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资料课件_第1页
学习策略资料课件_第2页
学习策略资料课件_第3页
学习策略资料课件_第4页
学习策略资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文盲--《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1第十二章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概述二、认知策略三、元认知策略四、资源管理策略五、学习策略的教学第十二章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概述2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1.把学习策略看作活动过程Kail和Bison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Mayer认为:“学习策略是人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Jones等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或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Rigney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或提取知识或作业的各种操作与程序”。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3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划、能力或技能该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应包含两类相互联系的策略:基本策略(primarystrategies)和辅助策略(supportstrategies)。基本策略具体地直接操作信息,即学习方法,它包括理解-保持策略和检索-应用策略;辅助策略作用于个体,用来帮助学习者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以保证基本策略有效的使用。它包括下列技能:目标定向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激活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情绪的策略;自我监控和诊断,其作用是引起学习者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调整自己的理解、注意和情绪;另外也包括控制和停止在操作中的各种主策略。

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划、能力或技能4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计划。综合起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高效率地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计划、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5(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Mckeachie等人的分类(P252)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Mckeachie等人的分类(P2562.温斯坦的分类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温斯坦(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包括:(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2)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等;(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策略;(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的策略。2.温斯坦的分类73.Dansereau的分类(p253)

3.Dansereau的分类(p253)84.Oxford的分类(p254)Oxford认为学习策略包括5个层面:(1)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评价)(2)情感策略(兴趣、动机)(3)合作策略(增进从多角度理解)(4)记忆与认知策略(5)补偿性策略4.Oxford的分类(p254)9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有效地进行。认知策略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以及思维、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10

复述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及时复习(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3)分散复习(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5)尝试背诵或自我问答(6)过度学习(150%)(7)自动化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就可以不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使工作记忆去完成对较高水平的任务的学习。复述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12.精加工策略精加工,又称精细加工(elaboration),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strategies)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更好地记住和理解新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做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成的策略。精加工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人为联想策略和生成策略。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可以采用人为联想策略,赋予材料以意义,以帮助记忆。2.精加工策略12(1)主要的人为联想策略①位置记忆法

位置法(locimethod)就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确定一条熟悉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将要记忆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的方法。②首字联词法

首字联词法又叫首字母缩略词法(acronyms),就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或字母形成一个缩写词或句子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当所记内容较长,不容易记时,可以用首字联词化繁为简,帮助记忆;当所学习的材料比较枯燥时,可以将每个字母扩展成一个词,用词再连成句子,以帮助记忆。

(1)主要的人为联想策略13

③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Key-wordmethod)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促进对新词的记忆的方法。④谐音联想法谐音联想法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③关键词法14⑤歌谣口诀法歌谣口诀法就是利用编制歌谣口诀的方式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歌谣口诀法的编制可通过形象化的方法来进行,编时要精练准确富有韵律。⑥形象联想法形象联想法就是将无意义的材料通过联想和头脑中生动奇特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记忆的方法。联想时一定要大胆想象,有章可循。⑤歌谣口诀法15(2)生成策略生成策略又称内在联系策略,适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它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的图式中去,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加工新信息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做摘录与画线、列提纲与标题、提问、记笔记等都是常用的生成策略。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生成策略:①摘录与画线摘录和画线就是通过将材料重要部分摘录下来或划上线的方法来突出重点,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并复习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促进记忆。(2)生成策略16

②记笔记记笔记就是将所学信息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应注意:a.准确记录;b.详细得当(生详熟略);c.层次分明;d.多留空白(补充见解);e.提高速度。f.简要小结。②记笔记17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组织策略主要由叙事策略、网联策略(包括部分、类别、类比、特征、证据等联系)、聚类策略和概括策略组成。下面选取几种常见的组织策略加以介绍:

(1)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由各概念单元(通常用圆圈圈起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用线和单词或短语表示)所构成的图解。3.组织策略18(2)群集策略

群集策略又叫归类法,是一种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组织,使之便于记忆的策略,是聚类策略的一种。群集策略可分为四种:①以音韵归类;②以句法归类;③以类别归类;④随机归类。

