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_第1页
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_第2页
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_第3页
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_第4页
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薇《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小雅》1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经》的思想内容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

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

《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总集。内容:形式:手法4

作品背景这首诗选自《诗经·

小雅》。雅诗为什么分大小,历来有不同说法。据余冠英说:“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另外,大雅多用于朝会宴享,小雅多用于个人抒情。这首诗产生于什么时代,也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在周文王时,或认为在周懿王时,或认为是周宣王时。作品背景5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第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6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耐。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7为什么戍役难归?远离家园—猃狁之患;戍地不定—战事频频;无暇休整—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猃狁之故”。对于猃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为什么戍役难归?8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忧愤之情)

9第四、五章,是诗的第二层,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其情调,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昂扬之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第四、五章,是诗的第二层,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彼尔维何10戍边生活戍边生活11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12戍边戍边13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5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伤悲之情)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第六章17一、真的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第一,春天出发,冬天归来。第二,以“杨柳依依”隐喻他为保家卫国而出征,感到兴奋、喜悦,以“雨雪霏霏”隐喻他历经战争灾难归来时,内心痛苦、哀伤。一、真的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吗?

“昔我往矣,杨柳依18第三,离家出征时高兴,战后回家时悲痛。第四,“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感觉情调的强烈对比,显示他去时和来时的心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造成这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诗的主题思想所在。第三,离家出征时高兴,战后回家时悲痛。19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家乡了,他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是简单的悲哀。《古诗十九首》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家乡了,他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20二、战争:难以言说的灾难和痛苦这首诗所表露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

1、战争给人们,特别是给下层民众带来的种种灾难和痛苦;

2、下层士兵对战争的厌倦;

3、人们对侵扰者的愤恨;

4、对反抗入侵、保卫家国的自豪感;

5、对等级悬差的不满

6、强烈的思乡之情总之,《采薇》是对战争内涵多元复杂性的真实反映,而基于人性自然感受的厌战情绪,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则是贯穿其中的主导思想。二、战争:难以言说的灾难和痛苦21课堂小结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课堂小结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22采薇《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小雅》23采薇-优秀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4《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经》的思想内容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

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

《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总集。内容:形式:手法26

作品背景这首诗选自《诗经·

小雅》。雅诗为什么分大小,历来有不同说法。据余冠英说:“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另外,大雅多用于朝会宴享,小雅多用于个人抒情。这首诗产生于什么时代,也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在周文王时,或认为在周懿王时,或认为是周宣王时。作品背景27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第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28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耐。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29为什么戍役难归?远离家园—猃狁之患;戍地不定—战事频频;无暇休整—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猃狁之故”。对于猃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为什么戍役难归?30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忧愤之情)

31第四、五章,是诗的第二层,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其情调,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昂扬之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第四、五章,是诗的第二层,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彼尔维何32戍边生活戍边生活33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34戍边戍边35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3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3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伤悲之情)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第六章39一、真的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第一,春天出发,冬天归来。第二,以“杨柳依依”隐喻他为保家卫国而出征,感到兴奋、喜悦,以“雨雪霏霏”隐喻他历经战争灾难归来时,内心痛苦、哀伤。一、真的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吗?

“昔我往矣,杨柳依40第三,离家出征时高兴,战后回家时悲痛。第四,“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感觉情调的强烈对比,显示他去时和来时的心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造成这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诗的主题思想所在。第三,离家出征时高兴,战后回家时悲痛。41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家乡了,他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是简单的悲哀。《古诗十九首》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家乡了,他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42二、战争:难以言说的灾难和痛苦这首诗所表露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

1、战争给人们,特别是给下层民众带来的种种灾难和痛苦;

2、下层士兵对战争的厌倦;

3、人们对侵扰者的愤恨;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