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尺度问题_第1页
高考地理尺度问题_第2页
高考地理尺度问题_第3页
高考地理尺度问题_第4页
高考地理尺度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题中的尺度问题————市县中学高中阶段的地理思想:尺度(时间、空间),整体性与差异性(要素与联系),区位(位置与联系),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一、高考地理的空间尺度空间范围的大小决定了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问题,大范围更多的从整体性(一般性)认识问题,小范围更多的从差异性(特殊性)认识问题。大尺度范围:几千公里→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中尺度范围:几百公里→洋流、海陆和地形小尺度范围:几十公里→地形、河湖、热岛效应小尺度区域气候差异:下垫面(湖泊、裸地)、地形、人为因素(热岛等)大尺度区域气候差异: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中等尺度区域:结合考虑1.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侵蚀一搬运作用 B.搬运一堆积作用C.风化一侵蚀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A三峡建成后,三峡大坝下游100多公里范围内流速加快(小尺度),加剧对河岸的冲刷和河堤的破坏。整个河流下游总体流速却是变慢的,加剧了河床的淤积。(大尺度)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4题。2.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BCD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5~6题。5.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为因素BC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7~9题。7.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C.地形 D.大气环流8.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第7题此区域可以理解为中小尺度,因此该区域年均温分布主要考虑BC,而B整个岛屿处在海洋之中,这一因素又得以排除,从等温线呈闭合状可推导出东部有山地。第8题该区域四地降水主要还是考虑地形的影响,由于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因此③地降水最多。而①②④均位于背风坡,这时候再比较三地冬季的降水量,冬季均可受西北季风影响,①处位于沿海抬升作用最弱。CA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7~9题。9.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首先排除③因为年均温太低。④排除处于热带。①、②按理均可生长樟树,但①②主要考虑地形,①处为沿海平原是农耕区。②处为山区樟树最集中。B10.(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答: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范围几百公里,属于中等尺度。二、高考地理的时间尺度时间尺度的思想可以更好的让我们考虑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动静状况反映哪一种因素在起作用。动态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较短的时间尺度要侧重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人为因素)。静态的变化不大的侧重考虑自然区位因素。通常按照地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所影响的时间长短可划分出长时间、中时间和短时间因素。长时间一般指几年甚至更长,如影响气温因素中的全球气候变暖;中时间一般指几个月,如影响气温因素中的冬季风或夏季风活动;短时间一般指几天甚至更短,如影响气温因素中的天气状况。尺度的长短是相对的,如针对气候的变化:几十年属于小时间尺度(人类活动),几万年才算长时间尺度。如对某地实时气温的分析既要考虑短时间的特殊天气状况,又要考虑长时间和中时间的地理背景。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第1题。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A此段移民人数总体没有发生变化而移民占总人口比例却大幅度下降,因此推断总人口应呈增长态势。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3。2、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CD3、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4.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