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车镇金岭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参考答案:C2.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参考答案:B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点睛:“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3.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A.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参考答案:D由表格内容看出,上海与武汉对近代西方科技的吸收时间是不同的,由于中国对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吸收的不充分,这导致了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的特点,D项正确;A项错在“民族资本主导”的说法,民族资本在近代中国力量弱小,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应是洋务派主导,排除A;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是列举了部分科技出现的时间,无法说明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C错误。4.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参考答案:D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参考答案:D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此题应选择A项。根据以上分析,BCD项均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丑条约》7.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的这次深圳、珠海之行,主要解决了(
)A、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B、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问题C、祖国统一的方式问题
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参考答案:D8.《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这说明《物种起源》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参考答案:D【详解】牛顿力学体系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排除A;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排除B;《物种起源》否定了神创论,但没有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排除C;由“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可见《物种起源》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D。9.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参考答案:D10.清朝有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A正确,B错误;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是关于地方如何管理的问题,排除CD。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11.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称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参考答案:A略12.赵翼认为:“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他否认了(
)
①宋朝政治腐败,皇帝苟且偷安②军民抗金才使南宋偏安一隅③宋朝投降派排挤、迫害主战派而占上风④宋朝军队曾取得澶洲和郾城等大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1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参考答案:B【详解】“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意为:由上天决定事情就会社会安定,由人决定的事情就会引起纷争;一件事情交给上天去决定,纷争才不会产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把先天决定的血缘关系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符合材料中王国维的评述,B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与天子决策的关系,D选项排除。14.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提高了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B15.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B.英、法、美三国都参加了会议
C.是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组成部分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参考答案:A1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参考答案:D17.右下图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是A.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B.兼具规矩和放纵,雅俗共赏
C.笔画详备,结构严谨
D.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参考答案:B18.1987年底,在苏联各类“非正式组织”达3万多个,到1989年2月,发展到了6万多个,成员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跨地区代表团”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在苏联议会中出现。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改造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A.雅典民主政治改革不彻底 B.雅典按财产多寡定公民等级C.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参考答案:考点:4A: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解答:柏拉图强调国家应该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而把政府交托给他们,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是最能够理解永恒的善的人,他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雅典道德沦丧,故C项正确;材料与雅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柏拉图不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期,故B项错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20.《金陵瞭望》针对某一事件评论道:“它展示了中国雄厚的国家实力,从更长远的时间跨度来看,只有那些经济最强盛、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才能延续人类畅游宇宙的永恒梦想。”材料中所指的事件A.是改革开放后航天领域新突破B.表明中国的空间技术已走到了欧美的前面C.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D.使中国的核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它展示了中国雄厚的国家实力”“只有那些经济最强盛、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才能延续人类畅游宇宙的永恒梦想”可知,材料所指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取得成功,A项符合题意。该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走到了欧美的前面”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项错误。载人航天与核技术无关,D项错误。21.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A.梭伦改革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参考答案:D考察孝文帝改革。A项是雅典内部进行的一场民主化改革;B项与C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生产关系领域的改革。A、B、C三者均未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孝文帝改革前的439年,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符合恩格斯所说的“征服”。故应选D。22.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警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俄国布尔什维克已经革命成功,德国的革命烈火正在熊熊燃烧,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那边去!”劳合·乔治的真实用意是A.吞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B.制裁甚至肢解德国C.扩大影响力,称霸世界D.维持欧洲大陆均衡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依据材料可知,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真实目的是防止法国等国家力量过大,维持欧洲大陆的均衡,从而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维护英国的霸主地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22年2月6日《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别由英、法、日、澳以委任统治的形式进行瓜分,与材料中英国的意图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英国以避免德国倒向苏俄为理由,反对过分削弱德国;C选项错误,英国早已是世界霸主,不是此时期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3.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参考答案:C2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参考答案:B25.明清时期,“在朝廷大力推广儒教的同时,一种生动的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口口中逐渐成型了。”材料中的“口口”是指:A、乡村
B、城市
C、宫廷
D、行省参考答案:B2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项与材料无关。B项倡导理性是启蒙运动。D项“灵魂获救”没有体现。材料中财主因酒后亵渎耶稣获刑,却因贿赂获释,说明教会的禁欲与腐败,因此,正确答案是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27.《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主张国君以德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法律的实施,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强调的是对法律执行者即执法者的素质对实施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2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材料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参考答案:D罗马法。“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因此选D.29.号称“洋务第一流人才”的丁日昌曾主张:“西学除船械一切必须效法西洋外,其余人心、风俗、察吏、安民,仍当循我规模,加以实意。”由此可见A.洋务派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
B.戊戌变法确实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C.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D.君主专制在当时仍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参考答案:B戊戌变法。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主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环境中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认识到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能救中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故本题选B项。30.“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参考答案:D【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1983年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2018年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资料央视网材料三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直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标志:浦东的开发开放。(2)主要标志:南方谈话、十四大;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主要原因:政府主流媒体的推动;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关系:春晚反映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丰富春晚内涵。【详解】第(1)问,“改革措施”,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浦东的开发开放。第(2)问,“主要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得出1992年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重大突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3)问,“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直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主流媒体的推动、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概括。“关系”,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春晚反映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丰富春晚内涵两个方面回答。32.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材料三、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1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1分)参考答案:答案:(1)新特点:过度消费;追透时髦;违礼逾制。(3分)“世异”: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1分)(2)规定: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2分)因素: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3分)(3)移植性指;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变异性指: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任一例2分)(4)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任l点,1分)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33.为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变化过程,某研究者收集了以下史料:史料一:(注释:①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
- 地震观测仪器检测规范 地震烈度仪
- 2025年标准清洁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电子专用设备电路分析与设计考核试卷
- 经纪人如何进行艺人心理辅导考核试卷
- 竹浆在纸质食品包装安全性研究考核试卷
- 橡胶管材在农业喷雾器中的耐化学性能考核试卷
- 电机在家用电器中的角色考核试卷
- 航标器材在海底管线保护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在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应用探索考核试卷
-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职员考试真题2024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 英语高考3500词带音标
-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框架结构柱、梁板模板安装技术交底
- 呼吸衰竭临床表现及鉴别诊疗精编ppt
- 自然辩证法(2023修订版)课后思考题
- 《大学物理》说课课件
- CJJ 63-2018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