(2)群集策略19(3)列提纲

列提纲就是将所学材料的纲目要点列成纲要以促进对材料的学习的一种组织策略,是概括策略的一种。列提纲有助于对细节的回忆,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列提纲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学习研究材料,理解其基本思想,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②根据学习目标,勾画或摘录教材的要点或重点部分;③考虑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提纲;④复述提纲,使用提纲解答问题。(3)列提纲20

(二)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过程性知识告诉我们如何做某件事,它可以被认为是由“如果……那么……”条件陈述句组成的,其形式是:如果某个条件适合,那么就采取某个行动。过程性知识可分为模式再认知识和动作系列知识两类。过程性知识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写出所要教的过程;第二,对学生进行前测,评估学生的必备知识;第三,给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并且确保学生每天都做一小会儿练习;第四,对练习给以正确的反馈。(二)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过程性21

(三)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思维策略是指一般性的普遍适用的思维方法。它不同于解题思路,但它指引着具体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1.表征问题阶段的策略对任务的表征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内隐表征策略,即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条件、要求、障碍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整个问题的结构的策略。另一种是外显表征策略,即通过外部行为,如画图、批注等辅助内隐表征的策略。(三)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22

2.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该阶段的策略有:①双向推理,即充分利用书籍条件进行顺向推理,重视运用未知条件来进行逆向推理。②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即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思维灵活、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③要善于评价不同思路,选择最优思路进行集中思维。2.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233.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解答阶段完成之后,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此后的任务是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但更重要的任务是总结解题的思路,进行“反思”。主要策略有:①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目的;②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一般来说在解题之前要考虑眼前的题与自己过去解过的题有什么相似之处,但解题之后,则要考虑眼前的这个题和过去解过的问题有什么不同;③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最好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和技巧。3.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24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metacognition)及其结构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metacognition)及其25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有关学习者本身的知识。这类知识又可分为三类:关于个体内差异的知识;关于个体间差异的知识;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知识。1、元认知知识26②有关任务的知识指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③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的知识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选择和调控。2.元认知体验指学习者在进行认知活动相伴而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具体而言是指对认知活动中获取的知识的觉察和所经历到的情绪情感的觉察。②有关任务的知识指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27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这种过程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操作。元认知监控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监视和调节。3.元认知监控28(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是和认知策略是一道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二)元认知策略29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类: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指开始学习之前对学习目标、过程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安排时间、预测重点难点、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类:30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指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目标要求对学习进程所采用的方法、学习计划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监视的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主要包括领会监控、策略监控与注意监控。

(1)领会监控

领会监控主要指调控学习过程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警觉自己在理解方面的问题,监视自己的速度与时间,审视目标是否达到,对材料自我提问等。2.监控策略31

(2)策略监控

策略监控主要指调控自己对策略的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包括有意识地根据学习任务,审视所使用的策略的有效性等。

(3)注意监控

注意监控指调控自己的注意过程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自我管理,有选择地对主要信息加以注意,有意识地抑制分心等。(2)策略监控32链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P321)①告知学生本次课的目标;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内容;③增加学习材料的正向情绪感染力;④呈现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刺激(内容);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链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P321)①告知学生本次课的目33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指根据学习进程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和所用的策略等进行调整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调整预先的目标或计划,改变所使用的策略,有意识地矫正学习行为,局部目标尚未达到时采取补救。3.调节策略34四、资源管理策略(一)资源管理策略的概念资源管理策略是指辅助学生如何管理好可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学习资源的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以及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四、资源管理策略(一)资源管理策略的概念35(二)两种重要的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是指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需把握好以下6种时间管理策略:①确定有规律的时段;②确定与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的目标;③选择有利于学习的场所;④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⑤学习时谢绝其它会使你分心活动;⑥自我奖励学习上的成功。(二)两种重要的资源管理策略362.学业求助策略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寻求他人(老师、同学、专家)帮助的策略。莱尔森-黎高将学业求助分为两类:(1)执行性学业求助:是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自己的尝试而是直接请求他人替自己解决困难的求助;(2)工具性求助:是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先尝试自己解决是在不行时请求他人点拨从而解决困难的求助。2.学业求助策略37莱尔森-黎高划分的学业求助阶段:(1)意识到求助的需要;(2)决定是否求助;(3)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帮助者;(4)获取帮助;(5)评价获助的效果。莱尔森-黎高划分的学业求助阶段:38庞维国(2019)的学业求助策略:(1)正确看待学业求助;(2)正确确定学习目标;(3)采用适应性学业求助方式;(4)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5)发展学业求助的能力。庞维国(2019)的学业求助策略:39五、学习策略的教学

