一特征。
48.甲因过失导致乙死亡,则乙的死亡对甲和乙而言分别是()。
A.事件、事件
B.事件、行为
C.行为、行为
D.行为、事件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乙的死亡对于甲而言,是因为甲的侵权行为所致,因此属于行为;对于乙而言,是不以乙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应当属于事件。故选D项。
49.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新刑律》
答案:B
本题解析: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
5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
A.《大清民事草案》
B.《中华民国民法》
C.《中国银行条例》
D.《公司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表述,正确的有()
A.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B.行政长官可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
C.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D.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立法会负责。行政长官通过选举或者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所以,B选项错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应当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A、C、D选项正确。
2.清朝中央司法机构包括()。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枢密院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满清入关以后,参照明朝的司法体制,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司法体系。在中央,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构成皇帝之下的最高司法审级。这三大司法机构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制约,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央司法体制。D项不正确,元朝设枢密院,兼掌军法审判。
3.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可以撤销假释的条件有()。
A.犯严重的故意犯罪
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过失犯罪
D.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但没有构成犯罪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6条的规定,撤销假释的条件是:(1)又犯新罪;(2)发现漏罪;(3)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但没有构成犯罪。其中的又犯新罪,没有任何的限制,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这与死缓制度中的情形不同。故备选项应全选。
4.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由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中,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有
A.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B.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C.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D.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答案:B、D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76条规定:“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四)选聘或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五)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七)有关共有和共有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决定前款的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5.自动投案的罪犯的下列行为中,应认定为属于自首中“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有()。
A.供述时对所知的同案犯未作供述的
B.如实供述行为事实但对行为性质加以辩解的
C.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
D.供述的身份与真实情况有差别但未影响定罪量刑的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自首中的“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含义是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罪行。
A项,投案人供述罪行时除了要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自己所知的同案犯的犯罪行为。
BD两项,如实供述行为事实但对行为性质加以辩解,或者供述的身份与真实情况有差别但未影响定罪量刑的,不影响自首的认定。
C项,如实供述要在司法机关掌握犯罪事实之前进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投案人很难将自己的罪行完全无遗漏地供述,因此只要如实供述主要或基本罪行即可。
6.下列列举的哪些属于法律意识
A.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B.人们对法律尊重或反感的情绪
C.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
D.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的态度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以及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态度和评价,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A项中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是试图用法律来作为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是对法的作用的看法;B项中人们对于法律尊重或者反感的情绪是人们对于现行法律的态度和评价;C项中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是人们对于法律的观念和思想;D项中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的态度是人们对于本国法律在现实运行中的观念和态度。故本题应该全选。
7.下列情形中,当事人可以提存的有()。
A.货运合同中,收货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货物
B.仓储合同中,经催告存货人逾期仍不提取仓储物
C.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因定作物质量不合格逾期拒不受领
D.行纪合同中,委托物不能卖出,经催告委托人仍不取回该物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提存的适用条件,所谓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履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付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提存的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1)须有因债权人的原因使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的客观情况发生;(2)须提存标的物适宜提存;(3)须经法定程序进行。选项A、B、D均符合提存的条件,正确。而C选项由于是因为债务人的原因导致债权人拒绝接受,因此无权提存。
8.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在全国人大的组成上增加规定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D.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共涉及13项内容,14条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包括:(1)在原有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在原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文明”;(3)在原有的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在原有的对土地实行征用的基础上,区分为“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并增加了在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的同时,应当给予“补偿”的规定;(5)将原有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6)将原有的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7)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8)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在全国人大的组成上增加规定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10)将原有的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1)在国家主席的职能方面增加规定“进行国事活动”;(12)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有的3年改为5年;(13)将作为国家音乐象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载入宪法。
9.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提名决定人选的有()。
