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1-32课导学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21-32课导学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21-32课导学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21-32课导学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21-32课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1、《一块特别的石头》课型:新授课(精读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2、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俯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有关词语句子的意思,学习李四光的崇高品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哄()爹()砸()缠()甚()迹()垛()遗()2、组词。哄﹝﹞垛﹝﹞遗﹝﹞甚﹝﹞迹﹝﹞烘﹝﹞跺﹝﹞遣﹝﹞椹﹝﹞亦﹝﹞3、根据意思写词语。(1)十分肯定地说。()(2)知道的非常多。()六、拓展延伸。查阅有关李四光的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问的?(3)、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李四光取得这个成就靠的是什么?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填空.李四光从这块石头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取得的这个成果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拓展延伸搜集其它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课后反思:课题:22、《地图上的发现》课型:新授课(精读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2、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魏()廓()痕()适()携()悬()锯()崖()2、组词。吻﹝﹞锯﹝﹞廓﹝﹞悬﹝﹞煤﹝﹞勿﹝﹞据﹝﹞廊﹝﹞旋﹝﹞媒﹝﹞3、多音字注音组词。差参漂六、拓展延伸。查阅有关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其它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2)、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设的?(3)、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填空.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这个重大发现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逐渐”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拓展延伸搜集其它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课后反思:课题:23、《新型玻璃》课型:新授课(精读课)教学目标: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3、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2.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组词。博()()窃()()嫌()()恙()()2、组词。警﹝﹞犯﹝﹞搏﹝﹞罪﹝﹞殊﹝﹞楚﹝)恙()誓﹝﹞范﹝﹞博﹝﹞罚﹝﹞珠﹝﹞禁﹝﹞羌()3、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2)图谋,打算。()六、拓展延伸。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画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玻璃?分别是什么?(2)、找出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玻璃的___________和在现代化建设中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六、拓展延伸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想发明什么新型玻璃,或新型房子、桥梁、道路、汽车等等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七、课后反思:课题:24、《人类的“老师”》课型:略读课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熟读课文,理解一些仿生学的知识。3、激发学生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教学重难点:弄懂在文中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哪些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并完成预习检测题。给下列生字注音。蝙()蝠()祸()键()鲸()(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1)速读课文,想一想:人类的“老师”是谁?谁愿意告诉大家?(自然界中的生物)(2)默读课文,思考: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什么时人类的好“老师”呢?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讲一讲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是如何向生物学习的。2、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得到()发明()花费()吸取()剧烈()优良()提高()仔细()2、比一比,组词语。蜜()仿()蓝()蜓()蝙()蝠()键()密()防()篮()挺()编()幅()健()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散模薄4、把文中列举的例子写下来。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六、拓展延伸:收集人类模仿自然生物创造发明的例子写下来。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人类模仿发明了。课后反思:课题:《语文百花园六》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积累词语,学习“把句子写具体”。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通过“阅读平台”让学生明白人们从鼹鼠身上受到什么启发。了解笔的演变过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把句子写具体。“能说会道”、“笔下生辉”。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合作探究1、读词语接龙中三组词语,看看这些词语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再接着写几个。2、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3、熟读成语,理解词意,背诵。4、人们从鼹鼠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建造了地下铁道?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词语接龙。高耸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通八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孜孜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石头()的现象()的森林()的警报声()的阳光()的夏天改进()提高()吸取()防止()消除()调节()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小船远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太阳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草发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听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笔下生辉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题目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2、给自己要发明的物品起个名字,想清楚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用途和功能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写出初稿。