1.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教师要善于识别那些概括性、实用性较广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种策略的步骤或心理成分及其联系与顺序,真正使策略的每个步骤具体化、可操作化。五、学习策略的教学1.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40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的认知需要,再确定适合于所学材料的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应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通过指导后获得改进。然后指导学生在不同学习情境下进行训练,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矫正。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的认41

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结合各科教学内容来进行,而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

4.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教师除教学生获得一般的学习能力外,还应让学生懂得为什么(why)、何时(when)、何处(where)运用策略,知道自己策略的不足之处。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结合各42作业1.名词解释学习策略元认知元认知知识2.简述怎样有效利用元认知策略?3.怎样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作业1.名词解释43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文盲--《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44第十二章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概述二、认知策略三、元认知策略四、资源管理策略五、学习策略的教学第十二章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概述45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1.把学习策略看作活动过程Kail和Bison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Mayer认为:“学习策略是人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Jones等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或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Rigney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或提取知识或作业的各种操作与程序”。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46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划、能力或技能该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应包含两类相互联系的策略:基本策略(primarystrategies)和辅助策略(supportstrategies)。基本策略具体地直接操作信息,即学习方法,它包括理解-保持策略和检索-应用策略;辅助策略作用于个体,用来帮助学习者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以保证基本策略有效的使用。它包括下列技能:目标定向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激活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情绪的策略;自我监控和诊断,其作用是引起学习者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调整自己的理解、注意和情绪;另外也包括控制和停止在操作中的各种主策略。

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划、能力或技能47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计划。综合起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高效率地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计划、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48(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Mckeachie等人的分类(P252)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Mckeachie等人的分类(P25492.温斯坦的分类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温斯坦(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包括:(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2)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等;(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策略;(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的策略。2.温斯坦的分类503.Dansereau的分类(p253)

3.Dansereau的分类(p253)514.Oxford的分类(p254)Oxford认为学习策略包括5个层面:(1)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评价)(2)情感策略(兴趣、动机)(3)合作策略(增进从多角度理解)(4)记忆与认知策略(5)补偿性策略4.Oxford的分类(p254)52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有效地进行。认知策略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以及思维、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53

复述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及时复习(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3)分散复习(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5)尝试背诵或自我问答(6)过度学习(150%)(7)自动化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就可以不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使工作记忆去完成对较高水平的任务的学习。复述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542.精加工策略精加工,又称精细加工(elaboration),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strategies)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更好地记住和理解新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做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成的策略。精加工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人为联想策略和生成策略。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可以采用人为联想策略,赋予材料以意义,以帮助记忆。2.精加工策略55(1)主要的人为联想策略①位置记忆法

位置法(locimethod)就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确定一条熟悉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将要记忆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的方法。②首字联词法

首字联词法又叫首字母缩略词法(acronyms),就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或字母形成一个缩写词或句子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当所记内容较长,不容易记时,可以用首字联词化繁为简,帮助记忆;当所学习的材料比较枯燥时,可以将每个字母扩展成一个词,用词再连成句子,以帮助记忆。

(1)主要的人为联想策略56

③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Key-wordmethod)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促进对新词的记忆的方法。④谐音联想法谐音联想法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③关键词法57⑤歌谣口诀法歌谣口诀法就是利用编制歌谣口诀的方式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歌谣口诀法的编制可通过形象化的方法来进行,编时要精练准确富有韵律。⑥形象联想法形象联想法就是将无意义的材料通过联想和头脑中生动奇特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记忆的方法。联想时一定要大胆想象,有章可循。⑤歌谣口诀法58(2)生成策略生成策略又称内在联系策略,适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它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的图式中去,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加工新信息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做摘录与画线、列提纲与标题、提问、记笔记等都是常用的生成策略。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生成策略:①摘录与画线摘录和画线就是通过将材料重要部分摘录下来或划上线的方法来突出重点,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并复习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促进记忆。(2)生成策略59