A.国务委员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审计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答案: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67条第9项、第10项的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故选B、C项。根据《宪法》第62条第5项的规定,国务委员由全国人大决定,排除A项。根据《宪法》第67条第12项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须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而不是“提名”,且根据提请“任免”人选,而不是“决定”人选,故排除D项。
10.甲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因向顾客提供的六只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法院的做法符合()。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甲提供的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违反国家有关枪支管理规定,持有枪支的行为,符合了刑法规定的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规定,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定罪,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A正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甲因摆气球射击摊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不大,承担的刑事责任不大,因此法院判有期徒刑的同时宣告缓刑,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故B选项正确。我国在刑法的溯及力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本题没有反映,排除C项。主客观相统一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并要求主客观两方面的有机统一。甲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此处为应当知道),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定罪应该也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因此D项也应当选(是否当选请参见大纲答案)。
11.货物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因()所致的毁损灭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A.不可抗力
B.本身的自然性质
C.合理损耗
D.运载工具缺陷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在运输合同中,将物品或旅客运送到约定地点的人称为承运人;从承运人处接收物品的人称为收货人。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选项D不正确,承运人因为运载工具缺陷而造成货物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12.以下属于我国社会法部门的是
A.彩票法
B.知识产权法
C.劳动民法典
D.法院组织法
答案:A、C
本题解析:
社会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关于这一法律部门的理论还不完善,一般认为,社会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通常既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私法,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性质。A、C就具有这样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社会性,正确。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部门,而法院组织法属于宪法部门,故答案为AC。(对于每个类型的法律部门,建议考生各自准备几个典型例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方便快速解题。)
13.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的是()。
A.债权人下落不明
B.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C.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D.债权人免除债务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的情形有: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等,故选A项和C项。
14.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是()。
A.意思表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
B.不以意思表示为内容的行为,则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C.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
D.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内容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答案】BCD【详解】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构成要件,每种民事法律行为都必然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确认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
15.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B.《中华民训政时期约法》
C.《中华民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天坛宪草”,故选A项、C项和D项,但如果将题干改成“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则答案是A项和C项。
16.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
A.任意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义务性规则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该规定给行为人确定了一个可选择的义务,即可以告诉也可以不告诉,但只有告诉才能受到特定国家机关的保护。
17.关于大赦和特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
B.特赦只赦其刑,不赦其罪
C.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D.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答案:A、B、D
本题解析:
大赦与特赦是赦免的两种类型,选项A、B正是两者的区别点。选项C错误,因为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条件,则构成累犯。《刑法》第65条、第66条中的“赦免”是指特赦。选项D是正确的,参见《宪法》第67条、第80条的规定。
18.国务院在性质上属于()。
A.中央人民政府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故选A、B、D项。
19.下列关于明朝官员选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科举制是明朝官吏选任的基本途径,辅之以荐举制
B.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命题内容,且要求考生论及时事
C.地方官任命严格执行“北人官南、南人官北”的籍贯回避
D.明朝建立了完整的科举选官制度,只有官学的学生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明朝建立了完整的科举选官制度,只有官学的学生才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是明朝官吏选任的基本途径,A、D选项正确。明太祖采纳刘基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注解答题,不得言及时事,自由发挥严格实行“北人官南、南人官北”的籍贯回避制度,三、简答题B选项错误二明朝任官基本上每三年轮换一次,地方官C选项正确。
20.甲将祖父的遗像交给乙装裱,乙粗心大意,弄丢了该遗像,甲非常痛苦。甲有权要求乙()。
A.返还原物
B.恢复原状
C.赔偿财产损失
D.赔偿精神损害
答案:C、D
本题解析:
A项,返还原物的前提条件是原物存在,遗像已经丢失,乙无法返还,因此甲无法要求乙返还原物。B项,当物权的标的物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损坏时,如果能够修复,物权人可以请求侵权行为人修理以恢复物之原状,遗像丢失,无法恢复。C项,乙丢失遗像,甲遭受财产损失,可要求乙赔偿财产损失。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1.能够导致专利权终止的事由包括()。
A.期限届满
B.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
C.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D.专利权被人民法院剥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专利权的终止是指专利权自行失去法律效力,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权终止的事由包括:一是期限届满;二是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三是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其专利权。专利权终止,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选项D不符合法律规定,是不正确的。
2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具有行政主导的特点,其表现有
A.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
B.行政长官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任免立法会议员
C.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
D.行政长官对立法会通过的法案有相对否决权
答案:A、C、D
