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本资料主要汇编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荆州市、宜昌市、荆门市、孝感市、武昌市等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资料题目较新,分类清楚,排版整齐,是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的补充材料。一、选择题1.(2016·湖北黄冈一模·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9分)(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6分)2.(2016·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7年11月29日,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联合国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决议,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而犹太人只占当地巴勒斯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48年5月14日午夜,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支持下建立以色列国。次日凌晨,阿拉伯联盟国家以“绝不允许在阿拉伯的土地上建立异教徒的国家”为由,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起初,阿拉伯军队凭借优势,从三面向以色列发动进攻,但内部不团结;以色列因及时调整军事,并向美、英等国购买武器而逐步获胜。在联合国的调解下,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并造成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摘编自李植坍高明振唐希中《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材料二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80年代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1993年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1994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外交部长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犹太教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正在力主以巴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2003年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2005年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2007年11月28日以巴代表中断了7年之后再白宫举行和平谈判,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2009年1月3日以色列军队的战机对加沙地区发动地面进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看法。(9.分)3.(2016·湖北武汉高三二月调研·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时间事件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世界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试飞成功1911年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1914年飞机在一战爆发时还只是用于空中观察和枪械对射的工具1918年飞机成为能用于空中侦察、临空轰炸和追逐格斗的有效武器系统,产量也剧增,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1939—1945年飞机已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飞机的性能几乎达到了使用活塞式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极限20世纪40—50年代喷气技术的推广应用20世纪的后50年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发展了四代,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攻击机、预警机、无人侦察机和武装直升机等。同时,飞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也都大显身手,出现了客机、农林飞机、紧急救护飞机、海洋巡逻飞机,乃至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用的轻型飞机表3——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7分)4.(2016·湖北优质高中高三2月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据《解放日报》2012年2月2日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5分)5.(2016·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的代号统计表(部分)(1)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在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填上适当内容。(8分)(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巴巴罗萨计划”的结果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7分)6.(2016·湖北黄冈高三元月调研·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62年10月14日,美国人通过U-2侦察机掌握了苏联在古巴建筑6个中程导弹基地的证据(见下图)。肯尼迪召开紧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最后作出抉择:进行封锁:摆出了对古巴采取行动的架势。材料二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26日,苏联方面发出信息,如果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可以将导弹撤出。美国国务院对此感兴趣。27日,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件中,同意从古巴撤出导弹。肯尼迪于当天就赫鲁晓夫的信件作出了回答,同意“马上取消现在实施的隔离措施”、“提供不进攻古巴的保证”。10月28日,赫鲁晓夫公开答复肯尼迪,苏联政府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均摘编自好搜百科“古巴导弹军事危机”条(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政府为何作出强烈反应,根据材料二说明“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7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巴导弹危机”的看法。(8分)7.(2016·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61年8月,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989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摘编自[德]博韦奇、[俄]菲利托夫《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6分)8.(2016·湖北稳派教育高三一轮复习质检·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愚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构建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值得警惕的是,19世纪末国际法中形成的这种“文明”标准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有“回归”的迹象。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明显带有“文明”与“野蛮”的二元思维痕迹;一些学者提出“文明标准的回归”,主张建立一种全球性的新“文明”标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成为“邪恶轴心”,把美国反恐说成是保卫“文明世界”的战争。而且,西方国家以所谓“人权”标准来干涉非西方国家,甚至明确提出以“人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文明标准。这些都是试图将西方“文明”强加于非西方世界的表现,是19世纪末国际法中“文明”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构建一个由不同文明组成的多元和谐的国际社会是背道而驰的。——刘文明《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法学家对近代“文明”标准界定的基本特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明”标准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9分)9.(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情愿的事情。但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就面临是支持还是不支持的选择,毛泽东选择了支持。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因为1949年刘少奇去莫斯科的时候,当时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一个分工。斯大林说以后欧洲的事情、欧洲的革命是苏联共产党来管,亚洲的革命、东方的革命就由中国共产党来管。——《复兴之路》(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中国是不情愿的事情”(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选择支持的原因。(7分)10.(2016·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东欧之所以能有这种变化,也是由于美苏的军事僵局和冷战的缓和。对东欧来说,另一重要因素是苏联领导人的变动。斯大林的去世不仅在苏联国内事务方面,而且在苏联与其东欧卫星国的关系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大约早10年时,南斯拉夫爆发了东欧第一个反苏运动。……各国都能逐渐对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作出自己的决定。工业不必再同苏联或其他共产党国家的工业结合在一起。相反,其趋势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独立,工业和农业的回旋余地更大,同西方的贸易更多。例如,1960年至1964年间。罗马尼亚同西方的贸易从占其全部贸易的20%上升到33%。