三、展示提升小组交流习作、互提修改意见。四、小结强调学生认真修改后,读给同学听,征求改进意见,完善习作。教后反思:课题:25、《倔强的小红军》课型:新授课(精读课)教学目标: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2、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在文中用“‖”标出来。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倔()顾()饥()薄()段()港()狠()惫()稞()膝()捶()2、组词。倔﹝﹞段﹝﹞狠﹝﹞翘﹝﹞备﹝﹞革﹝﹞屈﹝﹞锻﹝﹞狼﹝﹞毯﹝﹞惫﹝﹞鞋﹝﹞3、多音字注音、组词。强挨六、拓展延伸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2)、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3)、你对“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邻居的小朋友听。课后反思: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的机智勇敢,并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你按顺序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在文中用“‖”标出来。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组词。龇()汹()嚎()灶()踹()帚()腕()2、组词。势﹝﹞汹﹝﹞仇﹝﹞栽﹝﹞热﹝﹞凶﹝﹞忾﹝﹞裁﹝﹞3、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鬼子很凶的样子。()(2)这边看看,那边看看。()(3)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六、拓展延伸。找来《小兵张嘎》的故事书或连环画读一读,看一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嘎子是怎样夺到了手枪?夺下枪后他的心情怎样?(2)、你认为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相应的句子旁标注出自己的体会。)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地闯()地嚷()地压住()地盯着()地走来()地比试2、从文中找出描写嘎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各两个。神态:(1)(2)动作:(1)(2)语言:(1)(2)3、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把你知道的小兵张嘎的其它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课后反思:课题:27、《虎门销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认读、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教学重、难点:1、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2、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生字注音。遵()呵()锣()泄()监()督()恭()畏()销()2、比一比,组词语。销()遵()锣()聋()监()恭()搭()消()尊()萝()拢()槛()巷()塔()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监禁六、拓展延伸:搜集有关“虎门销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检测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虎门销烟的场面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谈谈自己的感受。(2)、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3)比较句子,说说每组中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A老年人捋着胡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嘻嘻地捋着胡须。B青年人赞不绝口。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C顽皮的孩子们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去看哪!”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去看哪!”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赞不()()()耳()聋()()不通()投()网()心动()()呼()跃2、摘抄课文中形容人多的词语。3、选词填空。持续继续陆续(1)下课了,同学们()走出了教室。(2)我军()奋斗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3)他休息片刻,又()思考起来。4、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依照课后第3题,写一个节日的有趣场面。课后反思:课题:28、《“0”的突破》课型:略读课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现实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并完成预习检测题。给下列生字注音。辱()憋()券()牌()徐()颁()(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两次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境,体会他当时的心情。(2)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2、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紧握()发挥()轻轻()神色()比赛()颁发()比一比,组词语。辱()憋()牌()券()徐()颁()褥()鳖()啤()卷()涂()颂()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将圈挑4、补充句子。(1)阳光(2)许海峰(3)小心翼翼地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能说出他们参加的运动项目吗?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听。七、教学反思:课题:《语文百花园七》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通过比喻句、拟人句、修改病句的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2、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的学习与积累,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3、阅读平台---让学生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4、语文大课堂---搜集杰出的人物事迹,办一期报告会,能把过程写下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完成百花园七中前三个内容。一、预习检测1、认真读百花园七中的每一个题,知道每一个题的内容和要求。2、“语海畅游”(一)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二)认识修改符号,怎样用。3、识记名言。4、初读《儿童和平条约》知道主要讲了那些内容。二、自合探究1、思考:(一)中四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知道句子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吗?(二)中认识修改符号,使用它的好处。2、积少成多中交流句子的含义并识记。3、“阅读平台”《儿童和平条约》写了什么内容?根据内容你想到了什么?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你喜欢儿童条约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三、展示提升1、仿语海畅游(一)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多让学生说)2、用修改符号完成以下练习题目。⑴上课的时候,他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⑵语文对我很感兴趣。⑶他穿上外套和帽子,冒着大雪出门去了。⑷昨天傍晚下了一天的大雨。3、同桌互查“积少成多”中的句子。