②记笔记记笔记就是将所学信息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应注意:a.准确记录;b.详细得当(生详熟略);c.层次分明;d.多留空白(补充见解);e.提高速度。f.简要小结。②记笔记60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组织策略主要由叙事策略、网联策略(包括部分、类别、类比、特征、证据等联系)、聚类策略和概括策略组成。下面选取几种常见的组织策略加以介绍:

(1)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由各概念单元(通常用圆圈圈起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用线和单词或短语表示)所构成的图解。3.组织策略61(2)群集策略

群集策略又叫归类法,是一种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组织,使之便于记忆的策略,是聚类策略的一种。群集策略可分为四种:①以音韵归类;②以句法归类;③以类别归类;④随机归类。

(2)群集策略62(3)列提纲

列提纲就是将所学材料的纲目要点列成纲要以促进对材料的学习的一种组织策略,是概括策略的一种。列提纲有助于对细节的回忆,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列提纲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学习研究材料,理解其基本思想,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②根据学习目标,勾画或摘录教材的要点或重点部分;③考虑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提纲;④复述提纲,使用提纲解答问题。(3)列提纲63

(二)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过程性知识告诉我们如何做某件事,它可以被认为是由“如果……那么……”条件陈述句组成的,其形式是:如果某个条件适合,那么就采取某个行动。过程性知识可分为模式再认知识和动作系列知识两类。过程性知识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写出所要教的过程;第二,对学生进行前测,评估学生的必备知识;第三,给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并且确保学生每天都做一小会儿练习;第四,对练习给以正确的反馈。(二)过程性(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过程性64

(三)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思维策略是指一般性的普遍适用的思维方法。它不同于解题思路,但它指引着具体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1.表征问题阶段的策略对任务的表征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内隐表征策略,即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条件、要求、障碍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整个问题的结构的策略。另一种是外显表征策略,即通过外部行为,如画图、批注等辅助内隐表征的策略。(三)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65

2.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该阶段的策略有:①双向推理,即充分利用书籍条件进行顺向推理,重视运用未知条件来进行逆向推理。②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即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思维灵活、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③要善于评价不同思路,选择最优思路进行集中思维。2.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663.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解答阶段完成之后,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此后的任务是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但更重要的任务是总结解题的思路,进行“反思”。主要策略有:①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目的;②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一般来说在解题之前要考虑眼前的题与自己过去解过的题有什么相似之处,但解题之后,则要考虑眼前的这个题和过去解过的问题有什么不同;③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最好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和技巧。3.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67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metacognition)及其结构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metacognition)及其68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有关学习者本身的知识。这类知识又可分为三类:关于个体内差异的知识;关于个体间差异的知识;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知识。1、元认知知识69②有关任务的知识指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③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的知识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选择和调控。2.元认知体验指学习者在进行认知活动相伴而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具体而言是指对认知活动中获取的知识的觉察和所经历到的情绪情感的觉察。②有关任务的知识指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70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这种过程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操作。元认知监控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监视和调节。3.元认知监控71(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是和认知策略是一道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二)元认知策略72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类: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指开始学习之前对学习目标、过程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安排时间、预测重点难点、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类:73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指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目标要求对学习进程所采用的方法、学习计划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监视的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主要包括领会监控、策略监控与注意监控。

(1)领会监控

领会监控主要指调控学习过程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警觉自己在理解方面的问题,监视自己的速度与时间,审视目标是否达到,对材料自我提问等。2.监控策略74

(2)策略监控

策略监控主要指调控自己对策略的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包括有意识地根据学习任务,审视所使用的策略的有效性等。

(3)注意监控

注意监控指调控自己的注意过程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自我管理,有选择地对主要信息加以注意,有意识地抑制分心等。(2)策略监控75链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P321)①告知学生本次课的目标;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内容;③增加学习材料的正向情绪感染力;④呈现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刺激(内容);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