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门氏菌第七章肠杆菌科1沙门氏菌第七章肠杆菌科1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2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1、形态及染色与E.coli相似,菌体稍小。绝大多数有周身鞭毛(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例外)。一般无荚膜。31、形态及染色3SS琼脂(18-24h)伤寒沙门氏菌:黑色菌落大肠杆菌:红色菌落主要生化特点: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MR(+)、吲哚试验(-)、VP试验(-)2、培养及生化特性4SS琼脂(18-24h)主要生化特点:2、培养及生化特性45沙门菌在SS培养基生长情况5沙门菌在SS培养基生长情况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主要有O和H抗原Vi抗原:少数菌中的一种表面包膜抗原,功能与E.coli的K抗原类似,与毒力(Virulence)有关。3、抗原7主要有O和H抗原3、抗原7抗原构造与分类Vi抗原:少数沙门菌有如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不稳定抗原构造与分类Vi抗原:少数沙门菌有如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O、H、Vi和菌毛四种抗原,但仅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的成分。O抗原耐热。凡含有共同O抗原的各血清型归为一个群,共计有51个血清群。4、血清学分群9O、H、Vi和菌毛四种抗原,但仅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的成分。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O和Vi抗原抗吞噬内毒素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和休克肠毒素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致病物质侵袭力抵抗力11较差,对热耐力差水中能存活2-3W粪便中可活1-2个月耐低温:冰冻土壤中可过冬耐受胆盐、煌绿及其他染料抵抗力11较差,对热耐力差O、H和Vi单因子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至少定为2213个血清型。阳性阴性对照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玻片法)5、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定型12O、H和Vi单因子血清阳性阴性对照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玻片6、致病性主要侵害幼龄动物,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在动物经常引起败血症和肠炎,孕畜发生流产。人畜共患病。人主要引起食物中毒,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136、致病性13
根据本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三类
侵害动物不侵害人:马流产S菌、鸡白痢S、鸡伤寒S;侵害人不侵害动物:伤寒S菌、甲型副伤寒S菌;侵害动物也侵害人:鼠伤寒S菌、猪霍乱S菌、肠炎S菌。14根据本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三类14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无症状带菌者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并发症:肠穿孔、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玫瑰疹肠热症前驱期菌血症发病第2-3W发病的第1W菌血症并发症:持续高热、肠热症前菌血症发病第2-3W发病的第1W菌伤寒表现持续高热伤寒病容玫瑰疹肝脾肿大相对缓脉伤寒表现持续高热C群沙门氏菌课件伤寒玛丽伤寒玛丽免疫性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
即使发生,症状也轻,很少发生再感染细胞免疫较重要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IgA有关免疫性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被检材料鉴别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三糖铁琼脂M.R、V-P试验尿素酶测定运动与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结论一般分离鉴定程序7、微生物学诊断21被检材料鉴别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三糖铁琼脂M.R、V-C群沙门氏菌课件8、常见的畜禽沙门氏菌(病)及其临床表现238、常见的畜禽沙门氏菌(病)及其临床表现23(1)特点: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为慢性下痢。仔猪副伤寒(Paratyphussuum)
猪沙门氏菌(SwineSalmonellosis)24(1)特点: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
(2)病原体:各国所分离的血清型很不一致,其中主要有:猪霍乱S菌、猪霍乱S菌变种、猪伤寒S菌、猪伤寒S菌变种、鼠伤寒S菌、肠炎S菌等。25(2)病原体:25
(3)临床症状:潜伏期2-数周。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
病猪呈败血症症状,体温上升(41℃-42℃),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后期下痢,呼吸困难,耳根、后驱及腹下皮肤发紫。病程多数2-4天。发病率低,病死率高。26(3)临床症状:潜伏期2-数周。2627272828
