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教学建议: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对本单元知识的考查不是放在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而是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常以填空题、计算题出现,试题难度不大,但比较抽象,重在考查知识的应用。一、复习目标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元素、离子、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2.加深理解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物质之间的关系;3.理解化学式的涵义以及根据化学式标出化合价,已知化合价写出化学式;4.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5.使学生学会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和元素周期表;6.通过复习,使其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二、复习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的符号和化学式以及有关计算。三、复习难点复习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四、知识结构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组成构成元素周期表简介分子原子离子表示符号化学式质量表示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结构示意图质量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阳离子阴离子构成分裂得失电子得失电子定义存在意义写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符号五、复习建议(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
本单元抽象概念较多,像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化合价等。这些抽象概念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中没有适当的生长点,难以被学生同化,引起学生认知结构的修改或重组,以适应新的认知情境。为了使学生顺应新的认知情境,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从一个认知平衡走向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认知平衡,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影视录像等,加强直观教学,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形象思维强化认识的表象,从而推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形成了抽象概念以后,要加强运用,把抽象概念演绎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使抽象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
由于本单元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不够,一开始就采用探究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但若采用“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有意义接受”式教学方式。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唤起学生的兴趣,可用不同的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教学中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备和教材以及情境对讲授内容作灵活处理。这样,既发扬了接受学习信息密度大,教学效率高的优势,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本单元的活动与探究基本上是调查、资料分析、寻找规律式的,可以作为“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三)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互补
本单元知识从类型上讲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这些内容是需要学习者进行记忆,独立思考,尝试运用,进行一定量的独立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合作交流。要让学生在合作中明白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因此,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四)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配合由于本单元化学用语方面的知识点多,基本概念多,理论不系统也不可能很严谨,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一方面充分发挥“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在教学效率方面的优势,并选准内容适当进行探究学习。对于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生动的比喻和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包括教师的语言直观),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一是分散难点(在化学课一开始就注意化学用语的教学,让学生逐渐熟悉,自然记住,到学习本课题时,已经认识并记住了一些化学用语,以减轻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的记忆负担),讲练结合,逐步记忆;二是组织好与化学用语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把学习活动向课外拓展。从教的方面讲,教师可以制作专题教学网站,利用电子邮件、BBS论坛、化合价歌谣或快板、组织化学晚会等,拓宽与学生互动的时空;从学的方面说,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利用电子邮件、BBS论坛、PPT演示文稿等,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实现多向互动形式的拓展和本质的深化。六、复习案例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构成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知道原子构成及各粒子数的等量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2.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梳理辨析元素、原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把握化合价、化学式之间的相互关系;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5.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符号及化学式2.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教学流程设计问题与教学设计学案与导学设计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如图是水分解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1.组成:水由____________组成;2.构成:水分子由____________构成,1个水分子由______构成;3.变化:化学变化中______可分,________不可分;4.分类:水是_______(单质或化合物);从知识回顾进入本节内容复习要点回顾与交流【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和离子的形成】问题1:原子的构成问题2:原子内微粒之间的电性及数量关系问题3: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如何运动的问题4:原子质量的评价【知识点2元素及元素周期表】问题1:为什么要引入元素的定义,其本质是什么问题2:元素与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问题3: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和结构认识【知识点3化合价与化学式】问题1:化合价的规则问题2:化合价规则应用【小组合议】学生把自我诊断阶段生成的问题在活动小组内讨论解决,并把自己拟定的知识框架在活动小组内展示,比较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选出较好的一份在班内参评。【班级交流】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班内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尽量由学生自主解决。【信息共享】学生点评1.找出成功之处2.找出不足之处定位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投影、板书展现这些知识间的关系【板书设计】智能应用1.构成物质的微粒例1关于氧气和铁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由氧元素、铁元素构成B.分别由氧分子、铁原子构成C.分别由氧原子、铁原子构成D.分别由氧分子、铁分子的构成例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得到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中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 D.氧化物2.微粒的构成例1在下列微粒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属于同种元素的有。123456通过以上各图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⑴⑵例2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微粒A.一定是阳离子B.一定是阴离子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无法确定3.化学式例1蔗糖(C6H12O6)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品,它是由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例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分数为16%,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蛋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化学式为C5H11O2NS,求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合格奶粉的质量标准为:每100克奶粉中含蛋白质约1.8g,现测得某奶粗含有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0.5g,这种蛋白质是否合格。[答案](1)9.4% (2)不合格4.化合价例1有5种物质按下列顺序排列:①X;②Cl2;③HClO;④KClO3;⑤KClO4。根据它们这种排列的规律,X应该是A.HClO3 B.NaClC.Cl2O7D.Cl2O3[答案]B。[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形成物质时用“构成”表示,元素是宏观概念,形成物质时,用“组成”来表示,故A不正确。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故C、D不正确。[答案]B。[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可能由物质组成。[答案]C。[习题]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铁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水由构成,氧气由构成。2.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铁酱油”、“高钙奶粉”、“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氟是指()A.元素 B.原子C.分子 D.单质[简析]原子是不带电荷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与核内电荷数相同,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少于核内质子数(即原子核的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多于核内质子数(即原子核电荷数)。[简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子,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可能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也可能由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而形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因此无法确定。[习题]1.区别元素的种类依据是()A.原子核内的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外的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下表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一组原子是()原子种类甲乙丙丁戊质子数66689中子数67888A.甲、乙和丙 B.丙、丁和戊C.甲、丙和丁 D.乙、丙和戊[简析]从化学式知道,蔗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6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根据C、H、O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出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简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物质是以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X、物质[习题]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保持不变)。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种元素组成,其中Y元素呈价,YmOn的化学式是。[答案]1.四;+3;Y2O3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A.海水、水银B.不锈钢菜刀、铁矿石C.干冰、冰水混合物D.石墨、氧化铁3.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请你判断下列物质的运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B.从空气中分离制氧气C.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菜刀保管不慎生成铁锈二、填空题:4.从宏观上看,水是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三、实验、简答题: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2)实验Ⅱ(如下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贺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黄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石嘴山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辽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遂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黄山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漳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绥化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中介代理合同范文
- 2025年长春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物业安保服务项目投标服务方案(纯方案-)
- 第24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WMO省级测评五年级试卷【含答案】
-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件 廉耻
- 偏瘫患者的护理
- 房屋租赁培训课件
- 祠堂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说课稿
- 动画类职业规划书
- 债务转移二方协议书
- 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护理查房
- 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