本题解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43条第1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49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第50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行政长官在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行政长官在其一任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第76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根据上述规定,A、C、D选项正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68条第1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根据此规定,立法会议员是由选举产生,而不是由行政长官任免,B选项错误
23.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中涉及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内容有()
A.选民所投的选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B.人人平等,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
C.民族平等,即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
D.地区平等,即各行政区域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2010年《选举法》进行了修改,落实了平等选权制。包括每一选票的等效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民族平等、地区平等。因此ABCD都正确。
24.甲从超市购买了两瓶白酒送给朋友乙,乙饮用后双目失明。经鉴定,该酒系工业酒精勾兑而成。根据侵权责任法理论,与乙失明存在因果关系的行为有()。
A.甲送酒的行为
B.乙饮用的行为
C.生产者的勾兑行为
D.超市的销售行为
答案:C、D
本题解析: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我国判断行为与侵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通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行为满足条件关系和相当性时,则与侵害具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是指行为与权益被侵害之间具有条件关系,即如果没有该行为则不会造成权益的侵害;相当性是指有此行为,通常都会发生此种侵害。AB两项,平常的送酒和饮酒不会造成双目失明的损害,故甲送酒的行为、乙饮用的行为都不具有相当性,其与乙的人身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D两项,如生产者不勾兑,超市不销售,就不会造成乙双目失明;而只要生产者勾兑和超市销售此类白酒,就会造成双目失明的损害。因此生产者的勾兑行为和超市的销售行为都与乙的失明存在因果关系。
25.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
A.人权是人类普遍享有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剥夺本国公民的人权
B.基本人权范围的确定和人权保护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的干涉
C.集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人权,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
D.只有在一国大规模侵犯本国人民或他国人民的人权时,国际社会才应当起来制止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1)人权是人类普遍享有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剥夺本国公民的人权。(2)基本人权范围的确定和人权保护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的干涉。(3)只有在一国大规模地侵犯本国人民或他国人民的人权时,国际社会才应当起来制止,但必须慎重,尽可能不使用武力。(4)中国政府尊重并保护本国公民的人权,积极促进人权保护的发展。(5)集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人权,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本题选项都正确。
26.下列犯罪中,不可能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有()。
A.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B.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止下来所呈现的状态。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求出现法益侵害结果,因此过失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间接故意犯罪,一般也不可能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在没有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也难以认定行为人有间接故意。因此,通说认为,间接故意犯罪也不可能有未完成形态。
27.宋某和赵某分别住在同一栋住宅楼的一层和二层。宋某在小区围墙与该楼之间自建平房,给住宅楼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久,宋某在平房内开办门窗加工厂,加工生产的噪音严重干扰了赵某的正常生活。对此,赵某有权要求宋某
A.赔礼道歉
B.消除危险
C.恢复原状
D.停止侵害
答案:B、C、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8.近代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有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德沃金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近代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现代的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有富勒、罗尔斯和德沃金。
29.李某于2001年死亡,对所留遗产无遗嘱。李某有二子一女,长子(1969年亡)有一子甲(2000年亡),甲有一子乙;次子(1998年亡),有一女丙;女儿(1996年亡)收养一子丁。则对李某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有()。
A.乙
B.丙
C.丁
D.仅乙、丙二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考查要点是继承人的判定。乙、丙享有代位继承权;丁属于合法收养的子女,与亲生子女具有平等的继承权。
30.以下()体现了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A.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宣布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C.自行处理行政事务
D.立法权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1)行政管理权;(2)立法权;(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1.下列事实不能引起不当得利之债的有
A.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用
B.明知不欠他人钱款而为给付
C.提前偿还所欠他人债务
D.为履行合同而支付对方金钱,后该合同被确认无效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当得利之债的认定。根据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本题备选答案中,A项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属于履行道义上的义务,欠缺“不当得利中没有法律根据”这一条件。B项明知不欠他人欠款而为给付,表明给付一方并未因此而受损失,另一方得利不构成不当得利。C项提前偿还所欠他人债务,也有合同根据在先,借款合同是允许提前清偿的。D项为履行合同而支付对方金钱,后该合同被确认为无效,这表明一方得到的金钱便失去了法律根据,没有根据取得利益,另一方受损,故成立不当得利。因此,A、B、C符合题意要求。
32.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属于法的要素中法律规则的是()。
A.《著作权法》第26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B.《票据法》第3条规定: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公司法》第192条规定:本法所称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
D.《审计法》第53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属于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D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委任性规则。因此,A、D应人选。B项属于法律原则,C项属于法律概念。
33.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第3条、第4条、第5条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刑法规定的原则只能是上述三个,在理论上,有的学者还将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等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但这些不是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量刑的基本原则,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故选A、B项。
34.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答案:B、C
本题解析:
【详解】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故选BC。
3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的干涉。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
D.社会团体和个人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2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选A、D项。
36.不同法学流派对于“法是什么”的认识不一。下列关于法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A.社会法学派认为,法是公意的体现
