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_第1页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_第2页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_第3页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_第4页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戈燕燕第一节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触电事故一、电流对人体的损害(一)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的类型电流对人体的损害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和心跳骤停等症状,严峻时会造成死亡;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的损害,如电弧烤伤、烫伤、和电烙印等。同时,要预防触电二次害:高空坠落或摔伤等机械性损害(二)对人体作用电流的划分

对于工频沟通电,依据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略微麻抖和刺痛。②摆脱电流:电流大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加。电流大到确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缘由,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抖动造成的。心室抖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当时间由数少到数分钟,通过电流达30~50mA时即可引起心室抖动。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见表2-1-1。电流(mA)通电时间工频电流人体反应直流电流人体反应0~0.5连续通电无感觉无感觉0.5~5连续通电有麻刺感、疼痛、无痉挛无感觉5~10数分钟内痉挛、剧痛,但可摆脱电源有针刺感、压迫感及灼热感10~30数分钟内迅速麻痹、呼吸困难、血压升高、不能摆脱电源压痛、刺痛、灼热强烈,有抽搐30~50数秒~数分心跳不规则、昏迷、强烈痉挛、心脏开始颤动感觉强烈、有剧痛、痉挛50至数百低于心脏搏动周期受强烈冲击,但没发生心室颤动剧痛、强烈痉挛、呼吸困难或麻痹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昏迷、心室颤动、呼吸麻痹、心脏麻痹或停跳(三)影响电流损害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猛烈,引起心室抖动或窒息的时间越短,致命的紧急性越大,因而损害也越严峻。2、人体电阻皮肤犹如人的绝缘外壳,在触电时起着确定的疼惜作用。当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电阻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紧急。3、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对人体的损害与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长短有亲密关系。通电时间越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人体电阻渐渐降低,流过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越加厉害,后果也就越严峻。4、电流频率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损害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沟通电对人体的损害最为严峻,沟通电的频率偏离工频越远,对人体损害的紧急性就越降低,即50~60Hz电流最紧急;小于或大于50~60Hz的电流,紧急性降低,在直流和高频状况下,人体可以耐受较大的电流值。5、电压凹凸一般来说,当人体电阻确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当人体接近高压时,还有感应电流的影响,也是很紧急的。6、电流途径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不同。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抖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这两者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断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中枢神经猛烈失调而导致死亡。最紧急的途径是从手到胸部(心脏)到脚;较紧急的途径是从手到手;紧急性较小的途径是从脚到脚。7、人体状况人体本身的状况对于触电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有着亲密关系。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精神乏累等。二、常见的触电方式干脆触电间接接触触电干脆触电干脆触电的3种形式单相触电(相电压)火线人体大地两相触电(线电压)火线人体零线电弧损害电弧是气体间隙被强电场击穿的一种现象人体干脆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火线)而发生的触电事故;称单相触电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危险!单相触电单相触电的分类电网中单相触电的几种形式1、中性点干脆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触电2、中性点不干脆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触电(电流经人体、其他两相对地阻抗(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构成)形成回路,IT系统)流过人体的电流Ib=UΦ/(Rb+R0)没问题啊!想想:为什么?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两相导体(火线和零线)而触电;称两相触电双线触电紧急!有更大电流(线电压)例子:间接接触触电定义: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俗称“碰壳”、“漏电”)其金属外壳或结构便带有电压,使人触电,称为间接接触触电。(1)接地故障电流入地点旁边地面电位分布(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由R=(ρ×L)/A知流散截面越小,流散电阻越大,由U=I×R可知电流入地点的电位最高,这个地方就越紧急。越中心电位越高,越远电位越低,离电流入地点20m以外的地面电位为零,称为“地”。(2)接触电压及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人体两个部位同时接触漏电设备的外壳和地面时,人体所承受的电位差。(与设备离接地点的远近有关)因接触电压作用而导致的触电现象称为接触电压触电(3)跨步电压及跨步电压触电定义: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四周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位差成跨步电压。U例:站在高压输电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死亡的缘由是()A、鸟是绝缘体不会触电B、鸟能耐很高的电压不会触电C、高压线外包有一层绝缘性能很强的材料D、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两爪间的电压很小三、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及一般缘由(一)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二)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三)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四)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五)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六)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七)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八)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四、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一)、快速脱离电源1、快速脱离低压电源1)切断电源2)割断电源线3)挑拉电源线4)拉开触电者2、快速脱离高压电源1)如有人在高压带电设备上触电,救援人员应带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电源开关;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落开关,以切断电源。与此同时,救援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留意自身与四周带电部分之间的平安距离。2)当有人在架空线路上触电时,救援人应尽快用电话通知当地电业部门快速停电,以备抢救;如触电发生在高压架空线杆塔上,又不能快速联系就近变电站(所)停电时,救援者可实行应急措施,即接受抛掷足够截面、适当长度的裸金属软导线,使电源线路短路,造成疼惜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3)假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在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且救援人员未实行平安措施(如穿绝缘靴等)前,不能接近断线点8~10m范围内,以防跨步电压伤人。(二)、简洁诊断1)视察呼吸存在与否。2)检查心跳存在与否。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

(三)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突然,合并运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细胞器官组织之朝气功能,其中以心脏与脑细胞对氧须要尤殷。(四)、心肺复苏操作步骤A:开放气道

保证气道的通畅,维持有效呼吸.B: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气道的通畅的前提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进行胸外按压,使心脏重新跳动..A

B

C的依次支配是符合呼吸、循环生理的,只有气道通畅,吹进的气体才能到达肺泡,连续吹气4次,可使肺泡得到充分扩张和通气,解除积存的二氧化碳,并使血氧合,接着心脏按压,可使氧合血带至全身。A、开放气道

将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当病人有外伤(如骨折等)时,要当心搬动,以免加重伤情。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可用仰头——抬颏(或托颌或托颈)法,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根、会厌堵塞气道口,方法是操作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右侧,左手置病人前额上用力后压,右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沿,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放开气道简洁诊断(看、听、试)B、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触电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抢救者将患者鼻孔闭紧,用双唇密封包住触电者的嘴,做两次全力吹气,同时用眼睛余光视察患者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首先深呼吸,然后吹气2秒再间隔2~3秒依次循环,保证每次胸部抬起;700-1000毫升/次,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接着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C、胸外心脏按压1、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3、下压3.5-4.5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骨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4、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用力匀整,每分钟按压100—120次,直至复原心跳呼吸。(五)、心肺复苏操作标准1)单人操作标准⑴先把触电者放平,头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正确人工吹气2次⑵然后进行单人正确胸外按压15次⑶再进行单人正确人工吹气2次⑷连续进行正确胸外按压15次,正确人工呼吸2次(既15:2)的四个循环2)双人操作标准⑴先把触电者放平,头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正确人工吹气2次⑵然后进行双人正确胸外按压5次⑶在进行单人正确人工吹气1次⑷连续进行正确胸外按压5次,正确人工呼吸1次(即5:1)的十二个循环(六)、复苏后的特征触电者救活以后,其特征表现为:能自主呼吸,心脏复原跳动,瞳孔缩小,颈动脉复原连续搏动。(五)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转院(见图2-1-9)与伤员好转后的处理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便利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须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