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脉的守望者7-14光明日报头版头条_第1页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7-14光明日报头版头条_第2页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7-14光明日报头版头条_第3页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7-14光明日报头版头条_第4页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7-14光明日报头版头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文化学者徐重庆的故事作者:本报记者严红枫叶辉《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4日

01版

初中学历,没有职称,凭什么被高校聘为顾问,指导教授的研究?

一个退休职工,凭什么使一个个文化名人视其为知己,甚至将价值逾亿元的私人藏品捐出委托他处理?

徐重庆,浙江省湖州市电影公司退休职工,一个文化学者的传奇。

自学成才的文化学者

初夏时节,记者专程赴湖州采访徐重庆。然而很不幸,老人已中风,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湖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宋捷告诉记者,在湖州文化界,一提“先生”,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先生”是徐重庆的专有称谓。

湖州人对徐重庆的崇敬,源于他为这座古城文化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今年71岁的徐重庆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16岁入湖州电影公司,因喜欢读书和结交读书人,“文革”期间被打成莫须有的“裴多菲俱乐部”成员,受到批判。

虽然仅有初中学历,但徐重庆曾师从赵景深、孙席珍、黄源等现代文学大家,自学成才。他一直单身,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钻研学问上。他在国内外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出版了专著,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的创会会员。

湖州晚报高级记者汤建驰与徐重庆相识相知30多年,写过大量有关徐重庆的报道。他说,徐重庆治学严谨、考据扎实,20世纪80年代末,徐重庆在《香港文学》《读者良友》《广角镜》等港台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以大量的史实论证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组诗《毁家诗纪》里涉及的人与事完全是臆造,全属子虚乌有,应还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清白。徐重庆发表的《郁达夫移家杭州的原因》《我所知道的诗人刘延陵》《新发现的徐志摩佚文(阿嘤)》等都有独特见解,自成一说,为学术界所瞩目。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陈松源说,徐重庆是一个痴迷的历史挖掘者,对湖州感情深厚,凡有关湖州的文史内容,他都不遗余力地挖掘。徐重庆为繁荣湖州文化做了大量工作,譬如他与国内外文化名人有着广泛的联系,茅盾、刘海粟、章克标等名人都因徐重庆的关系为湖州题词。

汤建驰说,徐重庆与茅盾、俞平伯、叶圣陶、钱君匋等社会名流交往频繁,彼此非常信任,他因此有机会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史料,如与郁达夫妻子王映霞通信逾千封。王映霞写《阔别星洲四十年》一书缺资料写信求援,徐重庆不但自己提供资料,还联系郁达夫同事友人,使王映霞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料。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文学部教授、郁达夫研究专家铃木正夫通过王映霞认识徐重庆。1985年郁达夫殉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浙江富阳举行,铃木未获邀请,遂向徐重庆求援,徐重庆多方联系,最后通过浙江省文联主席黄源发出邀请。铃木在活动中做了《郁达夫被害真相》报告,揭开了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真相,引起震动。

汤建驰说,徐重庆与许多文化名人联系密切,他珍藏有刘延陵、赵元任等名人的信札手迹,有徐志摩亲手设计的拜年片、艺术家钱君匋订婚的请柬、戏剧家李健吾在法国祝贺朋友结婚的明信片,有茅盾、李何林、黄源、赵萝蕤、胡道静、汪静之、王瑶、郑逸梅、范用、刘海粟、姜东舒等国内外知名人士近千种签名赠本,这些藏品为研究现代文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为了却大师遗愿而努力

在湖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记者观看了“馆藏明清家具展”。馆长潘林荣介绍,展出的23件以黄花梨为主的古家具非常珍贵,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8件。

“没有徐重庆,这批珍宝就不会归属湖州。”宋捷说。这批珍宝是陈梦家和夫人赵萝蕤的旧藏。

陈梦家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有“中国古家具收藏第一人”之美誉,赵萝蕤是湖州德清人,是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这对学界闻名的神仙眷侣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集明清古家具,藏品多为珍品。陈梦家一直认为,文物应归属国家。“文革”期间,陈梦家因不堪侮辱自杀,赵萝蕤一度精神失常。一代大师的意愿成了遗愿。

“文革”后,陈梦家的冤案得以平反,赵萝蕤也回到北大执教。

徐重庆与赵萝蕤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交往中,他深感赵氏家族是湖州重要的文化资源。赵萝蕤之父赵紫宸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1948年担任普世基督教协进会成立大会主席。

