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基中大网络_第1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基中大网络_第2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基中大网络_第3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基中大网络_第4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基中大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第二节宫殿与坛庙

第三节古城与古长城

第四节陵墓

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故石桥第一节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一、古代建筑的几本特征1.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三种形式:(1)抬梁式: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主要结构形式。(2)穿斗式: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3)井干式:最原始而简单结构,主要在山区。2.庭院式族群布局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3.古代建筑的等级(1)屋顶大屋顶和飞腾的挑檐是我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外观特征。庑殿顶:故宫太和殿。歇山顶:天安门、故宫保和殿攒尖顶:悬山顶:又称挑山顶硬山顶:有风火墙卷棚顶:2.面阔以九五之尊象征帝王之尊。3.台基最高为须弥座台基。4.柱色金色级别最高,其次红色,最后黑色。5.门色皇宫门红色,一至三品官员为红色,四品以下为黑色。6.彩画和玺彩画(最高级)、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第二节宫殿和坛庙1.宫殿的布局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1)严格的中轴对称(2)左祖右社(3)前朝后寝2.宫殿的室外陈设(1)华表(2)石狮(3)日晷(4)嘉量(5)吉祥缸(6)鼎式香炉(7)铜龟、铜鹤3.中国现存著名宫殿(1)北京故宫:明清两代,24位皇帝。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2)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所建。东路:努尔哈赤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皇太极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和清宁宫;西路乾隆建的戏台、嘉荫堂、文嗍阁。(3)布达拉宫:松赞干布。中国现存坛庙1.北京太庙2.北京社稷堂:祭祀土地和粮食神3.天坛:礼制建筑规模最大,内有祈年殿和圜丘坛。4.地坛: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5.曲阜孔庙第三节古城与古长城我国现存的古城1.南京古城:城垣长33公里,为世界第一。聚宝门最大。2.西安古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长13.7公里。有城门18座。3.平遥古城:4.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族文化的唯一城镇。没有森严的城墙。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山海关:东北、华北咽喉之地,兵家必争之地。老龙头长城有“中华之魂”盛誉。嘉峪关:保存最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雄关”美名。第四节陵墓1.秦汉两代方上:秦始皇陵,汉茂陵2.唐代以山为陵:唐乾陵3.宋代回复“方上”:北宋陵4.明清两代“宝城宝顶”:明孝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陵古代帝陵(秦、宋、唐)古代帝陵的封土沿革秦汉唐代宋代明清方上以山为陵方上宝城宝顶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破坏和盗墓过呢?最大的破坏者就是西楚霸王。但是,破坏仅限于对地表建筑的破坏和烧毁。贯彻文物保护政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世界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文物,氧化、腐败只是下葬后的最初几年,后来微量的氧化,现在相当隐定了。若冒然打开,文物受到湿度、温度、风、光以及外界震动的影响,随即发生变化。发掘秦陵确有难度。发掘秦陵必须是“大揭顶”的,要取掉封土,才能发掘从民族尊重祖先的道德取向来说,也是不允许随意挖掘祖坟的。1234秦始皇陵中长期内不被挖掘的原因唐朝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有没有被破坏和盗墓过呢?(1)唐末黄巢起义军(2)五代耀州节度使温韬(3)国民党将军孙连仲(4)1958年修国道,被几位修路工人发现墓道口。几无完整的北宋陵

北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共有300余座陵墓,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巨大的陵墓群,几乎涵盖了北宋所有的皇帝,统称“七帝八陵”。著名大臣如寇准、包拯等人的陵墓也在其中。宋陵开创了几种设置陵区的先河,一个王朝的所有皇帝都葬在一处,反映了人间礼仪,体现了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皇家秩序,形成了理论严谨、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北宋末年,金在中原扶植的“大齐”皇帝刘麟曾对北宋皇陵进行大规模盗掘;金朝占据中原后,陵墓建筑彻底毁坏,珍宝被盗掘一空;元朝时候,陵区“尽犁为墟”。破坏最严重的南宋陵