慢性型(结肠炎型):最为常见a.体温稍有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打堆。b.水样黄色腹泻,混有散在血液,有恶臭。c.有些病猪发生脓性结膜炎,中、后期皮肤出现湿疹。d.有些病猪咳嗽。e.病程2-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病死率25%-50%。恢复猪生长发育不良。29慢性型(结肠炎型):最为常见29(4)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
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脾肿大,呈暗紫色。全身淋巴结,特别是咽及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胃底粘膜出血。有时肝出现小坏死灶。30(4)病理变化30
慢性病例:主要病变是局灶性、弥散性、坏死性结肠炎、回肠炎和盲肠炎。
肠壁淋巴小结先肿胀隆起,以后发生坏死,并形成糠麸样溃疡。小病灶融合形成弥漫性坏死。肠壁增厚,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灶。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黄灰色干酷样结节。313132323333(5)临床诊断:慢性型病例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急性诊断较困难,确诊要进行细胞检查及实验室诊断。实质脏器→细菌分离→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检查:平板凝集试验
PCR:
ELISA:常规方法与鉴别诊断方法34(5)临床诊断:34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病属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依病原体不同分三种: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称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禽伤寒;其它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病则称禽副伤寒。禽沙门氏菌病
(AvianSalmonellosis)35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病属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1)特点: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而死亡,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死亡率10-80%以上。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随着日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上升。鸡白痢(Pullorosis)36(1)特点:鸡白痢(Pullorosis)36在一定应激因素影响下,50-80日龄的中雏发病也不少。成年鸡感染后,常取慢性或隐性途径,病变局限于生殖器官。经卵带菌引起死胚或孵出带菌雏,传播给同群。37在一定应激因素影响下,50-80日龄的中雏发病也不少。37(2)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只有O抗原、无H抗原。国际上公认对禽类有致病性沙门氏菌血清型为O1、O2、O78,国内血清型为O1、O2、O78、O35、O11、O115、O88、O9、O12、O122、O123。38(2)病原:383939(3)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鸡、带菌鸡。传播途径:粪便、飞尘、饲料、器具等通过消化道、泄殖或精液等水平传播。亦可经卵垂直传播而构成世代相传的锁链。易感动物:对火鸡、鸡,其它家禽、鸟类等均可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与年龄、品种、易感性、禽群管理等密切相关。40(3)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40(4)症状雏鸡:经感染者,常在孵化过程死亡,或孵出弱鸡。出壳后感染的鸡,
4-5天潜伏期后出现症状,
7-10天龄时发病升高,死亡率也高,
2-3周龄达高峰。
3周龄以发病的病死率较低。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41(4)症状41病雏聚集,不食,绒毛松乱,两翼下垂,低头缩颈,闭眼昏睡。排白色浆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污染,有的因粪便与绒毛干结在一起,封住肛门,影响排粪。有的病雏出现盲眼,或关节肿胀,或呼吸困难。病程一般为4天,病死率为40%-70%。42病雏聚集,不食,绒毛松乱,两翼下垂,低头缩颈,闭眼昏睡。424343中雏:症状与幼雏相似,但腹泻明显,粪色不一,鸡冠苍白,病程较长,病死率在10-20%。成年鸡:一般无明显症状,可使蛋的受精率和卵化率下降。44中雏:症状与幼雏相似,但腹泻明显,粪色不一,鸡冠苍白,病程较(5)病理变化:急性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仅见内脏器官充血。病程较长者,可见下列变化:45(5)病理变化:45肝、心肌、脾、肺、肾、肌胃、肠等脏器有粟粒大黄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46肝、心肌、脾、肺、肾、肌胃、肠等脏器有粟粒大黄色坏死灶或大小47474848盲肠内常有干酪样物质,即所谓“盲肠芯”。49盲肠内常有干酪样物质,即所谓“盲肠芯”。49中雏除以上变化外,还常见的有心包炎,肝有小红点。肠道多呈卡他性炎症。50中雏除以上变化外,还常见的有心包炎,肝有小红点。肠道多呈卡他慢性经过的成年鸡,病变常见于生殖系统。母鸡以卵巢和输孵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卵子表现变形,变色,其内容物呈油脂或干酪样。有些破裂,则引起广泛卵黄性腹膜炎.鸡睾丸肿大,实质内有小脓肿或坏死灶。51慢性经过的成年鸡,病变常见于生殖系统。515252