为此,徐重庆建议在湖州建赵紫宸纪念馆。赵萝蕤和赵景心姐弟1992年赴湖州与徐重庆面洽此事,并全权委托他协调各方关系。建一个纪念馆谈何容易,要办审批手续,要地要钱要物,徐重庆与赵家非亲非故,干卿何事?但他却责无旁贷,四处奔波。1998年赵萝蕤去世,临终托付赵景心:遇重要事可与徐重庆商量。

赵萝蕤去世后,徐重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于于2006年在湖州师范学院内建成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

赵萝蕤去世后,所有古家具转由赵景心收藏。赵景心膝下无子女,遂立下遗嘱:所有财产包括古家具全部捐给社会。

2000年,赵景心将姐姐、姐夫收藏的26件古家具捐给上海博物馆。

留下的23件,他曾委托北京嘉德拍卖行估价9000万元准备拍卖后将钱捐出,许多机构和藏家都愿出巨资收藏。但他担心,藏品一旦拍卖就会被藏家瓜分,犹豫中,他想起了姐姐的托付。

2012年10月底,赵景心电讯徐重庆征求对这批家具的处理意见,徐重庆建议捐给家乡,由湖州市博物馆收藏。同时还建议在湖州建赵氏墓园,让赵紫宸、赵萝蕤魂归故里。

此后,湖州、北京函电频驰,反复协商之后,2012年12月20日晚,赵景心电告徐重庆,23件明清古家具悉数捐给湖州市,此事全权委托徐重庆来处理!

而今湖州市博物馆专门在二楼辟出500多平方米展厅展示这些珍宝,一件件黄花梨、紫檀家具凝聚着一代大师的爱国情怀。大师远去,薪尽火传,留给后人的是不灭的精神火种。没有徐重庆,后人何以能在此一饱眼福!

守护了半个多世纪的珍宝终于有了归宿。赵景心对徐重庆说:“完成了父亲、姐姐与姐夫的遗愿,心上最大的一件事终于落实了!”

2013年9月17日,徐重庆捧着赵紫宸、赵萝蕤的骨灰从北京回到湖州,湖州枫树岭陵园内“紫宸园”落成了……

以一人之力引进四个博物馆

“因为徐重庆的关系,湖州用接受乡贤的捐赠建了4个博物馆。”宋捷说。

引进一个馆,徐重庆身上要扒一层皮,四处奔跑,八方沟通,这种出钱出力费精神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为何非得一再去做?徐重庆认为,只要有利于湖州的文化事业,就该不遗余力。

沈行楹联艺术馆,就是因为徐重庆才得以落户湖州的。

沈行又名沈左尧,中国科协研究员,精通书画、楹联、篆刻,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等大师对他的篆刻都评价甚高,郭沫若、黄苗子、丰子恺等文化名人都曾请他治印。

沈行出生在浙江海宁,偶然的机缘使他获知自己祖籍在湖州,从此产生了回乡寻根之念。经朋友介绍,他找到了徐重庆。2004年,沈行与徐重庆相识于湖州,两人一见如故,徐重庆的精心安排使他感动。他向徐重庆透露,自己毕生收藏1000多件藏品,其中包括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大师的作品,还有自己创作的书画、篆刻作品百余件。彼时,已年逾八旬的沈行欲将毕生藏品捐给社会,却没有合适的捐献地。

“何不捐给家乡!”徐重庆提议。

沈老与湖州本无太多关系,却因徐重庆认了真。徐重庆开始为筹建博物馆而奔走。

3年时光,博物馆雏形乍现,沈老决定:将价值上亿元的藏品捐给湖州。这一决定,多半是为徐重庆作出的。

2007年春,沈行楹联艺术馆开馆,沈老亲赴仪式。

同年秋,沈老在京病逝,其骨灰亦遵遗嘱安葬湖州。

与沈行不同,“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是包畹蓉为徐重庆的名声所吸引,主动找到徐重庆请求捐献藏品的。

包畹蓉,湖州人,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入室弟子,上海非遗项目京剧服饰制作技艺代表人物。他解放初曾在上海创办京剧团,痴迷京剧服饰研制和收藏,曾变卖家产收藏服饰精品,上海奉贤区建有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该馆被列入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

但他家还有上千件藏品,包括梅兰芳、荀慧生、俞振飞、黄桂秋等名家的京剧服饰。许多藏家甚至日本某大学都看中了他的藏品,愿出高价购买,均遭拒。他辗转找到徐重庆,愿向家乡捐赠藏品。

徐重庆当然竭尽己能,鼎力相助。

2012年9月,“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开馆,300多件京剧服饰中有俞振飞的粉大靠、荀慧生的梅红袄、黄桂秋的粉红宫装与大红旗袍,还有包畹蓉个人花巨资历时3年制作的全金蟒袍、包家祖传的“百佛袈裟”等稀世珍宝。

四个馆,无不凝聚着徐重庆的心血和汗水。

随着徐重庆影响的扩大,外地文化名人来找他的越来越多。苏州画家凌虚欲将自己的画和藏品捐给湖州,指名要徐重庆接手他才放心,其实他连徐重庆的面也没见过;上海九三学社原秘书长邵阳,其父邵洵美系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其母盛佩玉系盛宣怀孙女,父母留下许多书画古董,因与徐重庆投机,也决定把藏品捐给湖州。

徐重庆,无愧于湖州的文化功臣!