……同这种经济上的缓和与放宽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缓和与放宽。同西方国家缔结文化协定、减少对外国广播的干扰、增加旅游业、给外国记者以更大的自由、允许更自由地放映西方电影、发行西方书籍和刊物……约翰逊总统于1964年5月23日宣布:“不再是一道铁幕。而是有许多道铁幕。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把我们同东欧分割开来的这一鸿沟的桥梁。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归纳东欧获得自治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东欧自治的影响。(6分)11.(2016·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朱贵生王振德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6分)12.(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9)(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l8曰,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材料二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2)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4分)13.(2016·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10月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怀着痛失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地想到你失去丈夫的心境,想到中日人民竟如此凄惨地牺牲于日本军阀的错误政策下……怀民哥和高桥君同归于尽,并不是发泄对高桥君的私仇,他们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生活中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刻见到你,与你共度友爱的生活,我决不会仇恨你,我深深了解你们被疯狂军阀压迫的痛苦……我还得告诉你,我是厌恶战争的,但我们中国为了抵抗侵略而战,这种战争是维护正义和人道的战争……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连,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1938年5月陈怀民烈士的妹妹陈难写给日本美惠子女士(其丈夫战死于武汉空战)的信材料二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德国神父马丁·尼莫拉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的铭文(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难给美惠子写信的目的以及反映了哪些抗战史实。(7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危害。(8分)14.(2016·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做不共戴天的敌人。——《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的先行者》材料二以色列总理拉宾知道,军人的职责是赢得战争,而政治家的职责是为他的人民赢得和平。因此,拉宾用行动体验着“铸剑为犁”的古训,并主动寻求与曾经面对面作战多年的敌人和解。1993年以巴和平协议签署后,在以色列国会前的坡地上聚集了10余万人。巨大的海报上,拉宾被画成穿着希特勒的衣服,双手鲜血淋漓,上写着几个黑色的大字:“拉宾是犹太民族的叛徒”。在震耳的喧嚣声中,拉宾走上国会讲台。他说:“我是个军人,还曾是国防部长。相信我,几万名示威者的喊叫,远不如一个战死儿子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我是一个经历过浴血战斗的人,所以我要寻找和平的出路,这是一个转机,虽然它同时也是一个危机……”——摘编自百度百科:伊扎克·拉宾(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9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东和平进程给了你哪些启示?(6分)答案1.(1)局势:到1945年初,苏联已经将纳粹德国赶出苏联本土,并乘胜攻入德国占领的波兰东部地区;(3分)二战初期覆灭的波兰,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得以复国,但只是控制领土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3分)纳粹德国仍然在波兰中部地区顽抗,但离全面溃败已经为时不远了。(3分)(2)前景: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完全退出波兰,波兰实现形式上独立。(3分)但是,苏联势力会大规模渗透,深深影响波兰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成为苏联的附庸(仆从国)。(3分)2.(1)特点: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建国,战争的爆发带有宗教冲突和种族对立;以色列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不和美国的支持,以少胜多;联合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起了重大作用;战争造成了难民问题,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及美、英的矛盾。(6分)(2)看法:中东地区长期战乱,危害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实现中东和平;要承认以色列的独立国家地位;阿以双方的领导人要放弃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宗教观念,实现宗教包容和民族和睦;世界大国要从维护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的大局出发,制定中东政策。(9分)3.(1)历程:20世纪初,飞机发明;一战前后,飞机开始用于战争;二战时期,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二战后,飞机多样化发展。(8分。若简单罗列材料或仅从技术层面归纳,2分)(2)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了战争样式的变化,加剧了军力竞争。(7分,任答三个要点6分,四个要点7分)4.(1)事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理解:城镇及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生产生活物资供应短缺;经济秩序混乱;民众的道德水平下滑;周边国家对德敌意严重。(经济方面回答两个要点得4分,其他要点各得2分,共8分)(2)分析:大国深刻反思反省战争;相关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每个要点2分,不得超过5分)5.(1)①发电机计划;②1941年;③霹雳行动;④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8分)(2)结果:失败。(1分)原因:①低估苏联的潜力;②后勤计划的缺陷;③恶劣的气候;④苏联的英勇抵抗。(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若考生答出成功,则该问不得分)6.(1)原因: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攻击范围涉及美国本土的绝大部分地区,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分)结果:在美国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军事封锁下,苏联被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走全部导弹,古巴导弹危机才得以解决。(3分)(2)看法: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也是美苏冷战加剧的表现,两国的军事对峙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美苏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是都没敢轻易动武说明美苏双方仍然是势均力敌,但从危机的结果显示美国方面略占优势。(答出任意一点给4分)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危机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肯定的。(4分)7.(1)背景:美苏冷战,现柏林再现危机;大量民主德国青壮劳动力流往联邦德国;苏联拒无力承担对民主德国的熟练工人支援;西方国家期待民主德国封闭边境以避免热战。(9分)(2)影响:一度加剧了欧洲局势的紧张;加剧了德国的分裂,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导致民主德国自我封闭,使民主德国在与西方制度竞争中的失败。(6分)8.(1)特点:欧洲近代“文明”标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在全球扩张的产物;“文明”标准由西方国家制定,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色彩;“文明”标准实际上被西方国家通过“国际法”加以确认。(6分)(2)影响:各国被人为划分为不同等级,导致形成等级性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进一步维护了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利益;以西方标准处理国际关系,容易激化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给世界带来许多矛盾和动荡;为当今多极化趋势背景下部分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9分)9.(1)说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内还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台湾问题没有解决,还有部分领土尚未解放;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争,渴望和平安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战争的爆发意味着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抗衡,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要付出巨大牺牲。(每点2分)(2)原因:中国采取了一边倒战略,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参加朝鲜战争有利于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遏制美帝国主义的扩张;参加朝鲜战争能够保证国内和平稳定,为经济的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巩固中苏联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每点2分,答4个点给7分)10.(1)原因:美苏关系的阶段性缓和;苏联政局的变动;东欧对苏联控制的反抗;与西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加强。(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