(6)临床诊断初诊:雏鸡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确诊:雏鸡、中鸡、采取病料(心、肝、脾、肺、卵黄输液卵、卵子)进行菌检。成年鸡一般应用凝集试验进行诊断和检疫:试管法、平板法平板法中的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用其方便、快速,适于生产现场进行。
53(6)临床诊断初诊:雏鸡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思考题:沙门氏菌的抗原特征如何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定型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仔猪副伤寒和鸡白痢54思考题:54沙门氏菌第七章肠杆菌科55沙门氏菌第七章肠杆菌科1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56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1、形态及染色与E.coli相似,菌体稍小。绝大多数有周身鞭毛(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例外)。一般无荚膜。571、形态及染色3SS琼脂(18-24h)伤寒沙门氏菌:黑色菌落大肠杆菌:红色菌落主要生化特点: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MR(+)、吲哚试验(-)、VP试验(-)2、培养及生化特性58SS琼脂(18-24h)主要生化特点:2、培养及生化特性459沙门菌在SS培养基生长情况5沙门菌在SS培养基生长情况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主要有O和H抗原Vi抗原:少数菌中的一种表面包膜抗原,功能与E.coli的K抗原类似,与毒力(Virulence)有关。3、抗原61主要有O和H抗原3、抗原7抗原构造与分类Vi抗原:少数沙门菌有如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不稳定抗原构造与分类Vi抗原:少数沙门菌有如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O、H、Vi和菌毛四种抗原,但仅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的成分。O抗原耐热。凡含有共同O抗原的各血清型归为一个群,共计有51个血清群。4、血清学分群63O、H、Vi和菌毛四种抗原,但仅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的成分。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O和Vi抗原抗吞噬内毒素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和休克肠毒素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致病物质侵袭力抵抗力65较差,对热耐力差水中能存活2-3W粪便中可活1-2个月耐低温:冰冻土壤中可过冬耐受胆盐、煌绿及其他染料抵抗力11较差,对热耐力差O、H和Vi单因子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至少定为2213个血清型。阳性阴性对照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玻片法)5、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定型66O、H和Vi单因子血清阳性阴性对照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玻片6、致病性主要侵害幼龄动物,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在动物经常引起败血症和肠炎,孕畜发生流产。人畜共患病。人主要引起食物中毒,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676、致病性13
根据本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三类
侵害动物不侵害人:马流产S菌、鸡白痢S、鸡伤寒S;侵害人不侵害动物:伤寒S菌、甲型副伤寒S菌;侵害动物也侵害人:鼠伤寒S菌、猪霍乱S菌、肠炎S菌。68根据本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三类14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无症状带菌者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并发症:肠穿孔、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玫瑰疹肠热症前驱期菌血症发病第2-3W发病的第1W菌血症并发症:持续高热、肠热症前菌血症发病第2-3W发病的第1W菌伤寒表现持续高热伤寒病容玫瑰疹肝脾肿大相对缓脉伤寒表现持续高热C群沙门氏菌课件伤寒玛丽伤寒玛丽免疫性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
即使发生,症状也轻,很少发生再感染细胞免疫较重要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IgA有关免疫性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被检材料鉴别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三糖铁琼脂M.R、V-P试验尿素酶测定运动与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结论一般分离鉴定程序7、微生物学诊断75被检材料鉴别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三糖铁琼脂M.R、V-C群沙门氏菌课件8、常见的畜禽沙门氏菌(病)及其临床表现778、常见的畜禽沙门氏菌(病)及其临床表现23(1)特点: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为慢性下痢。仔猪副伤寒(Paratyphussuum)
猪沙门氏菌(SwineSalmonellosis)78(1)特点: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
(2)病原体:各国所分离的血清型很不一致,其中主要有:猪霍乱S菌、猪霍乱S菌变种、猪伤寒S菌、猪伤寒S菌变种、鼠伤寒S菌、肠炎S菌等。79(2)病原体:25