B.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C.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
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答案:C、D
本题解析:
社会法学派是以社会学观点和方法为研究方法,认为法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社会生活因素对法的影响的派别。A选项错误。分析法学派是将眼光转向现实的法律现象,以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的法学流派。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历史法学派认为,自古以来,法就像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j:B选项错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一些学者将法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理性和本性。C选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D选项正确。
37.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普通诉讼时效可以适用()的规定。
A.中止
B.中断
C.终止
D.延长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但不能延长、终止。
38.依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
B.特别行政区可以自主决定外交、经济、财政等事项
C.不服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判决,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D.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答案:A、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也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故A项正确。B项扩大了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限。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也体现在独立的司法权上,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享有独立的终审权,C项认为特别行政区的案件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是错误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即可,无需通过常委会的批准,这种备案不影响法律的效力,D项正确。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对在不同空间活动的人所规定的效力有一定的差异
B.中国法律中有关于“保护主义”原则的规定
C.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取“保护主义”原则,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人权
D.各国法律对作为人权主体的人和作为公民权主体的人在效力规定上是相同的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法的空间效力也就是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的问题,法律可能有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在局部地区生效、在域外生效等多种情况。“保护主义”是指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在什么地方,只要侵犯了本国的利益,就适用本国的法律。采用“保护主义”原则为的是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保障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人权。我国刑法中有关于“保护主义”原则的规定。法对人的效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哪些人有效的问题。人权不仅包括财产权、政治权利等公民权利,还包括民族自决权等集体人权。公民权侧重于政治权利,只有本国的公民才能享有。
40.律责任构成要素中所指的损害结果,包含的含义有()。
A.损害结果表明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
B.损害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是违法行为或者违约行为巳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
C.认定损害结果时一般根据法律、社会普遍认识、公众观念并结合社会影响、环境等因素进行
D.损害结果只能是对人身、财产的损害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损害结果包括对人身的、对财产的、对精神的或者三方面都有的损失和伤害。
41.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定金和违约金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
B.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的,可以选择适用
C.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D.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不影响一方违约后的债务履行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并行适用,只能选择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不篚在合同中同时约定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只不过在适用上要选择适用罢了,故A项和B项都正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故C项正确。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故D项正确。
42.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
B.《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八议、官当、服制定罪和重罪十条都属于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D.本时期首次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故选B项.《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八议、官当、服制定罪、死刑复奏和重罪十条,故C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制度,该制度被晋、南北朝、隋、唐沿用。
43.西周法律制度中的“三宥”之法指的是()。
A.过失
B.弗知
C.遗忘
D.故意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过失、弗知和遗忘为三宥之法的三种表现,"宥"即宽恕、原谅之意,这是西周慎刑思想的体现。
44.有关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及其计算,正确的说法是()。
A.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同时起算
B.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主刑执行期间不享有政治权利
C.判处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录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3年以下,从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主刑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D.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1年以上5年以下,该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从减刑以后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主刑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1)对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同时起算;(2)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主刑执行期间不享有政治权利;(3)对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3年以上10年以下,该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从减刑以后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主刑执行期问,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5)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为偿还协议书
- 定期贷协议书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学校生活真快乐 第五课 成长不烦恼说课稿 苏教版
- 婚纱摄影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十二周 蛋白质说课稿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5.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2几何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 预投资协议书
- stp协议书的工作原理
- 目标成就未来(教学设计)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安全知识培训员工课件
- 医院财务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急性STEMI PCI术冠状动脉内溶栓共识解读
- 陪诊师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绿植租摆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汪小兰版有机化学答案全
- DB32∕T 3751-2020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
- DB51T 2975-2022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