南宋六陵,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公布),位于绍兴市皋埠镇攒宫山,有宋高宗等南宋六帝陵寝,占地2.25平方公里,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区。南宋自高宗赵构立朝至少帝赵昺投海,立九帝,经153年,而六陵中的六位皇帝相继在位时间连续148年,基本上是南宋历史的全部。宋六陵的营建史,其实就是一部南宋的兴衰史。历代帝陵多有被盗者,然宋六陵是历史上盗毁最为严重的帝陵之一。元初时,西僧杨琏真伽(西南地区唐兀族人)先后两次盗掘宋六陵,取陵寝中所葬之财物,陵中遗骨也被肆意污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宋六陵被盗事件。一个少数民族的和尚,为什么敢如此肆几无完整的宋陵北宋末年,金在中原扶植的“大齐”皇帝刘麟曾对北宋皇陵进行大规模盗掘;金朝占据中原后,陵墓建筑彻底毁坏,珍宝被盗掘一空;元朝时候,陵区“尽犁为墟”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命加以修耷,“禁人樵采”。清朝年间,又分民户看管,减免其赋税、劳役。元朝陵墓--唯一没被发现帝陵的朝代

元朝皇帝汉化最浅,很多皇帝连汉语也不会说,在兼任中国皇帝的同时也是全蒙古的大汗。其丧葬习俗依然保持蒙古特色。元朝皇帝死后,根据习俗,将一块圆木刨成两半,中间挖空,将皇帝尸体置于其中,外面用金条将两块圆木裹紧。用马车拉着这个独特的“棺木”在草原上狂奔,什么时候“棺木”掉下来了,就是其埋骨之地,简单深埋之后,用万马将附近踏平,然后军队封锁,等到第二年青草长出之后,再也找不到埋葬痕迹的时候,才解除封锁。埋葬时,带一头母骆驼及其子,将小骆驼杀死在埋骨之地,以后需要祭祀死去的皇帝时,带着这头母骆驼,什么时候母骆驼停下来哀嚎不走,什么地方就是埋骨之处。等到母骆驼死后,皇帝的埋骨之地就再也找不到了。包括成吉思汗的陵墓都是后来建的衣冠冢,里面并没有成吉思汗遗体。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古代帝陵(明、清)宝城宝顶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朱元璋长子朱标长孙朱允炆四子朱棣靖难之役明朝总共16任皇帝,其中朱元璋的明孝陵在南京,建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第七帝朱祁钰在明英宗复辟后杀害,以王的身份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目前只开放了定陵,其中崇桢帝的思陵被盗过。相比清陵,明十三陵保存完好,并没有被盗,其原因有:(1)大顺军李自成攻陷北京,但仅在北京停留41天即被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军队赶出北京;(2)清朝统治时期,为安抚汉民,更好统治国家,派兵驻守明十三陵;(3)为明陵,汉人陵墓,有“明亡无华夏”的说法,自盗汉人祖坟没人愿意干;(4)相比清陵,明陵地宫更深,达到近30米,而清陵一般在15米左右,增加了盗墓难度;(5)经过267年的清统治期,有关明陵的很多资料都没有了。清东陵和清西陵1、清世祖顺治,18年——满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痴情皇帝。2、清圣祖康熙,61年——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开创“康乾盛世”。3、清世宗雍正,13年——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扑朔迷离的皇帝。4、清高宗乾隆,60年——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中国最长寿的君王。5、清仁宗嘉庆,25年——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的皇帝。6、清宣宗道光,30年——节俭的皇帝。签订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7、清文宗咸丰,11年——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的“苦命”皇帝。8、清穆宗同治,13年——傀儡皇帝,清朝最短命的皇帝。(慈禧专权)9、清德宗光绪,34年——年轻发奋、力图改革的开明皇帝。(慈禧专权)10、清恭宗宣统,3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清东陵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营建的陵寝,基本因袭了明陵规制。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内,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清东陵清西陵雍正泰陵光绪崇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