喧嚣社会里的精神洁癖者

初夏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这位文化功臣的家。

一座普通公寓,推门,满眼皆书,门厅里都挤得满满当当,三个房间四壁皆书,书柜里是书,桌子上堆满书。厨房门口摆一张70厘米钢丝床,竟是主人卧榻。书住正室,人居偏房,主人爱书一目了然。

作为文化部门负责人,宋捷与徐重庆交往颇深,他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说:“先生自匿陋巷,饱读诗书,他活在精神世界里,对物质生活求之甚微,食则简单,穿乃布衣。一饭一饮足矣。但对精神生活却很苛求。”

陈松源等人曾联名上书市委,希望给徐重庆嘉奖。宋捷很感委屈,不是不给,而是给他他不要。宋捷称徐重庆“崖岸高峻,羽毛自珍”,因为他为文化事业做了大量工作,经常自己贴钱,文广新局决定每年给他几万元补助。当宋捷和分管副市长给他送去3万元,他竟勃然作色:“我为湖州文化作贡献不是为钱!”他指着宋捷说,“如果这样,今后我不认你这个朋友了!”

徐重庆是湖州陈英士研究会会长,为挖掘湖州文化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地方都是自己贴钱,却从不计较。一次陈立夫给他汇来3000美元,他一文不取全用在研究会上。

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龚景兴说,徐重庆是该校特聘教授,不但为该校争取了沈行楹联艺术馆,还通过私人关系收集香港50多个作家的2000多册图书,创建了“香港作家文库”;他还承担了指导该校教授进行湖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任务,对该校的发展贡献甚巨。该校曾想一次性给他一笔补助,他坚拒不受。后经反复协商,才同意每月拿2000元的兼职补贴,但拿了几次就提出不要了。

对于徐重庆的清廉自守,湖州市博物馆馆长潘林荣很有体会。为捐赠古家具,他与赵景心密切联系。赵景心耳背,电话里只有他讲,别人讲他听不见。每次通电话后,徐重庆马上把自己的意见写信用特快专递寄去,徐重庆仅快递费就花了5000多元。

“为联系捐赠,他手机打坏了,我说给他买个新的,没想到他竟发火了,这是他唯一一次朝我发火。”潘林荣说。

赵景心感激徐重庆为赵氏家族所作的贡献,闻徐重庆经济拮据,便想给他一笔钱,他拒绝了。

徐重庆律己严,待人却很慷慨。许多文化名人来湖州找他,他常自掏腰包陪同。曾任湖州宣传部副部长的李敏龙告诉记者,上海翻译家章克标“文革”期间经济困窘,徐重庆当时月薪才20多元,却毫不犹豫资助老人。

湖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曹燕鸣称徐重庆是个精神洁癖者。他手头有许多名人书画、印章,但他爱惜羽毛,从不以此牟利。

宋捷认为,徐重庆为湖州的文化发展贡献甚巨。2014年,湖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成功,其中也有他的功劳。

“一个城市的文化构成,需要多种元素。像徐重庆这样的文化人,就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位已离任的湖州市领导这样评价(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辉)“他是湖州文化事业的传道者”2015-07-2005:39来源:\t"/2015-07/20/_blank"光明网-《光明日报》“他是湖州文化事业的传道者”《湖州文脉的守望者》一文引起热烈反响光明日报7月14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o""\t"/2015-07/20/_blank"湖州文脉的守望者——文化学者徐重庆的故事》一文,在浙江省湖州市引起强烈反响。当日,该文在湖州网友微信朋友圈内广为传播;15日,湖州晚报全文转载这一报道,湖州市民为光明日报能将一位民间文化人士的事迹放在头版头条刊登叫好。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龚景兴说:“光明日报以如此显著的位置介绍徐重庆先生,我很激动。我与徐重庆先生结识于1985年,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多年来,与先生交谈的多是湖州的历史人文地理,而先生最为记挂的是湖州的精神不能丢、湖州的文脉不能断,他要为湖州的文化事业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