(3)临床症状:潜伏期2-数周。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
病猪呈败血症症状,体温上升(41℃-42℃),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后期下痢,呼吸困难,耳根、后驱及腹下皮肤发紫。病程多数2-4天。发病率低,病死率高。80(3)临床症状:潜伏期2-数周。2681278228
慢性型(结肠炎型):最为常见a.体温稍有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打堆。b.水样黄色腹泻,混有散在血液,有恶臭。c.有些病猪发生脓性结膜炎,中、后期皮肤出现湿疹。d.有些病猪咳嗽。e.病程2-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病死率25%-50%。恢复猪生长发育不良。83慢性型(结肠炎型):最为常见29(4)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
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脾肿大,呈暗紫色。全身淋巴结,特别是咽及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胃底粘膜出血。有时肝出现小坏死灶。84(4)病理变化30
慢性病例:主要病变是局灶性、弥散性、坏死性结肠炎、回肠炎和盲肠炎。
肠壁淋巴小结先肿胀隆起,以后发生坏死,并形成糠麸样溃疡。小病灶融合形成弥漫性坏死。肠壁增厚,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灶。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黄灰色干酷样结节。853186328733(5)临床诊断:慢性型病例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急性诊断较困难,确诊要进行细胞检查及实验室诊断。实质脏器→细菌分离→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检查:平板凝集试验
PCR:
ELISA:常规方法与鉴别诊断方法88(5)临床诊断:34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病属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依病原体不同分三种: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称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禽伤寒;其它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病则称禽副伤寒。禽沙门氏菌病
(AvianSalmonellosis)89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病属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1)特点: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而死亡,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死亡率10-80%以上。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随着日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上升。鸡白痢(Pullorosis)90(1)特点:鸡白痢(Pullorosis)36在一定应激因素影响下,50-80日龄的中雏发病也不少。成年鸡感染后,常取慢性或隐性途径,病变局限于生殖器官。经卵带菌引起死胚或孵出带菌雏,传播给同群。91在一定应激因素影响下,50-80日龄的中雏发病也不少。37(2)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只有O抗原、无H抗原。国际上公认对禽类有致病性沙门氏菌血清型为O1、O2、O78,国内血清型为O1、O2、O78、O35、O11、O115、O88、O9、O12、O122、O123。92(2)病原:389339(3)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鸡、带菌鸡。传播途径:粪便、飞尘、饲料、器具等通过消化道、泄殖或精液等水平传播。亦可经卵垂直传播而构成世代相传的锁链。易感动物:对火鸡、鸡,其它家禽、鸟类等均可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与年龄、品种、易感性、禽群管理等密切相关。94(3)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40(4)症状雏鸡:经感染者,常在孵化过程死亡,或孵出弱鸡。出壳后感染的鸡,
4-5天潜伏期后出现症状,
7-10天龄时发病升高,死亡率也高,
2-3周龄达高峰。
3周龄以发病的病死率较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蜡疗技术及并发症处理
- 手机安全隐患
-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化解与规范化管理路径研究报告
- 农村电商与城市社区融合:2025年在线生鲜电商平台发展模式研究评估报告
- 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模式与品牌建设产业链整合报告
- 富政工出【2020】8号扩建无汞环保电池配件项目(组合帽9亿只、纸圈48亿只、钢帽9亿只、塑料盖9亿只)报告表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创新与实施案例研究报告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报告
- 药物管理学案例分析
- 幼儿上下安全
- 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货架安装施工方案
- 美罗培南课件
- 128个常用自然拼读发音规则和1000句生活口语
- 异口同音公开课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论文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