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一、基础(2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口口口口口口口,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深林人不知,口口口口口。(王维《竹里馆》)(1分)《木兰诗》中强调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默写吴均的《山中杂诗》。(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enshengdingfei(▲)。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wUhui(▲)和耻辱。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zhongzhang(▲)着,声音是低哑的。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iqu(▲)险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从下面A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从B组中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表达爱国思想情感的话。(80字之内)(3分)哺育澎湃懊悔炽痛延绵不仅 而且只要 就答:▲5、 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答题。(4分)【A】(记者讲述):当我们来到甘肃白银地区之后,就往黄河岸边行进。当时有一家有色金属公司往黄河的一条支流——东大沟排污,我们想找到排污口,但无法过去。当时那家公司正在排污水,东大沟里一会儿漂出黄色的水,一会儿漂出绿色的水。我们当场做了一个水样,检测发现,水中汞和铅都严重超标。【B】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1)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主要信息。(2分)答:▲(2)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为综合治理黄河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建议。(2分)答:▲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 孙权劝学(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B.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D.士别三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蒙辞以军中多务。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词句填空。(2分)文中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可能性的句子是“▲”,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现身说法的句子是“▲”。间接体现吕蒙学习取得很大进步的句子是“▲”。下列各项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叙事简练,详略得宜。详写孙权如何劝学,略写吕蒙如何好学,才略是如何长进的。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本文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二) 最后一课(节选)(11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为什么“惨白”起来?(4分)答:▲选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下面说法有误的是(▲)(3分)小说精心运用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表明他在国土沦陷之前坚持上好最后一课。文章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作品主题。小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小弗郎士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心理变化,表现法国人民的民族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三)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14分)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脸盆。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应享一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答:▲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答:(1)▲(2)▲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答:▲(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答:▲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作者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四)(5分)阅读《童年》节选文段,回答有关问题。姥爷猛地冲了进来,扑向姥姥,挥手就是一巴掌,甩着打疼的手叫喊:“臭老婆子,不该说的不许说。”“老混蛋!”姥姥安详地说,“我要说,我不说别的,你所有的想法,凡是我知道的,我都说给他听!”他向她扑了过去,抡起拳头没命地打。姥姥躲也不躲,说:“打吧!打吧!打吧!”我从炕上捡起枕头,从炉子上拿起皮靴,没命地向姥爷砸去。可他没注意我扔东西,正忙着踢摔倒在地上的姥姥。水桶把姥爷绊倒了,他跳起来破口大骂,最后恶狠狠地向四周看了看,回他住的顶楼去了。姥姥吃力地站起来,哼哼唧唧地坐在长凳子上,慢慢地整理凌乱的头发。我从床上跳了下来,她气乎乎地说:“把东西捡起来!好主意啊,扔枕头!”“记住,不关你的事,那个老鬼发一阵疯也就完了!”她说着说着突然“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快,快,过来看看!”我把头发分开,发现一根发针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头皮,我使劲把它拔了出来,可又发现了一根。联系上下文说说外祖父为何毒打外祖母?(2分)答:▲本选文可以看出外祖父、外祖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联系整篇小说的内容说说外祖父和外祖母各是怎样的人?(3分)答:▲三、作文(40分)题目: 让我陶醉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朗读、语文课、打篮球、听歌、跳舞”等词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附加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司马温公:司马光。下帏绝编:下帏,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帏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分)答:(1)患(▲)(2)迨(▲)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2分)答:▲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夜发清溪向三峡。(2)明月来相照。(3)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人声鼎沸,污秽,肿胀,崎岖D4.略(1)示例:黄河严重的工业污染,导致黄河水质变差,大量的鱼类被毒死。(2)示例:1、对工业排污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2、制定严厉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法;3、真正意义上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B(A“推辞”/“告别”;B“只是”;C“了解”/“看见”;D“日子”/“每天”)吕蒙用军中事务多(的理由)来推辞(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不是从正面表现,而是从侧面表现。)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德语要代替法语,从此将告别祖国语言,这对韩麦尔先生是沉重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动作、神态、语言作用:表现韩麦尔先生面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B13.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2)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2分)(D)外祖父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祖父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