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2017年的最新数据当中印度人口增加到13.26亿人,而中国人口为13.7亿,相比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在不久之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1~2题.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无法确定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1.B2.A解析第1题,印度人口还在快速增长,说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和人们生育意愿较高会影响出生率,导致出生率较高。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2017·安徽亳州质检)1949年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A.中学老师 B.建筑设计师C.外科医生 D.家政护理人员答案3。D4。D解析第3题,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在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所以D正确。第4题,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所以D正确。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A.1970年 B.1985年C.2005年 D.2013年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人口迁移 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 D.鼓励生育答案5。B6.D解析第5题,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人口数量停止增长.根据图中信息分析,1985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零,故此前人口数量一直增加,至1985年达到最高值;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第6题,目前该国人口为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应该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
(2017·辽宁铁岭联考)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是“我国2001~2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读图完成7~8题。7.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8.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A.2020年 B.2040年C.2060年 D.2075年答案7。A8.B解析第7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A正确.第8题,老龄化程度指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看代表城市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曲线相交于2040年,之后城市人口老龄化曲线高于农村,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2040年,B正确。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9~10题.9.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0.“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9。C10.A解析第9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房和荒地现象,该现象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由城市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于农村造成的。城市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自然环境不如乡村好;农村面积大,人均居住面积一般较城市大;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城市高一些。第10题,由上题解析可知,农村空心化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不能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会造成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答案11。D12.A解析第1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人口迁移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第12题,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从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育龄人口)相关性最明显。
(2017·湖南常德月考)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3~14题.1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A.aB.bC.cD.d1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B.b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C.c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D.d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答案13。C14。C解析第13题,如果不受人口迁移影响,某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中的各年龄段的比重(正常情况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少)以及男女性别比重相差不会太明显,而a、b城市中20岁人口比重、d城市中20~50岁的男性人口比重都很不协调,故受人口迁移影响较大,所以正确答案为C。第14题,a城市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故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b城市中20岁左右人口比重非常大,说明其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d城市中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偏大,而女性人口比重较小,故需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就业比例.而c城市青少年儿童比重较大,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故不正确的是C。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回答15~16题.15.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A.2025年 B.2050年C.2075年 D.2125年16.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无影响答案15。B16.C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为100亿,人口突破警戒值,故答案选B项。第16题,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呈正相关,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A错误。科技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科技越发达,人们能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B错误。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正确。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D错误。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17.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18.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C.资源(土地、水等) D.科技水平答案17.B18。C解析第17题,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生活消费水平很高,环境人口容量理论上应该很小,但是由于重视发展科技,科技发展水平高,所以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日本气候条件虽然优越,但气候不是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8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高,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源(土地、水等)往往会成为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2017·山东十二校联考)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①和④ B.②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20.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答案19.C20。C解析第19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判读,并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判读即可.第20题,根据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最低的区域为西部山区,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潜力较高,A错误。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相关,B错误。③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C正确.④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D错误。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1.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13分)面积(104km2)人口数(万)出生率(%)死亡率(%)人均GDP(美元)≥65岁人口所占比重1995年2005年A28300025002.30.810006%B1。6150020000。91。1500011%(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其死亡率比A地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 B.经济C.家庭婚姻 D.求学(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4)简述人口迁移可能对迁入地带来的影响。答案(1)-0。2现代型老年人口比重大(2)B(3)A(4)有利:①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②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流入;③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解析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计算出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再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原因,经济原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多子多福”观念较深的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材料一《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材料二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第1位人口流出地第2位人口流出地第3位人口流出地第4位人口流出地第5位人口流出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配置服务设施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答案(1)C(2)B(3)C(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队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会促进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同时会造成迁入区资源、环境负担加重.第(2)(3)题,由表可知,四川省人口流入量居全国第5位,同时也有大量人口流出。依据M省人口流入来源可确定为山东省。第(4)题,注意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23.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2)根据材料判断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从2014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3)2000~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减小趋势,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解析(1)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2)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重图中看出,2013年后,15~64岁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重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3)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65岁的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并分析原因。(3)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沪、苏、津、粤。原因:①实行计划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毛笔知识技巧培训课件
- 2025届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孩子三年级数学试卷
- 广州小学数学试卷
- 广州中考答案数学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增强现实AR在数字营销中的应用与实践策略
- 江苏七下月考数学试卷
- 提升学习动力学生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
- 教辅软件政策制定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 医院品管圈图表升级版
- 2024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与参考答案(10套)
- JJF 1610-2017电动、气动扭矩扳子校准规范
- GB/T 7543-2020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 1796.5-2016轮胎气门嘴第5部分:大芯腔气门嘴
- GB/T 1094.11-2022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 公务员考试之图形推理课件
- 催收投诉防控预警处理流程(含投诉预警报备台账)
-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课件
- 机械设备供货、培训及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