4、“阅读平台”读了这段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下面这些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①节日的北京,人如潮花如海。()②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③夜深了,整个山村都沉浸在睡梦中。()④海浪被激怒了,狂吼着向岸边扑来。()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⑴上课的时候,他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⑵语文对我很感兴趣。⑶他穿上外套和帽子,冒着大雪出门去了。⑷昨天傍晚下了一天的大雨。⑸早晨,妈妈嘱咐我说,“阴沉沉的天气,可能要下雨,你代上雨伞吧!”⑹这本书我看了三便,真有点儿喜爱得爱不释手。3、请各组代表上台背诵名人名言。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大课堂”一、预习检测1、检查学生搜集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2、认真阅读“语文大课堂”的内容及要求。二、自合探究1、把搜集的内容进行整理:故事类:照片类:名言佳句:其它:2、我们为什么要搜集,你准备表达什么?3、设计小报的步骤(参考136页)及内容、格式。4、把这次活动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三、展示提升1、分类进行交流。2、设计小报的步骤交流。3、交流感受,交流习作。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检查小报办的情况。2、习作互改,自改。六、拓展延伸名人事迹报告会明天举行。教学反思: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课型:新授课(精读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自学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字注音睦()拜()鹤()掷()妻()勤()瓶()侵()袭()2、多音字注音、组词。降和扎3、比一比,再组词。妻()拜()勤()瓶()侵()袭()凄()邦()谨()饼()浸()聋()六、拓展延伸。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课后搜集阅读。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自学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桓景杀死瘟魔了吗?它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2)、桓景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画出来最使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出体会。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不仅……还……(1)()刘明的腿不受伤,他()能参加这场比赛了。(2)()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3)她()学习成绩特别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4)()坚持锻炼,你的身体()会康复。2、你喜欢桓景吗,为什么?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课后反思:课题:30、《寓言两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朗读和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做人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字词,完成《掩耳盗铃》的教学。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标出课文的生字词。2、联系课文和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二、自合探究。1、自主探究。再读《掩耳盗铃》,在书中找出答案。(1)、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2)默读第三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3)、找出文章中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后,讨论:(1)“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2)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3、品读《掩耳盗铃》全文,说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展示提升。1、交流展示。2、质疑。3、释疑。四、小结强调。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五、检测反馈。1、填一填,读一读。()地响声()的野兔()的树林()的跑来()地走着()地等待2、造句。只要……就……3、说出你所见所闻中“掩耳盗铃”的事情。六、拓展延伸。续写《掩耳盗铃》。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守株待兔》的教学,总结全文。一、预习检测。1、比一比,组词语。掩()铃()偷()蹿()株()桩()撞()淹()岭()愉()窜()殊()脏()幢()2、再读《守株待兔》,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自合探究。1、自主探究。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2)、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成员听。(3)、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4)、小组内说一说这个人后来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讨论:(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3)、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三、展示提升。1、交流展示。2、质疑。3、释疑。四、小结强调。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五、检测反馈。填空:《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的是故事,告诉大家不要《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讲的是告诉大家六、拓展延伸。讲出你知道的一则其它寓言,并说出你从中获得的收获。教后反思课题:31、《快乐王子》课型:略读课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王子救助穷人的动人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受苦受难的穷人的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快乐王子救助穷人的动人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受苦受难的穷人的伟大精神。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并完成预习检测题。给下列生字注音。雕()柄()迁()寞()乞丐()(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1)速读课文,想一想:群燕是怎样赞美王子的?为什么?有一只小燕子留下来要干什么?(2)默读课文,思考:王子帮助了哪些穷人?为什么要救?又是怎样帮助的?2、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在交流中读一读最是你感动的地方。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补充词语。()忧()虑()离()所()歌()舞()然()地泪落()()破()为()2、比一比,组词语。雕()柄()迁()寞()乞()调()抦()芊()膜()气()4、完形填空。()的母亲()的水鸟()的骆驼()的豪富()的灾民六、拓展延伸: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剧本。教学反思:

课题:32、《牛郎织女》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并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自学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本文按文体来说是一则什么故事?(2)、课文的故事是围绕哪些人物讲的?(3)、梳理总纲。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字注音郎(

)嫂(

)锦(

)饰(

)衰(

)尸(

)嫁(

)隔(

)2、比一比,再组词,朗(

咧(

舔(

循(

衰(

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